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立性胼胝体压部梗死与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1
作者 朱瑞 王磊 +3 位作者 吴淼 王苗苗 赵杰 张志勇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1-845,共5页
目的比较孤立性胼胝体压部梗死与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患者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老年医院神经内科从2018年12月至2022年11月12例临床诊断为孤立性胼胝体压部脑梗死患者13例及12例RESLES患者... 目的比较孤立性胼胝体压部梗死与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患者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老年医院神经内科从2018年12月至2022年11月12例临床诊断为孤立性胼胝体压部脑梗死患者13例及12例RESLES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及随访结果。结果脑梗死组患者年龄大于RESLES组[脑梗死组(67.6±9.2)岁,RESLES组(23.2±17.8)岁],脑梗死组患者均合并1~3个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两组患者影像学均表现为T2加权成像(T2WI)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高信号,T1加权成像(T1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序列低信号。脑梗死组患者的梗死部位多位于偏侧(1例病灶位于双侧胼胝体,12例病灶位于偏侧),病灶呈点片状;其中,9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期间T1WI、T2WI、FLAIR序列及ADC序列的病灶不消失,1例患者卒中复发。而RESLES组患者的病灶均位于胼胝体中线部位,病灶呈圆形、椭圆形及回旋镖形;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期间病灶均表现为减淡或消失。结论脑梗死和RESLES均可导致孤立性胼胝体压部病变,两组疾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影像学病灶位置、形态及随访期病灶特点的改变均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 孤立性胼胝体压部梗死 可逆胼胝病变综合征 核磁共振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表现特征鉴别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与胼胝体压部缺血性脑梗死 被引量:23
2
作者 邢新博 习伟 +6 位作者 王鑫坤 杨淑辉 聂明明 胡明艳 任敬梅 杨家斐 娄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3-241,共9页
目的对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与缺血性脑梗死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进行对比观察,分析MRI征象在两者疾病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临床诊断为RESLES的7例患者及存在胼胝体压部缺血性梗死... 目的对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与缺血性脑梗死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进行对比观察,分析MRI征象在两者疾病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临床诊断为RESLES的7例患者及存在胼胝体压部缺血性梗死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特点,重点对胼胝体压部病变的MRI表现位置、形态、信号强度、最大横截面面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分析。结果 7例RESLES患者(男5例、女2例)病变中心部位位于胼胝体压部中线部,呈圆形、椭圆形或梭形,以胼胝体为中心对称分布,DWI均呈现高信号,ADC值减低,最大横截面面积平均为(56.9±32.6)mm^2,ADC值平均为(0.3963±0.0715)×10^(-3)mm^2/s,通过复查(平均10 d),病灶消失;而13例胼胝体压部缺血性脑梗死病灶的患者(男10例、女3例)胼胝体压部病变大多数偏一侧,位于中线部位少见,呈现片状或不规则型,DWI也均为高信号,最大横截面面积平均为(55.1±43.9)mm^2,ADC值平均为(0.4978±0.0123)×10^(-3)mm^2/s。两组最大横截面面积(t=0.096,P=0.925)和ADC值(t=-1.988,P=0.06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7例RESLES患者与13例有胼胝体梗死灶患者的MRI特征显示,胼胝体压部病灶的位置、形态以及脑内是否存在其他病灶对两者的鉴别有一定价值。而两者病灶的信号、ADC值及病灶面积无差异,两者的鉴别尚需结合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表现 可逆胼胝病变综合征 缺血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后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MRI表现(附4例报道)
3
作者 高佩虹 邵硕 +3 位作者 郑宁 刘文娟 赵振宇 王光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8期1337-134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胼胝体压部可逆行性病变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4例急性脑梗死后胼胝体压部可逆行性病变患者行MRI检查,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后1~2周内胼胝体压部出现DWI呈高信号,ADC低信号的新发病变,临床未见与新发病...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胼胝体压部可逆行性病变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4例急性脑梗死后胼胝体压部可逆行性病变患者行MRI检查,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后1~2周内胼胝体压部出现DWI呈高信号,ADC低信号的新发病变,临床未见与新发病变相关症状,1~2个月后胼胝体压部DWI高信号病变消失。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可逆性胼胝体病变是华勒氏变性早期改变,其应与脑梗死、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及原发性胼胝体变性等疾病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 胼胝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对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和脑梗死的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永强 王钒 +3 位作者 王成健 李正平 张宇晗 张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究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lesion syndrome,RESLES)与脑梗死的MRI表现特征差异,并分析MRI对疾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1例RESLES患者和39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两组患者的MRI影像学中的... 目的探究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lesion syndrome,RESLES)与脑梗死的MRI表现特征差异,并分析MRI对疾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1例RESLES患者和39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两组患者的MRI影像学中的病灶位置、形态和成像特点,分析两组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差异。结果21例RESLES患者病灶集中在胼胝体压部中线上,以中线位为中心分布对称,均为孤立、类圆形信号影像,包括10例圆形信号、8例椭圆形信号和3例梭形信号。MRI平扫表现为:T1加权成像(T1 weighted image,T1WI)呈稍低信号、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e,T2WI)呈稍高信号、磁共振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呈稍高信号、弥散加权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呈显著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呈低信号,平均值为(0.4072±0.0995)×10-3 mm2/s;病灶平均最大横截面积为(95.86±7.05)mm2,MRI复查间隔时间为8~30 d。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基本消除病灶。39例脑梗死患者中有37例合并有其他脑部病灶,36例胼胝体压部病灶为单发病灶,3例为胼胝体压部多发病灶,病灶多呈现片、条状或不规则形。影像学中DWI呈高信号,ADC平均值为(0.4316±0.0104)×10-3 mm2/s,病灶平均最大横截面积为(100.06±21.84)mm2。两组患者ADC值和病灶平均最大横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SLES患者与胼胝体梗死患者的MRI影像学特征显示,病灶与胼胝体压部中线的关系、病灶的形态都可作为区分两种疾病的有效手段,还可以脑内其他病灶的存在与否作为辅助鉴别依据。本研究中两组疾病患者的病灶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是否对疾病鉴别诊断提供价值还需作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病变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成人胼胝体细胞毒性病变与胼胝体压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及MRI鉴别
5
作者 陈安琪 常英娟 +1 位作者 吕秀花 唐兴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20-1226,共7页
目的分析成人胼胝体细胞毒性病变(CLOCCs)及胼胝体压部(SCC)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及MRI影像特征,提高两者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22年4月于本院临床确诊为CLOCCs的成人患者71例及SCC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 目的分析成人胼胝体细胞毒性病变(CLOCCs)及胼胝体压部(SCC)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及MRI影像特征,提高两者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22年4月于本院临床确诊为CLOCCs的成人患者71例及SCC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特征,重点分析两组病变的MRI影像特征,包括病变位置、数量、形态、信号特征、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结果71例成人CLOCCs患者中,男53例,女18例,平均年龄(35.8±14.4)岁,病因包括感染、外伤、癫痫或药物治疗、代谢性疾病、手术、疫苗接种,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发热、呕吐,MRI显示病变在SCC均呈单发、中央、中线对称分布,形状呈圆形、卵圆形、“回旋镖形”,MRI平扫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胼胝体压部ADC值(ADCSCC)平均为(0.8651±0.6460)×10^(-3)mm^(2)/s,胼胝体膝部ADC值(ADCGCC)平均为(1.2088±0.6317)×10^(-3)mm^(2)/s,rADC值平均为0.3511±0.1931;88例成人SCC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男59例,女29例,平均年龄(55.5±14.2)岁,多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等高危因素,主要临床症状为锥体束损伤、头晕、意识障碍,MRI显示多数呈颅内多发病变,多数SCC病变呈中线偏侧分布,多数形状呈不规则形,MRI信号与CLOCCs相似,ADCSCC值平均为(0.8179±0.5937)×10^(-3)mm^(2)/s,ADCGCC值平均为(1.2874±0.6473)×10^(-3)mm^(2)/s,rADC值平均为0.4212±0.1737。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性别、病变信号、ADCSCC值、ADCGC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年龄、主要临床症状、病变MRI特征(位置、数量、形态)及r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LOCCs与SCC急性脑梗死MRI信号相似,rADC值可以作为初步鉴别两者的定量指标,年龄、主要临床症状、病变MRI特征(位置、数量、形态)则作为初步鉴别两者的定性指标,而性别、ADCSCC值、ADCGCC值在两者鉴别时需要结合其他临床及MRI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胼胝细胞毒病变 胼胝 ADC值 rADC值
原文传递
关于《急性孤立性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的更正启事
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华西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415-415,共1页
《华西医学》2022年第37卷第6期《急性孤立性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一文中,第838页作者单位中,作者张志勇、付彦、张艳丽的单位应为“北京老年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095)”。特此更正。
关键词 胼胝 神经内科 老年医院 张志勇 临床特点及预后 孤立 更正启事
原文传递
急性孤立性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志勇 付彦 +2 位作者 周知 张艳丽 焦劲松 《华西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838-843,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孤立性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2月—2021年2月在北京老年医院神经内科与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的急性孤立性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患者按照梗死部位、梗死大小... 目的探讨急性孤立性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2月—2021年2月在北京老年医院神经内科与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的急性孤立性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患者按照梗死部位、梗死大小和预后情况进行分组。其中,按照梗死部位分为单部位病变组与多部位病变组;按照梗死大小分为大病灶组与小病灶组;按照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观察分析此类疾病的临床特点、病因学和预后情况。结果共纳入52例患者。其中,男32例(61.5%),女20例(38.5%),平均(65.4±7.1)岁。常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44例,84.6%)、高脂血症(32例,61.5%)、糖尿病(28例,53.8%)。梗死部位以单部位病变组中的压部最常见(24例,46.2%)。绝大多数患者(92.3%)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出现胼胝体离断综合征4例(7.7%)。TOAST病因分型中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多见(25例,48.1%),其次为小动脉闭塞型(14例,26.9%),LAA责任血管病变以大脑后动脉P1/P2段(10例)与大脑前动脉A1/A2(9例)多见。单多部位病变组间及大小病灶组间病因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4例(84.6%)预后良好,8例(15.4%)预后不良。合并多重危险因素、病灶累及范围多且梗死面积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结论急性孤立性胼胝体梗死是少见类型的缺血性脑卒中,以压部受累最多见,其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少数可表现为离断综合征。病因学以大LAA居多。此类患者整体预后良好,不良预后可能与合并多重危险因素及梗死范围广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胼胝 缺血脑卒中 胼胝离断综合征 卒中病因学 预后
原文传递
超剂量误服丁苯酞软胶囊一例
8
作者 杨金建 刘艳响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5期348-350,共3页
患者男性,75岁,农民,因“记忆力减退2个月,加重2 d”于2020年8月12日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减退,表现为近期记忆受损,未予诊治,近2 d来记忆力减退明显加重,记不清回家的路,遂被家属带至本院就诊... 患者男性,75岁,农民,因“记忆力减退2个月,加重2 d”于2020年8月12日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减退,表现为近期记忆受损,未予诊治,近2 d来记忆力减退明显加重,记不清回家的路,遂被家属带至本院就诊,门诊检查头颅MRI提示胼胝体压部急性梗死(图1),故收住院进一步治疗。患者既往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检查 头颅MRI 胼胝 丁苯酞软胶囊 超剂量 误服 记忆力减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