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正常者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与实性肺腺癌的CT影像表现
1
作者 黄波 马家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索分析免疫正常者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PC)、实性肺腺癌CT影像学征象表现,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借鉴、提升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单县中心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治疗的免疫正常者孤立结节型PC患者(n=37)、实性肺腺癌患者(n=41)... 目的:探索分析免疫正常者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PC)、实性肺腺癌CT影像学征象表现,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借鉴、提升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单县中心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治疗的免疫正常者孤立结节型PC患者(n=37)、实性肺腺癌患者(n=41),对两者临床诊疗资料、CT影像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1)病灶大小:实性肺腺癌病灶大小高于孤立结节型P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分布:实性肺腺癌病灶以胸膜下(<1 cm)为主;孤立结节型PC则以远离胸膜(≥1 cm)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者平扫、动脉期、静脉期CT值以及动脉期CT增强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孤立结节型PC以晕征、宽基底、支气管充气征、毛刺征(长)、分叶征(浅)为主,实性肺腺癌则以毛刺征(短)、分叶征(深)、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为主(P<0.05);两组空泡征CT影像学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较大、胸膜下(<1 cm)、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在实性肺腺癌中具备明显的特征性,和胸膜接触面宽基底为特征的CT影像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正常 孤立结节型 肺隐球菌病 实性肺腺癌 CT影像表现
下载PDF
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误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韦力 潘毓标 +4 位作者 王跃军 吴根社 芦峰 章士刚 莫辉胜 《临床误诊误治》 2008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ronchioloalveolarcarcinoma,BAC)的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1986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20例孤立结节型BAC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前均未明确诊断,19例行剖胸探查术并行相应... 目的:探讨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ronchioloalveolarcarcinoma,BAC)的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1986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20例孤立结节型BAC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前均未明确诊断,19例行剖胸探查术并行相应肺叶切除,1例长时间误诊而丧失手术机会。20例均经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BAC。结论:BAC发病率低、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纤维支气管镜、痰液细胞学及诊断性穿刺检查对BAC的阳性率低等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细支气管肺泡 孤立结节型 误诊 结核瘤 炎性假瘤
下载PDF
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20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韦力 潘毓标 +4 位作者 王跃军 吴根社 芦峰 章士刚 莫辉胜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6期788-789,共2页
目的探讨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SBAC)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20例SBAC,均在初诊时误诊,总结其发病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19例手术切除,1例延误致丧失手术机会,术后随访至2007年5月,5例死亡,2... 目的探讨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SBAC)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20例SBAC,均在初诊时误诊,总结其发病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19例手术切除,1例延误致丧失手术机会,术后随访至2007年5月,5例死亡,2例失访,术后5年生存率57.9%。结论SBAC发病率低、无特征性临床表现,纤支镜及痰液细胞检查阳性率低,故易误诊,及时手术可达较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细胞癌 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17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廉娟雯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12期2253-2254,共2页
目的探讨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17例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就诊仅3例患者确诊,17例均经手术治疗,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细支气管肺泡癌,Ⅰ期患者11例,随访... 目的探讨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17例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就诊仅3例患者确诊,17例均经手术治疗,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细支气管肺泡癌,Ⅰ期患者11例,随访1年生存率为100%。结论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不高,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低,极易误诊。外科治疗效果好,对于此类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孤立结节型肺癌的CT影像特征分析
5
作者 邹先超 《实用医技杂志》 2012年第4期365-366,共2页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是肺内常见病,被定义为全肺实质内唯一圆形或类圆形实质性孤立性病灶,不伴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其直径〈3.0 cm,其中直径〈1.0 cm者称微结节[1]。
关键词 CT影像特征 孤立结节型 PULMONARY 肺癌 孤立性肺结节 孤立性病灶 阻塞性肺炎 常见病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鉴别孤立型肺内小结节良恶性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宁 尚群 孙新儒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7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探讨孤立型肺内小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过程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淄博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12月接收的SPN患者120例,根据病检结果分为良性组(n=32)、恶性组(n=88),入院之后均进行多层螺旋C... 目的:观察探讨孤立型肺内小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过程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淄博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12月接收的SPN患者120例,根据病检结果分为良性组(n=32)、恶性组(n=88),入院之后均进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扫描,对比两组CT平均值、强化峰值与CT征象检出率,并根据病检结果,观察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CT平均值、强化峰值均高于良性组(P<0.05),两组结节最大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胸膜凹陷征、磨玻璃征、分叶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棘突征、晕征、短毛刺征等CT征象检出率高于良性组,钙化灶、卫星灶检出率低于良性组(P<0.05)。根据病检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鉴别诊断SPN良恶性准确率为95.83%、灵敏度96.59%、特异度93.75%。结论:SPN良恶性鉴别诊断过程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定性诊断价值,能够全面明确病变特征及病灶形态,为临床有效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肺内小结节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良恶性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肺周围型孤立结节148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8
7
作者 宋宇宏 周乃康 孙玉鹗 《华北国防医药》 2003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肺周围孤立结节 诊断 外科手术 临床表现 治疗
下载PDF
56例原发周围型肺孤立性小结节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祥兴 李本忠 +2 位作者 仲维岭 王茂松 徐元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98-99,共2页
目的总结原发周围型肺孤立性小结节(SPN)的诊治经验。方法本组56例患者均常规行开胸手术,全组行肺楔形切除8例,肺叶切除48例,肺门淋巴结清扫12例,纵膈淋巴结清扫9例。结果56例中病理诊断肺腺癌20例,鳞癌5例,肺泡细胞癌4例,肺错构瘤3例,... 目的总结原发周围型肺孤立性小结节(SPN)的诊治经验。方法本组56例患者均常规行开胸手术,全组行肺楔形切除8例,肺叶切除48例,肺门淋巴结清扫12例,纵膈淋巴结清扫9例。结果56例中病理诊断肺腺癌20例,鳞癌5例,肺泡细胞癌4例,肺错构瘤3例,肺结核结节5例,肺硬化性血管瘤4例,肺炎性假瘤13例,肺曲霉菌球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肺不张3例,房颤6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胸部CT检查是发现以原发周围型肺内孤立小结节(SPN)为表现的肺癌的常用检查方式,对于SPN应尽早手术治疗,术中结合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决定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周围孤立性小结节 外科诊治 肺叶切除 肺楔形切除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CT显示孤立性肺结节与肺动静脉关系在鉴别结节良恶性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亚波 董鑫 +2 位作者 郭彦璞 靳国庆 吕小宁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3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与周围肺动静脉的关系在鉴别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经高分辨率CT(HRCT)诊断的SPN节患者50例,其中恶性病变36例(含腺癌28例,鳞癌4例,转移...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与周围肺动静脉的关系在鉴别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经高分辨率CT(HRCT)诊断的SPN节患者50例,其中恶性病变36例(含腺癌28例,鳞癌4例,转移瘤4例),良性病变14例(含非特异性炎性结节11例,结核3例),各病例均行GE Rovelution 256排CT或SOMATOM Sensation 64排双源CT胸部平扫加增强扫描,并对图像进行MPR重建,分别观察SPN与肺动脉(PA)、SPN与肺静脉(PV)走行情况、管径变化、管壁完好性并以此进行分型(Ⅰ~Ⅴ型),统计每种类型例数及其所占比例;然后使用SPSS20.0软件对良性组与恶性组每种类型的例数及所占比例进行χ^(2)检验,对良性组与恶性组SPN周围肺动脉管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①在SPN-PA关系中,Ⅰ型仅见于恶性组,Ⅳ/Ⅴ型在良恶性组均可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SPN-PV关系中,同样Ⅰ型仅见于恶性组,Ⅱ型以恶性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Ⅴ型在良恶性组均可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比恶性SPN-PA与恶性SPN-PV对血管的侵犯情况(Ⅰ型与Ⅱ型),PA受侵诊断恶性SPN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44.4%。PV受侵诊断恶性SPN的特异度为88.9%,灵敏度为66.7%;④近肺门侧(距离SPN 1 cm)PA的管径最大值,良性组与恶性组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增强CT图像上多角度观察SPN与PV、SPN与PV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其中以PA受侵诊断恶性SPN的特异性最高,以PA受侵诊断恶性SPN的敏感性最高,二者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增强CT 肺动脉 肺静脉
下载PDF
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的外科诊疗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娟 怀庆昀 +1 位作者 李春霞 杨萌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22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的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5年1月-2014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471例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3例,女208例,年龄20-83岁,平均(57.4士11.2)岁。结果:恶性392例,其中腺... 目的:探讨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的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5年1月-2014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471例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3例,女208例,年龄20-83岁,平均(57.4士11.2)岁。结果:恶性392例,其中腺癌299例,鳞状细胞癌57例,小细胞癌12例,大细胞癌11例,腺鳞癌4例,类癌9例。良性病变79例,其中错构瘤19例,炎性假瘤16例,肺炎16例,肉芽肿性14例,硬化性血管瘤8例,肺囊肿2例,隐球菌炎症2例,真菌灶1例,肺细胞瘤1例。结论:胸部CT对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孤立性肺小结节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肺结节定位针与Hookwire在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术前定位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1
11
作者 余杰 曹炜 +3 位作者 顾江魁 陈春雨 刘献 张彪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2期293-295,共3页
目的比较肺结节定位针与Hookwire在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术前定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自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行胸腔镜下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切除的56例患者资料,根据不同定位方法分为两组,其中3... 目的比较肺结节定位针与Hookwire在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术前定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自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行胸腔镜下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切除的56例患者资料,根据不同定位方法分为两组,其中31例术前在CT引导下使用肺结节定位针穿刺定位,25例使用Hookwrie定位,对比两组患者定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成功率等数据,评价两种定位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肺结节定位针组无脱钩,定位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12.9%(4/31),Hookwire组有4例脱钩,定位成功率84.0%,并发症发生率40.0%(1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组平均定位时间(19.0±2.8)min,较后组(20.1±3.0)min稍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胸腔镜切除术前在CT引导下应用肺结节定位针穿刺定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定位针 Hookwire 周围孤立性肺小结节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肿瘤标记物检测对鉴别周围型典型孤立肺结节性质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房洁 王太勇 +2 位作者 白东明 郑清水 尹丽霞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10期966-968,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肿瘤标记物检测对周围型典型孤立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5-01~2016-01周围型孤立肺结节患者156例,术后病理确诊肺癌126例(腺癌123例,鳞癌2例,小细胞肺癌1例),良性病变30例(炎性假瘤7例,错构瘤12...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肿瘤标记物检测对周围型典型孤立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5-01~2016-01周围型孤立肺结节患者156例,术后病理确诊肺癌126例(腺癌123例,鳞癌2例,小细胞肺癌1例),良性病变30例(炎性假瘤7例,错构瘤12例,血管瘤8例,炎性肉芽肿3例)。分为肺恶性结节组和良性病变组。对两组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21-1片段(CYFRA21-1)、神经源性烯醇化酶(NSE)及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含量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肺恶性结节组BALF中CEA及CYFRA21-1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P <0. 05),而NSE及SCCA含量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 BALF中CEA及CYFRA21-1对预判周围型典型孤立肺结节的性质有较高的价值,而NSE及SCCA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癌胚抗原 细胞角质蛋白21-1片段 神经源性烯醇化酶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周围孤立结节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对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国泽 陈厚赏 敖小凤 《智慧健康》 2021年第32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对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开胸组(n=30)和胸腔镜组(n=30),开胸组采用开胸手术治...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对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开胸组(n=30)和胸腔镜组(n=30),开胸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胸腔镜组进行电视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两组术中均切除部分组织以作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术后行病理切片检查。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分型结果检出情况。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开胸组(P<0.05)。以术后病理切片检出结果为标准,两组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病理分型的诊断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创伤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且其诊断肺小结节病理分型的准确率较高,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孤立性肺小结节 电视胸腔镜 开胸手术 诊疗价值
下载PDF
CT及MRI在孤立性肺结节性质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田艳 《系统医学》 2016年第8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CT及MRI在孤立性肺结节(SPN)性质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医院72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为SPN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资料。结果以临床病理为"金标准",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准确性、... 目的探讨CT及MRI在孤立性肺结节(SPN)性质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医院72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为SPN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资料。结果以临床病理为"金标准",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3.33%、85.71%、78.26%,MRI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9.17%、91.63%、73.9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上部分恶性结节有深分叶征、棘突或毛刺征、血管集中征、胸膜凹陷征、钙化征,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强化,CT净增值高于20HU;良性结节仅少部分有肿块影、病灶内钙化,增强扫描为轻度强化,CT净增值低于20HU。MRI诊断显示,T1WI略低或等信号,T2WI略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为略高信号,部分有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增强扫描可见中度明显强化;良性结节为T1W1略低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略高信号或混杂信号。结论 CT、MRI诊断孤立性肺结节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在鉴别诊断结节良恶性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结节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T引导经皮肺穿刺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肖繁荣 汤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23期3772-3776,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周围型孤立性肺结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因周围型孤立性肺结节病变患者112例,分析病理诊断的诊断价值及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周围型孤立性肺结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因周围型孤立性肺结节病变患者112例,分析病理诊断的诊断价值及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确诊率为96. 43%。出血的发生与病灶大小、病灶周围炎症及病灶旁肺气肿等因素有关(均P <0. 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周围型孤立性肺结节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其术后主要并发症是气胸和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肺穿刺活检 周围孤立性肺结节病变 CT引导 并发症
下载PDF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特征及VATS手术对其诊治的意义
16
作者 马永峰 要莉莉 《哈尔滨医药》 2015年第S1期44-45,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特征以及VATS手术对其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研... 目的研究分析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特征以及VATS手术对其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研究组的患者采取VATS手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后回归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从中分析总结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胸腔引流量明显较对照组少,同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胸管留置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上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采用VATS手术治疗孤立型肺结节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加快恢复时间,并且疗效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结节 VATS手术 临床特征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融合像素空间信息及加权模糊聚类的肺结节识别 被引量:2
17
作者 裴晓敏 郭宏宇 戴建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50-1253,共4页
针对肺部计算机辅助诊断中孤立肺结节识别容易受噪声、气管、血管的干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空间信息及加权模糊聚类的肺结节识别算法.该方法利用融合像素空间信息及带特征权重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实现感兴趣区域分割;利用特征选择算法计... 针对肺部计算机辅助诊断中孤立肺结节识别容易受噪声、气管、血管的干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空间信息及加权模糊聚类的肺结节识别算法.该方法利用融合像素空间信息及带特征权重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实现感兴趣区域分割;利用特征选择算法计算感兴趣区域各特征权重,加权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分类感兴趣区域,识别肺结节.对比实验证明,该算法对感兴趣区域分割抗噪声性增强;感兴趣区域分类准确率提高;整体算法对肿瘤的检出率较高,漏诊率降低,为医生诊断早期肺癌病灶提供更加准确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结节 空间信息 加权模糊C均值聚类 特征选择
下载PDF
小于3CM周围型肺癌的X线、CT诊断 被引量:2
18
作者 常彦利 黎竹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20期142-143,共2页
关键词 周围肺癌 孤立结节 SPLC
下载PDF
肺泡灌洗液中肿瘤相关物质群对肺周围型孤立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锐彬 陈美英 +1 位作者 蒋兰晔 谢凯 《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对肺周围型孤立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11例周围型肺部孤立结节患者行血清和健、患双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SGF、癌胚抗原(CEA)检测并与196例非肿瘤性疾病... 目的探讨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对肺周围型孤立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11例周围型肺部孤立结节患者行血清和健、患双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SGF、癌胚抗原(CEA)检测并与196例非肿瘤性疾病患者进行对照。结果恶性结节患者血清和健、患双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EA[分别为血清(28.73±15.61)、健侧(63.31±21.28)、患侧(85.54±26.19)μg/L]、TSGF[分别为血清(88.73±13.51)、健侧(110.734±18.64)、患侧(162.80±58.89)μg/L]均高于良性患者[CEA血清为(7.21±2.43)、健侧(12.36±6.93)、患侧(14.65±8.07)μg/L;TSGF血清为(56.31±2.43)、健侧(79.25±36.86)、患侧(86.29±37.07)μg/L]及对照组[CEA血清为(4.68±1.25)、患侧为(11.06±8.03)μg/L],恶性结节组患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SGF、CEA检测亦高于健侧,患侧BALF中TSGF测定对恶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正确性分别为86.6%、100.0%和98.6%,高于CEA的70.2%、78.9%和76.5%及血清TSGF的73.1%、88.9%和85.7%。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血清TSGF测定对肺周围型孤立结节的良、恶性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尤其健、患双侧BALF中TSGF检测对肿瘤有定位诊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肺周围孤立结节 肿瘤相关物质群 癌胚抗原 肺癌
原文传递
10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CT诊断、临床表现及误诊分析
20
作者 陈洋 刘薇薇 李宏儒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回顾分析了100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各类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CT征象、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结果表明:BAC的临床表现无突出特点,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特征性症状的发病率只有14.0%.痰内脱落癌细胞检出率亦仅15.3%,癌胚抗原(CEA)测定对... 回顾分析了100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各类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CT征象、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结果表明:BAC的临床表现无突出特点,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特征性症状的发病率只有14.0%.痰内脱落癌细胞检出率亦仅15.3%,癌胚抗原(CEA)测定对肺实变型和弥漫型BAC有诊断意义,而孤立结节型BAC则主要靠手术证实.X线平片只能查出异常阴影,CT则可显示特征性征象,可分为孤立结节型(37.0%)、肺实变型(19.0%)和弥漫型(44.0%)3种主要类型.BAC首诊误诊率为38.0%,其中有一半病例被误诊为肺结核,主要原因是我国近年来肺结核发病率回升,大家对它的警惕性较高,而对BAC的重视和认识不够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肺泡癌 CT诊断 临床表现 误诊 发病率 肺实变 弥漫 孤立结节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