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时代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场域重构
1
作者 苏德 马圆圆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3,共9页
智能时代,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场域是以智能技术为基础,在师生之间形成的一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为目的的客观关系网络。其中,教育技术是基础,扩展教育空间并提升教育主体能力;教育主体是关键,通过技术和... 智能时代,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场域是以智能技术为基础,在师生之间形成的一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为目的的客观关系网络。其中,教育技术是基础,扩展教育空间并提升教育主体能力;教育主体是关键,通过技术和教育空间实践教育目标;教育空间是载体,通过教育技术的嵌入支持教育主体发展。然而,当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场域重构面临学校教育空间去教育化现象、技术生态系统发展受限、教育主体技术素养与自觉传承意识薄弱等问题,需通过加强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培养师生自觉传承的责任意识、优化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空间建设等途径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教育场域
下载PDF
论学校教育场域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
2
作者 薛娟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布迪厄提出了“场域”的范畴,并广泛运用于社会学领域中,也体现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了解学校教育场域下师生关系的矛盾与冲突,对于建构和谐、融洽的良好师生关系有着指导意义。
关键词 学校教育场域 师生关系
下载PDF
如何基于学校教育场域探索创新人才培养
3
作者 窦桂梅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第11期31-32,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一体化地统筹与设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提出,在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将统筹大中小学、校外教育、科研院所优质资源,建成“宽门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一体化地统筹与设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提出,在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将统筹大中小学、校外教育、科研院所优质资源,建成“宽门槛、多通道、高层级”的培养体系。那么,在此背景下,中小学校如何基于学校教育场域,做好创新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校外教育 优质资源 中小学校 学校教育场域 基础教育 大中小学 培养体系
原文传递
师生冲突的多维审视及其教育价值的实现 被引量:3
4
作者 易娜伊 熊梅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27,共4页
师生冲突是学校教育场域中难以规避的常态现象。日常现象的多义性和理论语言的一义性决定了只有对"师生冲突"做博奕论、社会学、文化学、知识社会学、时空观等视角的多维审视,才能更深刻、全面地把握其实质。虽然师生冲突会... 师生冲突是学校教育场域中难以规避的常态现象。日常现象的多义性和理论语言的一义性决定了只有对"师生冲突"做博奕论、社会学、文化学、知识社会学、时空观等视角的多维审视,才能更深刻、全面地把握其实质。虽然师生冲突会对教学与管理产生负面影响,但同样潜存着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改善班级生态、促进师生个体成长和推进师生关系的重建等教育价值。为了更好地促进师生冲突教育价值的实现,教育者应积极反思,创设多方沟通机制,营造宽松合理的教学时空,转变教育观念,秉包容之心,主动与学生沟通,实施对话教学,增进相互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场域 师生冲突 多维审视 教育价值
下载PDF
试论统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的知识选择
5
作者 李英英 《教师教育论坛》 2020年第2期21-25,共5页
统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的知识选择内涵丰富,特征鲜明,具有国家性、全面性、衔接性、建构性。较“一纲多本”下的教材,统编本语文教材有些许新变化,一是完善了知识类型,表现为增设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知识、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知识,减少... 统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的知识选择内涵丰富,特征鲜明,具有国家性、全面性、衔接性、建构性。较“一纲多本”下的教材,统编本语文教材有些许新变化,一是完善了知识类型,表现为增设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知识、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知识,减少识字、写字量,增加阅读量,有利于树立学生的价值导向,建构学科素养,达到“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的效果;二是重构了内容结构,表现为调整汉语拼音、识字顺序,增设“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有利于降低幼小衔接坡度,促进家校共育,实现学科育人。同时,教材的统编统用给家庭及学校带来新的育人机遇与挑战,这需要两个场域重审关系网络,建立与新教材使用相适应的型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本语文教材 知识选择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场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