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独树》:成长视角下的代际撕裂与反抗“无名”
1
作者 王敏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2-65,共4页
回族80后女作家马金莲的长篇小说《孤独树》以厚重的笔墨描绘了中国西北农村祖孙两代人的“留守”生活,并以成长视角细腻、多层地书写了儿童主人公内心巨大的孤独体验,为中国文学奉献了转型期中国乡土世界中留守儿童的典型形象。
关键词 孤独树 成长视角 留守儿童形象
下载PDF
孤独的树
2
作者 康晋齐 任冰冰 《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2010年第1期11-11,共1页
看那树 孤独的 像一名大地的卫兵
关键词 杂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孤独
下载PDF
孤独的树
3
作者 埃林·彼林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0-60,共1页
一阵肆虐的狂风从遥远的树林里刮来两颗种子,随意将它们分撒在田野里。雨水将它们润湿,泥土将它们埋藏,阳光给它们温暖。于是,它们在田地里长成了两棵树。
关键词 孤独 保加利亚 记叙文 拟人手法
下载PDF
孤独的树
4
作者 埃林·彼林 陈九瑛(翻译)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9年第7期13-13,共1页
树也会感到孤独,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一件新鲜事。眼见为实,请你跟我到田野里去看看那两棵树吧!它们的孤独正明明白白地在枝丫上写着呢!你读懂了吗?想办法跟树谈一谈,安慰一下它们,如何?
关键词 小学 课外阅读 孤独 埃林·彼林
下载PDF
试论唐代古版画《祗树给孤独园》的艺术成就
5
作者 肖谷 《上海艺术家》 2000年第3期32-33,共2页
1.释名: “祗树”是指波斯匿王太子祗陀(Teta)将其在古印度闻名的乔萨罗国道都舍卫(舍卫——古印度语是闻物的意思)城南的美丽花园及建筑优雅的精舍及给释迦牟尼作为居住及说法的场所,并将园中的树木花卉一起奉献出来。故称“祗树精舍”... 1.释名: “祗树”是指波斯匿王太子祗陀(Teta)将其在古印度闻名的乔萨罗国道都舍卫(舍卫——古印度语是闻物的意思)城南的美丽花园及建筑优雅的精舍及给释迦牟尼作为居住及说法的场所,并将园中的树木花卉一起奉献出来。故称“祗树精舍”,简称“祗树”。“给孤独园”是指将“祗树精舍”奉献给“孤独”(是指萨婆·悉达多,即释迦牟尼出家前的本名)。“祗树给孤独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古版画 <祗孤独园> 艺术成就 评论
下载PDF
孤独的树(组诗)
6
作者 纯子 《岁月(原创)》 2009年第10期67-68,共2页
我不敢面对我的身份证上面有我的名字,那是我人生的糟糠之妻,自我生下她先做了童养媳,十八岁那年没有花轿、喜乐,没有红盖头我淡淡的娶了她进门。
关键词 孤独 诗歌 当代作品 纯子
原文传递
孤独的树
7
作者 席慕蓉 《中华活页文选(初三)》 2010年第5期19-20,共2页
也许,所有值得珍惜的美丽,都需要保持一种距离……
关键词 中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孤独
原文传递
孤独的树
8
作者 埃林·彼林 《小学生作文辅导(作文与阅读版)》 2011年第4期9-9,共1页
两颗种子慢慢长成了两棵树,当它们望着对方时,它们的心中却充满了孤独。
关键词 小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孤独
原文传递
孤独的树(外一章)
9
作者 林暮歌 《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 2016年第7期30-30,共1页
你含着年迈的父亲等待儿子的热情,眼巴巴地盯着村口。你在等着什么?你在守望什么?斗转星移,你在空阔的夜空下守候。雨雪风霜,你在空旷的山谷咳嗽。被时光压弯的背,已让你无法向路人诉说被埋葬千年的深情。你只能偶尔空漠地看着天空中... 你含着年迈的父亲等待儿子的热情,眼巴巴地盯着村口。你在等着什么?你在守望什么?斗转星移,你在空阔的夜空下守候。雨雪风霜,你在空旷的山谷咳嗽。被时光压弯的背,已让你无法向路人诉说被埋葬千年的深情。你只能偶尔空漠地看着天空中不肯为谁停留的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 孤独(外一章)》
原文传递
温州职业中专合唱团获省中小学生合唱节比赛一等奖
10
作者 焦伟珍 《中等职业教育》 2010年第23期13-13,共1页
日前,温州职业中专校合唱团在“2010年浙江省中小学生合唱节”中以一首拉丁文歌曲《孤独的树》感动全场.勇摘桂冠。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职业中专 合唱团 温州 一等奖 比赛 孤独 2010年
下载PDF
黄金布地给孤独:祇园的故事
11
作者 王邦维 《文史知识》 2016年第6期100-103,共4页
对佛教有点儿知识,又读过佛经的人都知道,佛经常常这样开头:"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以下便是释迦牟尼说法的具体内容。讲这句开场白的,据说是佛的弟子阿难。阿难"多闻第一",他随侍释迦牟尼,... 对佛教有点儿知识,又读过佛经的人都知道,佛经常常这样开头:"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以下便是释迦牟尼说法的具体内容。讲这句开场白的,据说是佛的弟子阿难。阿难"多闻第一",他随侍释迦牟尼,佛的教导,他听得最多。所谓"如是我闻",意思是"我是这样听说的"。阿难与其他佛弟子们听佛说法的地点,就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 舍卫国 如是我闻 《大唐西域记》 佛住 世尊 舍卫城 道宣 佛弟子 善施
原文传递
唐咸通九年(868年)雕版《金刚经》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涛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I0001-I0001,共1页
世界上最早标有明确年、月、日的雕版印刷品,于20世纪初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被发现。此经卷由7张卷子粘成,长4877毫米,高244毫米。卷首是一幅题为《祗树给孤独园》的说法图画,内容是释迦牟尼佛在祗园精舍向长老须菩提说法。
关键词 《金刚经》 《祗孤独园》 敦煌莫高窟 释迦牟尼佛 印刷品 藏经洞 菩提
原文传递
康有为论印度和他的《印度游记》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承节 《北大史学》 2007年第1期164-187,520,共26页
康有为作为我国最有影响的改良活动家,在他那个时期也是我国政界人物中对印度了解最多、谈论最多的一位。他的记述、他引用的材料、他的评论虽不能说准确无误,但今天看来,可以说,绝大部分是真实的,评论平实贴切,大都言之有据。康有为的... 康有为作为我国最有影响的改良活动家,在他那个时期也是我国政界人物中对印度了解最多、谈论最多的一位。他的记述、他引用的材料、他的评论虽不能说准确无误,但今天看来,可以说,绝大部分是真实的,评论平实贴切,大都言之有据。康有为的论述最典型地表达了中国近代改革家对印度沦为殖民地的看法、对印度人民悲惨遭遇所抱的同情态度以及对印度发展前景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统治 莫卧儿王朝 莫卧儿帝国 民族主义运动 英国殖民统治 舍卫城 国大党 提拉克 孤独 《大同书》
原文传递
佛说盂兰盆经 被引量:1
14
《法音》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6-6,共1页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思。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抟饭,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思。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抟饭,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啼泣,驰还白佛,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神,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令当为汝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目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说盂兰盆经 七世父母 孤独 舍卫国 净戒 缘觉 天王神 禅定 目连 邪魔外道
原文传递
插图艺术涉猎——教学手记选摘
15
作者 朱维明 《新美术》 1984年第4期40-43,98-99+102,共7页
人们称版画和插图是一对孪生兄弟。一部版画史,实际上几乎是一部插图史。早期的版画,常常是以插图的形式出现的。象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版画唐咸通九年的《祗树给孤独园》,就是佛经的插图。而西欧现存最早的《圣克利斯朵夫》,则是圣经的... 人们称版画和插图是一对孪生兄弟。一部版画史,实际上几乎是一部插图史。早期的版画,常常是以插图的形式出现的。象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版画唐咸通九年的《祗树给孤独园》,就是佛经的插图。而西欧现存最早的《圣克利斯朵夫》,则是圣经的插图。版画与插图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版画家多半涉足插图艺术。所以,要研究版画史,就必须研究插图艺术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图艺术 孤独 画史 克利斯朵夫 艺术语言 咸通 麦绥莱勒 马蒂斯 现代画家 比亚兹莱
原文传递
《佛说生经》译注
16
作者 吕有祥 《法音》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6,共4页
闻如是。一时佛遊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有族姓子,弃家捐妻子,捨诸眷属,行作沙门。其妇端正殊好,见夫捨家作沙门,便复行嫁。族姓子闻之,心即生念:与妇相娱乐时,夫妇之礼,戏笑放逸。心常想此不去。须臾。
关键词 舍卫国 佛说生经 族姓 孤独 舍卫城 神足通 爱欲 千二百 波斯匿王 梵行
原文传递
寺院建设漫谈
17
作者 佛日 《法音》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8-32,共5页
寺院的来由和沿革佛教创立之后,随僧团之扩大,信众之供养,佛陀及其出家弟子们起先那种以天地为庐舍,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简朴生活条件,有了改变,建起了名为“僧伽蓝”(Sa ngharama)的固定居止处所。僧伽蓝意译“众园”、“僧院”,指众... 寺院的来由和沿革佛教创立之后,随僧团之扩大,信众之供养,佛陀及其出家弟子们起先那种以天地为庐舍,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简朴生活条件,有了改变,建起了名为“僧伽蓝”(Sa ngharama)的固定居止处所。僧伽蓝意译“众园”、“僧院”,指众僧居住办道的园苑庭院,从房舍的角度亦名“精舍”,意谓精进修行者所居宅舍。由给孤独长者施建的祗树给孤独园,和迦兰陀长者、频婆娑罗王施造的竹林精舍,为佛世的两大伽蓝,佛陀于中说法多年。《十诵律》卷五云:“佛听受地,为僧伽蓝故,听僧起坊舍故。”佛听许众僧接受布施的地基园苑,营造伽蓝,并制定了营造伽蓝的基本法则。佛弟子如大迦叶尊者等,皆亲自带头建造僧舍。当时的僧伽蓝,只是众僧集体居止修行的处所,其建筑主要有僧房、讲堂、食堂、浴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伽蓝 频婆娑罗王 十诵律 兰陀 僧团 修行者 尊者 僧舍 孤独 僧房
原文传递
雕版印刷《金刚经》
18
《教学考试》 2020年第26期22-22,共1页
唐代懿宗咸通九年(868年)雕版印刷的一份《金刚经》是由六个印张粘接起来的十六尺长的经卷,卷前有一幅题为《祗树给孤独园》的图画,卷末刻印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扉画长28.5厘米,左上角榜书"祗树... 唐代懿宗咸通九年(868年)雕版印刷的一份《金刚经》是由六个印张粘接起来的十六尺长的经卷,卷前有一幅题为《祗树给孤独园》的图画,卷末刻印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扉画长28.5厘米,左上角榜书"祗树给孤独园",主题为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向四众弟子宣说《金刚经》。扉画中央的释迦牟尼身着通肩袈裟,正结跏趺坐在莲花筌蹄上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版印刷 孤独 《金刚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