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左侧孤立髂动脉瘤1例
1
作者 曹健鹏 张秀军 +2 位作者 黄梅 戴兵 殷述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30-532,共3页
患者男性,70岁,主因左腹部疼痛继而发现搏动l生肿物9个月,于2012年3月20日入院。查体:左下腹可扪及搏动性肿物,边界触及不清,轻微压痛。双下肢无水肿.皮色皮温正常。
关键词 孤立髂动脉瘤 腔内治疗 覆膜支架
下载PDF
孤立性髂动脉瘤6例临床诊疗分析
2
作者 杜柏林 刘鹏 宋民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6-1120,共5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骼动脉瘤(isolated iliac artery aneurysms,IIAA)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IIAA的6例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72.3±5.3)岁(64~79岁... 目的探讨孤立性骼动脉瘤(isolated iliac artery aneurysms,IIAA)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IIAA的6例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72.3±5.3)岁(64~79岁)。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成功完成手术,其中介入治疗5例,开放手术1例。5例患侧髂内动脉获栓塞,1例经髂动脉分支支架技术重建髂内动脉,均未出现Ⅰ、Ⅱ型内漏。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穿刺点出血、臀肌跛行、结肠缺血、脊髓缺血等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具有损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死亡率低等优点,已逐渐取代传统手术成为IIAA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动脉瘤 覆膜支架血管内隔绝术 动脉分支支架 内漏
下载PDF
孤立性髂动脉瘤超声表现与CT血管造影的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慧 崔进 +6 位作者 李梓伦 王深明 常光其 王劲松 胡作军 姚陈 黄雪玲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比较孤立性髂动脉瘤(IIAA)超声影像与CT血管造影(CTA)的表现,探讨超声检查在IIA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科行超声检查的IIAA患者19例,患者均同时进行CTA检查,对动脉瘤的位置,形态、附壁血栓及... 目的比较孤立性髂动脉瘤(IIAA)超声影像与CT血管造影(CTA)的表现,探讨超声检查在IIA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科行超声检查的IIAA患者19例,患者均同时进行CTA检查,对动脉瘤的位置,形态、附壁血栓及最大直径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发现髂总动脉瘤25个,其中伴后壁溃疡2个,伴附壁血栓11个,与CTA检查结果完全一致,其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达到100%;对于累及髂内动脉的IIAA,超声检查发现髂内动脉瘤为6个,CTA检查为7个,超声诊断髂内动脉瘤的准确率、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100%;超声发现髂内动脉瘤伴附壁血栓4个,CTA检查为5个,超声诊断髂内动脉瘤附壁血栓的准确率、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100%。对超声检查发现的25个髂总动脉瘤及6个髂内动脉瘤最大径及附壁血栓厚度与CTA测量数值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对IIAA尤其对于诊断孤立性髂总动脉瘤进行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超声对于IIAA患者的术前检查及筛查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孤立动脉瘤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在介入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文辉 蒲俊舟 +6 位作者 薛玉国 黄小勇 郭曦 李铁铮 刘光锐 韩晓峰 黄连军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5期494-498,共5页
目的:探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应用于介入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IIAAs)的安全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自2011年8月至2016年7月,共7例男性患者,年龄49~82岁,平均年龄(69±10.5)岁,因IIAAs接受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应用于介入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IIAAs)的安全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自2011年8月至2016年7月,共7例男性患者,年龄49~82岁,平均年龄(69±10.5)岁,因IIAAs接受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其中单侧病变3例;双侧病变4例,4例合并髂内动脉瘤。6例患者使用Microport Aegis-B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1例使用Powerlink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远端共使用9枚髂动脉延长支架。1例患者行髂内动脉预栓塞以避免II型内漏。术后分别于1、6、12个月及以后每年一次行临床及影像随访。结果:7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一体式覆膜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一体式支架主体近端直径为24~26 mm,长度为80~90 mm。6例患者单侧髂内动脉开口覆盖,1例患者双侧髂内动脉开口覆盖,无盆腔及臀肌缺血发生,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时间(32.5±19)个月(12~70个月)。患者随访期内无支架移位,无支架相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1例随访内发现轻度II型内漏。结论: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治疗IIAAs安全有效,近中期疗效满意,特别是对于近端锚定区不足或双侧受累的患者有其独到特殊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动脉瘤 一体式分叉型支架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孤立性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附二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陆民 黄新天 +2 位作者 刘晓兵 殷敏毅 蒋米尔 《临床外科杂志》 2006年第9期606-607,i0001,共3页
关键词 动脉瘤 孤立 治疗
下载PDF
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问题(附25例报告)
6
作者 郭平凡 陈福真 +2 位作者 洪志鹏 杨珏 符伟国 《腹部外科》 2001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 总结 2 5例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 196 4年~ 1998年我院收治的 2 5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18例 ,外伤性 2例 ,白塞氏病 2例 ,感染性 3例。动脉瘤直径 3~ 12cm。动... 目的 总结 2 5例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 196 4年~ 1998年我院收治的 2 5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18例 ,外伤性 2例 ,白塞氏病 2例 ,感染性 3例。动脉瘤直径 3~ 12cm。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 16例 ,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移植 2例 ,瘤体内修补、髂动脉结扎及腔内旁路术各 1例。未手术 4例。结果 手术的 2 1例全部治愈。平均随访 9.8年 ,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孤立性髂动脉瘤是罕见而重要的疾病 ,破裂出血时危险性高 ,临床表现复杂。主要依靠超声、CT、MRA、SCTA及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为最常用的术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造影 螺旋扫描机血管造影 治疗
下载PDF
孤立性髂动脉瘤病人围术期护理
7
作者 谢颖 吕燕 张连英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1年第11期2989-2990,共2页
孤立性髂动脉瘤指仅发生于髂动脉的瘤样扩张性病变,以管径大于2.5cm或大于正常直径的1.5倍为诊断标准。髂动脉瘤常与腹主动脉瘤合并出现,不伴有腹主动脉瘤的孤立性髂动脉瘤临床上很少见,患病率为0.03%,
关键词 孤立动脉瘤 围术期护理 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扩张性病变 诊断标准 患病率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张锐利 邓建永 赖会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672-674,共3页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证实的孤立性髂动脉瘤患者声像图特征。结果双侧髂动脉瘤1例,右侧髂总动脉瘤5例,正常平行髂动静脉形态消失,病变局部动脉扩张,动脉结构失常,静脉受压...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证实的孤立性髂动脉瘤患者声像图特征。结果双侧髂动脉瘤1例,右侧髂总动脉瘤5例,正常平行髂动静脉形态消失,病变局部动脉扩张,动脉结构失常,静脉受压,局部动脉管壁增厚,回声增强,见附壁血栓,部分病人近段血管壁上见硬斑块形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元创、方便、实用、动态的检查手段,对于髂动脉瘤的诊断具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动脉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孤立性髂动脉瘤诊治4例报告
9
作者 戈小虎 唐英 +2 位作者 龚旭晨 李雪松 刘述来 《新疆医学》 2003年第3期70-71,共2页
孤立性动脉瘤是一种罕见的盆腔动脉疾病,根据尸体解剖,其发生率为0.65%,占腹腔所有动脉瘤的2%~7%,与主动脉瘤比较占7.8%[1-4].我科从1997年3月开始至2001年7月收4例病人,报告如下.
关键词 孤立动脉瘤 诊断 治疗 腹痛 腰痛
下载PDF
1例孤立性髂动脉瘤伴髂动脉瘤-输尿瘘临床资料回顾与超声表现研究
10
作者 姚亚宁 白小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8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孤立性髂动脉瘤伴髂动脉瘤-输尿瘘结果,探究超声诊断孤立性髂动脉瘤伴髂动脉瘤输尿管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孤立性髂动脉瘤伴髂动脉瘤-输尿瘘的医学影像资料以及手术结果,研究超声对该类疾病的诊断价值。结...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孤立性髂动脉瘤伴髂动脉瘤-输尿瘘结果,探究超声诊断孤立性髂动脉瘤伴髂动脉瘤输尿管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孤立性髂动脉瘤伴髂动脉瘤-输尿瘘的医学影像资料以及手术结果,研究超声对该类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证实:(1)右肾体积增大右肾盂及输尿管上段扩张并积血;(2)膀胱内低回声团块(考虑血凝块);(3)右侧髂窝无回声包块(髂动脉瘤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4)左肾未见明显异常。CT检查结果证实:(1)右侧髂总动脉起始部动脉瘤,形态规则性差,病变位置和右侧输尿管关系紧密,建议进一步复诊。(2)右侧肾脏增大,肾盂扩张,右侧输尿管扩张,输尿管和膀胱内呈高密度影,建议结合病史检查,在必要情况下开展膀胱镜检查。(3)盆腔积液。血管CTA证实:右侧髂总动脉起始部动脉瘤,病变与右侧输尿管关系密切。手术证实:右侧髂动脉感染性动脉瘤,右侧髂动脉-输尿管瘘,右侧肾盂、输尿管、膀胱积血。结论:使用超声检查孤立性髂动脉瘤疾病,有着无创、价格经济、重复性强等优势,该法能准确判断出瘤体大小和形态以及是否存在附壁血栓等情况,可视为诊断孤立性髂动脉瘤的首选方式,该法在诊断此疾病方面有着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动脉瘤 动脉瘤-输尿管瘘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孤立性髂动脉瘤的医学影像诊断和腔内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健 胡文跃 +1 位作者 谭书德 张红梅 《影像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65-69,共5页
孤立性髂动脉瘤有罕见、隐匿性强、随时出现破裂、形成血栓及神经压迫等特征,通常有较高的死亡率。由于孤立性髂动脉瘤患者的症状通常被掩盖,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对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致病因... 孤立性髂动脉瘤有罕见、隐匿性强、随时出现破裂、形成血栓及神经压迫等特征,通常有较高的死亡率。由于孤立性髂动脉瘤患者的症状通常被掩盖,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对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致病因素、现代医学影像技术诊断及腔内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动脉瘤 医学影像诊断 腔内治疗
下载PDF
腔内修复术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12
作者 张范 薛晨 +1 位作者 陈宁恒 郭学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814-816,共3页
目的分析孤立性髂内动脉瘤(IIIAA)血管腔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8年接受血管腔内治疗的21例IIIA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平均手术时... 目的分析孤立性髂内动脉瘤(IIIAA)血管腔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8年接受血管腔内治疗的21例IIIA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65.7±22.5)min,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2±1.2)d,平均随访时间(24.1±10.2)个月,随访期间无IIAA相关死亡率和支架/支架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21例CT随访中,动脉瘤直径稳定18例(85.71%),2例缩小(9.52%),1例(4.76%)增大。21例经增强CT评估,1例(4.76%)发生继发性内漏,1例需要继发性干预(4.76%)。结论 IIIAA患者的血管腔内治疗是可行和安全的,且其创伤小、恢复快,可行性高,可替代传统开放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治疗 孤立动脉瘤 支架
下载PDF
退休职工体检超声发现孤立性髂动脉瘤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红萍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5期253-254,共2页
目的:(1)通过病例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认识及诊断方法,从而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使疾病得到早发现、早治疗。(2)面对社区退休职工这一血管性疾病高发人群,除进行常规体检部位检查的同时,也应警惕并重视血管方面的疾病。方法... 目的:(1)通过病例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认识及诊断方法,从而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使疾病得到早发现、早治疗。(2)面对社区退休职工这一血管性疾病高发人群,除进行常规体检部位检查的同时,也应警惕并重视血管方面的疾病。方法:回顾性分析在社区退休职工健康体检中发现孤立性髂动脉瘤一例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结果:患者最终诊断为左侧孤立性髂动脉瘤,并及时进行干预治疗。结论:(1)孤立性骼动脉瘤是指不伴有腹主动脉扩张,仅发生在骼动脉的瘤样扩张性病变,临床表现不明显,多于偶然检查发现。多发于老年男性。主要病因为动脉管壁的退行性变伴扩张,形成动脉瘤,瘤体随血流冲击,动脉瘤壁最终破裂,产生腹腔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2)目前用于髂动脉瘤的诊断技术主要有超声、CT、CT血管成像(CTA)、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等,超声检查具有无痛、简便的优点,可作为临床筛查首选方法。社区退休职工以60岁以上人群居多,且多数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高危因素,重视该人群对于动脉瘤的筛查,使疾病得到早发现,病人得到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工体检 超声 孤立动脉瘤
下载PDF
应用覆膜支架及对吻技术治疗髂总动脉瘤1例
14
作者 张强 李京雨 +2 位作者 路军良 徐力扬 刘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764-765,共2页
关键词 外科手术治疗 覆膜支架 动脉瘤 孤立动脉瘤 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腹主动脉瘤 扩张性病变 腔内隔绝术
下载PDF
腔内介入治疗髂外动脉瘤合并髂外动脉狭窄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松 王猛 赵培宾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49-152,共4页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收治的1例合并髂外动脉狭窄的髂外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该患者确诊为髂外动脉瘤,同时合并髂外动脉狭窄,治疗上选择血管腔内技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受益。对于髂外动脉瘤合并髂动脉狭窄的患者,血...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收治的1例合并髂外动脉狭窄的髂外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该患者确诊为髂外动脉瘤,同时合并髂外动脉狭窄,治疗上选择血管腔内技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受益。对于髂外动脉瘤合并髂动脉狭窄的患者,血管腔内治疗是一种治疗有效的微创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动脉瘤 动脉瘤 动脉狭窄 腔内治疗
下载PDF
孤立性髂动脉瘤分型及诊治进展
16
作者 王梦佳 庆开雄 赵凌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54-159,共6页
孤立性髂动脉瘤是临床上罕见的疾病,其起病隐匿,一旦破裂,救治困难,死亡率极高。因此,发现疾病并对其进行合适分型和选择适宜治疗方案极为重要。近年来,腔内治疗逐渐替代传统开腹手术已经成为一线治疗方案,少部分学者提出可根据动脉瘤... 孤立性髂动脉瘤是临床上罕见的疾病,其起病隐匿,一旦破裂,救治困难,死亡率极高。因此,发现疾病并对其进行合适分型和选择适宜治疗方案极为重要。近年来,腔内治疗逐渐替代传统开腹手术已经成为一线治疗方案,少部分学者提出可根据动脉瘤的解剖形态、影像学检查等将孤立性髂动脉瘤进行临床分型,以便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腔内治疗方案。因此,回顾现有已发表的文献,对孤立性髂动脉瘤的治疗进展及分型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动脉瘤 腔内治疗 支架
下载PDF
孤立性髂动脉瘤介入治疗3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训强 陈宦君 +8 位作者 张金辉 张丽琼 杨瑛 王冀锋 纪敏 杨春鑫 田民 朱恩帅 李翠红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64-968,共5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血管介入科采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39例,术后3个月、6个月及之后的每年对病人进行随访,探讨相关治疗方法。结果 3... 目的探讨孤立性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血管介入科采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39例,术后3个月、6个月及之后的每年对病人进行随访,探讨相关治疗方法。结果 39例病人分型有1A:Ⅰ型1例,1B:Ⅱ型8例,1D:Ⅳ型17例,2B:Ⅱ型2例,2D:Ⅳ型1例,2E:V型10例。平均瘤体最大直径为(42.4±11.2)mm(23.0~77.0 mm)。39例病人均顺利完成介入手术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中保留双侧髂内动脉1例,保留一侧髂内动脉29例,双侧髂内动脉均封闭9例,术中行一侧髂内动脉栓塞9例,行双侧髂内动脉均栓塞1例,手术时间为(49.0±17.0)min(35.0~87.0 min),术后随访(31.9±17.7)个月(5~69个月),术后除1例左髂动脉瘤破裂且合并肾衰竭的病人死亡,其余病人均好转出院,复查CTA示髂动脉瘤被完全封闭,支架形态位置良好,无内漏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孤立性髂动脉瘤起病隐匿,早期多无症状,CT等检查能够早期诊断。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应注意在术前根据髂动脉瘤的累及范围,近远端有无足够的锚定区进行分型,并对不同分型进行有差别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动脉瘤 介入治疗 支架
原文传递
孤立性髂动脉瘤的外科及腔内治疗 被引量:4
18
作者 万恒 林智琪 +4 位作者 陆京伯 周忠信 符方勇 叶玲 刘正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8-570,共3页
目的总结孤立性髂动脉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例孤立性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接受髂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重建手术;4例高龄且合并症较多的患者接受腔内支架修复术。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均获成功,1例接受腔内治疗患... 目的总结孤立性髂动脉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例孤立性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接受髂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重建手术;4例高龄且合并症较多的患者接受腔内支架修复术。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均获成功,1例接受腔内治疗患者术后出现腹膜后脓肿,经积极抗感染及手术引流后治愈;余7例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所有患者存活良好,无复发。结论外科开放手术及腔内手术均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临床上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对于高龄且合并症较多的高危患者应首选腔内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动脉瘤/外科学 人工血管 支架
原文传递
孤立性髂动脉瘤28例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平凡 陈福真 +2 位作者 洪志鹏 杨钰 符伟国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67-567,共1页
关键词 孤立动脉瘤 诊断 治疗 罕见肿瘤
原文传递
孤立性髂动脉瘤的手术及血管腔内治疗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克勤 杨宝钟 +8 位作者 张望德 苑超 邢彤 廖传军 原标 李谈 宋盛晗 张杨 马展宏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830-1831,共2页
髂动脉瘤常与腹主动脉瘤合并出现,不伴有腹主动脉瘤的孤立性髂动脉瘤临床上少见,患病率为0.03%,在动脉瘤疾病中所占比例〈2%,破裂率为14%~70%。孤立性髂动脉瘤包括髂总动脉瘤、髂内动脉瘤和髂外动脉瘤,发病部位多数在髂总动... 髂动脉瘤常与腹主动脉瘤合并出现,不伴有腹主动脉瘤的孤立性髂动脉瘤临床上少见,患病率为0.03%,在动脉瘤疾病中所占比例〈2%,破裂率为14%~70%。孤立性髂动脉瘤包括髂总动脉瘤、髂内动脉瘤和髂外动脉瘤,发病部位多数在髂总动脉;病因可能与妊娠、感染、手术损伤、创伤、马方综合征及其他胶原病有关,但主要的病因还是动脉粥样硬化。我院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动脉瘤 手术损伤 血管腔内治疗 腹主动脉瘤 动脉瘤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 马方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