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辽中凹陷古近系孢粉组合带及地层划分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惠君 吴伟 于静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200,共9页
利用孢粉图示、Q型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辽中凹陷JZ16-4-1,JZ21-1-1,JZ25-1-3,JZ31-2E-1等钻井的206块样品进行孢粉分析,结果显示:辽中坳陷古近系沙三段到东营组一段划分为6个孢粉组合带;结合渤海湾盆地其它凹陷的古近系孢粉地层研究... 利用孢粉图示、Q型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辽中凹陷JZ16-4-1,JZ21-1-1,JZ25-1-3,JZ31-2E-1等钻井的206块样品进行孢粉分析,结果显示:辽中坳陷古近系沙三段到东营组一段划分为6个孢粉组合带;结合渤海湾盆地其它凹陷的古近系孢粉地层研究发现辽中凹陷东营组孢粉组合带与南堡凹陷和冀中拗陷分带结果较为相似,与黄河口凹陷和东濮凹陷有较大差异;孢粉组合带特征表明,辽中凹陷古近系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略有波动,是形成孢粉分带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带 聚类分析 古气候重建 古近系 辽中凹陷 渤海
原文传递
新疆博尔塔拉河表土孢粉组合与植被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玉梅 杨振京 +6 位作者 张芸 杨庆华 刘林敬 毕志伟 王成敏 孔昭宸 赵龙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18-1525,共8页
博尔塔拉河流域位于中哈边境,其植被和土壤具有十分明显的垂直分布和区域性差异,根据该流域一条自西向东沿着海拔高度从210 m到3 235 m长约200多km的样带上所采集的人为干扰较少的49个表土花粉样品的孢粉组合图式和现代植被样方调查资料... 博尔塔拉河流域位于中哈边境,其植被和土壤具有十分明显的垂直分布和区域性差异,根据该流域一条自西向东沿着海拔高度从210 m到3 235 m长约200多km的样带上所采集的人为干扰较少的49个表土花粉样品的孢粉组合图式和现代植被样方调查资料,探讨了博尔塔拉河流域植被与表土花粉之间的关系。该区孢粉谱从上至下可划分为6个带,分别对应高山草甸带、亚高山草甸草原带、森林灌丛带、灌丛草原带、荒漠草原带、荒漠植被带。值得注意的是第6个孢粉带因含有具湿地特征的隐域性植被类型花粉组分,故又分成2个亚带,即荒漠植被亚带Ⅵ1和荒漠植被亚带Ⅵ2。森林灌丛植被带上限的云杉花粉含量明显比该带下限的含量高,表明云杉花粉的传播在沟谷地区受山谷风的影响较大。与此同时,将孢粉数据与气象数据相结合,分析结果得出比较有代表性的云杉属(Picea)、桦属(Betula)、藜科(Chenopodiaceae)、麻黄属(Ephedra)等花粉,与降水量和温度的关系较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塔拉河 表土花粉 孢粉组合带 云杉 新疆
下载PDF
冀中拗陷早第三纪孢粉组合及地质时代讨论 被引量:26
3
作者 陶明华 王开发 +1 位作者 郑国光 支崇远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4-292,共19页
本文在对 70 0余口井的 3 0 0 0 0余块样品的分析数据进行系统整理 ,结合近年来地层学研究最新成果 ,对冀中拗陷早第三纪孢粉化石群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划分出十个组合带和十二个组合亚带 ,使之与精细地层研究工作相适应 ,从而更... 本文在对 70 0余口井的 3 0 0 0 0余块样品的分析数据进行系统整理 ,结合近年来地层学研究最新成果 ,对冀中拗陷早第三纪孢粉化石群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划分出十个组合带和十二个组合亚带 ,使之与精细地层研究工作相适应 ,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生产实践和深入地进行区域地质分析。在参考构造、沉积、古气候、海平面变化 ,以及其它门类化石资料的基础上 ,对孢粉化石群产层的地质时代属性 ,以及下第三系内部的几条重要年代地层界线进行了讨论。同时 ,还对我国范围内其它区域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首次在“阶”的层次上 ,较系统地将中国陆相盆地下第三系与国际年代地层序列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带 早第三纪 R/K界线 E3/E2界线 冀中拗陷 地质时代
下载PDF
冕宁冶勒地区新生代孢粉组合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郭建强 朱学波 《四川地质学报》 1998年第1期22-27,共6页
冕宁冶勒地区,分布着较大面积的新生代地层,通过野外填图、实测剖面,以及采获的孢粉化石,划分出了昔格达组及Ⅰ~Ⅴ级阶地,并建立了冶勒地区四个孢粉组合带。结合同位素地质年龄,区域对比分析,确认昔格达组属上新世至早更新世沉... 冕宁冶勒地区,分布着较大面积的新生代地层,通过野外填图、实测剖面,以及采获的孢粉化石,划分出了昔格达组及Ⅰ~Ⅴ级阶地,并建立了冶勒地区四个孢粉组合带。结合同位素地质年龄,区域对比分析,确认昔格达组属上新世至早更新世沉积。区内Ⅱ~Ⅴ级阶地为更新世堆积,Ⅰ级阶地为全新世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勒地区 新生代地层 孢粉组合带 古气候
下载PDF
银川盆地CK1孔第四纪孢粉资料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振京 刘志明 +2 位作者 彭朝华 童国榜 阳小兰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76,91,共7页
以银川盆地北部重点井CK1孔 (深 30 0 .39m)第四纪孢粉分析为例 ,采用R型因子分析、R型系统聚类、模糊分类等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孢粉组合带的划分及孢粉资料数值分析 。
关键词 数值分析 第四纪 孢粉组合带 银川盆地 R型因子分析 R型系统聚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全新世沉积孢粉与古环境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贾丽 俞立中 张卫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9,共7页
通过对上海地区鹤鸣孔和东海1井两个钻孔进行孢粉分析鉴定和对比,结合AMS14C测年等资料,划分出了6个孢粉组合带,恢复了本区的植被演化和气候波动的6个阶段.对鹤鸣孔的大西洋期、亚北方期和亚大西洋期各划分出了两个孢粉组合亚带,反应了... 通过对上海地区鹤鸣孔和东海1井两个钻孔进行孢粉分析鉴定和对比,结合AMS14C测年等资料,划分出了6个孢粉组合带,恢复了本区的植被演化和气候波动的6个阶段.对鹤鸣孔的大西洋期、亚北方期和亚大西洋期各划分出了两个孢粉组合亚带,反应了大气候环境下气候的次一级波动.在晚更新世晚期的硬绿色粘土中还发现了以环纹藻为主的孢粉组合,从孢粉学角度上证实了这一硬绿色粘土层“水成沉积”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地区 晚第四纪 孢粉组合带 古环境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东缘地区全新世孢粉与古环境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玉兰 《上海地质》 2005年第3期1-5,15,共6页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东缘地区南汇鹤鸣孔、东海1井、高桥G2孔3口钻井全新世地层的孢粉研究,划分出了5个孢粉组合带和3个亚带,恢复了本地区植被演替、气候波动的5个阶段:第1阶段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地,反映气候温凉略湿(前北方期);第2阶段为...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东缘地区南汇鹤鸣孔、东海1井、高桥G2孔3口钻井全新世地层的孢粉研究,划分出了5个孢粉组合带和3个亚带,恢复了本地区植被演替、气候波动的5个阶段:第1阶段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地,反映气候温凉略湿(前北方期);第2阶段为含常绿阔叶树的针阔叶混交林,反映气候温和咯干(北方期);第3阶段为以常绿栎类、栲属、杨梅等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反映气候热暖潮湿(大西洋期);第4阶段是以栎、松、禾本科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反映气候温暖略干(亚北方期);第5阶段是以落叶栎类、常绿栎类、松为主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草地,反映气候温暖湿润(亚大西洋期)。这种气候波动与世界性气候变化相一致,为本地区的地层年代划分和对比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为全新世古植被、古气候、古环境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孢粉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东缘地区 全新世 孢粉组合 古环境 全新世地层 孢粉组合带 长江三角洲 东缘地区 环境研究 针阔叶混交林
下载PDF
剖2井延长组孢粉化石再研究及其意义
8
作者 解古巍 袁效奇 +1 位作者 贺静 冯胜斌 《低渗透油气田》 2008年第3期48-53,共6页
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孢粉化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分类学和以5个地层段为基础建立孢粉组合的研究上。本次研究则以延长组的10个油层组为单位,研究了剖2井各油层组的孢粉组合,讨论分析了各油层组的孢粉组合面貌和特征,并... 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孢粉化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分类学和以5个地层段为基础建立孢粉组合的研究上。本次研究则以延长组的10个油层组为单位,研究了剖2井各油层组的孢粉组合,讨论分析了各油层组的孢粉组合面貌和特征,并建立了7个孢粉/孢粉组合带。统计分析还发现,剖2井各油层组中蕨类植物孢子和裸子植物花粉含量存在阶段性变化,可能与气候环境、沉积环境、物源及水体深度有一定关系。建立的孢粉/孢粉组合带可以为生产实践工作提供更详尽的地层对比参考,是建立更高分辨率地层的孢粉对比的一次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 延长组 油层组 孢粉/孢粉组合带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大柴旦地区大红沟古近纪孢粉组合序列与地层对比 被引量:22
9
作者 路晶芳 宋博文 +2 位作者 陈锐明 张楗钰 叶荷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9-848,共10页
通过分析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大柴旦地区大红沟剖面古近纪孢粉化石记录,揭示该地区古新世-渐新世存在多次冷暖干湿波动.大红沟剖面自下而上划分为5个孢粉组合带:路乐河组上部的Quercoidites-Ephedripites-Meliaceoidites属于晚古新世-早... 通过分析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大柴旦地区大红沟剖面古近纪孢粉化石记录,揭示该地区古新世-渐新世存在多次冷暖干湿波动.大红沟剖面自下而上划分为5个孢粉组合带:路乐河组上部的Quercoidites-Ephedripites-Meliaceoidites属于晚古新世-早始新世;路乐河组上部到下干柴沟组底部的Quercoidites-Piceaepollenites-Meliaceoidites属于中始新世;下干柴沟组中部的孢粉组合是Ephedripites-Qinghaipollis-Nitrariadites的时代为晚始新世-早渐新世;上干柴沟组下部的孢粉组合Ephedripites-Chenopodipollis-Nitrariadites时代为渐新世中期;上干柴沟组上部的孢粉组合Betulaepollenites-Ephedripites-Pinus的时代为渐新世晚期.大红沟剖面孢粉组合与西北地区的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和西宁-民和盆地的孢粉组合可以进行较好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 孢粉组合带 地层对比 新生代盆地.
原文传递
贵州威宁岔河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逢清 殷鸿福 +5 位作者 喻建新 张素新 黄俊华 彭元桥 黄其胜 赵全民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9-529,共11页
贵州威宁岔河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出露良好,发育齐全,对此剖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已建立5个孢粉组合带,1个植物化石群;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确定在67b④层底;在界线上(68层)、下(66f层)有火山成因的粘土岩,在粘土岩中有锆石、双锥六方... 贵州威宁岔河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出露良好,发育齐全,对此剖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已建立5个孢粉组合带,1个植物化石群;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确定在67b④层底;在界线上(68层)、下(66f层)有火山成因的粘土岩,在粘土岩中有锆石、双锥六方石英等特殊矿物;68a层的锆石测得同位素年龄为252.6±2.8Ma.同时还进行了有机碳同位素测定和分子地层研究.贵州威宁岔河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位置总体上可与浙江长兴海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金钉子)相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地层研究 贵州 孢粉组合带 同位素年龄 同位素测定 界线剖面 综合研究 火山成因 浙江长兴 粘土岩 化石群 方石英 有机碳 金钉子 锆石 F层 矿物 海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