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认识印度洋季风洋流
1
作者 冯福昌 《海洋世界》 1995年第3期11-11,共1页
洋流的分布及其成因,既是初中和高中地理教的重点基础知识,又是同学普遍感到疑惑的学习难点,尤其是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成因,不容易搞清楚。让我们从一则报道说起。1990年5月,一艘韩国货轮在日本附近太平洋海域,遇上了恶劣天气,甲板上的... 洋流的分布及其成因,既是初中和高中地理教的重点基础知识,又是同学普遍感到疑惑的学习难点,尤其是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成因,不容易搞清楚。让我们从一则报道说起。1990年5月,一艘韩国货轮在日本附近太平洋海域,遇上了恶劣天气,甲板上的一些集装箱被冲天海浪吞没。两年后,在加拿大和美国的太平洋岸海滩上,人们先后捡到了数以千计的韩国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洋流 北印度洋 高中地理 太平洋海域 成因 集装箱 学习难点 韩国 基础知识 恶劣天气
下载PDF
浅谈季风洋流
2
作者 岳国豪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92年第6期21-21,共1页
季风洋流是风海流的一种特殊形式,同其他的风海流相似,它们都是由于盛行风吹拂着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动,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而形成的。所不同的是,大部分的风海流,如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 季风洋流是风海流的一种特殊形式,同其他的风海流相似,它们都是由于盛行风吹拂着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动,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而形成的。所不同的是,大部分的风海流,如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它们是受南北半球终年盛行的西风或信风吹拂所形成的,流向始终不变,而季风洋流是因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方向变换的盛行风——季风的影响所发生的,流向在一年中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海水向东流动,冬季海水向西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洋流 南赤道暖流 风海流 北大西洋暖流 西风漂流 盛行风 北太平洋暖流 水向东流 风漂 季海
原文传递
几种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芬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06年第Z1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地理环境 季风洋流 厄尔尼诺现象 北太平洋暖流 洪涝灾害 江淮流域 北冰洋 拉尼娜现象 北大西洋暖流 黑潮
下载PDF
巴基斯坦瓜达尔某电厂温排水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谭忠华 栾英妮 +2 位作者 刘臻 陈江南 柴俊凯 《水道港口》 2024年第4期469-479,共11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北印度洋阿拉伯海的水文气象特征,重点分析了该海域的季风洋流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平面二维潮流水动力及热扩散数学模型,经率定验证后对巴基斯坦瓜达尔某燃煤电站不同取排水平面布置方案下的温排水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 文章首先分析了北印度洋阿拉伯海的水文气象特征,重点分析了该海域的季风洋流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平面二维潮流水动力及热扩散数学模型,经率定验证后对巴基斯坦瓜达尔某燃煤电站不同取排水平面布置方案下的温排水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巴基斯坦瓜达尔海域海流流向呈季节性长时间的单向流形态,为风海流,与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特征一致。研究结果表明:为了满足排放口100 m处温升不得超过3℃,可采用以下措施:采用多点分散式排水;增加排水口处的水深,使温水能够进行充分的垂向掺混作用;调整排水口的排水流量,按照水深浅、流量小或水深大、流量大的原则,充分利用每个排水口处的温水容纳体积。最后,总结了取排水口的相对位置优化原则,为取排水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洋流 取排水平面布置 排水温升 温排水扩散距离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实验串讲“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湘教版) 被引量:1
5
作者 贾会娟 《地理教育》 2015年第10期14-15,共2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超出学生的感知范围。如果单纯依靠教师讲授,学习难度较大,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而本节中的课程标准"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超出学生的感知范围。如果单纯依靠教师讲授,学习难度较大,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而本节中的课程标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线地形图 学习难度 季风洋流 绘制过程 中学地理教育 课外实践 地理问题 课程标准 动画模拟 渔场分布
下载PDF
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识记能力 被引量:3
6
作者 叶疏风 《南京师专.南京教院学报(文科版)》 1994年第1期91-93,29,共4页
在地理教学中,识记能力是指对地理事象及分布的认识和记忆的能力,它自始至终贯穿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完整的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四个方面.识记是记忆的第一步,再认和重现是识记之后是否得到保持的证... 在地理教学中,识记能力是指对地理事象及分布的认识和记忆的能力,它自始至终贯穿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完整的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四个方面.识记是记忆的第一步,再认和重现是识记之后是否得到保持的证明,而识忆效果对如何再认和重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就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识记能力谈几点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地理知识 记忆过程 高中地理 地理事物 陆地自然带 教学质量 地理基础知识 季风洋流 初中地理
下载PDF
高考总动员研究性学习试题综合地理之解析篇(上)
7
作者 赵明宝 梁建中 《网络科技时代》 2005年第3期43-45,共3页
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本次活动收到了大量的学生来信,对拟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作答。由于篇幅所限,现请专家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答案进行评述,下期我们将继续回答剩余的部分试题,欢迎大家继续发邮件过来(tg3@nettime.net.cn),踊跃... 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本次活动收到了大量的学生来信,对拟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作答。由于篇幅所限,现请专家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答案进行评述,下期我们将继续回答剩余的部分试题,欢迎大家继续发邮件过来(tg3@nettime.net.cn),踊跃参与我们的互动问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洋流 互动问答 南赤道暖流 黄河下游河道 黄河调水 专家解析 环流系统 问题回顾 黄河泥沙 帖木
下载PDF
高中《地理》新教材一段内容的商榷
8
作者 贺志明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8年第11期42-42,共1页
大洋表层洋流分布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高中地理新教材上册第79页有关“表层洋流的分布”这部分内容有几点值得商榷的地方,现探讨如下:一、图3.11世界洋流模式图欠准确。在南半球由于三大洋连为一体,洋面广阔,西... 大洋表层洋流分布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高中地理新教材上册第79页有关“表层洋流的分布”这部分内容有几点值得商榷的地方,现探讨如下:一、图3.11世界洋流模式图欠准确。在南半球由于三大洋连为一体,洋面广阔,西风漂流的一部分到达大洋东岸受大陆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材 《地理》 西风漂流 赤道暖流 地转偏向力 表层洋流 季风洋流 极地环流 大洋环流 副极地
下载PDF
地理图表的分类及阅读技巧 被引量:1
9
作者 邓文英 《中学政史地(高中地理)》 2006年第10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阅读技巧 坐标图 地球运动 太阳直射点 正午太阳高度角 晨昏圈 季风洋流 等值线图 景观图 春晓油气
下载PDF
《海洋环境》考点分析与命题预测
10
作者 祖空鹏 李善中 《中学政史地(高中地理)》 2006年第11期33-44,共12页
关键词 海洋环境 大洋环流 地形剖面图 季风洋流 表层水温 石油污染 分布规律 补偿流 热量收支 海洋资源
下载PDF
地理教学课件制作及其作用
11
作者 陈圣飞 《基础教育研究》 1999年第3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地理教学 课件制作 AUTHORWARE 洋流系统 教学课件 地理课件 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编著软件 季风洋流
下载PDF
大规模海水运动同步训练
12
作者 易敏 《中学政史地(高中地理)》 2006年第2期61-64,共4页
关键词 同步训练 加那利寒流 地球运动 季风洋流 秘鲁寒流 补偿流 大洋环流 轮廓图 加利福尼亚寒流 分布图
下载PDF
高中地理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教学
13
作者 袁红梅 《少年儿童研究》 2012年第10X期43-44,共2页
地理学科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因此,中学地理教学必须兼顾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渗透和综合。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诸如能源、环境、人口等生存和发展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发挥各学科综合的优势,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 地理学科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因此,中学地理教学必须兼顾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渗透和综合。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诸如能源、环境、人口等生存和发展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发挥各学科综合的优势,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科间渗透的原则加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科间渗透,是以系统科学理论中的整体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地理教学 教学效果 地理事物 地理学科 季风洋流 内容形象化 思维灵活 地理现象 举头望明
下载PDF
自然地理释疑
14
作者 罗华明 《中学政史地(高中地理)》 2006年第Z2期41-55,共15页
关键词 太阳直射点 太阳高度 季风洋流 晨昏线 昼长 气候类型 南赤道暖流 季风 海洋环境问题 东亚季风
下载PDF
陆地与海洋
15
作者 李志振 《中学政史地(高中地理)》 2006年第12期13-22,共10页
关键词 加那利寒流 热带雨林带 季风洋流 地形剖面图 硬叶林 赤道低压带 气压带 水循环 亚寒带针叶林带
下载PDF
“胶莱大运河”——山东半岛起“彩虹”
16
作者 侯建成 汤国华 《中学政史地(高中地理)》 2006年第3期9-15,共7页
关键词 多佛尔海峡 基尔运河 霍尔木兹海峡 运河水 莫斯科运河 王诗成 季风洋流 经济开发 海洋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世界区域地理考点扫描
17
作者 卢大亮 《中学政史地(高中地理)》 2006年第Z1期55-67,共13页
关键词 区域地理 气候类型 季风洋流 热带气候 空间定位能力 东北信风 北大西洋暖流 地理事物 墨西哥湾暖流
下载PDF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18
作者 刘仲尘 《学子(理论版)》 2016年第13期28-28,共1页
多元智能理论重新定义了智能,该理论的提出十分迎合教育教学改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理念。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与师生观,使高中地理教学既为多元智能而教,也可利用多元智能来教,打开了高中地... 多元智能理论重新定义了智能,该理论的提出十分迎合教育教学改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理念。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与师生观,使高中地理教学既为多元智能而教,也可利用多元智能来教,打开了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新思路。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所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高中地理 教学设计研究 霍华德·加德纳 教学改革 教学观 心理学教授 师生观 季风洋流 多元文化
下载PDF
Seesaw Pattern of Rainfall Anomalies between the Tropical Western North Pacific and Central Southern China during Late Summer 被引量:4
19
作者 Xinyu LI Riyu LU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61-270,339,共11页
It is well known that suppressed convection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North Pacific(WNP) induces an anticyclonic anomaly,and this anticyclonic anomaly results in more rainfall along the East Asian rain band through more... It is well known that suppressed convection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North Pacific(WNP) induces an anticyclonic anomaly,and this anticyclonic anomaly results in more rainfall along the East Asian rain band through more water vapor transport during summer, as well as early and middle summer. However, the pres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during late summer(from mid-August to the beginning of September), the anomalous anticyclone leads to more rainfall over central southern China(CSC), a region quite different from preceding periods. The uniqueness of late summer is found to be related to the dramatic change in climatological monsoon flows: southerlies over southern China during early and middle summer but easterlies during late summer. Therefore, the anomalous anticyclone, which shows a southerly anomaly over southern China, enhances monsoonal southerlies and induces more rainfall along the rain band during early and middle summer. During late summer,however, the anomalous anticyclone reflects a complicated change in monsoon flows: it changes the path, rather than the intensity, of monsoon flows. Specifically, during late summers of suppressed convection in the tropical WNP, southerlies dominate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to southern China, and during late summers of enhanced convection, northeasterlies dominate from the East China Sea to southern China, causing more and less rainfall in CSC,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pical western North Pacific monsoon flows precipitation late summer
下载PDF
The South China Sea throughflow: linkage with local monsoon system and impact on upper thermal structure of the ocean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钦燕 王东晓 谢强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001-1009,共9页
The tendency of South China Sea throughflow (SCSTF) vari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local monsoon system, and its impact on upper-layer thermal structure, are studied using the 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SODA) data... The tendency of South China Sea throughflow (SCSTF) vari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local monsoon system, and its impact on upper-layer thermal structure, are studied using the 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SODA) dataset, combined with Ishii reanalysis data. Luzon Strait Transport (LST) is measured and used as an index for studying the SCSTF variation. Results show that LST had an increasing tendency over the last 50 years, mainly in summer and fall. The increasing tendency was 0.017 1 Sv/a in summer and 0.027 4 Sv/a in fall, as estimated by SODA, and 0.018 0Sv/a in summer and 0.018 9 Sv/a in fall, as estimated by "Island Rule" theory. LST increased by 0.53Sv in JJA (June-July-August) and 0.98Sv in SON (September-October-November) after climate shift, as inferred by SODA data. The average LST anomaly in JJA and SON i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local monsoon system, especially to variability of the meridional wind stress anomaly after application of a 3-year running mean,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0.57 and 0.51,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o the basin-scale wind forcing, the local northeasterly wind stress anomaly in the SCS can push Pacific water entering the SCS more readily in JJA and SON after climate shift, and an SCSTF-associated cooling effect may favor subsurface cooling more frequently after climate shi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Sea throughflow (SCSTF) local monsoon system subsurface temperature cool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