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5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汉服装学术语篇的语义偏误分析
1
作者 刘瑶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237-239,共3页
文章深入研究了英汉服装学术语篇中的语义偏误问题。首先明确了语义偏误的定义和分类,包括词汇偏误、语法偏误和语用偏误,然后分析了可能导致这些偏误的因素,如文化差异、语法结构差异和词汇选择。为规避这些偏误,提出实用措施,包括深... 文章深入研究了英汉服装学术语篇中的语义偏误问题。首先明确了语义偏误的定义和分类,包括词汇偏误、语法偏误和语用偏误,然后分析了可能导致这些偏误的因素,如文化差异、语法结构差异和词汇选择。为规避这些偏误,提出实用措施,包括深入了解目标文化、构建双向词汇表和依赖领域专业知识,以期为英汉服装学术语篇的语义偏误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翻译 服装学术语 语义偏误
下载PDF
学术语篇中的as引导的非限定结构的元话语特征研究
2
作者 刘洋 《新潮电子》 2024年第8期247-249,共3页
学术语篇不仅科研成果的客观陈述,更是一个复杂的话语重建过程,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和人际性。元话语泛指关于话语的话语,用以组织语篇,表达作者对话语内容的看法,并将读者带入语篇,是有效建立人际互动的语言资源,它反映了发话者对读者的... 学术语篇不仅科研成果的客观陈述,更是一个复杂的话语重建过程,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和人际性。元话语泛指关于话语的话语,用以组织语篇,表达作者对话语内容的看法,并将读者带入语篇,是有效建立人际互动的语言资源,它反映了发话者对读者的理解能力、语境资源和语篇经历的认识。因此,作为连接作者、读者和文本语篇关系的重要手段,元话语已经成为学术语篇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本文以as引导的非限定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元话语特征研究,以期提高学习者的语篇写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话语 学术语 建构
下载PDF
英文医学学术语篇中词块使用的历时变化
3
作者 周欣 《海外英语》 2024年第21期73-75,共3页
针对学术论文历时研究不足的情况,文章采用自建语料库的方法,对比分析了1990—1993年和2020—2023年的英文医学学术语篇中四词词块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果发现:与20世纪90年代的医学学术语篇相比,目前的医学学术语篇中的四词词块类符数... 针对学术论文历时研究不足的情况,文章采用自建语料库的方法,对比分析了1990—1993年和2020—2023年的英文医学学术语篇中四词词块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果发现:与20世纪90年代的医学学术语篇相比,目前的医学学术语篇中的四词词块类符数量和形符数量都有所增加,但是四词词块类符与形符的比率稍有下降。有些四词词块依然被高频次使用,有些词块从过去的低频使用到现在的高频使用,有些从过去的高频使用到现在的低频使用。在过去的30年中,医学学术语篇中的动词短语相关词块的数量出现了增长,参与者导向词块的数量出现了下降。这些结果表明医学学术语篇中的词块使用具有一定的演变性,对医学学术论文写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学术语 四词词块 历时变化
下载PDF
新时代视角下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嘉琪 赵华威 《经济师》 2024年第2期237-238,240,共3页
学术语篇是学术领域思想碰撞与科研沟通的方式。元话语是话语分析和语言教育中的一个术语,在语篇功能与人际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研究价值。文章评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各类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的相关研究,主要从三个视角对其进行述... 学术语篇是学术领域思想碰撞与科研沟通的方式。元话语是话语分析和语言教育中的一个术语,在语篇功能与人际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研究价值。文章评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各类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的相关研究,主要从三个视角对其进行述评,分别是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研究,对比研究和与其他理论结合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元话语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语 元话语 研究述评
下载PDF
汉英本族语者学术语篇中立场状语位置分布对比研究
5
作者 李彤晖 孙艳萌 赵小东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6期98-103,共6页
本文基于语料库,从总体频率分布、语义类别及文本类型三个方面对比分析汉英本族语者学术语篇中使用的立场状语位置有何主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汉语本族语者倾向于将立场状语置于句首和句尾,而英语本族语者立场状语的使用位置多位于句中... 本文基于语料库,从总体频率分布、语义类别及文本类型三个方面对比分析汉英本族语者学术语篇中使用的立场状语位置有何主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汉语本族语者倾向于将立场状语置于句首和句尾,而英语本族语者立场状语的使用位置多位于句中,且位置更为灵活;从语义类别上看,汉、英本族语者使用的认知立场状语位置差异显著,前者在句首、句尾位置使用过多,在V-V位置使用过少;从文本类型来看,本科生作文中,汉语本族语者在V-V位置显著少用立场状语;在硕士论文中,汉语本族语者在句首和句尾位置过多使用立场状语。本研究对于英语教学和语言学习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本族语者 学术语 立场状语 位置
下载PDF
食学术语——揭示食事认知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6
作者 刘广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食学是食事学的简称。从我国教育系统的学科目录来看,食学属于“学科门类”级别的知识体系,是在以“食事”为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对“09农学”的拓展,是食者需求、食物获取、食事秩序“三合一”的知识体系。认知过往没有被认知的客体需要... 食学是食事学的简称。从我国教育系统的学科目录来看,食学属于“学科门类”级别的知识体系,是在以“食事”为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对“09农学”的拓展,是食者需求、食物获取、食事秩序“三合一”的知识体系。认知过往没有被认知的客体需要新概念,新知识体系的建构离不开新概念的支撑。食事认知体系是一个庞大的概念集合,仅论述“食事、食物、食者、吃”四组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食事认知的核心概念,也是建构食学体系的基础术语,确定这些基础术语是建构食学体系的前提。如果把食学体系比喻为一座大厦,食学基础术语就是建构这座大厦的“砖块”,确定食学基础术语及定义,就如同给“砖块”制定了标准,这样才能建设更好的大厦。论述的基础名词,包括“食事”类34个、“食物”类31个,“食者”类7个和“吃”类18个,共计90个。它们在建构食学体系的进程中具有根本性、引领性的作用,食学基本体系的53个学科名称,均使用了这些基础术语命名,而非粮食、食品等“种概念”。认知概念的缺失与窄化,是人类食事问题没有得到系统治理的根源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 学术语 食事 食物 食者
下载PDF
英语学术语篇人际主位的学科特点与学科语境动因
7
作者 石琳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84-91,共8页
对物理学、化学、环境工程、社会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学7个学科学术语篇中人际主位意义及词汇语法形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科的语篇在人际主位上既有共性,又展现出独特的学科特点;学术语篇中人际主位的选择受研究对象的特点... 对物理学、化学、环境工程、社会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学7个学科学术语篇中人际主位意义及词汇语法形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科的语篇在人际主位上既有共性,又展现出独特的学科特点;学术语篇中人际主位的选择受研究对象的特点、知识发展的性质、研究的程序与方法、研究者与知识的关系、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等学科语境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语 人际主位 科特点 科语境
下载PDF
汉语术语学术语体系构建的“不变”与“变”--从国际术语标准ISO 1087说起
8
作者 叶其松 《中国科技术语》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汉语术语学术语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术语学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文章通过梳理国家术语标准ISO 1087的历史沿革,对其不同版本的概念体系结构、条头术语、基本术语的定义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制订该国际术语标准的理论依据是普通术语学理论。文... 汉语术语学术语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术语学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文章通过梳理国家术语标准ISO 1087的历史沿革,对其不同版本的概念体系结构、条头术语、基本术语的定义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制订该国际术语标准的理论依据是普通术语学理论。文章认为普通术语学体系的基本术语已进入汉语之中,可用作建立汉语术语学术语体系的基础。语言文字的独特类型、不同学科传统的影响、术语规范工作的开展、对不同学科领域术语的认识、关联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贡献是构建独具特色的汉语术语学术语体系的影响因素。术语学术语体系和学科体系呈现并行发展的趋势,两者互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术语 汉语术语 术语 术语体系 概念域
下载PDF
英语学术语篇作者声音构建的历时研究
9
作者 李祯祯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0期72-78,共7页
声音构建是学术论文写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作者确立显现度以及学术身份,有效实现与读者的协商与互动。本研究首先基于声音的对话性特征,结合Hyland (2005)的引导类资源和Martain & White (2005)的介入系统的理论,对英语... 声音构建是学术论文写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作者确立显现度以及学术身份,有效实现与读者的协商与互动。本研究首先基于声音的对话性特征,结合Hyland (2005)的引导类资源和Martain & White (2005)的介入系统的理论,对英语学术语篇的作者声音构建的历时发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引导类元话语资源在不同时间阶段和学科均呈上升趋势,同时,对话扩展类资源的使用也呈上升趋势,这体现了写作中作者声音构建的人际互动特征。研究有助于揭示科学话语的历时演变,并且帮助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合理运用声音资源以提高学术写作水平。Voice construction is a vital component in academic writing, which can help writers establish visibility and academic identity and effectively negotiate and interact with readers. Drawing upon the dialogic nature of voice and integrating Hyland’s (2005) model of interactive resources with Martin & White’s (2005) engagement system,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diachronic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 realization in authorial voice construction in English academic discour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e of interactive resources is on the rise from 1980 to 2020, and the use of dialogue expansion resources is also on the rise, which reflects th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thorial voice construction in academic writing. This study helps to uncover the diachronic evolution of scientific discourse and helps writers make rational use of voice resources in the writing proces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ademic wri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语 作者声音 历时变化
下载PDF
学术语篇的语言学研究:流派分野和方法整合 被引量:23
10
作者 姜亚军 赵刚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共5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学术语篇”或“科学语篇”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目前已经在语料库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新修辞学、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的一席之地。学术语篇的语言学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同样表现...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学术语篇”或“科学语篇”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目前已经在语料库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新修辞学、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的一席之地。学术语篇的语言学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同样表现出研究的多视角和跨学科性,形成了以Swales(1990)为代表的“体裁分析法”,以Biber等人(2002)为代表的学术语篇的“多维分析法”,以及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出发点的分析方法三个研究流派。本文对这三大流派的研究切入点、研究方法和关注焦点作了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共时和历时、共性和个性以及语料库和非语料库研究方法等层面探讨了学术语篇研究方法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语 体裁分析 多维分析法 新修辞 系统功能语言
下载PDF
医学学术语篇搭配框架BE*to的评价功能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继东 黄雅婷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4-61,共8页
本文以搭配框架BE*to为研究对象,依据语言评价理论,采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详细地分析了由该搭配框所构成的多词序列在医学学术语篇中所呈现的语法型式和评价功能特征,发现该搭配框架所承载的评价功能在医学语篇中呈现出特定的语言... 本文以搭配框架BE*to为研究对象,依据语言评价理论,采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详细地分析了由该搭配框所构成的多词序列在医学学术语篇中所呈现的语法型式和评价功能特征,发现该搭配框架所承载的评价功能在医学语篇中呈现出特定的语言选择倾向性。该研究能够在一定意义上丰富医学学术语篇的评价功能研究和描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科技英语语料库 搭配框架 学术语 评价理论
下载PDF
国外学术语篇研究的新趋势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黑玉琴 黑玉芬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3,共5页
近来,学术语篇研究出现了"社会转向",在概念和方法论上都拓展了该领域的研究视野和理论框架。本文在以往学术语篇研究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对国外学术语篇研究的新趋势进行梳理和总结,从而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学术语 研究视野 理论基础 新趋势
下载PDF
模糊语对学术语篇中共识的构建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露 韩金龙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38,共5页
学术写作是一种实现作者与读者交流的社会实践活动,作者通过这种交流与读者达成共识,寻求读者对其研究发现的认可和接受,而模糊语正是实现这种交流的重要手段,对于构建共识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在Hyland(1996)模糊语体系框架内,探... 学术写作是一种实现作者与读者交流的社会实践活动,作者通过这种交流与读者达成共识,寻求读者对其研究发现的认可和接受,而模糊语正是实现这种交流的重要手段,对于构建共识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在Hyland(1996)模糊语体系框架内,探讨元话语中的模糊语在促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构建共识方面的作用。分析表明,学术论文中模糊语的使用可降低作者观点的表达力度,给读者留下解读的空间,并与读者就文中提出的观点进行讨论、协商,构建起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共识,从而提高学术论文的说服力和可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语 学术语 互动 共识构建
下载PDF
语法隐喻理论对学术语篇翻译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肖英 吕晶晶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74-77,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语法隐喻理论,并通过中英文的词汇语法对比研究,讨论了语法隐喻理论对学术语篇英汉翻译的指导作用。同时,以《语言战争》中文译著为例进行对此印证。
关键词 语法隐喻 学术语 翻译
下载PDF
英语学术语篇中的评论附加语 被引量:48
15
作者 杨信彰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13,共3页
评论附加语体现了说话人/作者对于整个或部分命题的态度。学术语篇是作者表达和阐述观点的场所。本文采用Halliday和Matthiessen的评论附加语系统,通过Kconcordance检索软件对英语学术语篇语料库中的评论附加语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评论附加语体现了说话人/作者对于整个或部分命题的态度。学术语篇是作者表达和阐述观点的场所。本文采用Halliday和Matthiessen的评论附加语系统,通过Kconcordance检索软件对英语学术语篇语料库中的评论附加语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英语学术语篇库使用了丰富的评论附加语资源,学术语篇的作者在使用评论附加语来表示自己的个人观点和判断时,首先关注的是命题的事实、自然程度、有效性和明显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论附加语 情态 学术语
下载PDF
学术语类语篇模块标注的理论整合探索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萍 沈燕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145,共8页
研究以1 000多篇英文论文的小型语料库为基本语料,试图将修辞结构理论、体裁分析理论与语言语块理论整合为一体,对学术语类语篇的模块标注进行研究。研究试图探讨如何融合3个主要理论,即以修辞结构理论为主线,如何整合修辞结构理论、体... 研究以1 000多篇英文论文的小型语料库为基本语料,试图将修辞结构理论、体裁分析理论与语言语块理论整合为一体,对学术语类语篇的模块标注进行研究。研究试图探讨如何融合3个主要理论,即以修辞结构理论为主线,如何整合修辞结构理论、体裁分析理论与语言语块理论来指导语篇模块标注,同时在理论上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结构 体裁分析 语言语块 学术语 语篇模块标注
下载PDF
学术语篇中的篇章性句干:型式、功能及双语对等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乐 李晶洁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5-51,110,共8页
篇章性句干指学术英语语料库中实施语篇组织和态度表达功能的高频半固定句级序列。本文调查篇章性句干的形式和功能,并借助可比语料库和平行语料库,确立它们的汉语对应表达。研究表明:(1)篇章性句干是学术论文中多种语篇行为的重要实施... 篇章性句干指学术英语语料库中实施语篇组织和态度表达功能的高频半固定句级序列。本文调查篇章性句干的形式和功能,并借助可比语料库和平行语料库,确立它们的汉语对应表达。研究表明:(1)篇章性句干是学术论文中多种语篇行为的重要实施语;(2)篇章性句干是型式与意义的综合体,体现了成语原则在语言组织中的主导地位;(3)篇章性句干的汉译主要采用逐词翻译和结构变换两种策略,表现为三类对应形式,即一对多、多对多和零对应。研究结果对学术语言教学和机器翻译均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篇章性句干 成语原则 学术语 语篇行为 对等
下载PDF
英语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的交往行为意义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史顺良 王三武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48,共9页
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构成了学者们开展学术活动的两大领域,学者们通过学术语篇相互交流、分享学术研究成果。本文以两大学科下的英语学术语篇为语料,以Ken Hyland的元话语人际模式为依据,结合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提出的... 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构成了学者们开展学术活动的两大领域,学者们通过学术语篇相互交流、分享学术研究成果。本文以两大学科下的英语学术语篇为语料,以Ken Hyland的元话语人际模式为依据,结合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提出的交往行为理论,从语言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元话语标记语。研究发现元话语标记语是实现交往行为意义的语言表征资源,满足有效交往所需的四种普遍有效性要求,可实现以"理解"为目的的交往行为。作者在学术语篇中普遍使用元话语旨在与受众实现互动交往,使其能更好地理解语篇所表达的观点及命题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语 元话语 交往行为意义 普遍有效性要求
下载PDF
中外译学术语的差异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卜爱萍 宫金燕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6,共3页
在引入西方语言学理论和翻译学理论很久之前,中国就有了自己的翻译实践和随之诞生的译学术语。中国传统的译学术语与西方译学术语存在着很大差异。通过分析二者的差异,我们可以找出传统译学术语的可取之处,使其发扬光大,同时借鉴吸收西... 在引入西方语言学理论和翻译学理论很久之前,中国就有了自己的翻译实践和随之诞生的译学术语。中国传统的译学术语与西方译学术语存在着很大差异。通过分析二者的差异,我们可以找出传统译学术语的可取之处,使其发扬光大,同时借鉴吸收西方译学术语的长处,进一步完善中国译学术语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 学术语 差异
下载PDF
近十五年来国内学术语篇研究综述 被引量:4
20
作者 吕长竑 周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20-24,共5页
近15年来,国内学术语篇研究在构建学术语篇的宏观结构和透视学术语篇的微观构成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研究视角过于单一,绝大多数研究均以系统功能语法或体裁分析理论为分析框架;... 近15年来,国内学术语篇研究在构建学术语篇的宏观结构和透视学术语篇的微观构成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研究视角过于单一,绝大多数研究均以系统功能语法或体裁分析理论为分析框架;二是研究方法尽管在总体上较为合理,但还可进一步丰富。因此,在研究视角上,可吸纳目前国外应用较广的、以认知语法为理论框架和从社会文化语境切入的研究角度;在研究方法上,可采用目前发展较快的、语篇的语料库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语 系统功能语法 体裁分析理论 认知语法 社会文化语境 语料库研究范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