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子的“是知也”和芝诺的圆——学思关系与隐性知识新解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延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6,共5页
本文通过对孔子和芝诺两位东西方古典哲人的经典名言的重新解读,找出它们表面意思背后隐藏的深刻的教育思想。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学与思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提出了"有效边界"理论,构建了一套更加符合认知规律的学思... 本文通过对孔子和芝诺两位东西方古典哲人的经典名言的重新解读,找出它们表面意思背后隐藏的深刻的教育思想。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学与思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提出了"有效边界"理论,构建了一套更加符合认知规律的学思模型,为教育学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是知也” 芝诺的圆 “有效边界” 学思关系 隐性知识
下载PDF
中国心学教育传统与岭南心学的智慧
2
作者 刘良华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28-37,共10页
中国心学教育集中讨论三个关系。一是情理关系,重视人的情感欲望对求知的兴发;二是学思关系,重视有主见的思考与自学自得,强调批判性思考对求知的兴发;三是知行关系,重视知行合一,认为学习的重点不是读书而是日常生活与做事,强调行动对... 中国心学教育集中讨论三个关系。一是情理关系,重视人的情感欲望对求知的兴发;二是学思关系,重视有主见的思考与自学自得,强调批判性思考对求知的兴发;三是知行关系,重视知行合一,认为学习的重点不是读书而是日常生活与做事,强调行动对求知的兴发。这三个关系同时也是中国心学发展史上几次论战的焦点。早期的孟子和荀子之间的论战已经关注了这三个关系;宋代朱熹和陆九渊的论战以及岭南学派也同样在这三个关系上提出了各自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学 岭南 学思关系 知行关系
下载PDF
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评“独立思考”在高校文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被引量:7
3
作者 苗曼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1,58,共7页
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向"学思关系"这一古老命题提出了进一步考察需求。通过读书或聆听之"学"与通过个人的独立之"思"而获得的见解,两者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前者属于"了解之知",其本质是别... 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向"学思关系"这一古老命题提出了进一步考察需求。通过读书或聆听之"学"与通过个人的独立之"思"而获得的见解,两者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前者属于"了解之知",其本质是别人思想在自己身上的寄存;后者则属于"体悟之知",是从个体内部生发出来的具有强劲生命力的"种子"思想。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尤其是文科人才培养曾长期处于"学"主"思"辅的单向失衡状态。以"独立思考"主导的新型"学思关系"意味着:不思不学、先思后学、以学辅思。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应从"学思关系"层面进行深刻转型,从而使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根本依托。与之相应,我国高校教师亦应同时转变自身的执教理念:从"我知故我教"到"我思故我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人才培养 学思关系 独立思考 读书 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