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教学理念——以保险专业人才陪养为例
1
作者 姚书杰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31-35,共5页
我国高等教育在短期内完成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过渡,其中必然伴随着教育质量的适应性变迁。在扩招和市场化取向趋势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如何保证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是人们和社会担忧的重点问题。"教为不教,学为创造... 我国高等教育在短期内完成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过渡,其中必然伴随着教育质量的适应性变迁。在扩招和市场化取向趋势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如何保证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是人们和社会担忧的重点问题。"教为不教,学为创造"教学理念的运用可以保证高校教育质量的稳定性与适用性。但在"教为不教,学为创造"教学理念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制度性障碍,通过制度安排、制度结构和制度体系的构建可以确保高等教育质量,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教育质量 “教为不教 学为创造”
下载PDF
基于“交互主体性”与“存在之真理”的教学理念——“教为不教,学为创造”作为教学理念再诠释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松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4-93,共10页
近代以来所逐渐形成的传统或主流的教学理念,总是基于单向主体性与单向知识主义的立场,其后果就是将“诲人不倦”与“学海无涯”分别作为对“师”与“生”的要求。“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教学理念则试图超越这种成规。一方面,它力图以... 近代以来所逐渐形成的传统或主流的教学理念,总是基于单向主体性与单向知识主义的立场,其后果就是将“诲人不倦”与“学海无涯”分别作为对“师”与“生”的要求。“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教学理念则试图超越这种成规。一方面,它力图以“交互主体性”这一概念来理解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它尝试以朝向“存在之真理”的开放姿态来获得更为丰富而广阔的人类经验。最后,本文的理念落实为培养“健全的人”,以抵御传统的主客二元对立境域中衍生出来的工具理性之技术化生产、科层结构、人文的主体性缺失而导致的“单向的人”的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为不教 学为创造 交互主体性 存在之真理 健全的人
下载PDF
对“教为不教”理念的分析和理解 被引量:1
3
作者 习洪英 《才智》 2013年第31期115-115,共1页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教为不教"的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界曾经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即便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仍具有现实意义。分析和理解"教为不教"理念对启示我国教育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教为不教 学为创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