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对开蕨孢子体诱导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阳 董然 +1 位作者 顾德峰 刘美彤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93-98,共6页
以东北对开蕨孢子为试材,采用无菌培养及常规繁殖的方法,研究了常规条件和无菌条件对孢子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孢子最佳萌发培养基为1/4MS无糖培养基;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15g/L蔗糖;最佳孢子体无菌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最适宜的... 以东北对开蕨孢子为试材,采用无菌培养及常规繁殖的方法,研究了常规条件和无菌条件对孢子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孢子最佳萌发培养基为1/4MS无糖培养基;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15g/L蔗糖;最佳孢子体无菌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最适宜的常规诱导条件是以草炭为最适宜基质,温度20~30℃,空气湿度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对开蕨 孢子体诱导 孢子繁殖
下载PDF
鸟巢蕨孢子体试管外诱导与移栽基质筛选
2
作者 杜高齐 孟静 +2 位作者 胡本湘 何俊 许彬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9-12,共4页
以鸟巢蕨组培原叶体为材料,研究不同直径原叶体块及不同基质对孢子体试管外诱导的影响,并对孢子体在不同移栽基质中的生长情况(包括成活率、叶片数、叶面积、冠幅、株高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 cm原叶体块容易诱导出更多的鸟巢... 以鸟巢蕨组培原叶体为材料,研究不同直径原叶体块及不同基质对孢子体试管外诱导的影响,并对孢子体在不同移栽基质中的生长情况(包括成活率、叶片数、叶面积、冠幅、株高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 cm原叶体块容易诱导出更多的鸟巢蕨孢子体;试管外诱导鸟巢蕨孢子体最佳基质为草炭,诱导率达70.00%,最差的基质是蛭石,诱导率为10.00%;鸟巢蕨孢子体最佳移栽基质为草炭与珍珠岩按体积比1∶1混合而成的基质,综合性状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巢蕨 原叶体 孢子体诱导 基质筛选
下载PDF
以孢子为外植体的楔叶铁线蕨组织培养 被引量:9
3
作者 田晓艳 刘延吉 王姝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3-106,共4页
以孢子为外植体对铁线蕨进行组织培养。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孢子萌发和孢子体进行诱导。孢子初代培养阶段,无机盐含量较低的基本培养基适于孢子萌发。孢子体萌发阶段最适培养基组合是:1/2Ms培养基+3.0mg/LGA+0... 以孢子为外植体对铁线蕨进行组织培养。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孢子萌发和孢子体进行诱导。孢子初代培养阶段,无机盐含量较低的基本培养基适于孢子萌发。孢子体萌发阶段最适培养基组合是:1/2Ms培养基+3.0mg/LGA+0.3g/dL活性炭+30g/L蔗糖+0.65g/dL琼脂,PH5.8~6.0;原叶体增殖阶段,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3Ms培养基+NAA2.0mg/L+30g/L蔗糖+0.65g/dL琼脂,pH5.8~6.0;孢子体的诱导采用不完全组织培养,其培养基组合为珍珠岩:蛭石:草炭土(1:1:1)混合的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线蕨 孢子 快繁 组织培养 孢子体诱导
下载PDF
东北对开蕨孢子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韩汶雨 刘建星 +5 位作者 徐钰童 陈浩宇 于海阔 刘畅 李余先 建德锋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第6期38-39,共2页
该实验以东北对开蕨的孢子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试验,得出了东北对开蕨孢子离体快繁的途径:孢子试管培养初步得出原叶体,原叶体通过扩繁数量增多,然后将这些原叶体进行试管外诱导得到孢子体,培养孢子体即可得到东北对开蕨的植株。另通... 该实验以东北对开蕨的孢子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试验,得出了东北对开蕨孢子离体快繁的途径:孢子试管培养初步得出原叶体,原叶体通过扩繁数量增多,然后将这些原叶体进行试管外诱导得到孢子体,培养孢子体即可得到东北对开蕨的植株。另通过配方比较得出:试管内采用MS培养基增殖效果最好,试管外培养过程中定期喷施0.1%KH2PO4诱导剂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 东北对开蕨 原叶体增殖 孢子体诱导
下载PDF
芒萁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春梅 屈云慧 +4 位作者 汪国鲜 单芹丽 吴丽芳 阮继伟 蒋海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55-2958,共4页
以孢子为外植体对芒萁进行组织培养。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孢子萌发和孢子体进行诱导。结果表明,孢子体萌发阶段最适培养基组合是1/2MS培养基+30g/L蔗糖+7g/L琼脂,pH值5.8~6.0;原叶体增殖阶段,最佳培养基... 以孢子为外植体对芒萁进行组织培养。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孢子萌发和孢子体进行诱导。结果表明,孢子体萌发阶段最适培养基组合是1/2MS培养基+30g/L蔗糖+7g/L琼脂,pH值5.8~6.0;原叶体增殖阶段,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MS+NAA1.0mg/L+6-BA1.5mg/L+蔗糖30∥L+琼脂7g/L;孢子体的诱导最适培养基组合是1/2MS培养基+NAA0.1mg/L+蔗糖30g/L+琼脂7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萁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 孢子体诱导
下载PDF
刺齿贯众的组织培养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媛 龙春林 +1 位作者 程治英 孟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95-798,共4页
对刺齿贯众孢子萌发、原叶体增殖、孢子体的诱导进行了试验、观察和分析,研究了培养基和植物激素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成熟孢子在1/2 MS蔗糖浓度为1%培养基上59 d萌发90%以上,且有利于原叶体的形成。原叶体在1/2 MS+Kt0.5 mg/L培... 对刺齿贯众孢子萌发、原叶体增殖、孢子体的诱导进行了试验、观察和分析,研究了培养基和植物激素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成熟孢子在1/2 MS蔗糖浓度为1%培养基上59 d萌发90%以上,且有利于原叶体的形成。原叶体在1/2 MS+Kt0.5 mg/L培养基上60 d增殖速率可达1∶11。试管苗在1/2 MS+IBA2.0 mg/L的培养基上长势较好,根系粗壮且发达。该物种组培和快繁的成功,为它离体保存和持续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齿贯众 组织培养 孢子体诱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