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响古箐滇金丝猴的交配行为 被引量:9
1
作者 夏凡 朱平芬 +1 位作者 李明 任宝平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4,共14页
灵长类交配模式是灵长类社群结构和婚配制度的重要表征之一,其研究有助于了解灵长类社群结构和两性交配策略。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我们对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人工辅助投食滇金丝猴群进行了观察研究,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 灵长类交配模式是灵长类社群结构和婚配制度的重要表征之一,其研究有助于了解灵长类社群结构和两性交配策略。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我们对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人工辅助投食滇金丝猴群进行了观察研究,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收集了雌雄个体交配相关的行为数据,主要包括邀配对象、交配过程、持续时间和回合数,以及参与交配的雌雄对在交配结束后的相互理毛的持续时间和回合数。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群滇金丝猴全年均有交配行为,交配高峰期在7-9月,两性参与交配的积极性和对季节变化的响应不同;交配主要由雌性通过邀配发动(76%),交配高峰期也是雌性邀配的高峰期;雄性爬跨频次(年均0.43次/月,n=5)和射精爬跨比(年均19%,n=5)在全年无显著变化。交配行为发生的典型表现为:雌性通过小跑或跳跃进入雄性视线范围内,爬伏呈臀向雄性邀配;雌猴爬伏时离雄猴的远近距离不同(<1 m vs.2-5 m:69%vs.31%)会影响其邀配成功率(<1 m vs.2-5 m:68%vs.40%);若一次邀配失败,雌猴可能会连续爬伏邀配(最多4次),连续多次邀配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单次邀配(79%vs.52%)。交配结束后雌性会主动为雄性理毛,但雌性主动理毛与交配是否射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金丝猴 邀配模式 交配行为 季节性交配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