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公共交往与学校公民教育的实践建构 |
叶飞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7
|
|
2
|
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胡春娜
周雁翎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3
|
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新指引中的国家民族教育 |
李荣安
|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2
|
|
4
|
从修身科到公民科:清末民初我国学校公民教育 |
孙凤华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1
|
|
5
|
合作学习在美国学校公民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刘一展
章安平
|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2014 |
3
|
|
6
|
九六年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指引》述评——兼与八五年《学校公民教育指引》比较 |
刘国华
|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1998 |
6
|
|
7
|
学校公民教育的公共生活策略 |
叶飞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8
|
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政策及九七后的对策 |
李军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3
|
|
9
|
论9.11之后的美国学校公民教育 |
陈平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0
|
英国学校公民教育新举措 |
吕耀中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1
|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嬗变与愿景 |
袁利平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6 |
3
|
|
12
|
多元文化视域下学校公民教育的意义 |
张梅姿
羊淑青
|
《文教资料》
|
2010 |
1
|
|
13
|
面向回归与超越回归——公民教育的论争与香港1996《学校公民教育指引》 |
桂勤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2
|
|
14
|
试论公民教育课程化与学校公民教育 |
王静
|
《经济研究导刊》
|
2010 |
2
|
|
15
|
时代背景下的美国学校公民教育中的性教育管窥 |
白尚祯
|
《中国性科学》
|
2010 |
1
|
|
16
|
学校公民教育的隐性缺位与补位对策探究 |
李宝斌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7
|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内容、途径与模式 |
袁利平
宋婷婷
|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8 |
0 |
|
18
|
德国学校公民教育一瞥 |
任平
|
《新课程研究(上旬)》
|
2013 |
1
|
|
19
|
学校公民教育要关注什么? |
徐建华
宋毅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20
|
职业学校公民教育的现状、成因及对策——以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为例 |
陆中静
|
《领导科学论坛》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