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代学术主体评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国华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汉代学术主体评论在不同的社会领域、学术体系、派别和个人之间进行,涉及学术研究者的立场、方法和成就诸层面,已经铸成一系列相对固定的概念,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儒宗、通儒、俗儒和耆儒。一般儒生较为推崇儒宗、通儒,通儒比较轻视俗儒、... 汉代学术主体评论在不同的社会领域、学术体系、派别和个人之间进行,涉及学术研究者的立场、方法和成就诸层面,已经铸成一系列相对固定的概念,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儒宗、通儒、俗儒和耆儒。一般儒生较为推崇儒宗、通儒,通儒比较轻视俗儒、浅儒,朝廷除任用一批名儒或大儒外,也很敬重宿儒、耆儒。这一学术主体评论的基本倾向,从政治和学术两方面影响着汉代学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学术 学术主体 学术主体评论
下载PDF
学术主体学术研究目的的道德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曹坤明 戎华刚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3-36,共4页
学术研究究竟是应当"为研究而研究、为学术而学术",还是应当选择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学术为天下公器,道德为学术之灵魂"[1]。面对愈演愈烈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应当从学术主体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维度加以分析,采取... 学术研究究竟是应当"为研究而研究、为学术而学术",还是应当选择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学术为天下公器,道德为学术之灵魂"[1]。面对愈演愈烈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应当从学术主体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维度加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学术主体的学术研究目的合道德化、合法化,在功利和道德理性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提升学术主体的学术道德水平,使其从"面包学者"的现实不断走向"哲学之士"①的理想,从而减少学术主体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主体 学术研究目的 学术道德 失范 提升
下载PDF
学术主体人格塑造与学术规范
3
作者 钟荣丙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85-187,共3页
在我国当前学术界学术主体人格缺失和学术行为不规范已成了不争的事实。通过分析学术主体人格的现存问题,提出从建立和健全学术制度、强化学术道德建设、提高学术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完善学术评价体系等方面建立学术规范,以塑造与时代相... 在我国当前学术界学术主体人格缺失和学术行为不规范已成了不争的事实。通过分析学术主体人格的现存问题,提出从建立和健全学术制度、强化学术道德建设、提高学术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完善学术评价体系等方面建立学术规范,以塑造与时代相匹配的学术主体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主体人格 学术规范 学术制度 学术评价体系
下载PDF
理工科在读女博士的学术主体性发展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川淇 张莉莉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51-58,共8页
以社会性别为视角,通过对五名理工科在读女博士的深度访谈,探讨她们读博前后的学术主体性发展状况,特别是她们在学术发展过程中如何生成对于自我学术能力的认知与评价。研究发现,传统社会性别文化在理工科领域内具有比较明显的体现,理... 以社会性别为视角,通过对五名理工科在读女博士的深度访谈,探讨她们读博前后的学术主体性发展状况,特别是她们在学术发展过程中如何生成对于自我学术能力的认知与评价。研究发现,传统社会性别文化在理工科领域内具有比较明显的体现,理工类学科被视为“男性学科”,学习过程及科研管理中所体现出的“男性气质”使女生感到不适;同时社会性别观念也在她们深造的过程中逐渐被内化到情感与认知结构中,使她们对自己学术能力和学术发展产生不自信,并在一定程度上回避未来将学术研究作为职业方向。对此,建议通过增强学校人文关怀与性别敏感性,营造性别友好的教育氛围,并借助榜样力量与同伴互助促使女生自我赋权,来提升理工科领域女博士的学术自信与发展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理工科 女博士 学术主体
下载PDF
学术主体性视角下的不当借鉴现象分析
5
作者 王春磊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192,共12页
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中国自主和对外借鉴的关系,知易行难。在时代转折阶段,不妨先“破”后“立”,梳理当前学术研究中存在哪些不当借鉴现象,从而探索正确的借鉴方式。观察发现,研究中的不当借鉴主要表现为学科... 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中国自主和对外借鉴的关系,知易行难。在时代转折阶段,不妨先“破”后“立”,梳理当前学术研究中存在哪些不当借鉴现象,从而探索正确的借鉴方式。观察发现,研究中的不当借鉴主要表现为学科语言和理论没有经过内化吸收再转化,缺乏中国化过程,典型如翻译式概念、翻译式话语,以及单纯以工具式思维进行借鉴。以期待可能性、街头官僚和地方官员晋升锦标赛三个代表性理论概念为例,经过语用学分析、发生学考察和效用评估,可以发现不当借鉴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不良影响和潜在风险。学术研究中的不当借鉴是我国社会科学学科学术体系建立的历史副产品,但也不乏推崇学科专业化思维的影响,更直接的原因是治学方式的偏差。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应对此有所警醒和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学术主体 不当借鉴 话语体系 治学
原文传递
侨易学与中国学术主体性之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龙 《上海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68,126,共8页
叶隽先生通过吸收《周易》中"易"的交易思想与李石曾关于"侨"的相关理论,创发了侨易学。他并没有将侨易主体仅仅限制在留学生等个人身上,还推而广之将中西文化纳入侨易主体的分析中,具体研究了两者在历史上,尤其是... 叶隽先生通过吸收《周易》中"易"的交易思想与李石曾关于"侨"的相关理论,创发了侨易学。他并没有将侨易主体仅仅限制在留学生等个人身上,还推而广之将中西文化纳入侨易主体的分析中,具体研究了两者在历史上,尤其是近代以来的融合、碰撞的历程,展示了侨易学深广的理论面相。侨易学的创发以中国问题的解决和中国道路的探索为立足点,体现了建立中国学术主体性的理论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易学 交易 学术主体 中国道路
原文传递
从客观实证到主体精神——论百年章学诚思想研究中的学术转向
7
作者 杨毓团 《殷都学刊》 2009年第4期129-135,共7页
晚清民国以降,国内外学界对章学诚思想的研究颇为重视,但对其学术价值的认知却是充满分歧的。在百余年来的学术与思想的互动中,章学诚思想研究也随之发生了从注重客观实证到强调主体精神的学术转向。其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对章学诚&qu... 晚清民国以降,国内外学界对章学诚思想的研究颇为重视,但对其学术价值的认知却是充满分歧的。在百余年来的学术与思想的互动中,章学诚思想研究也随之发生了从注重客观实证到强调主体精神的学术转向。其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对章学诚"六经皆史"论的方法论意义的新估价;对章氏学术主体性精神思想的发掘;对章氏现代文本论思想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现代实证史学 六经皆史论 学术主体 现代文本论思想
下载PDF
学术主体的文化身份及其二重性特征
8
作者 黄发玉 《南方论丛》 2008年第4期37-44,共8页
从历史的角度看,学术主体是人作为主体演化的一个阶段,即从文化主体,到知识主体,再到学术主体;从逻辑的角度看,学术主体与文化主体和知识主体,是一个层次递进的关系,即文化主体外延最大,知识主体次之,而学术主体外延最小。而学术主体外... 从历史的角度看,学术主体是人作为主体演化的一个阶段,即从文化主体,到知识主体,再到学术主体;从逻辑的角度看,学术主体与文化主体和知识主体,是一个层次递进的关系,即文化主体外延最大,知识主体次之,而学术主体外延最小。而学术主体外延最小。学术主体是有二重性,即学术个体和学术群体主体。这两者在本质上的辩证统一关系,构成了学术主体独有的文化身份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 知识主体 学术主体 个体主体 群体主体 文化身份
原文传递
学术权力概念及学术权力主体辨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学海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17,共4页
高等学校的学者开展学术活动的自由是法律赋予的学术权利;学术权力是对学术活动中产生的学术事物的管理权力;学术权威和学术魅力只有和正式的学术职务结合才能起到学术权力的作用;现代高等学校存在学者和行政官员两元学术权力主体;学术... 高等学校的学者开展学术活动的自由是法律赋予的学术权利;学术权力是对学术活动中产生的学术事物的管理权力;学术权威和学术魅力只有和正式的学术职务结合才能起到学术权力的作用;现代高等学校存在学者和行政官员两元学术权力主体;学术权力的主体和行政权力的主体存在交叉,使高等学校学术管理产生矛盾与冲突,加强民主决策是解决学术权力冲突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权力 学术权利 学术权力主体 辨析
下载PDF
论学术自由及其主体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满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73-78,共6页
目前,学界对学术自由以及享有学术自由的主体范围颇有争议,学者们几乎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7条作为学术自由的宪法依据,与此同时,却有不少学者得出只有公民中的少数人才享有学术自由这一矛盾结论。文章旨在厘清这些问题,界定... 目前,学界对学术自由以及享有学术自由的主体范围颇有争议,学者们几乎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7条作为学术自由的宪法依据,与此同时,却有不少学者得出只有公民中的少数人才享有学术自由这一矛盾结论。文章旨在厘清这些问题,界定学术及学术自由的内涵,分析学术自由的宪法依据,明确享有学术自由的主体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 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的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下载PDF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内涵、产生及构成要素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余波 宋艳辉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目的/意义]学术话语权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和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学术权力结构的地位和影响。因此,对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内涵、产生和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及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在明... [目的/意义]学术话语权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和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学术权力结构的地位和影响。因此,对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内涵、产生和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及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在明确学术话语权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学术话语权的产生及过程。其次,从学术主体层面,详细分析了学术个体、学术机构和学术国家。最后,对中国学术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及有关评价的组织实施要点和评价的局限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涉及多方面的构成要素,主要从学术主体层面将构成要素大致归结为学术引领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话语权 中国学术话语权 构成要素 学术主体
下载PDF
论新闻学术话语的形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保军 王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9-125,共7页
新闻学术话语是学术主体依托新闻研究对象形成的概念、范畴等的表达方式、表达体系,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性、明显的时空适用性、鲜明的价值蕴含性及相对容易的理解性。"自发生成"与"自觉构建"是新闻学术话语形成的... 新闻学术话语是学术主体依托新闻研究对象形成的概念、范畴等的表达方式、表达体系,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性、明显的时空适用性、鲜明的价值蕴含性及相对容易的理解性。"自发生成"与"自觉构建"是新闻学术话语形成的两条基本路径,自发是基础,自觉是关键,而自发与自觉的统一是学术话语形成的真实机制,是学术话语生成的总体规律。中国特色新闻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应当尊重新闻学术话语生成的总体规律,处理好"自发生成"与"自觉构建"的基本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 学术话语 表达 学术主体 学术规律 智能媒介
下载PDF
学术权力与学术伦理规制实现之探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龙红霞 易连云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8,共3页
从规制的要素来看,学术权力是伦理规制的原动力。学术主体的多样态性诞生不同的学术权力类型,学术管理权力的异化导致规制的动力不足。学者学术权力高度集中,导致出现学术专断或学术权力寻租等现象。从价值的维度提升学术主体的伦理精神... 从规制的要素来看,学术权力是伦理规制的原动力。学术主体的多样态性诞生不同的学术权力类型,学术管理权力的异化导致规制的动力不足。学者学术权力高度集中,导致出现学术专断或学术权力寻租等现象。从价值的维度提升学术主体的伦理精神,保持学术管理权力和学者学术权力之间的必要张力,是伦理规制得以实现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制 学术权力 学术管理 学术伦理 学术主体 原动力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区域国别学科建设的理论意义与学术治理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洁勉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2年第4期1-11,I0002,共12页
中国的区域国别学科建设见证了中华民族复兴及与世界互动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迈上了新的台阶。在理论建设方面,确立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中国区域国别研究、教学和人... 中国的区域国别学科建设见证了中华民族复兴及与世界互动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迈上了新的台阶。在理论建设方面,确立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中国区域国别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积极创新理念和理论,开始了在国际学理和学术交流方面从仰视到平视的新阶段。新时代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要站在世界高度和学术深度予以认识和提升,需要明确学术边界和主体,加强学术体系建设。新时代中国区域国别学科建设的指导是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目标,基础是相关的专业,平台是研究、教育机构,抓手是研究课题,依靠则是各种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区域国别研究 区域国别学科建设 区域国别学 理论意义 学术 边界 学术主体 学术体系 学术治理
下载PDF
中国宪法学的学术使命与功能的演变——中国宪法学30年发展的反思 被引量:14
15
作者 韩大元 《北方法学》 2009年第2期5-17,共13页
宪法学的历史源远流长,不同时代的宪法学承担不同的学术使命。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宪法学以其学术逻辑与主体性,推动了社会发展与进步,确立了自己的历史方位与功能。通过对宪法学学术使命与功能演变过程的分析,对宪法学30年发展中... 宪法学的历史源远流长,不同时代的宪法学承担不同的学术使命。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宪法学以其学术逻辑与主体性,推动了社会发展与进步,确立了自己的历史方位与功能。通过对宪法学学术使命与功能演变过程的分析,对宪法学30年发展中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学术反思,提出"后30年宪法学"发展的基本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学 学术脉络 学术主体
下载PDF
期刊编委国际学术话语权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波 邱均平 《情报工程》 2021年第3期18-31,共14页
[目的/意义]国际学术话语权是目前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中国学术编委话语权进行评价和分析,可更全面的了解中国学术编委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地位和作用。[方法/过程]本文在梳理学术期刊和学术话语权及其关系的基础上,以国际生物医... [目的/意义]国际学术话语权是目前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中国学术编委话语权进行评价和分析,可更全面的了解中国学术编委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地位和作用。[方法/过程]本文在梳理学术期刊和学术话语权及其关系的基础上,以国际生物医学学科的高影响力期刊Archives of Toxicology为例,从学术主体视角深入探讨了学术编委的国际学术话语权。[结果/结论]发现国际学术编委的学术话语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中国在该领域学术编委的国际学术话语权还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话语权 期刊编委 评价研究 学术主体
下载PDF
论学术自由 被引量:1
17
作者 葛宇宁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13,共5页
学术研究的目标是真理和知识,而学术自由是要保护这种活动,使学术主体能够免受外在干扰和压制,从而自主地开展学术活动。学术自由的存在有其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认识、政治、道德、人性四个方面。学术自由本身不是一种绝对的自... 学术研究的目标是真理和知识,而学术自由是要保护这种活动,使学术主体能够免受外在干扰和压制,从而自主地开展学术活动。学术自由的存在有其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认识、政治、道德、人性四个方面。学术自由本身不是一种绝对的自由,它也有自己的边界。学术自由的"四至"分别是人类根本之伦理、学术过程之规范、与公民自由之区分和良善之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自由 学术研究 学术主体
下载PDF
戴震的学术思想分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彤磊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60-62,共3页
戴震兼擅义理与考据,在乾嘉学术史上独树一帜。乾嘉以来,学者对戴震学术思想定位不同,对其学术思想分期也持论不一。梁启超、胡适、钱穆、余英时等近现代学者都对戴震的学术思想有过不同阶段的划分。文章在学术主体视界下探讨戴震的学... 戴震兼擅义理与考据,在乾嘉学术史上独树一帜。乾嘉以来,学者对戴震学术思想定位不同,对其学术思想分期也持论不一。梁启超、胡适、钱穆、余英时等近现代学者都对戴震的学术思想有过不同阶段的划分。文章在学术主体视界下探讨戴震的学术思想分期,并分析戴震各阶段的学术思想特点及其各阶段学术思想嬗变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义理 考据 学术主体 学术思想分期
下载PDF
学术社会研究
19
作者 张茂泽 徐怀东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34-38,共5页
学术 社会,俗称学术 小环境,指学术主 体进 行学术 活动 本身 及其 时空 范围 与主 客观条件,是学术 主体和学术客体 在具体学术活 动基础上的对立 统一。学术社会 ,是社会和思 想的中介领域,研 究学术社会,也是 将思想史和社 会... 学术 社会,俗称学术 小环境,指学术主 体进 行学术 活动 本身 及其 时空 范围 与主 客观条件,是学术 主体和学术客体 在具体学术活 动基础上的对立 统一。学术社会 ,是社会和思 想的中介领域,研 究学术社会,也是 将思想史和社 会史相结合的方 法的必要环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社会 学术主体 学术活动 学术主观条件 学术客观条件
下载PDF
创新型国家体系中的中国大学学术自主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杰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6年第8期21-25,共5页
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提出呼唤中国大学要学术自主。面对中国大学缺乏学术自由传统,自主创新乏力的历史与现状,当务之急是确立大学的学术主体地位,构建创新国家体系中的现代大学制度,提升大学的学术自主性。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中国 大学 学术自主 学术主体地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