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不伴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孤立性皮质下小梗死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玉生 刘聪慧 +5 位作者 王运超 蔚文锴 张瑶 于璐璐 赵子晨 高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17期1509-1514,共6页
目的探讨与脑小血管病机制更为相关的远端型孤立性皮质下小梗死(dSSSI)可能较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近端型皮质下小梗死(pSSSI)表现出更高的血清Hcy水平。方法所有数据均来自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前瞻性登记的缺血性卒中数据库... 目的探讨与脑小血管病机制更为相关的远端型孤立性皮质下小梗死(dSSSI)可能较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近端型皮质下小梗死(pSSSI)表现出更高的血清Hcy水平。方法所有数据均来自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前瞻性登记的缺血性卒中数据库。本研究使用既往报道的标准轴面影像模板。该模板上的豆纹动脉区包含6个标准层面,第1层代表基底节区最低的部分,第6层为穿支动脉最远端的部分。DWI序列上累及第1层或第2层定义为pSSSI,累及第3层~第6层中任意一层定义为dSSSI。结果dSSSI与血清Hcy水平独立相关,与Hcy处于最低四分位区间的患者相比,第二区间的患者影像表现为dSSSI的OR值为1.530(0.822,2.848),第三区间为2.066(1.077,3.962),最高四分位数区间为2.815(1.406,5.637)。结论与pSSSI相比,血清Hcy与dSSSI的关系更密切。在未来,通过降Hcy治疗dSSSI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皮质下小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脑小血管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孤立性皮质下小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情况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2
作者 蔡谋善 沈春林 +5 位作者 黄肖群 曾令海 方明 邹琼 查运红 宋承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皮质下小梗死(ISS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发生情况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ISSI患者160例,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12、24、48 h时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以评价... 目的探讨孤立性皮质下小梗死(ISS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发生情况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ISSI患者160例,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12、24、48 h时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以评价认知功能。回顾性分析发生END与未发生END者各时间点NIHSS、MMSE评分及二者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ISSI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MMSE评分与END发生的关系。结果 160例患者中未发生END 119例(非END组);发生END 41例(END组),均于发病48 h内发生,其中24 h内发生者33例(80.49%)。入院时及入院12、24、48 h时,END组NIHSS评分均高于同时间点非END组、MMSE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非END组(P均<0.05)。END组入院时及入院12、24、48 h时MMSE评分依次降低,各时间点比较P均<0.05。ISSI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MMSE评分均是其发生END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ISSI患者发病后48 h内易发生END;评价认知功能,尤其是MMSE评分对预测END发生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皮质下小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
下载PDF
不同影像学特征的孤立性皮质下小梗死的病因分析
3
作者 刘聪慧 高远 +5 位作者 谢卫征 孙科 王安然 肖彩霞 张建刚 李玉生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4,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特征的孤立性皮质下小梗死(SSSI)可能的病因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缺血性卒中数据库登记的患者。根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上病灶最低受累层面(LS)及受累的总层数(TN...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特征的孤立性皮质下小梗死(SSSI)可能的病因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缺血性卒中数据库登记的患者。根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上病灶最低受累层面(LS)及受累的总层数(TNS), 将SSSI分为近端型SSSI(pSSSI;LS≤2)、远端型且病灶较大的SSSI(dl-SSSI;LS>2, TNS>2)及远端型且病灶较小的SSSI(ds-SSSI;LS>2, TNS≤2), 并采用χ^(2)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和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比较3种不同梗死类型间临床特征及病因的差异。结果在ds-SSSI(205例)、dl-SSSI(157例)及pSSSI(166例)3组患者中, 合并冠心病比例[分别为8.3%(17/205)、14.0%(22/157)、16.9%(28/166), χ^(2)=6.44, P=0.040]、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别为18.01(13.54, 25.56)、16.03(12.50, 21.09)、14.72(11.12, 19.14)μmol/L, H=19.36, P<0.001]、合并载体动脉病(PAD)比例[分别为10.7%(22/205)、19.1%(30/157)、42.8%(71/166), χ^(2)=54.89, P<0.001]、合并重度脑白质高信号(sWMHs)比例[分别为58.0%(119/205)、43.3%(68/157)、41.0%(68/166), χ^(2)=12.94, P<0.001]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为2(1, 3)、3(1, 4)、3(2, 6)分, H=39.53,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SSI患者与dl-SSSI患者相比, 合并PAD比例高(OR=3.12, 95%CI 1.86~5.24, P<0.001)的患者其影像分型更接近pSSSI;ds-SSSI患者与dl-SSSI患者相比, 血清Hcy水平高(OR=1.02, 95%CI 1.00~1.04, P=0.046)或合并sWMHs比例高(OR=1.79, 95%CI 1.12~2.86, P=0.015)的患者其影像分型更接近ds-SSSI, 合并PAD比例高(OR=0.50, 95%CI 0.27~0.93, P=0.029)或NIHSS评分高(OR=0.84, 95%CI 0.77~0.92, P<0.001)的患者其影像分型更接近dl-SSSI。结论 ds-SSSI的发病机制倾向于脑小血管病, pSSSI的发病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dl-SSSI具有pSSSI和ds-SSSI的中间特征, 可能具有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皮质下小梗死 载体动脉病 脑小血管病 脑白质高信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