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9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TMS技术治疗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异常行为及睡眠状况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苏静 苏秀琼 曾坤山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9期61-64,共4页
目的 研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技术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s)合并睡眠障碍患儿异常行为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 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8月泉州市... 目的 研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技术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s)合并睡眠障碍患儿异常行为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 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8月泉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ASDs合并睡眠障碍的患儿为研究对象,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rTMS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治疗阶段的异常行为以及睡眠状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孤独症异常行为量表各项目得分、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 CSHQ)各项目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CSHQ总分为(43.02±4.19)分,低于对照组的(45.72±4.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7,P=0.024)。结论 rTMS技术用于ASDs合并睡眠障碍患儿的治疗,可辅助减轻患儿异常行为,改善其睡眠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孤独谱系障碍 睡眠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异常行为 睡眠状况
下载PDF
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社交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任浩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314-1319,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社交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先后将某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82例ASD患儿分为对照组(n=41,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41,基于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干预+常规干...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社交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先后将某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82例ASD患儿分为对照组(n=41,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41,基于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干预+常规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自闭程度[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刻板行为[重复刻板行为检查量表(RBS-R)]、功能发展情况[相关发育障碍儿童心理教育量表-3(C-PEP-3)]、心理状态[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智力水平[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和社交能力[自闭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结果:干预后,两组CARS、RBS-R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6.948,-5.605;P<0.05);干预后,两组C-PEP-3量表中粗动作、精细动作、认知、模仿、手眼协调、感知觉、口语表达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5.722,9.663,10.340,9.904,9.073,8.070,22.067;P<0.05);干预后,两组SCARED、DSRSC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t=-11.239,-13.830;P<0.05);干预后,两组全量表IQ(FIQ)、言语量表IQ(VIQ)、操作量表IQ(PIQ)、注意/不分心因子(C因子)得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2.437,2.024,2.813,2.015;P<0.05);干预后,两组ATEC量表中语言、社交、感知、行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t=-8.485,-7.688,-6.896,-8.342;P<0.05)。结论:给予ASD患儿基于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改善自闭程度和刻板行为,促进功能发展,还可改善患儿心理状态,提升智力水平,提高患儿社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诱导法 孤独谱系障碍 自闭程度 刻板行为 心理状态 智力 社交能力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攻击行为发生危险因素、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法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圆圆 黄明欣 +3 位作者 于情 李宇 虞宝萍 石萍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05-108,共4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发育行为障碍性疾病,攻击行为是一种常见的ASD行为问题。ASD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包括共患躯体疾病、缺乏沟通技巧、心理社会压力较重、不良的行为强化模式、伴发情绪精神障碍。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发育行为障碍性疾病,攻击行为是一种常见的ASD行为问题。ASD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包括共患躯体疾病、缺乏沟通技巧、心理社会压力较重、不良的行为强化模式、伴发情绪精神障碍。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异常行为量表及孤独症诊断访谈问卷修订版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评估ASD儿童攻击行为的病情严重程度量表。ASD攻击行为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行为疗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当非药物治疗无效时,利培酮、阿立哌唑及n-乙酰半胱氨酸等药物治疗ASD攻击行为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行为 孤独谱系障碍 情绪精神障碍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异常行为量表 孤独诊断访谈问卷修订版 行为疗法 利培酮 阿立哌唑
下载PDF
丰富环境训练结合头穴丛刺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模型大鼠行为的影响
4
作者 穆姿辰 唐强 +8 位作者 史云秋 王艳 朱淑伟 庄亚楠 徐丹双 李宏玉 李保龙 张春艳 袁孟珂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2,共7页
目的 观察丰富环境训练结合头穴丛刺对孤独症大鼠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雌性Wistar大鼠,于妊娠第12.5天时给予腹腔注射丙戊酸钠,随机选取子代雄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6)、丰富环境组(n=6)、头穴丛刺组(n=6)和丰富环境结合头穴丛... 目的 观察丰富环境训练结合头穴丛刺对孤独症大鼠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雌性Wistar大鼠,于妊娠第12.5天时给予腹腔注射丙戊酸钠,随机选取子代雄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6)、丰富环境组(n=6)、头穴丛刺组(n=6)和丰富环境结合头穴丛刺组(n=6)。对照组为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雌鼠所产下的子代雄鼠(n=6)。子代雄鼠21日龄时分别进行干预,治疗4周后对各组进行三箱实验、埋珠实验,计算社交能力指数、社交偏好指数和埋珠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各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的水平。结果 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丰富环境组、头穴丛刺组和丰富环境结合头穴丛刺组社交能力指数和社交偏好指数均改善(P <0.05),重复刻板行为均减少(P <0.05),外周血液中IL-6、IL-1β水平均下降(P <0.05),其中丰富环境结合头穴丛刺组最佳(P <0.01)。结论 丰富环境训练和头穴丛刺均能够改善孤独症大鼠行为学症状,降低炎性因子表达,联合应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头穴丛刺 丰富环境 行为 大鼠
下载PDF
推拿不同部位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模型鼠行为学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5
作者 李桃 冯祥 +3 位作者 智慧 黄文韬 李江山 李武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0-100,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的推拿对丙戊酸(VPA)诱导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模型鼠行为学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20只怀孕12.5天的Sprague Dawley(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VPA模型组[腹腔注射VPA(600 mg/kg),n=15]和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的推拿对丙戊酸(VPA)诱导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模型鼠行为学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20只怀孕12.5天的Sprague Dawley(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VPA模型组[腹腔注射VPA(600 mg/kg),n=15]和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n=5)。将注射生理盐水的子代雄鼠作为对照组,将注射VPA的子代雄鼠随机分为VPA组、背部组和腹部组(n=7)。在出生后第21天,通过三箱社交、旷场实验和埋珠实验观察四组大鼠的社交能力、焦虑行为和刻板行为,并开始对背部组和腹部组进行推拿,每天2次,持续14天。第35天,再次进行行为学检测,并取肠道内容物进行物种组成与结构分析、标志物种与差异物种分析。结果(1)行为学结果显示,与VPA组相比,背部组大鼠社交时间和旷场中心区运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埋珠数量明显减少(P<0.01),说明其社交、焦虑和刻板行为得到改善;与VPA组相比,腹部组大鼠埋珠数量显著减少(P<0.05),刻板行为改善;埋珠实验中,背部组较腹部组埋珠数量更少,刻板行为改善更显著(P<0.05),而三箱社交和旷场实验两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2)肠道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在多样性分析中,与VPA组相比,背部组和腹部组肠道菌群丰富度显著增加(P<0.05),多样性增加(背部组P<0.05,腹部组P<0.01);在差异性分析中,在门水平上,与VPA组相比,腹部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呈现较为明显的降低趋势(P<0.05);在属水平上,与VPA组相比,背部组和腹部组的乳杆菌属相对丰度较VPA组显著下降(P<0.05);标志物种分析中,与VPA组相比,背部组布劳特氏菌属显著增加(P<0.05)。结论推拿能对ASD模型大鼠行为学和肠道菌群结构产生影响;推拿背部对ASD模型鼠的社交能力、焦虑行为和刻板行为疗效显著,推拿腹部仅对刻板行为有明显效果;推拿背部与推拿腹部均使ASD模型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其中推拿腹部对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改善更显著,并使物种分布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孤独谱系障碍 动物行为 肠道菌群 中医 外治法
下载PDF
江西省2~8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的现况调查及相关临床特征的关联性分析
6
作者 罗秀 黄梨云 +4 位作者 古梅 卢仲慧 熊瑶瑶 钟霞 邹时朴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的现状以及相关临床特征,为ASD的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1年11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心理行为科诊断的485例ASD儿童的重复刻板行为问卷修订版... 目的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的现状以及相关临床特征,为ASD的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1年11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心理行为科诊断的485例ASD儿童的重复刻板行为问卷修订版(Repetitive Behavior Scale-Revised,RBS-R),了解其刻板行为;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评估ASD的程度;中国韦氏儿童智力测试或者Gesell量表评估智力或者发育商。同时也分析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与相关临床特征的关联性。结果对于因子1(刻板行为量表),性别为男生(4.00,3.00~6.00)、中~重度孤独症(4.00,6.00~8.00)以及IQ<70(5.00,3.00~7.00)的儿童更容易出现重复刻板行为;对于因子2(自伤行为量表),中~重度孤独症患儿(0.00,0.00~1.00)、IQ<70(0.00,0.00~1.00)更容易出现重复刻板行为;对于因子5(固定行为量表),性别为男生(2.00,0.00~4.00)的患儿更容易出现;对于因子6(受限行为量表),性别为男生(3.00,1.00~4.00)更容易出现重复刻板行为;对于量表总分,中~重度孤独症(11.00,15.00~21.00)、IQ<70分(14.00,9.00~21.00)的患儿得分更高。此外,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加,因子4(仪式行为量表)的得分会增加,在因子5(固定行为量表)上,与2~3岁的儿童(2.00,0.00~3.00)相比,7~8岁的儿童(4.00,2.25~5.00)得分更高,其他因子和总分在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复刻板行为与患儿的性别、智力水平、孤独症的程度以及患儿的年龄均有一定的关系,对于患儿的智力水平以及孤独症的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儿童 重复刻板行为 重复刻板行为检查表修订版
下载PDF
归脾丸对粪菌移植造模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大鼠行为学及脑5-HT含量的影响
7
作者 郝兴宇 谢映 +3 位作者 吴吉 朱沁泉 张涤 蒋屏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936-942,共7页
目的验证归脾丸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子代大鼠核心症状的疗效,观察其对脑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疗效与脑5-H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10只SPF级SD孕鼠随机分为正常孕鼠组(3只... 目的验证归脾丸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子代大鼠核心症状的疗效,观察其对脑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疗效与脑5-H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10只SPF级SD孕鼠随机分为正常孕鼠组(3只)和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孕鼠组(7只),FMT孕鼠组通过FMT法进行造模。子代鼠出生第28天时,通过行为学检测筛选符合ASD疾病模型的雄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归脾丸低剂量组(0.75 g/kg)、归脾丸中剂量组(1.5 g/kg)、归脾丸高剂量组(3 g/kg)、双歧杆菌组(0.5 g/kg),每组6只;正常雄鼠6只,设置为正常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连续灌胃14 d,1次/d。记录大鼠体质量;采用行为学检测评估疗效;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前额5-HT含量;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子代大鼠社交能力及社交新颖性与5-HT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孕鼠组比较,FMT孕鼠组子代鼠睁眼时间延长(P<0.05)、体质量下降(P<0.05)。用药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社交能力降低(P<0.05)、社交新颖性降低(P<0.05)、焦虑程度增加(P<0.05)。用药2周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社交能力降低(P<0.05)、社交新颖性降低(P<0.05)、焦虑程度加重(P<0.05)、体质量及5-HT含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社交能力增强(P<0.05)、社交新颖性增强(P<0.05)、焦虑状态减轻(P<0.05)、5-HT含量增加(P<0.05);归脾丸中、高剂量组,双歧杆菌组体质量增加(P<0.05)。与归脾丸高剂量组比较,归脾丸低剂量组社交能力降低(P<0.05)、社交新颖性降低(P<0.05),体质量及5-HT含量下降(P<0.05),归脾丸中剂量组5-HT含量下降(P<0.05),双歧杆菌组社交新颖性降低(P<0.05)。相关新分析显示,ASD大鼠社交偏好系数及新颖偏好系数与5-HT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归脾丸可显著改善FMT子代大鼠的ASD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脑内5-HT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归脾丸 5-羟色胺 粪菌移植法 社交能力 社交新颖性
下载PDF
虚拟与增强现实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青少年认知、情绪和适应性行为干预效果的系统综述
8
作者 杨文睿 崔思栋 曾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6-1033,共8页
目的 系统分析虚拟现实技术(VR)与增强现实技术(AR)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认知、情绪以及适应性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主题词检索法对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 目的 系统分析虚拟现实技术(VR)与增强现实技术(AR)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认知、情绪以及适应性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主题词检索法对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2008年1月至2024年8月,选择主题为VR或AR干预ASD儿童青少年认知、情绪及适应性行为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最终纳入9项RCT,来自中国、意大利、西班牙、伊朗、英国5个国家,涉及384例参与者,发表时间在2016年至2024年。研究对象年龄2~15岁。干预技术包括VR沉浸式头盔、Xbox 360 Kinect游戏控制台、CAVE式沉浸式虚拟环境、AR。干预内容为基于VR与AR的日常生活场景体验,认知、社交情景训练,情绪识别任务等。结局指标包括高水平认知功能、情感功能、注意力、记忆力、基本人际交往、适应性行为。干预频率通常为每次15~60 min,每周1~3次,共3~24周。基于VR的训练提高整体认知、情绪识别准确率、情绪控制与表达、基本人际交往和适应性行为;AR训练提高执行功能、空间定位能力、完成任务的专注度和记忆力。结论 VR与AR有助于提高ASD儿童青少年的整体认知功能、情感功能、注意力、记忆力,改善基本人际交往和适应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虚拟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 儿童 青少年 认知 适应性行为 系统综述
下载PDF
注意力训练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行为异常的效果研究
9
作者 魏爱嫦 蒋英 +2 位作者 胡贵珍 谢国粦 何慧明 《医师在线》 2024年第8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注意力训练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行为异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1日~2023年4月1日符合纳入标准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80例,按就诊顺序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单数分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康复治疗干... 目的探讨注意力训练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行为异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1日~2023年4月1日符合纳入标准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80例,按就诊顺序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单数分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康复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注意力训练。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病情改善情况及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评分、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孤独症谱系障碍行为异常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注意力训练,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降低血清S100-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训练 孤独谱系障碍 儿童 行为异常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感觉特征与行为问题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范晓宇 顾琴 +1 位作者 张何威 夏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45-0048,共4页
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感觉特征情况分析,并对与其行为问题间的相关性分析,以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方法 共筛选50例ASD患儿进行研究,均在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入院,分别使用简化版感觉问卷(SSP)与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 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感觉特征情况分析,并对与其行为问题间的相关性分析,以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方法 共筛选50例ASD患儿进行研究,均在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入院,分别使用简化版感觉问卷(SSP)与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PSQ)调查分析ASD儿童感觉特征及行为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共31例存在异常情况,不同感觉特征中以听觉过滤总异常率最高,占50.00%,三组间PSQ评分对比具有差异(P<0.05),基本正常组低于可能异常组和明显异常组,明显异常组则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由Pearson相关性分析,SSP和PAQ中心身障碍、焦虑、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多动指数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ASD儿童存在感觉异常情况,并随着就异常感觉的的加重,行为问题越明显,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故对于该中情况,临床中需加强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行为问题 儿童感觉特征 相关性
下载PDF
不同引导行为下中重度孤独症谱系障碍幼儿回应共同注意的特征
11
作者 韩旭伶 赵航 +5 位作者 孙睦迪 赵梅萍 王艳霞 刘敏 瞿璐 刘巧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2-887,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引导行为下中重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幼儿回应共同注意的特征。方法2023年3月到5月,从嘉兴市阳光康教园选取21例中重度ASD幼儿、16例与其同龄的发育迟缓幼儿,从附近幼儿园选择16例与其同龄的典型发育幼儿,进行回应共同注... 目的探究不同引导行为下中重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幼儿回应共同注意的特征。方法2023年3月到5月,从嘉兴市阳光康教园选取21例中重度ASD幼儿、16例与其同龄的发育迟缓幼儿,从附近幼儿园选择16例与其同龄的典型发育幼儿,进行回应共同注意试验,观察回应人数、回应率、回应所需引导行为的变异系数。结果ASD幼儿中,约半数能在转头引导下回应,其余需在提示度更高的引导行为下回应;转头引导下,ASD组回应率低于典型发育组(χ^(2)>6.170,P<0.05);ASD组引导行为的变异系数大于典型发育组(d=4.039,P<0.001)。结论中重度ASD幼儿具备回应共同注意的基本能力,但弱于典型发育儿童。评估和干预ASD幼儿的回应共同注意能力时应关注主试的引导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回应共同注意 引导行为 幼儿
下载PDF
预防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挑战性行为的父母自我效能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12
作者 王先伟 范延欣 +4 位作者 赵碧英 杨光会 江湖 姚青芳 蒲亨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429,共5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即社会互动与社会交流方面的持续障碍,表现为重复性行为、兴趣和活动,伴或不伴智力障碍^([1])。研究发现,94%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存在“挑战性行为”^([2]),主要症状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破...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即社会互动与社会交流方面的持续障碍,表现为重复性行为、兴趣和活动,伴或不伴智力障碍^([1])。研究发现,94%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存在“挑战性行为”^([2]),主要症状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破坏性和攻击性行为,其强度、频率或持续时间可能会严重危及个人或他人的人身安全^([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智力障碍 社会互动 攻击性行为 自我效能量表 信效度检验 持续时间 挑战性行为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行为干预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许旭 田甜 胡幼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9期94-98,共5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常共患情绪行为问题,包括焦虑、强迫症、抑郁症、失眠等,这些情绪行为问题将加重ASD患儿的核心损害,严重影响其社交和身心健康。现有研究表明认知行为治疗(CBT)能通过改变负面认知、抑制不良情绪及减少负面行为...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常共患情绪行为问题,包括焦虑、强迫症、抑郁症、失眠等,这些情绪行为问题将加重ASD患儿的核心损害,严重影响其社交和身心健康。现有研究表明认知行为治疗(CBT)能通过改变负面认知、抑制不良情绪及减少负面行为进而改善ASD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本文针对国内外开展的CBT在改善ASD的情绪行为方面的治疗研究展开综述,旨在为ASD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孤独谱系障碍 情绪行为问题 儿童
下载PDF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
14
作者 殷玲 张洁 +1 位作者 元芳芳 宋辰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ASD患儿按入组时间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研究组(45例,给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干预10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ASD患儿按入组时间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研究组(45例,给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干预10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TE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ABC、ATEC及CA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儿CD-RISC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ASD患儿病情及孤独症行为症状的严重程度和ASD主要症状,提高患儿心理弹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患儿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 康复效果
下载PDF
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医教结合饮食行为干预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陈川帆 毛文琴 +1 位作者 贺花兰 尹林林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66-669,共4页
目的观察在医教结合模式干预下,运用作业治疗、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应用行为分析法等康复技术,对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饮食行为改善的疗效。方法对宁波市康复医院儿童康复中心康复的80例学龄前ASD儿... 目的观察在医教结合模式干预下,运用作业治疗、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应用行为分析法等康复技术,对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饮食行为改善的疗效。方法对宁波市康复医院儿童康复中心康复的80例学龄前ASD儿童进行为期20周的饮食能力干预训练,干预前后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抓握量表、孤独症婴幼儿早期介入丹佛模式个人独立进餐等级Ⅰ-Ⅳ评定量表、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3版)自理能力评定量表对儿童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的饮食能力均有所提高,其中运用医教结合策略干预的观察组儿童在抓握能力、饮食能力、自理能力方面提升明显,在行为控制、情绪管理能力方面也得到提高。结论医教结合策略可有效改善学龄前ASD儿童饮食行为,对于改善儿童的行为问题有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学龄前儿童 医教结合 饮食行为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心理行为及情绪的影响
16
作者 詹英杰 文宇 +1 位作者 黄伟庆 陶容妹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6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心理行为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湛江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治疗的12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时间段分为对照组(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n=60)...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心理行为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湛江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治疗的12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时间段分为对照组(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n=60)与观察组(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n=60)。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联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scale,ABC)评分、0~6岁小儿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评分、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BC量表语言功能、社会交往、躯体运动、感觉、自理等维度评分和量表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Q量表适应、精细动作、社交、语言、大运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品行问题、多动指数评分和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其心理情绪,纠正其孤独症行为,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孤独谱系障碍 心理行为 心理情绪
下载PDF
沙盘游戏联合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效果
17
作者 任群群 王文霞 +1 位作者 李晓霞 尚清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3期105-107,共3页
目的:观察沙盘游戏联合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该院收治的82例ASD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治疗,研究... 目的:观察沙盘游戏联合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该院收治的82例ASD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盘游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评分、粗大动作发展测试(TGMD-2)评分和社交反应量表(SR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TGMD-2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ABC、SR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盘游戏联合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治疗ASD患儿可提高TGMD-2评分,降低ABC、SR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 沙盘游戏 粗大动作发展测试评分 孤独行为评定量表评分 社交反应量表评分
下载PDF
基于自动纤维定量技术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白质纤维束改变
18
作者 康靖 房涛 倪宇君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5,F0003,共6页
目的采用自动纤维定量技术(AFQ)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大脑白质纤维束的特征,探索其在AS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ASD患者白质纤维束的改变。方法自闭症脑成像数据库(ABIDE)公共数据集中Trinity Centre for Health Sciences的20名ASD... 目的采用自动纤维定量技术(AFQ)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大脑白质纤维束的特征,探索其在AS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ASD患者白质纤维束的改变。方法自闭症脑成像数据库(ABIDE)公共数据集中Trinity Centre for Health Sciences的20名ASD患者和20名性别、年龄、惯用手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均进行了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采用AFQ技术自动提取大脑主要纤维束并分段,对纤维束均值和纤维束分段逐点进行组间比较,分析ASD患者白质纤维束改变。结果(1)在纤维束平均值组间比较中,成功追踪的18条纤维束DTI指标均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纤维束逐点比较中,ASD纤维束在右侧皮质脊髓束(CST)、双侧上纵束(SLF)及左侧弓形束(AF)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矫正(FDR)后P<0.05],表现为节段性的各向异性分数(FA)减低、平均扩散系数(MD)和径向扩散系数(RD)增高。结论AFQ可能有助于在疾病早期发现神经纤维束中的细小差异;ASD患者多条神经纤维束与正常人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白质纤维束的改变可能是造成ASD患者临床表现复杂而多样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弥散张量成像 自动纤维定量技术
下载PDF
干预因素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社交行为影响的观察性研究
19
作者 黄庆 成艳玲 +3 位作者 凡伟 吴文华 郭碧华 温慧玲 《广州医药》 2024年第10期1159-1165,共7页
目的探索干预因素对4~12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社交反应的影响,为开展ASD患儿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2023年3月在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与发育中心康复干预的ASD患儿,采用社交反应量表(SRS)对患儿进行社交行... 目的探索干预因素对4~12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社交反应的影响,为开展ASD患儿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2023年3月在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与发育中心康复干预的ASD患儿,采用社交反应量表(SRS)对患儿进行社交行为评估,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儿的基本情况(性别、共患病情况、干预时长、上学情况等)。结果202例ASD患儿中,男性患儿162例(80.2%),女性40例(19.8%),性别对社交反应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969,P>0.05)。共患病方面,无共患病的ASD患儿与共患智力发育障碍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儿相比,其SR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20,P<0.05)。在上学情况方面,普通学校就读的患儿与特殊学校及未上学的患儿相比,其SR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23,P<0.05),但在特殊学校就读的患儿与未上学的患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时长方面,干预≥1年与干预<1年及未干预的患儿比较,其SRS得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77,P<0.05),但干预<1年与未干预患儿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D患儿中,是否患有其他无共患病、上学情况、干预时长会影响其社交反应;存在共患疾病的ASD患儿社交反应表现更差;相较于就读特殊教育机构和未上学的患儿,就读于普通学校的ASD患儿社交障碍程度更轻;干预时间越长,其社交障碍程度也越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上学情况 干预时长 社交
下载PDF
rTMS联合综合康复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临床症状及语言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超宇 胡继红 +3 位作者 何金华 罗伟 张玲 黄伊萌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综合康复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临床症状及语言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综合康复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临床症状及语言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接受治疗的141例ASD儿童,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并对所有患儿进行5个月跟踪随访。对比相关参数及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 cale,CA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得分,观察组治疗后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及语言功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儿的言语行为里程碑评估和安置计划(verbal behavior milestones assessment and placement program,VB-MAPP)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联合综合康复干预可显著改善ASD症状,提高患儿神经、语言、社交及感知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综合康复干预 孤独谱系障碍 临床 语言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