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实的个人”与“孤独的个体”——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对人的不同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娉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27,共5页
在19世纪中叶旧欧洲解体与黑格尔哲学瓦解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都对人的存在做出了新的思考,但是他们的致思路向却迥然有别。马克思主要从实践活动、社会关系、历史条件出发观照"现实的个人",突出人的社会性、历... 在19世纪中叶旧欧洲解体与黑格尔哲学瓦解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都对人的存在做出了新的思考,但是他们的致思路向却迥然有别。马克思主要从实践活动、社会关系、历史条件出发观照"现实的个人",突出人的社会性、历史性。克尔凯郭尔则从个体生存的精神状态、非理性情绪出发观照"孤独的个体",突出人的个体性、主观性。这两种不同的思考角度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补和相互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个人 孤独的个体 社会性 历史性 个体 主观性
下载PDF
孤独的个体之人——祁克果宗教生存哲学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日容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年第3期81-83,共3页
孤独的个体之人是祁克果宗教生存哲学的全部出发点;真理意味着价值与个体息息相关,"真理即主观性";"存在"包括人的自我参与、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三个环节;宗教信仰纯粹是一种个体性的行为而非群体性的行为;人的生... 孤独的个体之人是祁克果宗教生存哲学的全部出发点;真理意味着价值与个体息息相关,"真理即主观性";"存在"包括人的自我参与、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三个环节;宗教信仰纯粹是一种个体性的行为而非群体性的行为;人的生存境遇面临着三种最基本的选择,即"审美的"、"伦理的"和"宗教的"三个层面,人最终只能在宗教层面即上帝那里获得拯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克果 孤独的个体之人 宗教生存哲学
下载PDF
舒缓叙述背后的“弑父”目光——再论阿城小说
3
作者 潘文峰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76-80,共5页
以静观默察的观照方式把握审美对象并颇具道家色彩是阿城小说的一个特点,作家也因此被认定是道家文化和寻根小说的代表。但阿城对此并不认可。确实,如果我们把阿城置放到更大的历史景致中来探讨,就会发现阿城小说并非如此的单一,而是具... 以静观默察的观照方式把握审美对象并颇具道家色彩是阿城小说的一个特点,作家也因此被认定是道家文化和寻根小说的代表。但阿城对此并不认可。确实,如果我们把阿城置放到更大的历史景致中来探讨,就会发现阿城小说并非如此的单一,而是具有丰厚而复杂的内涵。在舒缓的叙述背后,作家以阴冷的"弑父"目光审视中国当代历史的进程,观照了处在历史夹缝中的中国人种种触目惊心的变相和"自我"迷失的荒诞场景。因此,阿城的小说创作并非向传统文化的回眸,而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点,透视当代的"中国文明"、当代的中国革命和当代中国人灵魂的境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的个体 弑父 自我迷失
下载PDF
鲁迅与克尔凯郭尔及其他 被引量:1
4
作者 唐云 《新东方》 1996年第1期45-48,共4页
关键词 克尔凯郭尔 鲁迅 孤独个体 客观不确定性 “物质” 排众数 时代意义 个性主义 孤独的个体 主观战斗精神
下载PDF
相同的境遇,不同的选择——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爱孩子的男人》中亨妮和路易的女性形象
5
作者 孙琼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33-36,共4页
从孤独的个体、个体与他者以及存在与自由等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探讨克里斯蒂娜·斯台德的小说《爱孩子的男人》中两位女性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分析她们各自所处的生存困境及最后作出的不同选择。对她们的比较分析得到启示:当身处困... 从孤独的个体、个体与他者以及存在与自由等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探讨克里斯蒂娜·斯台德的小说《爱孩子的男人》中两位女性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分析她们各自所处的生存困境及最后作出的不同选择。对她们的比较分析得到启示:当身处困境之时,人们应该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不断反思自我,直面挫折,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由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孩子的男人》 存在主义 孤独的个体 个体与他者 存在与自由
下载PDF
经济发展并非必然带来政治民主
6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社会空间 民主政治 官僚机构 政治民主 孤独的个体 中产阶层 毫无力量 自我调节 私人生活
下载PDF
钢琴家
7
作者 和阗 《电影评介》 2004年第3期56-56,共1页
剧情: 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 在集中营里,钢琴师一家先是做苦力,然后,被送上去别的集中营的火车,只有钢琴师一人在别人帮助下得以幸免。在一对日尔... 剧情: 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 在集中营里,钢琴师一家先是做苦力,然后,被送上去别的集中营的火车,只有钢琴师一人在别人帮助下得以幸免。在一对日尔曼演员夫妇的帮助下,他辗转藏匿在德国人的街区中心,靠日耳曼友人的帮助存活下来。然而不幸的是,藏身之地最后也被摧毁,他被德国高级将领发现。然而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这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家 集中营 雄心与野心 高级将领 战争结束 孤独的个体 心路历程 日耳曼 自传体小说 日尔曼
下载PDF
海子作品思想内核管窥——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主要研究对象
8
作者 林立群 《广西教育》 2018年第46期110-111,共2页
本文以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其他诗作,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管窥海子作品的思想内核,发现诗人海子是一个不忘所自的乡土情结者、悲天悯人的现实主义者、诗歌王国的理想主义者、社会关系中的“孤独的... 本文以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其他诗作,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管窥海子作品的思想内核,发现诗人海子是一个不忘所自的乡土情结者、悲天悯人的现实主义者、诗歌王国的理想主义者、社会关系中的“孤独的个体”,其人其诗体现出强烈的文化冲突与严重的人格二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思想内核 乡土情结者 现实主义者 理想主义者 孤独的个体 文化冲突
下载PDF
艰难的精神跋涉——刘绍隽和他的表现主义油画
9
作者 水聿 《东方艺术》 1998年第1期26-26,共1页
艰难的精神跋涉——刘绍隽和他的表现主义油画刘绍隽,就蜗居在我们这座江南大都市的一个角落。多年以前他便辞去了公职,然后一边打工(画广告牌,写美术字)谋生,一边搞自己的先锋创作。打工营生的时候,他天天耳闻目睹着都市生活的... 艰难的精神跋涉——刘绍隽和他的表现主义油画刘绍隽,就蜗居在我们这座江南大都市的一个角落。多年以前他便辞去了公职,然后一边打工(画广告牌,写美术字)谋生,一边搞自己的先锋创作。打工营生的时候,他天天耳闻目睹着都市生活的日新月异,辉煌与堕落的方方面面;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主义 都市人格 语言逻辑 跋涉 文化现象 新表现主义 文化批判 大众符号 文化品格 孤独的个体
原文传递
身体的异化 关于唐勇的雕塑
10
作者 王林 《艺术界》 2001年第1期98-101,共4页
关键词 人的异化 人工智能 形象塑造 孤独的个体 实用理性 建筑材料 城市元素 精神异化 城市化 心理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