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美国三十年代孤立主义的盛行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戈宏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关键词 孤立主义者 罗斯福政府 30年代 国会 三十年代 委员 议员 赫斯特 英法 法案
下载PDF
三十年代美国孤立主义与珍珠港事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依 《大庆社会科学》 1995年第4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孤立主义者 三十年代 珍珠港事件 太平洋 罗斯福政府 和平主义 日本 租借法案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希特勒
下载PDF
浅析美国历史上的孤立主义 被引量:1
3
作者 祝旭东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111-113,55共4页
立国以后,美国的国家对外政策几经发展变化,在罗斯福的“世界主义”取得统治地位之前,“孤立主义”一直在美国的对外政策中占有主导地位。以1796年华盛顿著名的《告别词》为标志的“孤立主义”,有三个基本特点;中立,不结盟,不介... 立国以后,美国的国家对外政策几经发展变化,在罗斯福的“世界主义”取得统治地位之前,“孤立主义”一直在美国的对外政策中占有主导地位。以1796年华盛顿著名的《告别词》为标志的“孤立主义”,有三个基本特点;中立,不结盟,不介入欧洲事务。其核心是最后一点、即不介入欧洲争端。以后历届美国政府在施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时,都有不同做法,但不介入欧洲争端这一点,始终未变。何以“孤立主义”影响如此久远?本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德高望重的合众国之父华盛顿及其它著名政治家的竭力推崇。一般都把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卸职时的《告别词》作为“孤立主义”的标本。华盛顿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主义者 美国历史 世界主义 “门户开放” 对外政策 美国政府 欧洲列强 华盛顿 威尔逊 告别词
下载PDF
简论三十年代美国孤立主义盛行的原因
4
作者 刘戈宏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29-30,44,共3页
孤立主义是美国对外关系政策中一种传统观念,主要表现在政治和外交上,以“不缔结纠缠不清的联盟”“不介入欧洲事务”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为其根本宗旨。这种观念在美国历史上衍生、兴衰,曾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过重大影响,特别是本世纪三... 孤立主义是美国对外关系政策中一种传统观念,主要表现在政治和外交上,以“不缔结纠缠不清的联盟”“不介入欧洲事务”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为其根本宗旨。这种观念在美国历史上衍生、兴衰,曾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过重大影响,特别是本世纪三十年代的孤立主义,在美国盛行尤甚,是美国外交政策大转折中的一个重要插曲。三十年代美国孤立主义之所以盛行是有其深刻原因的。从历史上看,美国孤立主义思潮从开山鼻祖华盛顿起,一直延续到了当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主义者 三十年代 美国外交政策 重大影响 主要表现 美国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对外关系 单边主义 罗斯福新政
下载PDF
试论美国30年代孤立主义的实质
5
作者 刘戈宏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48-51,共4页
孤立主义(Isolationesm)是美国传统的外交政策,以防止卷入欧洲政治和军事冲突的观念为其根本宗旨。本世纪30年代的孤立主义正处在美国外交政策大转折时期,尽管当时的孤立派同与之对头的国际派在整个30年代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大论战,但珍... 孤立主义(Isolationesm)是美国传统的外交政策,以防止卷入欧洲政治和军事冲突的观念为其根本宗旨。本世纪30年代的孤立主义正处在美国外交政策大转折时期,尽管当时的孤立派同与之对头的国际派在整个30年代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大论战,但珍珠港事件的爆发,敲响了传统孤立主义的丧钟,美国最终在精神和物质上都完成了从孤立向扩张过渡的漫长自身运动过程。 30年代孤立主义在美国外交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个颇值得研究的问题。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外交政策发生了根本转折。通过对作为其重要插曲的孤立主义研究,能够加深我们对这一转折以及战后美国外交政策变化的更深刻了解。其次,30年代正值美国著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执政时期,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阶段之一。通过对罗斯福时代孤立主义实质的研究,可以透视罗斯福政府的整个外交政策,这对于美国外交史中其它重大课题的深入探讨,无疑是大有神益的。第三,战后40多年来,孤立主义政策虽然被“遏制战略,“大规模报复”,“威慑外交”和“扩张称霸”等政策所替代,但它并没有消亡,还经常出现在美国外交大辩论中。除了一再出现的所谓“新孤立主义”之外,美国外交论战中的“鹰派”和“鸽派”也是30年代国际派和孤立派的变种。时值今日,孤立主义在美国不但依然存在,而且还有相当的市场。1987年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主义 美国外交政策 垄断资产阶级 美国历史 重要地位 珍珠港事件 孤立主义者 年代 罗斯福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下载PDF
孤立主义与美国对亚洲的干涉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也白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0-48,3,共20页
(1)孤立主义与干涉主义孤立主义是美国对外关系史上长期存在的一种政策主张。自美国建国以来,它一直渗透在美国的对外关系中。1796年,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在他的《告别词》中曾经对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作了最经典的表述。他... (1)孤立主义与干涉主义孤立主义是美国对外关系史上长期存在的一种政策主张。自美国建国以来,它一直渗透在美国的对外关系中。1796年,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在他的《告别词》中曾经对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作了最经典的表述。他强调介入欧洲争端的危害,告诫美国人民利用美国远离欧洲大陆的有利条件,避免卷入欧洲的政治与军事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 亚太地区 长期存在 欧洲大陆 美国人 孤立主义者 二次大战 政策主张 生存与发展 苏联
原文传递
美国进入新孤立主义
7
作者 尹德瀚 《天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重大影响 保守派 里根 美国外交政策 伊拉克战争 孤立主义者 美国人 孤立主义 波斯湾战争 军事干预
原文传递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政治发展
8
作者 金灿荣 《太平洋学报》 1995年第2期50-66,共17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政治的直接作用表现为影响了当时国内政治的内容和力量对比。其长期影响则表现在五个方面:参与政治过程的主体增多、政府职能扩大、政府权力结构发生演变、走向世界霸权和政治文化出现了新内容。总体看来,二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政治的直接作用表现为影响了当时国内政治的内容和力量对比。其长期影响则表现在五个方面:参与政治过程的主体增多、政府职能扩大、政府权力结构发生演变、走向世界霸权和政治文化出现了新内容。总体看来,二战在“新政”以来美国社会发生巨变的过程中起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政治 “新政” 古典自由主义 二次世界大战 孤立主义者 民主党 二战 国内政治 共和党 共产主义
下载PDF
赫尔大学系统教育评介
9
作者 杨长桂 《系统科学学报》 1995年第1期107-110,共4页
本文评介了赫尔大学系统教育的等级分类,以及指导制订系统教育教学大纲的原理、实践和哲学。这教学大纲,通过“系统方法论的系统”的使用和评论性系统思想的哲学指引,提出了系统思想未来发展的多元主义者的观点。
关键词 软系统方法论 系统教育 多元主义 软系统思想 系统问题 管理系统 教学大纲 孤立主义者 管理科学 实用主义者
下载PDF
1939年中立法与美国国会政治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莉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6期34-40,6,共8页
根据美国宪法,全部立法权属于国会,而国会是由不同党派、势力集团和地区代表组成的。因此,美国国内政治的各种因素都会在国会斗争中体现出来,受到国内政治深刻影响的美国外交政策也势必为国会斗争所左右。本文试图以1939年前后美国国会... 根据美国宪法,全部立法权属于国会,而国会是由不同党派、势力集团和地区代表组成的。因此,美国国内政治的各种因素都会在国会斗争中体现出来,受到国内政治深刻影响的美国外交政策也势必为国会斗争所左右。本文试图以1939年前后美国国会修改中立法的过程为例,来分析国会政治对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福 美国国会 中立法 参议员 参议院 国内政治 政府 孤立主义者 武器禁运 修改
下载PDF
从“租借法案”看罗斯福战略思想的转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孔安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1995年第Z1期9-11,共3页
在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改变自己的战略思想,德、意、日法西斯的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法西斯在各地挑起战火,而英、法却采取绥靖政策,乞求用绥靖换取和平.那么,罗斯福政府的战略思想是如何转变的呢?... 在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改变自己的战略思想,德、意、日法西斯的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法西斯在各地挑起战火,而英、法却采取绥靖政策,乞求用绥靖换取和平.那么,罗斯福政府的战略思想是如何转变的呢?在孤立主义势力的干预下,罗斯福政府首先采取了中立政策.世界局势的发展,使美国四次改变其中立法案.当世界大战将降临美国之时,罗斯福政府改变了其立场,颁布了“租借法案”.这一战略思想的转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租借法案 战略思想 罗斯福政府 孤立主义者 反法西斯战争 战争行动 中立法案 民主国家 二次世界大战 希特勒
下载PDF
美国炮口向西
12
作者 夏思乐 《人民论坛》 1995年第9期38-39,共2页
约瑟夫·奈与“奈报告” 约瑟夫·奈是克林顿政府的国防部长助理。翻了翻资料,此公在当官前,曾任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主任。再往前查,他是70年代风行于美国国际关系学界“相互依存学派”的领头人物。
关键词 炮口 东亚战略 多边主义 约翰逊 孤立主义者 辛格 领导作用 多边合作 新地位 冷战后
下载PDF
“七七事变”与美国远东政策
13
作者 揭书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76-80,共5页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芦沟桥一手制造“七七事变”,拉开了全面侵华的黑幕。“七七事变”使远东形势更为险恶,也使世界风云更为紧急。对此,在远东和世界有着重要利益的美国作何反应呢? “七七事变”是“九一八事变”的继续...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芦沟桥一手制造“七七事变”,拉开了全面侵华的黑幕。“七七事变”使远东形势更为险恶,也使世界风云更为紧急。对此,在远东和世界有着重要利益的美国作何反应呢? “七七事变”是“九一八事变”的继续和发展。“九一八事变”后,美国对日本的侵华行径采取的是不承认主义,即表示不承认日本侵华的既成事实。美国国务院表示:美国丝毫无意干涉日本在满洲合法条约之权利,也不拟过问任何解决事件之方法,但此项方法不得破坏美国在中国的利益。美国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持明显的妥协态度。只要日本不损害美国的利益,换言之,只要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不受干扰,美国对日本攫取东北并无从中作梗之意。美国的不承认主义所不承认的,只是对美国利益的损害、对门户开放原则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事变 九一八事变 罗斯福 不承认主义 日本侵华 美国政府 孤立主义者 中立法 日本侵略 开放原则
下载PDF
1937年至1941年美国对华政策
14
作者 辜宗秀 何德廷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38-41,共4页
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美国对华政策已不是简单的双边关系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政治外交斗争,特别是与对日政策缠绕在一起,很难分开.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加深,美日矛盾的加剧,可以说,1937年至1941年.美国行走在一条狭窄的小径上... 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美国对华政策已不是简单的双边关系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政治外交斗争,特别是与对日政策缠绕在一起,很难分开.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加深,美日矛盾的加剧,可以说,1937年至1941年.美国行走在一条狭窄的小径上,一方面支持中国的抗战,遏制日本,一方面力图避免或推迟与日本的直接冲突,本文认为,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可以分为二个阶段:中立期(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1月3日)、害怕冒美日战争危险的对华援助期(1938年11月3日至1941年12月7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立”政策 美国对华政策 日本政府 美国对华援助 孤立主义者 罗斯 美国对外关系 三国同盟 美国政府 “东亚新秩序”
下载PDF
全球化时代
15
作者 宋振峰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1999年第6期1-1,共1页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实行经济制裁 日本 管道工程 孤立主义者 国际贸易 全球化时代 制约因素 农业补贴 沙特阿拉伯
下载PDF
“新孤主主义”的幽灵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缉思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14-15,共2页
它是全球化进程中具有美国特色的狭隘民族主义;它尽管有一定号召力,但不可能成为美国政策的主流。今年2月,美国新闻评论家布坎南在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角逐中异军突起,在新罕布什尔州举行的全国第一场预选中获胜,人们随之感到他所代表的&... 它是全球化进程中具有美国特色的狭隘民族主义;它尽管有一定号召力,但不可能成为美国政策的主流。今年2月,美国新闻评论家布坎南在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角逐中异军突起,在新罕布什尔州举行的全国第一场预选中获胜,人们随之感到他所代表的"新孤立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主义 孤立主义者 狭隘民族主义 美国政策 美国外交 布坎南 全球化进程 共和党 新闻评论 美国人
原文传递
三十年代的美国绥靖政策
17
作者 王贵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87-96,共10页
在帝国主义时代,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大大加剧,帝国主义者间对世界霸权的不断争夺,已成为规律性的恶性循环。在这样的斗争中,后起的帝国主义者贪婪地向老牌帝国主义者步步进逼,必欲取而代之;老牌帝国主义者出于种种... 在帝国主义时代,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大大加剧,帝国主义者间对世界霸权的不断争夺,已成为规律性的恶性循环。在这样的斗争中,后起的帝国主义者贪婪地向老牌帝国主义者步步进逼,必欲取而代之;老牌帝国主义者出于种种原因对后起的竞争者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执行一种绥靖政策,这已不是一次了。但是,帝国主义的矛盾毕竟是不能靠妥协退让解决的,因此终不免诉诸战争。列宁说得对:“‘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治的内容,而这种政治的继续便是帝国主义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靖政策 三十年代 罗斯福 法西斯 捷克斯洛伐克 希特勒 孤立主义者 中立法 帝国主义者 美国政府
下载PDF
珍珠港事件前的美国外交大辩论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立新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73,159-160,共15页
从二战爆发到珍珠港事件的两年间,国际主义者和孤立主义者围绕是否应该援助英国和苏联和干预欧洲的战争等问题,进行了美国历史上最激烈的辩论。这场外交大辩论不仅仅是围绕美国如何应对欧洲战争这一具体政策的辩论,实际上还涉及美国对... 从二战爆发到珍珠港事件的两年间,国际主义者和孤立主义者围绕是否应该援助英国和苏联和干预欧洲的战争等问题,进行了美国历史上最激烈的辩论。这场外交大辩论不仅仅是围绕美国如何应对欧洲战争这一具体政策的辩论,实际上还涉及美国对外关系中一些根本问题,即美国作为世界大国应该如何处理与国际体系的关系,对外干涉是否会破坏美国民主和人民福祉,以及美国究竟应该扮演何种国际角色。大辩论深刻地改变了美国人的国际思想和外交观念,使强调美国大国责任的自由国际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并在战后主导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孤立主义者虽然在辩论中失败了,但其思想在战后仍然对美国扩张性的外交政策构成某种牵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孤立主义者同国际主义者一起共同塑造了战后美国外交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主义者 国际主义者 外交辩论 国家身份
原文传递
1937——1941年美国对华政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韵华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1-53,共页
在中美关系史上,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是一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期间,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本世纪初实行“门户开放、利益均沾”方针,转为援华制日政策.这种转变对战后的美中关系及世界格局产生了... 在中美关系史上,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是一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期间,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本世纪初实行“门户开放、利益均沾”方针,转为援华制日政策.这种转变对战后的美中关系及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援华制日 日本军国主义 美国对华政策 中日战争 孤立主义者 “东亚新秩序” 全球战略 “隔离演说” 太平洋 对外政策
原文传递
美国与欧战(1939年9月-1941年12月)
20
作者 欧亚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1989年第4期33-41,47,共10页
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军队侵入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由亚洲扩及欧洲。二战进入了一个包括欧洲战争(以下简称欧战)在内的新阶段。人们感到惊奇与遗憾的是:当波兰血肉横飞,英、法对德宣战之... 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军队侵入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由亚洲扩及欧洲。二战进入了一个包括欧洲战争(以下简称欧战)在内的新阶段。人们感到惊奇与遗憾的是:当波兰血肉横飞,英、法对德宣战之际,为何一贯自诩为“民主”、“自由”与“人权”捍卫者的美国,竟然先是宣布中立,不介入欧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福 希特勒 孤立主义者 美国人 丘吉尔 战争 英国 欧战 对德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