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小兴安岭高位泥炭孢粉纪录及泥炭发育和演替过程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夏玉梅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37-344,共8页
根据3个高位泥炭剖面孢粉分析和^14C测年数据,以及植物残体、微量元素与营养元素等分析相互印证,揭示大小安岭分别5000a B.P.和2700a B.P.以来孢粉组合特征和植物群与气候演变过程。分析表明大小兴安岭高位... 根据3个高位泥炭剖面孢粉分析和^14C测年数据,以及植物残体、微量元素与营养元素等分析相互印证,揭示大小安岭分别5000a B.P.和2700a B.P.以来孢粉组合特征和植物群与气候演变过程。分析表明大小兴安岭高位泥炭形成了低、中和高位发育阶段的演变,大兴安岭高位泥形成晚于小兴安岭。1300a B.P.大小兴安岭普遍发育高位泥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煤 孢粉纪录 泥煤发育 演替过程 兴安岭
下载PDF
甘青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植被与气候演化的孢粉记录对比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魏海成 马海州 +1 位作者 潘安定 山发寿 《盐湖研究》 CSCD 2009年第1期13-18,共6页
选用甘青地区达连海、青海湖、苏家湾、大地湾4个典型高分辨率的钻孔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阐明了该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规律与主要气候事件,初步探讨了该地区植被纬向时空演化规律。结果显示末次冰消期大致开始于15.2—14.6ka B... 选用甘青地区达连海、青海湖、苏家湾、大地湾4个典型高分辨率的钻孔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阐明了该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规律与主要气候事件,初步探讨了该地区植被纬向时空演化规律。结果显示末次冰消期大致开始于15.2—14.6ka BP之间,冰消期期间该地区气候表现为冷暖波动频繁,气候不稳定,植被类型由东向西为草原-荒漠化草原。全新世早期阶段10.4—8.2kaBP气候表现为温干,植被类型由东向西为疏林草原-草原。全新世中期8.2—4.3kaBP气候温暖湿润,植被发育良好,由东向西出现森林-森林草原植被。4.3kaBP以后该地区气候总体向凉千方向发展,3.9~3.4kaBP期间陇中地区气候波动较显著,植被类型草原-森林草原交替出现。晚全新世后期2.3~0kaBP气候冷干,从东到西发育草原-荒漠化草原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地区 末次冰消期 孢粉纪录 环境变化 A/C值
下载PDF
台湾头社盆地湖沼相沉积孢粉记录的6.2~1.3 cal ka BP以来气候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振辉 马春梅 +1 位作者 齐士峥 赵琳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2-600,共9页
头社盆地位于中国台湾省中部,东亚季风区的最前沿,对东亚季风的响应十分敏感,研究其中晚全新世以来古植被、重建古气候序列,探讨其气候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文章对头社盆地泥炭—湖泊沉积的AMS14C测年、体积磁化率测... 头社盆地位于中国台湾省中部,东亚季风区的最前沿,对东亚季风的响应十分敏感,研究其中晚全新世以来古植被、重建古气候序列,探讨其气候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文章对头社盆地泥炭—湖泊沉积的AMS14C测年、体积磁化率测试的基础上,基于孢粉记录,重建晚全新世来植被变化,恢复古气候。结果表明全新世中晚期以来分六个阶段:6.2~6.0 cal ka BP,气候凉干,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0~4.0 cal ka BP,气候转暖湿,植被类型为含较多热带成分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0~2.2 cal ka BP,气候相对凉干,植被类型转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2~1.9 cal ka BP,气候又变暖湿;1.9~1.7 cal ka BP,气候快速冷干事件,森林退化;1.7~1.3 cal ka BP,气候重转温暖湿润,植被类型为接近现代的沼泽草原。整体上6.2~2.2 cal ka BP的气候变化是由温暖湿润向温凉干燥转变的趋势,这是全新世中晚期以来的太阳辐射量减少所导致的,太阳辐射量的减少导致热带辐合南移,进而导致东亚夏季风减弱,而2.2 cal ka BP之后气候波动较大,可能是在东亚夏季风减弱的背景下,ENSO活动加强与人类活动的干扰下耦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全新世 东亚夏季风 古气候 孢粉纪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