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探寻数字时代教育理想的人文精神——美国20世纪中叶“学校消亡论”的当代教育价值回归
1
作者
王飞
杨宝忠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48-51,共4页
数字时代使优质教育资源传播更加便捷,学习方式突破时空限制,对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产生重要冲击。这不禁使人想起美国20世纪中叶“学校消亡论”的思潮,其渴望人的自由和解放,不受制度和专门化的束缚,是对教育人文精神的呼唤。数字时代...
数字时代使优质教育资源传播更加便捷,学习方式突破时空限制,对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产生重要冲击。这不禁使人想起美国20世纪中叶“学校消亡论”的思潮,其渴望人的自由和解放,不受制度和专门化的束缚,是对教育人文精神的呼唤。数字时代的数据测评介入,追求数字科学主宰与教育的可确定性,与人文精神背道而驰。重新探讨数字时代下的“学校消亡论”是对这一思想的发展和超越,从“学校消亡论”这一思潮的批判性分析重审其主张,赋予教育人文关怀,变革教育制度,建立自由、平等、民主的“解放教育”,重拾教育理想,唤起教育人文主义精神,回归教育价值的本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教育理想
人文精神
“
学校消亡论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息时代“学校消亡论”的省思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垚玥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共4页
以计算机与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促使优质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开放共享,在线学习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虚拟学校不断涌现。这些新现象引发了新一轮的"学校消亡论"。但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虚拟学校无法提供真正的教育。...
以计算机与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促使优质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开放共享,在线学习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虚拟学校不断涌现。这些新现象引发了新一轮的"学校消亡论"。但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虚拟学校无法提供真正的教育。因此,计算机与互联网并不会使得传统学校消亡。通过对"学校消亡论"的历史追溯可以发现,"学校消亡论"这一思潮的矛头所指是诞生于工业社会的学校教育组织形式,即科层制。计算机与互联网将使学校教育走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组织形式,成为一种弹性的面向自主选择的学校教育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学校消亡论
”
学校
教育
虚拟
学校
科层制
自主选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为建构之前提和基础的批判——20世纪中叶美国“学校消亡论”的当代思想价值初探
被引量:
7
3
作者
项贤明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12,共10页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美国兴起了一股“学校消亡论”的思潮。尽管其废除学校的主张在当时确实相当激进,但他们出于人道关怀而对学校教育制度所进行的激进而深刻的批判,包括对学校教育制度合法性的质疑、对学校垄断教育权力和教育资...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美国兴起了一股“学校消亡论”的思潮。尽管其废除学校的主张在当时确实相当激进,但他们出于人道关怀而对学校教育制度所进行的激进而深刻的批判,包括对学校教育制度合法性的质疑、对学校垄断教育权力和教育资源的批判、对学校制度框架下教育异化的剖析等,是我们面向未来建构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对当代世界教育改革仍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我们的学校教育改革中,也应当注意到“学校消亡论”的当代思想价值,从中汲取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消亡论
美国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改革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何去何从
被引量:
36
4
作者
傅蝶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57,共6页
人工智能在工业、农业、科技等领域的深度渗透不仅使人类存在迎来全新改变,还对传统教育体制、教师地位、教学方法和学习行为产生冲击。在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思想主导下,学校消亡论的声音时有出现。深入考察学校教育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
人工智能在工业、农业、科技等领域的深度渗透不仅使人类存在迎来全新改变,还对传统教育体制、教师地位、教学方法和学习行为产生冲击。在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思想主导下,学校消亡论的声音时有出现。深入考察学校教育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独特职能,方能引导我们从简单的独断论转向直面人工智能的学校适切性变革,探寻出学校教育的未来之路。未来学校向人工智能开放的智慧将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建构数据驱动的智能环境;培育服务导向的智慧教师;走向个体适应的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学校
教育
冲击
学校消亡论
变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学校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思考
5
作者
林良章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1996年第3期84-87,共4页
时至今日,不可否认,对于“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已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广阔而深远多了。从卢梭的自然教育发展到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论述,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到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概念的探讨,从普通教育学谈及...
时至今日,不可否认,对于“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已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广阔而深远多了。从卢梭的自然教育发展到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论述,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到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概念的探讨,从普通教育学谈及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观点到教育社会学揭示教育具有个体发展功能命题等,都无不表明这一点。而且,其中的许多观点或看法已基本上形成了人们的共识。这种共识使人们已越来越感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然而,与此同时,人们却看到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在实际的教育中,特别是学校教育具有个体发展这一功能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甚至人们看到学校教育非但不促进人的发展,还不时地压抑或阻碍人的发展。这不得不使人们对这样的问题进行一番深思:到底学校教育在哪些方面限制了人的发展?学校教育又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我们又将怎样改造这种学校教育呢?本文主要就是针对这一些问题提出粗浅思考,以就教于同行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教育
个体
发展功能
人的发展
课程设置
教育理论
学校消亡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驳“凯洛夫阴魂不散”
6
作者
汪莲如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91-95,共5页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界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借“批凯”以整人,诬蔑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是“凯洛夫的徒子徒孙”,动辄扣上“复辟”、“回潮”、“凯洛夫阴魂不散”等大帽子。
关键词
阴魂不散
凯洛夫
“四人帮”
王、张、江、姚反党集团
文化大革命
十年内乱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教育界
社会主义建设
无产阶级
工人阶级
被剥削阶级
学校消亡论
三十年代
四个现代化
《教育学》
杜威
设计教学法
修正主义
思想体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寻数字时代教育理想的人文精神——美国20世纪中叶“学校消亡论”的当代教育价值回归
1
作者
王飞
杨宝忠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48-51,共4页
文摘
数字时代使优质教育资源传播更加便捷,学习方式突破时空限制,对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产生重要冲击。这不禁使人想起美国20世纪中叶“学校消亡论”的思潮,其渴望人的自由和解放,不受制度和专门化的束缚,是对教育人文精神的呼唤。数字时代的数据测评介入,追求数字科学主宰与教育的可确定性,与人文精神背道而驰。重新探讨数字时代下的“学校消亡论”是对这一思想的发展和超越,从“学校消亡论”这一思潮的批判性分析重审其主张,赋予教育人文关怀,变革教育制度,建立自由、平等、民主的“解放教育”,重拾教育理想,唤起教育人文主义精神,回归教育价值的本真。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教育理想
人文精神
“
学校消亡论
”
分类号
G40-0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息时代“学校消亡论”的省思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垚玥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共4页
文摘
以计算机与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促使优质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开放共享,在线学习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虚拟学校不断涌现。这些新现象引发了新一轮的"学校消亡论"。但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虚拟学校无法提供真正的教育。因此,计算机与互联网并不会使得传统学校消亡。通过对"学校消亡论"的历史追溯可以发现,"学校消亡论"这一思潮的矛头所指是诞生于工业社会的学校教育组织形式,即科层制。计算机与互联网将使学校教育走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组织形式,成为一种弹性的面向自主选择的学校教育制度。
关键词
“
学校消亡论
”
学校
教育
虚拟
学校
科层制
自主选择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建构之前提和基础的批判——20世纪中叶美国“学校消亡论”的当代思想价值初探
被引量:
7
3
作者
项贤明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院
出处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12,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改革开放4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反思”(课题批准号:AOA180006)的中期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美国兴起了一股“学校消亡论”的思潮。尽管其废除学校的主张在当时确实相当激进,但他们出于人道关怀而对学校教育制度所进行的激进而深刻的批判,包括对学校教育制度合法性的质疑、对学校垄断教育权力和教育资源的批判、对学校制度框架下教育异化的剖析等,是我们面向未来建构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对当代世界教育改革仍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我们的学校教育改革中,也应当注意到“学校消亡论”的当代思想价值,从中汲取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学校消亡论
美国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改革
Keywords
deschooling
US education
educational theory
educational reform
分类号
G40-01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何去何从
被引量:
36
4
作者
傅蝶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57,共6页
基金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校治理现代化与政策保障"(16JJD880020)
文摘
人工智能在工业、农业、科技等领域的深度渗透不仅使人类存在迎来全新改变,还对传统教育体制、教师地位、教学方法和学习行为产生冲击。在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思想主导下,学校消亡论的声音时有出现。深入考察学校教育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独特职能,方能引导我们从简单的独断论转向直面人工智能的学校适切性变革,探寻出学校教育的未来之路。未来学校向人工智能开放的智慧将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建构数据驱动的智能环境;培育服务导向的智慧教师;走向个体适应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学校
教育
冲击
学校消亡论
变革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chool education
impact
school demise theory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G40-01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学校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思考
5
作者
林良章
出处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1996年第3期84-87,共4页
文摘
时至今日,不可否认,对于“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已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广阔而深远多了。从卢梭的自然教育发展到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论述,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到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概念的探讨,从普通教育学谈及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观点到教育社会学揭示教育具有个体发展功能命题等,都无不表明这一点。而且,其中的许多观点或看法已基本上形成了人们的共识。这种共识使人们已越来越感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然而,与此同时,人们却看到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在实际的教育中,特别是学校教育具有个体发展这一功能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甚至人们看到学校教育非但不促进人的发展,还不时地压抑或阻碍人的发展。这不得不使人们对这样的问题进行一番深思:到底学校教育在哪些方面限制了人的发展?学校教育又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我们又将怎样改造这种学校教育呢?本文主要就是针对这一些问题提出粗浅思考,以就教于同行们。
关键词
学校
教育
个体
发展功能
人的发展
课程设置
教育理论
学校消亡论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驳“凯洛夫阴魂不散”
6
作者
汪莲如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91-95,共5页
文摘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界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借“批凯”以整人,诬蔑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是“凯洛夫的徒子徒孙”,动辄扣上“复辟”、“回潮”、“凯洛夫阴魂不散”等大帽子。
关键词
阴魂不散
凯洛夫
“四人帮”
王、张、江、姚反党集团
文化大革命
十年内乱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教育界
社会主义建设
无产阶级
工人阶级
被剥削阶级
学校消亡论
三十年代
四个现代化
《教育学》
杜威
设计教学法
修正主义
思想体系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探寻数字时代教育理想的人文精神——美国20世纪中叶“学校消亡论”的当代教育价值回归
王飞
杨宝忠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信息时代“学校消亡论”的省思
刘垚玥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北大核心
2016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作为建构之前提和基础的批判——20世纪中叶美国“学校消亡论”的当代思想价值初探
项贤明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7
原文传递
4
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何去何从
傅蝶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对学校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思考
林良章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驳“凯洛夫阴魂不散”
汪莲如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