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学案体文献的儒家学术史可视化分析与呈现
1
作者 王林旭 杨浩 王军 《中国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7,共13页
学案体是记述学术源流的主要体裁,学案体史书为研究历代学术思想史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本文利用学案体文献的体例特征,对学术关系进行统计、分类和绘图,实现对儒学流派和师承、家学渊源和交游等关系的可视化呈现,描绘学术史的整... 学案体是记述学术源流的主要体裁,学案体史书为研究历代学术思想史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本文利用学案体文献的体例特征,对学术关系进行统计、分类和绘图,实现对儒学流派和师承、家学渊源和交游等关系的可视化呈现,描绘学术史的整体特征。本文从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在宏观层面上,对学案体文献中的人物及关系数量予以统计描述以了解学术背景;在中观层面上,对学案传承、学术源流进行可视化;在微观层面上,通过“先驱→同辈→后继”这一关系序列构建学术传承网络,以发现学案中的“学派”。本文展现了数字人文方法在跨时代儒家学术史研究中的应用潜力,用可视化的方式生动呈现了学案体文献之间的联系,为传统的人文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法。图7。表2。参考文献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学案体 儒家学术 可视化 网络分析 学术传承
下载PDF
“尽善尽美,文质合一”儒家学术观下的高职“和谐”课堂生态研究
2
作者 张平 《中国包装》 2017年第4期53-56,共4页
儒家传统的"尽善尽美,文质合一"是一种"和谐观","和谐"则能协调整体的各方面力量走向理想的"合一";面对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的教育观念、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问题,本文探讨将儒家这种和谐观带进... 儒家传统的"尽善尽美,文质合一"是一种"和谐观","和谐"则能协调整体的各方面力量走向理想的"合一";面对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的教育观念、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问题,本文探讨将儒家这种和谐观带进高职教学,以期构建新型课堂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学术 尽善尽美 文质合一 课堂生态
下载PDF
儒家学术文化与类书编撰 被引量:2
3
作者 郜明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4-32,共9页
儒家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最稳定、最持久的部分。它自汉代奠定了一尊地位以后,便在历代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以及文化制度诸方面起支配作用。类书,是一种辑录古代文献中众多的材料,将它们按类或按韵组织成体系的一种具... 儒家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最稳定、最持久的部分。它自汉代奠定了一尊地位以后,便在历代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以及文化制度诸方面起支配作用。类书,是一种辑录古代文献中众多的材料,将它们按类或按韵组织成体系的一种具有百科性的文化载体,它必然地受到儒家学术文化的影响和支配;且反映儒家学术文化的变迁。儒家学术文化,同一般性质的文化一样,也是不断地处在变迁积累中的。虽然在政治制度、伦理道德、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儒家学术文化始终占居主导地位,但在不同的时代、随着社会形态和社会思潮的发展,儒家学术文化也是时有变迁的。这种变迁,从认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学术文化 类书 目录学
下载PDF
图书介绍:《清代学术概论·儒家哲学》/《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4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清代学术概论·儒家哲学》 《先秦政治思想史》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图书介绍
下载PDF
儒家学说的文教力量 被引量:9
5
作者 杜祖贻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2,共8页
儒家学说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代表华人的传统。因此,当社会出了问题,便归咎于儒家思想。百年来,儒学成为攻击摧毁的对象。其实魏晋以后,儒学对基层社会的影响有限,因此儒家不应负起社会封建腐败的全责,而蒙不美之名。作者认为,... 儒家学说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代表华人的传统。因此,当社会出了问题,便归咎于儒家思想。百年来,儒学成为攻击摧毁的对象。其实魏晋以后,儒学对基层社会的影响有限,因此儒家不应负起社会封建腐败的全责,而蒙不美之名。作者认为,由孔、孟、荀集大成的儒家思想,经过历代官僚将之政治化、塾师将之教条化、学究将之支离化,再加上近世中外学者将之西方化,以致本来代表中华民族经验与智能的学说不断被消磨损耗,沦为难以理解难以实践的碎文剩义。本文首先列举论证,肯定正统儒家学说的现代意义,继而提出复兴儒学的具体方案,并倡议华人社会中有识之士,负起继往圣开绝学的使命:将优秀的中华文化重新定位,使世人研习之、认识之,为社会发展新的生命力;并使此一贯彻人本精神的深厚思想,得与西方哲学宗教分庭抗礼,推动新时代人类文明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原本儒家学说 官僚版儒家学说 西化儒家学说 学术儒家学说 华人 华人社会 中华文化
下载PDF
试论费宏的思想与学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吴长庚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38,共4页
费宏是政治家,而不以学术名家。他的学术思想以孔子儒学为基础,以程朱理学为依归,接受丘氵睿的影响,心仪真德秀之学,推尊《大学衍义》。政治上,他与王阳明对立,因而在学术上,对王氏心学之诱惑愚诞、背弃圣贤亦持否定态度。他的政治思想... 费宏是政治家,而不以学术名家。他的学术思想以孔子儒学为基础,以程朱理学为依归,接受丘氵睿的影响,心仪真德秀之学,推尊《大学衍义》。政治上,他与王阳明对立,因而在学术上,对王氏心学之诱惑愚诞、背弃圣贤亦持否定态度。他的政治思想体现在正君爱民的治国之道、严体宽济的刑罚之道、损上益下的富民之道、崇教进学的育人之道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宏 儒家学术 政治实践
下载PDF
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兴衰的影响
7
作者 刘富 《新课程》 2015年第20期108-109,共2页
儒学自春秋时期开始发起,在不断的发展中,几经兴衰,以春秋时期孔子儒学为主要代表,是可以代表我国的传统学术,而这也可以作为我国历史文学的一个见证,对我国的影响更为深远。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儒家学术 演变
下载PDF
先秦儒学中政治自由思想何以可能
8
作者 陈应琴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本文在厘定西方自由观的基础上,对先秦儒学思想中所蕴含的政治自由维度从两方面进行了梳理,无论是在政治运作模式的构想上,还是在对个体具有自由选择能力的肯定上,先秦儒学都为政治自由思想的生成和发挥提供了可能。这一分析使我们对政... 本文在厘定西方自由观的基础上,对先秦儒学思想中所蕴含的政治自由维度从两方面进行了梳理,无论是在政治运作模式的构想上,还是在对个体具有自由选择能力的肯定上,先秦儒学都为政治自由思想的生成和发挥提供了可能。这一分析使我们对政治儒家和学术儒家予以适度的分离,以利于对传统思想的客观认知与合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自由思想 先秦儒学 学术儒家 政治儒家 政治运作模式 政治自由思想
下载PDF
黄宗羲佚著《理学录》考论 被引量:9
9
作者 彭国翔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4期87-104,共18页
《明儒学案》和《宋元学案》是黄宗羲对研究宋、元、明儒家学术思想史的最大贡献。但在两部《学案》之前,黄宗羲其实已有一部梳理宋、元、明儒家学术思想史的著作《理学录》。笔者几年前偶然发现了这部失传已久的著作,本文即是对该书的... 《明儒学案》和《宋元学案》是黄宗羲对研究宋、元、明儒家学术思想史的最大贡献。但在两部《学案》之前,黄宗羲其实已有一部梳理宋、元、明儒家学术思想史的著作《理学录》。笔者几年前偶然发现了这部失传已久的著作,本文即是对该书的研究。笔者首先考察《理学录》的内容和体例,进而检讨该书与今本两部《学案》之间的同异关系,最后指出该书的价值和意义。依笔者考察,《理学录》是今本两部《学案》的来源,反映了黄宗羲整理宋、元、明儒家学术思想史的最初构想。其中不少今本《学案》不见的文字,尤其是黄宗羲评论人物或学派的一些案语,对于研究宋、元、明的儒家学术思想史,特别是研究梨洲本人的学术思想史观,提供了最新的文献材料。《理学录》的发现,让我们对今本《宋元学案》的成书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从《理学录》中宋元的部分,到梨洲原稿《宋元儒学案》,再到今本《宋元学案》,构成今本《宋元学案》成书的完整过程。最重要的是,《理学录》的发现,既让我们了解到梨洲在康熙初年对宋、元、明儒家学术思想史的看法,又让我们掌握了从《理学录》到《学案》之间梨洲对宋、元、明儒家学术思想史看法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理学录》 《宋元学案》 《明儒学案》 宋元明儒家学术思想史
下载PDF
《阙里文献考》的编纂特色与史学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博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55-63,共9页
孔继汾(1725—1786),清代中期曲阜孔氏家族中最著名的经史学家之一。他的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史学与礼学,其著述有16种之多,代表作为《阙里文献考》《孔氏家仪》等。《阙里文献考》略仿马端临《文献通考》之体例,分世系、林庙、祀典、世... 孔继汾(1725—1786),清代中期曲阜孔氏家族中最著名的经史学家之一。他的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史学与礼学,其著述有16种之多,代表作为《阙里文献考》《孔氏家仪》等。《阙里文献考》略仿马端临《文献通考》之体例,分世系、林庙、祀典、世爵职官、礼、乐、户田、学校等16个门类。《阙里文献考》系统搜集、整理、考证了清中期以前的孔府文献,是研究孔子家族史、孔庙祭祀制度、儒家学术史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继汾 《阙里文献考》 儒家学术 史学价值
下载PDF
图书介绍
11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清代学术概论·儒家哲学》 清朝 学术专著 学术思想发展
下载PDF
儒家“和合”思想对高职“和谐生态课堂”建构的现实意义
12
作者 张平 《中国报业》 2017年第8期27-28,共2页
儒家传统"和谐"思想能协调各方面力量走向理想的"合一",面对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的教育观念、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问题,本文探讨将儒家这种和谐观带进高职教学,以期构建新型课堂生态环境。
关键词 儒家学术 课堂生态 和谐
原文传递
唐代孔庙释奠礼仪新探--以其功能和类别归属的讨论为中心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溢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40,共8页
释奠礼仪建立于魏晋时期,主要用来显示幼帝或太子的知识和人格的养成,因而与帝位传承紧密相关。在五礼体系中,这一礼仪有时属于吉礼,有时属于嘉礼,总体上还是偏向于嘉礼。到了唐代,除原有的孔庙释奠礼仪外,还建立了武庙释奠礼仪。孔庙... 释奠礼仪建立于魏晋时期,主要用来显示幼帝或太子的知识和人格的养成,因而与帝位传承紧密相关。在五礼体系中,这一礼仪有时属于吉礼,有时属于嘉礼,总体上还是偏向于嘉礼。到了唐代,除原有的孔庙释奠礼仪外,还建立了武庙释奠礼仪。孔庙释奠礼仪的功能和归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前期还有皇太子主持孔庙释奠礼仪的一些实例,到了晚唐,已经找不到这方面的记载了。在唐代,随着常祀制度的巩固、孔子先圣地位的重新确立、从祀制度的建立和州县释奠礼仪的开展,儒家学术传统的仪式化呈现成为孔庙释奠礼仪的重心所在。此外,孔庙释奠礼仪明确成为吉礼,并且与武庙释奠礼仪构成吉礼中独立的一类。中华帝国后期孔庙释奠礼仪的基本面貌由此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孔庙释奠礼仪 儒家学术传统 吉礼
原文传递
1985年以来中国对李退溪及退溪学研究综述
14
作者 李晓光 《东北亚研究论丛(长师大)》 2012年第1期267-276,共10页
李退溪和退溪学在朝鲜理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儒家学术发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内地的研究成果为主对李退溪及退溪学的研究作一简要综合论述,以期使李退溪及退溪学研究更加发扬光大。
关键词 中朝关系 李退溪及退溪学 儒家学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