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立性小脑后下动脉夹层的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表现 被引量:1
1
作者 谢珊珊 冉云彩 +4 位作者 王潇 刘娟芳 付其昌 张勇 程敬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2-536,共5页
目的:分析孤立性小脑后下动脉夹层(PICAD)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8例经临床诊断为孤立性PICAD的患者,分析其临床和磁共振影像资料。结果:8例PICAD患者中男7例,女1例,年龄31~65岁;均为单侧发病,左侧1例,右侧7例;1... 目的:分析孤立性小脑后下动脉夹层(PICAD)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8例经临床诊断为孤立性PICAD的患者,分析其临床和磁共振影像资料。结果:8例PICAD患者中男7例,女1例,年龄31~65岁;均为单侧发病,左侧1例,右侧7例;1例急性期,4例亚急性早期,3例亚急性晚期。PICAD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特点如下:①血管外径扩张伴壁间血肿;②血管外径串珠样改变并腔内血栓形成;③管腔增粗并腔内血栓形成;④壁间血肿或腔内血栓多呈明显强化。结论:PICAD在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上具有一定特征性。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有助于PICAD的诊断,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后下动脉 夹层 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
下载PDF
孤立性小脑后下动脉夹层1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2
作者 马红 张燕 +3 位作者 李文玲 成江 马薇 冯豆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826-828,共3页
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是椎动脉的重要分支,其近端发出供应延髓的穿支血管,远端发出供应小脑半球的分支血管,PICA闭塞可以造成延髓及小脑半球的缺血或梗死,甚至导致患者死亡。PICA区梗死的病因机制... 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是椎动脉的重要分支,其近端发出供应延髓的穿支血管,远端发出供应小脑半球的分支血管,PICA闭塞可以造成延髓及小脑半球的缺血或梗死,甚至导致患者死亡。PICA区梗死的病因机制主要包括椎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病变、心源性栓塞和PICA原位分支动脉病变。孤立性小脑后下动脉夹层(isolated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dissection,iPICA-D)也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孤立性小脑后下动脉夹层 小脑后下动脉 磁共振成像 壁内血肿
下载PDF
21例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临床诊治分析
3
作者 郭希伟 王小芹 +2 位作者 尹华山 王国栋 裴元民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 总结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21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腹痛、进食改善情况,分析肠系膜上动脉自我塑形及支架有无狭窄、通畅状况... 目的 总结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21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腹痛、进食改善情况,分析肠系膜上动脉自我塑形及支架有无狭窄、通畅状况。结果 19例SISMAD患者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检查明确诊断,1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例行剖腹探查明确诊断。15例患者行保守治疗后腹痛缓解,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后行支架置入治疗后腹痛缓解,1例患者行单纯球囊扩张治疗腹痛缓解,1例患者术中无法分辨真假腔行单纯导丝疏通后腹痛缓解,1例患者出现空肠穿孔行修补治疗,1例患者出现小肠坏死行部分肠切除治疗,术后均腹痛缓解。20例患者随访6~12个月,1例患者出院后失访,随访20例患者腹痛症状均缓解,进食状况明显改善。结论 SISMAD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转归多变,单一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措施无法覆盖所有患者,需以CTA检查及抗凝治疗为主,并结合其他诊疗措施进行个体化治疗,才能够对SISMAD提供更加优化的诊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自发孤立夹层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影像诊断
4
作者 邹莹 周健文 +1 位作者 常燕翔 王强荣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1001-1003,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CT造影检查证实的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影像资料,13例患者予以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其中11例同时行常规增强扫描,另外2...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CT造影检查证实的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影像资料,13例患者予以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其中11例同时行常规增强扫描,另外2例同时行CT血管造影成像(CTA)检查。结果13例患者CT造影检查明确显示了撕裂的内膜瓣、真假腔及病变累及的范围,其中8例为Ⅰ型,4例为Ⅱ型,1例为Ⅲ型;8例患者多平面重组显示了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增大和/或近中段转角弧度变化较大;MSCT平扫发现钙化斑块内移1例,管腔内线样稍低密度影1例,管径增粗5例,血管周围脂肪密度增高模糊7例,管壁密度增高2例。结论MSCT检查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特别是血管影像学检查具有确诊价值,指导临床精准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肠系膜上动脉 动脉 夹层 孤立
下载PDF
症状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保守治疗与腔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5
作者 陈寅逵 杜果城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696-700,共5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患者保守治疗与腔内治疗的效果。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ISMAD患者保守治疗与腔内治疗效果,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0月1日,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文... 目的探讨症状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患者保守治疗与腔内治疗的效果。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ISMAD患者保守治疗与腔内治疗效果,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0月1日,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664例ISMAD。Meta分析结果显示,腔内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远期夹层重塑率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腹痛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治疗ISMAD患者有效率、夹层重塑率均高于保守治疗,两者复发性腹痛发生率无差异,因此腔内治疗ISMAD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保守治疗 腔内治疗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累及小脑后下动脉的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报告
6
作者 戴琳孙 连葆强 +1 位作者 何理盛 康德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07-1408,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9岁。因"反复头痛3d余",于2013年4月26日收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患者3d前突发头痛,于当地医院治疗,颅脑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行颅脑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示...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9岁。因"反复头痛3d余",于2013年4月26日收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患者3d前突发头痛,于当地医院治疗,颅脑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行颅脑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示:"右侧椎动脉颅内段血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动脉 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血管内介入治疗 支架
下载PDF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MSCT征象及预后分析
7
作者 张萍 赵雪 吴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究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患者临床特点、MSCT征象,并分析预后。方法选择北京怀柔医院2015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85例SISMA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给予MSCT检查,按照是否有临床症状将患者分为无... 目的探究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患者临床特点、MSCT征象,并分析预后。方法选择北京怀柔医院2015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85例SISMA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给予MSCT检查,按照是否有临床症状将患者分为无症状组(n=16)和有症状组(n=69),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多层螺旋CT(MSCT)征象及预后。结果无症状组、有症状组SISMAD患者肠呜音减弱、合并高血压、合并有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长期吸烟史等临床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组、有症状组SISMAD患者血栓形成、夹层解剖长度、入口直径、真腔直径、真腔狭窄程度、Yoo分型等MSCT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无症状患者10例未经特殊处理仅观察,5例采取内科保守治疗,1例采取腔内治疗,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69例有症状患者46例采取内科保守治疗,2例腹痛加剧转为腔内治疗,16例采取腔内治疗,7例采取旁路搭桥、内膜切除等外科手术治疗,病情均恢复良好。结论SISMAD临床表现一般以腹痛为主,但也存在部分无症状患者,血栓形成、夹层解剖长度、入口直径、真腔直径、真腔狭窄程度、Yoo分型有助于评价SISMAD病情严重程度,并指导后续治疗方案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 孤立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临床特点 多层螺旋CT征象 预后分析
下载PDF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40
8
作者 许永乐 熊江 +2 位作者 郭伟 刘小平 刘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94-697,共4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SMA)夹层的治疗方法及方法选择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诊治的10例SMA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按是否发生肠缺血坏死和(或)SMA破裂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探讨各型夹层的治疗方法及... 目的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SMA)夹层的治疗方法及方法选择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诊治的10例SMA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按是否发生肠缺血坏死和(或)SMA破裂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探讨各型夹层的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9例患者属单纯型,保守治疗后腹痛好转,其中5例患者未予抗凝治疗。1例属复杂型,保守治疗腹痛不缓解,采用开放手术行血管重建,术后腹痛缓解。结论随着CTA和DSA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孤立性SMA夹层得以确诊。多数SMA夹层患者,尤其是单纯型,保守治疗可取得良好的近期效果,甚至不需要抗凝治疗;复杂型患者,往往需要包括开放手术在内的血管重建术才能取得好的近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夹层 孤立 治疗
下载PDF
MSCTA对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7
9
作者 周丹 李澄 +3 位作者 杜先懋 颜虹 何玲 袁红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40-1041,104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及后处理技术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使用8层螺旋CT所发现的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结合横断位原始图像及各后处理方法重建图像,分析其影像征象。结果:M...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及后处理技术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使用8层螺旋CT所发现的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结合横断位原始图像及各后处理方法重建图像,分析其影像征象。结果:MSCTA动脉期均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内弧形充盈缺损影,与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相类似,并可清晰显示内膜片,后处理图像亦可清楚显示。结论:MSCTA和后处理技术的应用能清楚显示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对及时采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孤立动脉夹层 MSCTA
下载PDF
累及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 被引量:15
10
作者 何川 张鹏 张鸿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51-655,共5页
目的:分析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中支架置入和双导管技术保护小脑后下动脉(PICA)的方法及其影像和临床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例累及PICA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目的:分析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中支架置入和双导管技术保护小脑后下动脉(PICA)的方法及其影像和临床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例累及PICA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并经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6个月复查全脑DSA,临床随访12~24个月。结果4例患者中,3例采用PICA-椎动脉支架置入技术,1例采用双向双导管技术保护PICA。对4例患者介入治疗技术方面均获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显示PICA通畅,无缺血症状;6个月造影显示动脉瘤无复发,PICA通畅,无狭窄;12~24个月随访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论在累及PICA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中,使用P I C A-椎动脉支架置入技术和双向双导管技术能够安全、有效地保护P I C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动脉夹层动脉 血管内介入治疗 小脑后下动脉 支架 双导管技术
下载PDF
颅内外血管搭桥加动脉瘤孤立术治疗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梭形动脉瘤三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汪雷 李萌 +3 位作者 张鸿祺 支兴龙 张鹏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27-129,共3页
梭形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而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VA-PIGA)梭形动脉瘤更为罕见,并且PICA常开口于动脉瘤上,进行开颅直接手术塑形夹闭或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都十分困难。2005年2月至6月,作者采取颅内外血管搭桥加动脉瘤孤立术治... 梭形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而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VA-PIGA)梭形动脉瘤更为罕见,并且PICA常开口于动脉瘤上,进行开颅直接手术塑形夹闭或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都十分困难。2005年2月至6月,作者采取颅内外血管搭桥加动脉瘤孤立术治疗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3例VA-PICA梭形动脉瘤患者,现将经验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栓塞治疗 颅内外血管搭桥 梭形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动脉 孤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PICA 手术塑形 神经外科
下载PDF
六枚支架治疗双侧椎动脉夹层伴小脑后下动脉起始处动脉瘤一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静伟 吕超 +2 位作者 杨帆 李桂林 张鸿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56-658,共3页
患者 男,50岁,2014年8月4日因头痛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者间断后枕部疼痛20余年,口服止痛药物后可缓解。入院前1个月头痛再次发作,程度较前明显加重,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头部CT 血管成像( CTA)检查提示:双... 患者 男,50岁,2014年8月4日因头痛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者间断后枕部疼痛20余年,口服止痛药物后可缓解。入院前1个月头痛再次发作,程度较前明显加重,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头部CT 血管成像( CTA)检查提示:双侧椎动脉夹层合并多发动脉瘤样改变(图1),未予治疗。为进一步诊治收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者既往无明确颅内出血及缺血病史,有高血压病史9年(血压最高160/110 mmHg,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5 mg / d,血压控制为140/90 mmHg)。入院体格检查:意识清楚,发音略模糊,其余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行全脑DSA提示:双侧椎动脉V4段夹层合并多发动脉瘤样改变,累及基底动脉起始部;右侧小脑后下动脉(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起始处动脉瘤。考虑患者病史较长、症状较轻、病变累及范围广及治疗风险较大等因素,暂予以严格控制血压及口服双抗(阿司匹林100 mg +氯吡格雷75 mg/ d,1次/ d)等3个月保守治疗。3个月后行高分辨MRI提示:双侧椎动脉假腔形成,周径增粗,对脑干形成明显压迫,并且管壁强化明显,提示管壁结构不稳定(图2)。DSA复查提示:双侧椎动脉V4段夹层及多发动脉瘤较前有增大趋势(图3,4),存在破裂出血及脑干缺血等风险,遂决定予以血管内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支架辅助栓塞 动脉夹层 小脑后下动脉
下载PDF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断和治疗策略(附15例报告) 被引量:7
13
作者 于宏志 李晨宇 +1 位作者 陈学明 王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748-751,共4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北京友谊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5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3岁)。9例患者有高血压病...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北京友谊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5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3岁)。9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2例有长期吸烟病史,14例表现为腹痛症状。结果所有入选病例均行腹部增强CT检查,其中14例患者行腹部增强CT检查确诊,CT确诊率93.3%(14/15);7例患者行肠系膜上动脉血管造影(DSA)检查,造影确诊率100%(7/7)。本组中,根据临床表现分型方法,单纯型7例均采取保守治疗,复杂型8例中,4例行腔内治疗,3例行开放手术治疗,1例因无法行腔内治疗最终行保守治疗。所有患者腹痛症状全部好转,均正常饮食出院,无围手术期间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增强CT可作为临床确诊SISMAD的首选检查方法。临床症状分型实用性高,可以指导SISMAD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夹层 孤立 CT增强扫描
下载PDF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一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智勇 王克礼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6-356,共1页
关键词 动脉夹层 肠系膜上 孤立 腹部绞痛 硝酸甘油 高血压 心电图 出现
下载PDF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血管重塑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策略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颖 彭友 +4 位作者 李正茂 李兵 吕克言 孙羽东 赵志青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以及发生血管重塑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策略。方法收集2007年5月至2018年5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和上海长海医院收治的22例SISMAD患者资料,根据随访结束时有无发生血管重塑分...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以及发生血管重塑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策略。方法收集2007年5月至2018年5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和上海长海医院收治的22例SISMAD患者资料,根据随访结束时有无发生血管重塑分为血管重塑组和未重塑组,所有患者随访2年以上,收集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合并症以及最大肠系膜上动脉直径、夹层长度、从肠系膜上动脉口到夹层开始的距离、真腔狭窄程度、肠系膜上动脉夹角等CT参数。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血管重塑的危险因素。结果血管重塑组7例,未重塑组15例。在CT相关参数中,未重塑组的夹层长度(P<0.001)、真腔狭窄程度比例(P=0.013)、肠系膜上动脉夹角(P<0.001)均大于重塑组。未重塑组从肠系膜上动脉口到夹层开始的距离显著短于重塑组(P=0.036)。在SC分型上未重塑组多表现为Ⅲ或Ⅳ型,而重塑组多表现为Ⅰ型(P=0.013)。在治疗方案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为保守治疗为主,未重塑组有3例因临床症状加重行手术治疗。随访期间SISMAD相关事件均发生在未重塑组中,1例为夹层进展,4例为形成动脉瘤。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夹层长度(OR=2.132,95%CI=1.100~4.530,P=0.025)、真腔狭窄程度(OR=3.250,95%CI=1.215~4.830,P=0.032)是血管重塑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SISMAD的治疗应谨慎给予外科干预治疗,夹层长度和真腔狭窄程度是影响肠系膜上动脉血管重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孤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临床特征 血管重塑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累及小脑后下动脉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志 冯华 +2 位作者 朱刚 缪洪平 王宪荣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555-555,共1页
关键词 动脉夹层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血管内治疗 动脉夹层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血管内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 16排螺旋CT 头颅CT检查 动脉颅内段 进行加重 CTA检查
下载PDF
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MSCTA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5
17
作者 敖炜群 曾蒙苏 +3 位作者 吴东 孙静 刘军 丁景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DSM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SIDSMA患者的MSCTA资料,应用多种重组方法对图像进行重建,并对患者影像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4例SIDSMA患者均显示破口,夹...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DSM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SIDSMA患者的MSCTA资料,应用多种重组方法对图像进行重建,并对患者影像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4例SIDSMA患者均显示破口,夹层破口距离肠系膜起始部距离0.4-4.3cm不等;17例显示内膜片,20例病变肠系膜上动脉(SMA)管径有不同程度增粗,其中2例伴SMA动脉瘤形成;4例患者清楚显示SMA分支受累,3例患者SMA远端分支闭塞,2例患者局部肠道可见缺血性改变。结论:MSCTA有助于SIDSMA的诊断,并能准确地对夹层进行评估,给临床提供有治疗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自发孤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下载PDF
孤立性腹腔动脉夹层2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凯 张圆 +2 位作者 罗岚 赵剑波 陈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3-404,共2页
临床资料病例1,61岁。以"腹痛10 h"主诉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余,控制欠佳,吸烟史30年,15支/d。查体:腹软,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血压150/90 mm Hg(1 mm Hg=0.133 k Pa)。血常规及血、尿淀粉酶、心肌酶、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 临床资料病例1,61岁。以"腹痛10 h"主诉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余,控制欠佳,吸烟史30年,15支/d。查体:腹软,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血压150/90 mm Hg(1 mm Hg=0.133 k Pa)。血常规及血、尿淀粉酶、心肌酶、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PT 14.6 s,PTR 1.17 s,抗双链DNA测定(+),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急症行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显示,腹腔动脉起始段乳头状突起,考虑腹腔动脉瘤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 腹腔动脉夹层 保守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孤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18例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光锐 张兆琪 +1 位作者 范占明 黄连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18-621,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孤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ISMAD)多排螺旋CT(Multislice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 目的:分析原发性孤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ISMAD)多排螺旋CT(Multislice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18例SISMAD的MSCT血管造影的影像资料。分析SISMAD形态特征,包括夹层位置、管腔的扩张,血栓的存在与否,并根据Ichiro Sakamoto的标准进行分型。结果:夹层距肠系膜上动脉(SMA)开口的平均距离约为为(2.74±1.21)cm;管腔增宽6例(33%),合并血栓存在11例(61%)。18例患者中Ⅰ型5例、Ⅱ型4例、Ⅲ型3例及Ⅳ型6例。结论:MSCT血管造影能提供SISMAD的详细影像信息,是诊断SISMAD首选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原发 多排螺旋CT 血管造影
下载PDF
超声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牛宏珍 勇强 +3 位作者 濮恬宁 郑超 王瑶 魏芸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主动脉CTA确诊的ISMAD的超声表现。结果:27例ISMAD患者夹层起始位置距离SMA开口处1.40(0.00,2.00)cm,96.3%患者真腔位于背侧,3.7%患者真腔位于左侧,真腔... 目的: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主动脉CTA确诊的ISMAD的超声表现。结果:27例ISMAD患者夹层起始位置距离SMA开口处1.40(0.00,2.00)cm,96.3%患者真腔位于背侧,3.7%患者真腔位于左侧,真腔直径狭窄率40%~90%;夹层处管径明显增宽,宽度(1.05±0.23)cm,夹层长度(7.25±2.27)cm,59.2%患者假腔内血栓形成(完全/不完全)。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ISMAD诊断非常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