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4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力衰竭相关孤儿型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袁鑫 刘俊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3期1789-1794,共6页
G蛋白偶联受体是已知的浆膜受体中最大的家族,介导并参与多种细胞外信号的转导。这些包括神经递质、气味和光信号。由于它们广泛表达于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中,可作为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靶点。其中,一些G蛋白偶联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尚未... G蛋白偶联受体是已知的浆膜受体中最大的家族,介导并参与多种细胞外信号的转导。这些包括神经递质、气味和光信号。由于它们广泛表达于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中,可作为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靶点。其中,一些G蛋白偶联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尚未被鉴定出来,称为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它们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具有治疗不同疾病的潜力。心力衰竭是一种由心脏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损害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虽然新药物的引进和应用大大降低了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但它仍然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药物来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和预后。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可通过不同途径参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作为心力衰竭新的治疗靶点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探索GPR22、GPR35、GPR37L1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时,我们发现了更有效的新药物靶点,并阐明了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孤儿型g蛋白偶联受体 gPR22 gPR35 gPR37L1
下载PDF
黏附性G蛋白偶联受体F1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癌症进展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溯源 木司塔巴·木台力甫 +1 位作者 李冬雪 张志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4,共12页
目的·分析黏附性G蛋白偶联受体F1(adhesio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1,ADGRF1)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究ADGRF1对PDAC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促进PDAC进展的潜在分... 目的·分析黏附性G蛋白偶联受体F1(adhesio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1,ADGRF1)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究ADGRF1对PDAC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促进PDAC进展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分析ADGRF1在正常胰腺组织及PDAC组织中的mRNA水平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DGRF1在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TERT-HPNE及多种PDAC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IHC)检测PDA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DGRF1的表达差异。转染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敲低ADGRF1后,通过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DAC细胞AsPC-1、SW1990增殖能力的变化。构建稳定过表达ADGRF1的Patu8988细胞,通过CCK8实验检测过表达ADGRF1引起的PDAC细胞增殖变化。利用RNA测序(RNA-sequence,RNA-seq)、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和免疫浸润分析预测与ADGRF1促进PDAC癌症进展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的分析结果显示ADGRF1 mRNA在PDA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均P=0.000)。q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hTERT-HPNE细胞相比,多种PDAC细胞中ADGRF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所上调(均P<0.05)。IHC结果显示ADGRF1在PDA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也高于癌旁组织。此外,下调ADGRF1能够抑制PDAC细胞AsPC-1、SW1990的增殖能力;而过表达ADGRF1则促进Patu8988细胞的增殖能力(均P<0.05)。RNAseq、GSEA富集分析和免疫浸润的结果显示,ADGRF1的表达与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等信号通路有关。结论·ADGRF1在PDAC细胞和组织中高表达,促进PDAC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多个免疫相关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黏附性g蛋白受体F1 免疫 促癌作用
下载PDF
黏附G蛋白偶联受体L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预后分析
3
作者 王曼霞 许日臻 +7 位作者 胡远军 奚少彦 于燕姣 陈芙蓉 陈忠平 张泽舜 王静 冯冰虹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75-82,共8页
目的探讨黏附G蛋白偶联受体L3(ADGRL3)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分析工具,首先分析ADGRL3在泛癌中的表达,进而分析ADGRL3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比较ADGRL3在不同病理特征的胶质瘤间表达... 目的探讨黏附G蛋白偶联受体L3(ADGRL3)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分析工具,首先分析ADGRL3在泛癌中的表达,进而分析ADGRL3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比较ADGRL3在不同病理特征的胶质瘤间表达差异,并探讨其与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随后采用DAVID数据库对STRING和GeneMANIA数据库筛选的相互作用基因与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最后采用TIMER数据库,对ADGRL3进行免疫浸润分析。结果ADGRL3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且在脑低级别胶质瘤与胶质母细胞瘤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肿瘤,其表达水平随着脑胶质瘤级别的升高而降低。ADGRL3的表达水平与多个临床病理指标相关。在脑低级别胶质瘤中,高表达ADGRL3的患者比低表达的患者预后好(P<0.05)。然而,在胶质母细胞瘤中ADGRL3的表达水平高低与患者预后没有相关性(P>0.05)。STRING、GeneMANIA、DAVID数据库分析发现ADGRL3的互作基因与蛋白富集于信号转导、蛋白质异源二聚体活化、神经元投射等过程。在脑肿瘤中ADGRL3与CD8^(+)T细胞浸润相关。结论ADGRL3能够影响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可以作为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黏附g蛋白受体L3 预后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39在小鼠脑出血后脑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4
作者 张忠意 唐于广 +1 位作者 代金雨 谢宗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4-1264,共11页
目的探究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39(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9,GPR39)对小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神经炎症和脑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76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8组:Sham组(n=42)、ICH组(n=34)、... 目的探究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39(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9,GPR39)对小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神经炎症和脑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76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8组:Sham组(n=42)、ICH组(n=34)、ICH+Vehicle组(n=32)、ICH+TC-G 1008组(n=44)、ICH+GPR39 siRNA组(n=6)、ICH+Scramble siRNA组(n=6)、ICH+TC-G 1008+666-15组(n=6)、ICH+TC-G 1008+Vehicle 2组(n=6)。通过小鼠自体血建立ICH模型。在小鼠ICH建模后1 h和25 h灌胃GPR39特异性激动剂TC-G 1008治疗。在ICH建模前24 h,通过侧脑室注射GPR39 siRNA、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抑制剂666-15分别抑制内源性的GPR39和p-CREB的表达。小鼠ICH后48 h,通过改良的加西亚实验、前肢置放实验、转角实验评估小鼠短期的神经功能缺陷,脑组织湿/干法测定脑含水量;免疫荧光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GPR39与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共定位和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在神经元中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血肿周围组织中的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含量;TUNEL检测血肿周围凋亡神经元的数量;尼氏染色评估血肿周围神经元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中GPR39、p-CREB、CREB、NRLP3、裂解型半胱天冬酶1(Cleaved caspase-1,C-caspase-1)、gasdermin-D蛋白(GSDMD)的表达。结果GPR39在小鼠ICH后48 h达到表达高峰(P<0.05),在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均有表达。TC-G 1008(24 mg/kg)激活GPR39后显著改善了小鼠ICH后改良的加西亚实验评分,左前肢放置成功率和左转次数增加(P<0.05)。同侧基底节(basal ganglia,BG)和皮层(cortex,CX)的脑水肿显著减轻(P<0.05)。血肿周围凋亡和受损的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P<0.05)。焦亡相关分子NLRP3、C-caspase-1、GSDMD的表达和炎症相关因子IL-1β、TNF-α、MPO的水平降低(P<0.05)。敲低GPR39和下调p-CREB的表达显著增加了小鼠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焦亡相关分子的表达和炎症相关因子的含量(P<0.05)。结论GPR39激活可能部分通过CREB信号通路抑制小鼠ICH后的神经炎症和脑损伤,GPR39可能是ICH后减轻神经炎症和脑损伤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细胞焦亡 脑损伤 g蛋白受体39
下载PDF
Takeda G蛋白偶联受体5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
5
作者 杨曦 张黎 +3 位作者 杨耀 王嘉 孙雄山 王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7-1454,共8页
目的探讨Takeda G蛋白偶联受体5(Taked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TGR5)在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 目的探讨Takeda G蛋白偶联受体5(Taked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TGR5)在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诱导VSMCs增殖、迁移,以INT-777特异性激活TGR5,CCK-8试剂盒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免疫荧光染色用于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试验用于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TGR5蛋白水平变化。为探究TGR5在血管内膜增生中的作用,将40只雄性野生型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内膜损伤组、假手术+UDCA(熊去氧胆酸,TGR5激动剂)组及内膜损伤+UDCA组,每组10只。造模完成后按组分别予以口服普通维持饲料及含0.5%UDCA的普通维持饲料,持续21 d后分别取材,HE染色观察颈动脉内膜增生程度,Ki-67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颈动脉内膜血管平滑肌增殖变化。结果特异性激活TGR5明显降低VSMCs增殖活力及Ki-67阳性细胞率,同时使VSMCs划痕愈合速度减慢。特异性激活TGR5使细胞内UCP2表达增加、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降低。过氧化氢恢复细胞内ROS水平后,TGR5抑制VSMCs增殖迁移的作用被削弱。激活TGR5能减轻颈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结论TGR5可能通过UCP2改善细胞内氧化应激,从而抑制小鼠VSMCs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血管平滑肌 再狭窄 g蛋白胆汁酸受体1 INT-777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GPCR)腺苷酸环化酶(AcyA)途径介导赭曲霉群体感应现象的机制
6
作者 许积康 贾继尧 梁志宏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4年第5期569-581,共13页
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是一种代表性的产毒模式真菌,存在密度依赖性转化的高、低群体密度阈值和携带这种密度信息的群体感应(QS)信号分子--氧脂素。本研究首先基于代表高、低群体密度条件的野生型赭曲霉转录组差异,分析群体密... 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是一种代表性的产毒模式真菌,存在密度依赖性转化的高、低群体密度阈值和携带这种密度信息的群体感应(QS)信号分子--氧脂素。本研究首先基于代表高、低群体密度条件的野生型赭曲霉转录组差异,分析群体密度这一环境条件对赭曲霉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除了氧脂素代表的细胞通信外,还具有种内对资源的竞争现象,体现在碳代谢。进一步,基于前期实验筛选到负责响应密度信息的膜受体GprC和主要的胞内效应器腺苷酸环化酶(AcyA),构建了基因缺陷型赭曲霉(ΔgprC和ΔacyA)。对比野生型与缺陷型赭曲霉的基因表达及行为差异后发现,GprC-AcyA途径缺陷后不仅中断了密度信息的传递,还直接影响赭曲霉的生命周期。本文研究结果表明,GprC和AcyA作为G蛋白网络的重要枢纽,具有广泛的调控作用,涉及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分子功能中大部分行为。本研究结果对利用生物手段进行真菌毒素污染的高效、绿色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信号 g蛋白受体 第二信使 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 细胞通信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37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心心(综述) 杭黎华(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2-537,共6页
G蛋白偶联受体37(GPR37)在大脑黑质、纹状体等多个区域和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中广泛表达,参与调控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和存活等多个重要过程。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涉及到神... G蛋白偶联受体37(GPR37)在大脑黑质、纹状体等多个区域和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中广泛表达,参与调控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和存活等多个重要过程。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涉及到神经元的损害、神经元突触的失衡、炎症和免疫系统的激活等多个方面,但由于对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导致临床治疗仍缺乏有效手段。近年来有研究表明,GPR37不仅能够直接与神经元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调节信号传导途径影响神经元的活动状态,还能通过调控神经元周围免疫细胞来间接影响神经元的功能。文章就GPR37在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脑卒中、脑白质疾病、肿瘤和精神疾病等中的关键作用和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受体37 帕金森病 脑卒中 脑白质病变 神经胶质瘤 精神疾病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30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对神经炎症和血脑屏障破坏的影响
8
作者 李智勇 陈政纲 彭俊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脑损伤(EBI)过程中对神经炎症和血脑屏障(BBB)破坏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n=6/组):假手术(Sham)组,SAH(3 h、6 h、12 h、24 h、72 h)组。此外,72只大鼠随机...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脑损伤(EBI)过程中对神经炎症和血脑屏障(BBB)破坏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n=6/组):假手术(Sham)组,SAH(3 h、6 h、12 h、24 h、72 h)组。此外,7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n=18/组):Sham组、SAH组、SAH联合过表达GPR30慢病毒阴性载体(SAH+Lv-NC)组、SAH联合过表达GPR30慢病毒载体(SAH+Lv-GPR30)组。通过血管内穿孔建立SAH模型,于SHA大鼠脑室内注射Lv-GPR30。通过神经学评分、脑组织含水量(BWC)检测、伊文思蓝(EBP)染色、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来分析GPR30对EBI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各种蛋白质和转录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SAH大鼠脑内注射Lv-GPR30后脑组织中GPR30的表达增加,并改善了大鼠神经功能、神经炎症、BBB破坏和脑水肿程度。过表达GPR30抑制SAH大鼠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肽酶2(MMP-2)的表达,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表达水平,同时提高IL-10的表达水平。结论GPR30能减轻SAH大鼠的神经炎症和BBB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出血 g蛋白受体30 早期脑损伤 血脑屏障 神经炎症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124在牙周炎中潜在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9
作者 林万芸 周洁 郭竹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588-1593,共6页
G蛋白偶联受体124(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24,GPR124)可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激活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NLR... G蛋白偶联受体124(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24,GPR124)可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激活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γ,PPARγ)介导牙周炎发生、发展的过程,引起牙龈微循环恶化、内皮细胞炎性损伤等病理改变。本文将总结GPR124的生物学特征并详细阐述GPR124与NLRP3、VEGF和PPARγ在牙周炎进程中的可能关系,为牙周炎或牙周炎伴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受体124 牙周炎 NLRP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多聚化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姚禹瑄 刘笑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201-206,211,共7页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是真核细胞膜表面受体家族中规模最大且种类最多的一类受体蛋白,常以单体、同型或异型二聚体等形式发挥作用,具有良好的成药性。最近的研究发现,GPCR多聚化有助于GPCR的表达、成熟,并影...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是真核细胞膜表面受体家族中规模最大且种类最多的一类受体蛋白,常以单体、同型或异型二聚体等形式发挥作用,具有良好的成药性。最近的研究发现,GPCR多聚化有助于GPCR的表达、成熟,并影响其与配体互作以及下游信号转导等过程。本文综述了GPCR多聚体在蛋白分选、配体调节、信号转导和内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某些疾病发生发展中的病理与生理作用机制,并探讨了GPCR多聚体研究的技术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这对研发靶向GPCR多聚体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受体 多聚化 病理生理 药物靶点
下载PDF
异功散防治幼鼠哮喘短链脂肪酸-G蛋白偶联受体43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晓玲 周娟 +4 位作者 叶丽妍 陈佩文 叶绮娜 刘华 陈晓刚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1960-1965,共6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异功散早期干预下支气管哮喘模型幼鼠血清短链脂肪酸(SCFAs)及肺组织G蛋白偶联受体43(GPR43)表达的变化,探索异功散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7日龄BALB/c雌性幼鼠共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异功散...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异功散早期干预下支气管哮喘模型幼鼠血清短链脂肪酸(SCFAs)及肺组织G蛋白偶联受体43(GPR43)表达的变化,探索异功散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7日龄BALB/c雌性幼鼠共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异功散)和益生菌组(酪酸梭菌),以鸡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法制备哮喘幼鼠模型后,检测其血清SCFAs含量及肺组织GPR4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SCFAs中乙酸浓度升高,丙酸、丁酸浓度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组织GPR43表达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益生菌组血清SCFAs中乙酸浓度升高、丁酸浓度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血清乙酸相对比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丙酸浓度及丙酸相对比值均显著下降(均P<0.05)。中药组肺组织GPR43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但幼鼠血清乙酸浓度及肺组织GPR43表达之间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异功散的早期干预可能影响了哮喘幼鼠肠道菌群的SCFAs代谢,并上调了肺组织GPR43表达,但对这二者的作用并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功散 支气管哮喘 短链脂肪酸 g蛋白受体43 动物实验 中医药 防治 机制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神经调节蛋白-1、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琳 李佳 +1 位作者 贾晓雯 张红霞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3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神经调节蛋白-1(sNRG-1)、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PER-1)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P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神经调节蛋白-1(sNRG-1)、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PER-1)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P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49)、中重症组(n=36)及重症组(n=21);根据预后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83)与死亡组(n=2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NRG-1、GPER-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血清sNRG-1、GPER-1及两者联合检测对A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P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中重症组、重症组患者血清sNRG-1水平低于轻症组,且重症组低于中重症组;中重症组、重症组患者血清GPER-1水平高于轻症组,且重症组高于中重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病情严重程度、入院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肌酐、乳酸脱氢酶、血淀粉酶、血脂肪酶、sNRG-1、GPER-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12分、sNRG-1≤17.74 pg/ml、GPER-1≥4.82 pg/ml是影响A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sNRG-1、GPER-1预测AP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6、0.753。两者联合预测AP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7,特异度为86.75%,灵敏度为86.96%。结论血清sNRG-1低表达、GPER-1高表达与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有望作为评估AP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神经调节蛋白-1 g蛋白雌激素受体-1 急性胰腺炎 预后
下载PDF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在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中的应用
13
作者 方三华 杨丹 +1 位作者 刘丽 肖桂凤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9-375,共7页
G蛋白偶联受体是最大的细胞膜受体超家族,是许多临床治疗药物的靶点。放射性配体结合、酶联免疫吸附和免疫共沉淀是研究它们结构和功能的主要技术,但这些属于群体平均(ensemble average)研究,无法得到单个分子图像和动态变化。全内反射... G蛋白偶联受体是最大的细胞膜受体超家族,是许多临床治疗药物的靶点。放射性配体结合、酶联免疫吸附和免疫共沉淀是研究它们结构和功能的主要技术,但这些属于群体平均(ensemble average)研究,无法得到单个分子图像和动态变化。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利用隐逝波激发临界面下200 nm范围内荧光物质成像,具有信噪比高、Z轴分辨率高、速度快和对生物样本损伤小等优点,是常用的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本文在介绍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发展历史、原理、组成和成像优势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在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构象变化、寡聚化、内吞和再循环以及信号转导等方面的应用,并提出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内反射原理 荧光显微镜 g蛋白受体 应用
下载PDF
植物病原丝状真菌G蛋白偶联受体的预测方法对比研究
14
作者 韩长志 薄淑文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7-616,共10页
植物病原丝状真菌G蛋白偶联受体(GPCR)在实现外界信号感知和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GPCR蛋白所具有的典型7个跨膜保守结构域及非典型保守结构域,通过总结前人已报道的候选GPCR的同源比对方法,对其跨膜结构域数量预测方法及跨膜... 植物病原丝状真菌G蛋白偶联受体(GPCR)在实现外界信号感知和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GPCR蛋白所具有的典型7个跨膜保守结构域及非典型保守结构域,通过总结前人已报道的候选GPCR的同源比对方法,对其跨膜结构域数量预测方法及跨膜结构蛋白数据库进行对比,明确TOPCONS是目前预测GPCR跨膜结构域的较好方法。然后,选择NCBI数据库中223个不同真菌的GPCR蛋白序列通过TOPCONS和TMHM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种软件对GPCR跨膜结构域数量的预测结果不尽相同,TOPCONS预测结果的准确度较高;进一步对上述GPCR蛋白序列的氨基酸数目进行分析,明确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的GPCR蛋白氨基酸数目为200~1406个。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植物病原丝状真菌GPCR蛋白的结构预测及其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原丝状真菌 g蛋白受体 预测方法 TOPCONS软件 对比分析
下载PDF
20-HETE通过GPR75受体偶联G_(αq)信号通路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15
作者 刘恋恋 吉雨恬 +4 位作者 刘娇莉 韩婧怡 李开远 张淳 韩勇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61-370,共10页
目的 探讨GPR75受体偶联G_(αq)信号通路在20-HETE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H9c2心肌细胞采用慢病毒载体干扰GPR75表达,敲减效率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ELISA法检测IP_(3)及cAMP含量;TUNEL法评估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GPR75受体偶联G_(αq)信号通路在20-HETE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H9c2心肌细胞采用慢病毒载体干扰GPR75表达,敲减效率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ELISA法检测IP_(3)及cAMP含量;TUNEL法评估细胞凋亡率;分别使用Fluo-4/AM、DHE和JC-1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Ca^(2+)浓度、ROS含量以及线粒体膜电位(ΔΨm)水平;Western blot检测EGFR、ERK1/2、AKT、GSK3β、Bax、Bcl-2、Cyt C、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慢病毒载体shGPR75转染后,H9c2心肌细胞GPR75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降低67.16%和63.99%(P<0.05)。敲减GPR75表达或应用AAA阻断其作用,显著抑制20-HETE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P<0.05),并可逆转ΔΨm下降及凋亡相关蛋白Bax、Cyt C、Caspase-3蛋白表达增高(P<0.05)。20-HETE处理后细胞内IP_(3)含量明显增加(P<0.05),但对cAMP生成无显著影响(P>0.05),而敲减GPR75表达、应用AAA或者PLC信号通路阻断剂U73122预处理后,可显著阻断细胞内IP_(3)生成(P<0.05)。敲减GPR75表达、应用AAA或者U73122预处理后,明显抑制20-HETE诱导的Ca^(2+)浓度升高和ROS生成效应(P<0.05)。20-HETE处理后,GPR75受体下游调控关键蛋白EGFR、ERK1/2、AKT、GSK3β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敲减GPR75表达或应用AAA可有效阻断20-HETE上述效应(P<0.05)。最后,阻断PLC或PI3K信号通路,显著抑制20-HETE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P<0.05)。结论 20-HETE通过GPR75受体偶联的G_(αq)蛋白及其介导的PLC、EGFR/ERK1/2/AKT/GSK3β信号通路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羟二十烷四烯酸 g蛋白受体75 g_(αq)蛋白 心肌细胞凋亡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倩 刘永铭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97-100,共4页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身心影响。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也称为β肾上腺素受体蛋白激酶1,主要作用是使G蛋白受体磷酸化,从而不能结合G蛋白,进一步调节多条由G蛋白参与的信号通路。多项研究...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身心影响。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也称为β肾上腺素受体蛋白激酶1,主要作用是使G蛋白受体磷酸化,从而不能结合G蛋白,进一步调节多条由G蛋白参与的信号通路。多项研究显示,GRK2的异常活化及表达改变参与调控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包括心肌梗死、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等。对GRK2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总结可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受体激酶2 心肌梗死 心肌肥厚 心力衰竭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中药复方脑得生基于G蛋白偶联受体调节血管功能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17
作者 陈姝含 杨惠琳 +1 位作者 杜冠华 李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5-15,共1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确证复方脑得生(NDS)及其活性成分调节脑血管功能的作用及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离体脑基底动脉血管舒缩实验,通过中国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库、TCMSP数据库等获得NDS活性成分,利用RCSB Protein Data Bank数据...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确证复方脑得生(NDS)及其活性成分调节脑血管功能的作用及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离体脑基底动脉血管舒缩实验,通过中国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库、TCMSP数据库等获得NDS活性成分,利用RCSB Protein Data Bank数据库获得五种血管舒缩相关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结构,运用Discovery Studio 4.1软件进行分子对接,Cytoscape3.8.0软件构建可视化化合物-目标网络。结果发现NDS舒张脑基底动脉,查询数据库共获得NDS的777个化学成分,将其与五种GPCR受体进行分子对接,发现红花、山楂、三七是NDS中对接分数较高化合物的主要植物来源。选择对接分数为高、中、低的化合物进行血管舒缩实验,发现对接分数较高的化合物山柰酚、大豆苷元、异鼠李素对高钾预收缩脑基底动脉的最大舒张作用均超过90%。结论NDS通过调控其活性成分与血管GPCRs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来调节脑血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得生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g蛋白受体 血管舒缩
下载PDF
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调控机体炎症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何孟娟 黎力之 +5 位作者 幸清凤 关玮琨 廖晓鹏 张海波 郭冬生 樊庆灿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63,69,共6页
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PBAR1)与胆汁酸(BAs)及其衍生物结合后,激活下游通路传导,调控动物的多种代谢过程。GPBAR1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动物体... 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PBAR1)与胆汁酸(BAs)及其衍生物结合后,激活下游通路传导,调控动物的多种代谢过程。GPBAR1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动物体炎症反应。因此,本文重点阐述GPBAR1对动物炎症通路的调控进展,为BAs及其衍生物成为治疗炎症性疾病的潜在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胆汁酸受体1 炎症 核转录因子ΚB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NOD样受体蛋白3 胆汁酸
下载PDF
丁酸通过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41/43通路降低高血压大鼠血压
19
作者 秦春迪 马雯 +4 位作者 李圆 朱雅泉 李瑜 邹琳 张昕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72-976,共5页
目的探讨丁酸通过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41/43(GPR41/43)通路降低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的机制。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5只)和造模组(60只),采用两肾一夹方法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将成模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超纯水0.1 mL/kg)、丁... 目的探讨丁酸通过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41/43(GPR41/43)通路降低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的机制。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5只)和造模组(60只),采用两肾一夹方法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将成模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超纯水0.1 mL/kg)、丁酸高剂量组(220 mg/kg)、丁酸低剂量组(110 mg/kg)和缬沙坦组(30 mg/kg),每组15只,连续灌胃给药4周。分别在给药前后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及心率(H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IL-6、TNF-α、eNOS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胸主动脉GPR41/43表达量。结果给药2周,对照组大鼠SBP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丁酸高剂量组、丁酸低剂量组、缬沙坦组SBP较对照组降低,且丁酸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给药4周,丁酸高剂量组较丁酸低剂量组SBP明显降低(P<0.05);给药前后各组大鼠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丁酸高剂量组、丁酸低剂量组eNOS蛋白和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增加,IL-6、TNF-α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大鼠胸主动脉组织的GPR41/43表达较对照组增加,且高于缬沙坦组(P<0.05)。结论丁酸对高血压大鼠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可能与激活GPR41/43通路增加血管舒张,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盐类 高血压 受体 g-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一氧化氮合酶Ⅲ
下载PDF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在骨代谢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冯源 王佐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94-197,共4页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 1,GPER1)是一种雌激素的膜受体,其通过快速的细胞多效应作用引发下游反应,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产生影响。因此,GPER1在雌激素介导的骨代谢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GPER1在骨...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 1,GPER1)是一种雌激素的膜受体,其通过快速的细胞多效应作用引发下游反应,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产生影响。因此,GPER1在雌激素介导的骨代谢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GPER1在骨代谢中的作用作了简要总结,包括GPER1在青春期参与骨生长的过程,在机体不同雌激素水平下的骨代谢中体现出的不同功能,以及其与其他受体共同作用参与了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g蛋白雌激素受体1 雌激素 骨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