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学术自信构建中国特色的音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州 王耀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46,共6页
学术自信,是文化自信在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中的体现。我们应该以充分的学术自信,肯定中国音乐宝藏、中国音乐理论宝库、中国音乐文献、考古发现和前人研究成果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传承弘扬价值,继承中国音乐理论优良传统,让中国传... 学术自信,是文化自信在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中的体现。我们应该以充分的学术自信,肯定中国音乐宝藏、中国音乐理论宝库、中国音乐文献、考古发现和前人研究成果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传承弘扬价值,继承中国音乐理论优良传统,让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焕发出时代的青春;以高度的学术自信,克服"单向度接轨"的局限,提倡"双向度接轨",批判地借鉴外来音乐学研究的有益成份,推动和促进中国特色音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增强学术自信,以中国实际为出发点,扎根于中华民族音乐优良传统,实现中华民族身份认同建构,以宽广的襟怀、阔大的气度,以自主性创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具备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音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自信 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继承传统 民族身份认同建构 借鉴吸收融合 双向度接轨 自主性创新
下载PDF
生态美学构建与学术自信之建立 被引量:6
2
作者 程相占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5,共6页
构建生态美学的学术准则是"全球共同问题,国际通行话语"。这条准则一方面隐含着中国美学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另外一方面隐含着建立学术自信的途径和标准:能够从生态美学角度回应全球共同问题,能够采用国际通行话语来著书立说... 构建生态美学的学术准则是"全球共同问题,国际通行话语"。这条准则一方面隐含着中国美学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另外一方面隐含着建立学术自信的途径和标准:能够从生态美学角度回应全球共同问题,能够采用国际通行话语来著书立说,能够解决国际一流学者尚未解决或尚未意识到的重要学术问题。只有做到了这些,学术自信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学术自信
下载PDF
关于学术自信问题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宪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49,55,共6页
本土学术自信是一个当下凸显的问题,它有复杂的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与中国近代以降的西方文明东渐和中国传统文化衰落密切相关。从"东亚病夫"到中国崛起,全球化背景下频繁的理论旅行激发了本土学术原创的冲动。重建中国本土学... 本土学术自信是一个当下凸显的问题,它有复杂的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与中国近代以降的西方文明东渐和中国传统文化衰落密切相关。从"东亚病夫"到中国崛起,全球化背景下频繁的理论旅行激发了本土学术原创的冲动。重建中国本土学术自信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蕴含了复杂的文化内涵和策略。克服中西非此即彼的二元张力,发明传统并建构新的本土学术研究主体的认同,乃是回复学术自信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自信 本土知识生产 全球化 西学东渐 发明传统 二元对立
下载PDF
“中国道路”视野下的学术自信——以中国儒学研究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欧阳德君 欧阳辉纯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1,共6页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形态自近代以来被边缘化。人们对儒学的认知和研究存在诸多的问题。要走出中国儒学研究的困境,一是在方法上,应当继承儒学研究传统,重视经学、训诂学的价值,合理吸收西方有益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二是在价值立场...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形态自近代以来被边缘化。人们对儒学的认知和研究存在诸多的问题。要走出中国儒学研究的困境,一是在方法上,应当继承儒学研究传统,重视经学、训诂学的价值,合理吸收西方有益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二是在价值立场上,应当以中国阐释中国,摆脱中国哲学(儒学)西方化或者是在中国的西方哲学的模式,走中国道路的学术自信之路;三是在学术态度上,应当走进儒家经典来研究儒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儒学研究 学术自信
下载PDF
学术自信 学术个性 学术使命——地方高校学报定位与发展路径抉择 被引量:8
5
作者 韩廷俊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97-101,106,共6页
如何破解地方高校学报目前的功能角色迷失与尴尬的双重困境已经成为高校学报界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摆脱困境靠的是坚守学术定位,重塑学术自信,彰显学术个性与学术使命。地方高校学报的学术定位必须立足校情实际与“学报”本位,凸显“地方... 如何破解地方高校学报目前的功能角色迷失与尴尬的双重困境已经成为高校学报界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摆脱困境靠的是坚守学术定位,重塑学术自信,彰显学术个性与学术使命。地方高校学报的学术定位必须立足校情实际与“学报”本位,凸显“地方”,以形成学报独特的学术个性。地方高校学报的学术使命在于凸显“地方高校”之科学研究与学术高地意义;在于挖掘、阐释与传播地域文化,促进地域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创新发展,以获取学术创新活力,凸显地方高校学报的办刊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学报 学术自信 学术个性 学术使命 学术定位
下载PDF
论“互联网+”时代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自信与文化自信 被引量:3
6
作者 马仁杰 李丽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17,共4页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环境,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其原因在于对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缺乏学术自信和文化自信。因此,有必要确立“互联网+”时代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自信和文化自信。在科学界定...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环境,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其原因在于对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缺乏学术自信和文化自信。因此,有必要确立“互联网+”时代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自信和文化自信。在科学界定“互联网+”时代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互联网+”时代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自信与文化自信的来源及其依据,以期深化并完善“互联网+”时代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档案学基础理论 学术自信 文化自信
下载PDF
进一步增强地方社科工作者的学术自信——以近五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为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廖洪兰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7期29-33,共5页
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在立项上越来越注重对地方和青年工作者的倾斜,地方单位也更加重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这都极大激发了地方社科工作者的学术热情和学术自信。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具有重大价值,地方社科工作者要充分把... 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在立项上越来越注重对地方和青年工作者的倾斜,地方单位也更加重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这都极大激发了地方社科工作者的学术热情和学术自信。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具有重大价值,地方社科工作者要充分把握机遇,勇于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地方社科工作者 学术自信
下载PDF
“弘扬本土文化”与“建立学术自信”——论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实质与出路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慕华 《传播与版权》 2015年第11期29-31,共3页
人文社科学术研究有其专业性和特殊性,与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相比,其与国际接轨时难度更大。现阶段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大都还停留在与国际标准"单向度接轨"的层面,造成了中国学术"他者化"的困境。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国... 人文社科学术研究有其专业性和特殊性,与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相比,其与国际接轨时难度更大。现阶段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大都还停留在与国际标准"单向度接轨"的层面,造成了中国学术"他者化"的困境。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实质在于弘扬本土文化、建立学术自信。必须坚守"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根本方针,坚信"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能打造出代表本民族文化精粹的具有国际学术竞争力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 本土文化 学术自信 他者化 国际化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的学术自觉与学术自信——评《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
9
作者 刘朝武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5-96,共2页
孙其昂教授的新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的出版,体现了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所坚持的学术理想,反映了高度的学术自觉和学术自信。孙教授的学术自觉与学术自信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的问题体现了高度自觉;概念阐述和演进体... 孙其昂教授的新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的出版,体现了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所坚持的学术理想,反映了高度的学术自觉和学术自信。孙教授的学术自觉与学术自信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的问题体现了高度自觉;概念阐述和演进体现了高度自觉;利用的材料和文献体现了高度自觉;研究的立场体现了高度自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体现了充分的学术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学术自觉 学术自信
下载PDF
时空意识与学术自信
10
作者 杨匡汉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3-14,共2页
只有拥有丰富、延续、系统文献的时间和空间的国家,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区域文化文学的研究。注重区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旨在从文学地理学上弥补时间的断裂和空间的缺失,做到"时间先后"与"空... 只有拥有丰富、延续、系统文献的时间和空间的国家,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区域文化文学的研究。注重区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旨在从文学地理学上弥补时间的断裂和空间的缺失,做到"时间先后"与"空间离合"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意识 学术自信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下载PDF
论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的学术自信与学科自觉 被引量:12
11
作者 柳宝军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6-103,共8页
党的建设研究的学术自信是基于对党的建设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构基础和建构水平的理性认知而呈现出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无论是从理论演绎的角度、历史考察的向度、实践推进的程度,还是从中外对比的维度来看,开展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研究的学术自信是基于对党的建设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构基础和建构水平的理性认知而呈现出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无论是从理论演绎的角度、历史考察的向度、实践推进的程度,还是从中外对比的维度来看,开展党的建设研究都应具有学术自信。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的学术自信需要由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确立,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党的建设学术研究的概念体系、知识增量、科学方法和实践运用等方面。要通过提升学科地位、强化学科意识、拓展学科基础、发挥学科功能树立党的建设学科自觉,以党的建设学科建设为党的建设学术自信提供坚实基础和重要支撑,以党的建设学科自觉进一步巩固和彰显党的建设学术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党的建设 学术自信 学科自觉
下载PDF
认知、养成和实践:新时代图书编辑学术自信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丽 丁三青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5-57,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学术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应深入理解图书编辑学术自信的重要作用,反思图书编辑的学术行为及其表现,构建图书编辑学术自信养成机制,采取环境、制度和主体的实践举措,不断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学术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应深入理解图书编辑学术自信的重要作用,反思图书编辑的学术行为及其表现,构建图书编辑学术自信养成机制,采取环境、制度和主体的实践举措,不断提升图书编辑树立服务文化自信和把关意识形态传播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养成图书编辑与作者平等对话、敢于表达学术见解的自信心态与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编辑 文化自信 学术自信 逻辑理路
下载PDF
“顺着说”与“倒着说”:传统文学思想史研究中的学术自信问题
13
作者 夏静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4-77,共4页
在民族文化复兴的当代语境中,知识界确有必要深刻反思百余年来西学援引的种种后遗症,确有必要甄别"顺着说""倒着说""接着说"在文化立场、价值导向以及方法范式上的根本不同。不同于"倒着说"建... 在民族文化复兴的当代语境中,知识界确有必要深刻反思百余年来西学援引的种种后遗症,确有必要甄别"顺着说""倒着说""接着说"在文化立场、价值导向以及方法范式上的根本不同。不同于"倒着说"建立在各种西学"后见之明"的理论预设上,"顺着说"是按照中国文学思想的本然脉络和固有方法研究批评史的。两者在文化立场、价值导向以及方式方法上有着根本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着说 倒着说 接着说 学术自信
下载PDF
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中的中国担当与学术自信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应辉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9年第4期27-29,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学术自信 学科建设 哲学社会科学 话语体系建设 发言权 习近平总书记
下载PDF
学术自信的宽容之维——兼论习近平学术宽容思想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峰旗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6-21,共6页
当前学术不自信主要表现为:过度依赖西方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迷信洋教材,套用西方体例、结构和崇尚西方语言,奉西方学术评价标准为圭臬,很多国际会议有名无实。其中有历史惯性的原因,也有现实因素的掣肘。宽容之于学术自信的意义,主要... 当前学术不自信主要表现为:过度依赖西方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迷信洋教材,套用西方体例、结构和崇尚西方语言,奉西方学术评价标准为圭臬,很多国际会议有名无实。其中有历史惯性的原因,也有现实因素的掣肘。宽容之于学术自信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宽容为学术自信提供环境、使学术自信成为可能并且为学术自信消除风险。习近平的宽容思想主要包括: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它既来自于历史教训的总结,也来自于现实认识的自觉,是我国学术生态建设的一项总体性原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自信 宽容 习近平
下载PDF
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学术自信的探讨
16
作者 张红丁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7年第7期54-57,共4页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自信水平有待提高,内在动力不足、路径依赖以及缺乏科研环境和政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自信水平影响较大。提升学术自信既要从专业技术人员的内在心理入手,提高其在科研工作方面的内在动力和兴趣、提升其对...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自信水平有待提高,内在动力不足、路径依赖以及缺乏科研环境和政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自信水平影响较大。提升学术自信既要从专业技术人员的内在心理入手,提高其在科研工作方面的内在动力和兴趣、提升其对于自身能力的深刻认识和受挫能力,同时也要从国家政策和体制入手,建立健全科研体制、出台更多国家政策,营造宽容、良好的科研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自信 专业技术人员 科研创新 科研体制 创新能力
下载PDF
高校学术自信应植根“中国特色”
17
作者 薛思雅 《小康》 2022年第16期60-60,共1页
中国高校退出国际排名只是起点,高校真正的学术自信应当来自对“中国特色”的深入理解,来自“扎根中国大地”的强大底气。日前,南京大学在《南京大学“十四五”规划》和《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编制中提出,学校发展... 中国高校退出国际排名只是起点,高校真正的学术自信应当来自对“中国特色”的深入理解,来自“扎根中国大地”的强大底气。日前,南京大学在《南京大学“十四五”规划》和《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编制中提出,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中国人民大学也在专家座谈会中明确提出,从2022年起,不再向任何世界大学排行榜公司提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学 专家座谈会 中国人民大学 双一流 国际排名 学术自信 学科建设 世界大学排行榜
下载PDF
新时代期刊编辑的学术自觉与自信
18
作者 陈彪 《新闻文化建设》 2024年第21期97-99,共3页
期刊编辑的学术素养对期刊的学术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至关重要,学术期刊能否引领、评价学术,其根本在于期刊编辑是否具有学术自觉与自信。本文结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的办刊经验,就期刊编辑的学术自觉与自信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新时代... 期刊编辑的学术素养对期刊的学术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至关重要,学术期刊能否引领、评价学术,其根本在于期刊编辑是否具有学术自觉与自信。本文结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的办刊经验,就期刊编辑的学术自觉与自信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新时代的期刊编辑一方面要提高编辑的学术自觉,担当期刊的学术责任;另一方面要坚定期刊编辑的学术自信,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期刊 编辑素养 学术自觉 学术自信
下载PDF
中国大学学术自由发展脉络与精神重构
19
作者 刘珊珊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2-126,共5页
中国大学学术自由并非完全的“舶来品”,而是根植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孕育于中国学术组织发展。中国的学术自由萌芽于稷下学宫和书院等古代学术组织中,历经近代动荡时期兴盛与束缚的矛盾状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起伏与革新,并随... 中国大学学术自由并非完全的“舶来品”,而是根植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孕育于中国学术组织发展。中国的学术自由萌芽于稷下学宫和书院等古代学术组织中,历经近代动荡时期兴盛与束缚的矛盾状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起伏与革新,并随改革开放而稳步推进,成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术自由已然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并得到相关政策制度的支持和保障。然而,学术界尚存学术评价体系过度量化、学术管理制度僵化、学术工作市场化与学术不端频发等问题。因此,学术界需重申学术自由,明确其内涵与边界,推动法治化建设,平衡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基于我国优秀学术传统重构学术自由精神,加快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自由 学术传统 学术自信
下载PDF
论白寿彝先生的学术自信观
20
作者 赵骞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51,共7页
白寿彝是中国20世纪下半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他的史学研究中,贯穿了很淳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白寿彝学术自信观的表现。这样的四个自信在白寿彝的史学研究中形成了一种互为支持的张力,可以看作白... 白寿彝是中国20世纪下半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他的史学研究中,贯穿了很淳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白寿彝学术自信观的表现。这样的四个自信在白寿彝的史学研究中形成了一种互为支持的张力,可以看作白寿彝为后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者留下的丰富史学遗产,在今天依然具有学术研究上的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寿彝 马克思主义史学 学术自信 史学遗产 示范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