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社会学视角下学校物理环境的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晶 吕立杰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20,共5页
学校物理环境是学校文化形成的重要支柱,是学校打造社会化环境的重要载体,是人实现社会化转变的重要媒介。在环境社会学视野下,"环境—人—社会"的互构模式是复杂而具体的,学校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其物理环境的构建不仅与... 学校物理环境是学校文化形成的重要支柱,是学校打造社会化环境的重要载体,是人实现社会化转变的重要媒介。在环境社会学视野下,"环境—人—社会"的互构模式是复杂而具体的,学校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其物理环境的构建不仅与社会化的环境要素有关,也与特定的社会构成与发展过程相关联,更是离不开"现实生活的人"的努力和实现。学校物理环境的构建需要挖掘和创建环境的文化价值、打造和养成适切的环境行为、尊重和发挥"现实的人"的主体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社会学 学校物理环境 学校文化
下载PDF
浅谈学校物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贾会彦 《成才之路》 2009年第12期13-13,共1页
学校物理环境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学校物理环境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要采取一定蓑略来优化它。本文旨在揭示问题及优化学校物理环境的裳略和原则,以期为改变现状、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学校物理环境 优化 策略
下载PDF
面向未来:学校物理空间怎么变? 被引量:8
3
作者 罗含情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28,共3页
当前学校物理空间存在诸多隐患,其发展应突出"健康""节能环保""互动""学生本位"的理念,重视学校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注重发挥建筑本身的作用并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学校物理空间利用应体现学校办... 当前学校物理空间存在诸多隐患,其发展应突出"健康""节能环保""互动""学生本位"的理念,重视学校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注重发挥建筑本身的作用并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学校物理空间利用应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实现学校物理空间规划与设计的广泛参与,服务学校课程改革,服务社区发展,关照当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物理空间 学校建筑 教学空间组合 隐性课程 网络空间
下载PDF
浅析STS教育在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被引量:3
4
作者 黄信斌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211-215,共5页
教育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础,STS教育则是社会教育中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方面,它在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更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途径。本文从STS教育的概念入手,分别阐述了STS教育在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中渗透的有效性、优... 教育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础,STS教育则是社会教育中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方面,它在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更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途径。本文从STS教育的概念入手,分别阐述了STS教育在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中渗透的有效性、优势和意义,以及STS教育包含的丰富内容、多样方法、独特途径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学校物理教学 STS教育
下载PDF
职业学校物理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冬 《价值工程》 2011年第11期255-255,共1页
职校生普遍因为学习能力不强,加上对物理知识学习认识上的不足和高中物理体系的难度本身及其它因素造成了职校生学习物理没有兴趣和激情。通过分析物理体系建立对其它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加强和专业知识的联系及根据学生本身能力的实际出... 职校生普遍因为学习能力不强,加上对物理知识学习认识上的不足和高中物理体系的难度本身及其它因素造成了职校生学习物理没有兴趣和激情。通过分析物理体系建立对其它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加强和专业知识的联系及根据学生本身能力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改为契机思考职校物理的教学进行探索和思考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学校物理教学 物理学对专业知识的影响 横向和纵向联系 新课改为契机
下载PDF
“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会议纪要(全文) 被引量:3
6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8,共6页
关键词 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 会议纪要 长春市 学术交流
下载PDF
技工学校物理教学中有关提问的思考
7
作者 沈辉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第34期221-221,共1页
在技工学校物理课堂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 在技工学校物理课堂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工学校物理教学 提问 好处 误区 对策
下载PDF
技工学校物理主体性教学模式研究
8
作者 沈辉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第32期168-168,共1页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让学生成为有独立意识、独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个体,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以主体性教学模式理论为指导,通过技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让学生成为有独立意识、独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个体,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以主体性教学模式理论为指导,通过技工学校物理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工学校物理 主体性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学校物理实验开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9
作者 付永红 《电子制作》 2014年第23期174-174,共1页
近几年,开放式教学逐渐推广,本文将主要针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开放式实践展开论述,探讨进行开放式物理实验教学有何现实意义,如何有效地开设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以及开放式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应用效果如何。
关键词 学校物理 实验教学 开放式教学 实践
下载PDF
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教育学术研讨会 第一轮通知
10
《物理与工程》 2006年第2期64-64,共1页
经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与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高校分委员会(下简称两委员会)协商,拟定于2006年7月下旬或8月上旬(具体日期第二轮通知定)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教育学术研讨... 经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与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高校分委员会(下简称两委员会)协商,拟定于2006年7月下旬或8月上旬(具体日期第二轮通知定)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教育学术研讨会”。欢迎广大高校物理教师参加,踊跃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物理学会 学术研讨会 高等学校 基础课程 教育部 西安交通大学 教学指导 物理教师 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教育学术研讨会
下载PDF
职业学校物理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11
作者 王晓芳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16年第11期90-90,共1页
职校学生普遍学习能力差,再加上对物理知识学习上的不足和高中物理体系本身的难度及其他因素造成了职校生学习物理没有兴趣。通过分析物理体系建立对其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加强和专业知识的联系及根据学生本身能力的实际出发,以新课... 职校学生普遍学习能力差,再加上对物理知识学习上的不足和高中物理体系本身的难度及其他因素造成了职校生学习物理没有兴趣。通过分析物理体系建立对其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加强和专业知识的联系及根据学生本身能力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改为契机对物理教学进行探索和思考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学校物理教学 物理对专业知识的影响 新课改为契机 兴趣和激情
下载PDF
晚清时期我国学校物理课程初探
12
作者 李雁冰 季薛庆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1-109,共9页
我国学校物理学是在清末由西方引进。但物理学思想可上溯至晚明即17世纪中叶方以智父子和王夫之倡导的"质测之学"。晚清时期,以严复为代表的自由派将我国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向了新的历史时期。张之洞为代表的洋... 我国学校物理学是在清末由西方引进。但物理学思想可上溯至晚明即17世纪中叶方以智父子和王夫之倡导的"质测之学"。晚清时期,以严复为代表的自由派将我国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向了新的历史时期。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在新式学堂的实践中积极推进了我国学校物理课程的发展。历史研究表明,我国学校物理学科的发展既是一个文化事件,又是一个社会历史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物理 方以智 严复 质测之学 天演之学
原文传递
学校物理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实践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永红 《才智》 2013年第7期135-135,共1页
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一般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育中已经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培养出综合性... 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一般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育中已经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培养出综合性的人才,才能有效地推动教育事业以及社会的发展。本文详细地探讨将大学物理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学校物理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物理教学 渗透 意义 实践
原文传递
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04年春季会议纪要
14
《物理与工程》 2004年第4期1-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教育部 高等学校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苏州大学 工作会议 物理教学 经验交流
下载PDF
新高考模式下“大学物理先导课”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7
15
作者 倪忠强 吴天刚 +2 位作者 顾牡 刘海兰 宋志怀 《物理与工程》 2018年第6期53-56,共4页
2017年上海和浙江两地率先执行新高考3+3模式,这在考试科目的选择上给了高中生很大的自由度。调查显示,对于相对较难的物理学科目,学生选择得较少,而且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物理内容也做了很多删减,对此,现阶段的大学物理教学必须要做相应... 2017年上海和浙江两地率先执行新高考3+3模式,这在考试科目的选择上给了高中生很大的自由度。调查显示,对于相对较难的物理学科目,学生选择得较少,而且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物理内容也做了很多删减,对此,现阶段的大学物理教学必须要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高考的模式。本文介绍了针对新高考模式下入学的大学生开展的"大学物理先导课"的开设情况以及教学效果,目的在于保证原教学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探索适应今后的新高考模式下的大学物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模式 大中学校物理课程的衔接 分级考试
下载PDF
高职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探析
16
作者 王磊 《内江科技》 2021年第10期43-44,共2页
高职学校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势,打造生动的物理课堂,动态化演绎物理实验,呈现抽象知识。本文对于高职物理课堂授课多媒体的运用优势进行分析,以物理实验演示为例,对于物理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详细分析。
关键词 高职物理教学 物理实验 高职物理课堂 多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优势 抽象知识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学校物理教学
下载PDF
Contextualizing physical literacy in the school environment: The challenges 被引量:3
17
作者 Darla M.Castelli Jeanne M.Barcelona Lynne Bryant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SCIE 2015年第2期156-163,共8页
The intent of this paper is to conceptualize physical literacy in the school environment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educational system. Evolution of physical literacy from both a general education and disciplinary focus... The intent of this paper is to conceptualize physical literacy in the school environment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educational system. Evolution of physical literacy from both a general education and disciplinary focus is overviewed. The challenges of transitioning from a physically educated to a physically literate person as the primary learning outcome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y inhibit progress. Five prioritized recom- mendations are made to assist teachers in overcoming such barriers: (a) whole of school approach, (b) effective, differentiated pedagogy, (c)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for individualized tracking of progress, (d) supportive school climate, and (e) alignment of local efforts with national initiati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Physical activity Physical literacy Whole of school approach
下载PDF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Physics Research in China:The Yenching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被引量:1
18
作者 Danian Hu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年第2期4-61,共58页
Based on archival materials discovered in America,Britain,and China,this paper carefully examines the history of the short-lived and completely overlooked Department of Physics in the Premedical School of Peking Union... Based on archival materials discovered in America,Britain,and China,this paper carefully examines the history of the short-lived and completely overlooked Department of Physics in the Premedical School of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PUMC),and uncovers this department’s extensive interconnections with its counterpart at Yenching University.This project also looks into the Master of Science(MS)program in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s at Yenching University,which,founded in 1927,was the first graduate program in physics in China.It was this MS program that transformed the Yenching Department from a largely premedical training center serving the PUMC into a prominent cradle of Chinese physics research.This Yenching Department,despite its small faculty and brief existence,nurtured many eminent Chinese physicists,such as Chao-Ying Meng孟昭英,Wen-Yu Chang张文裕,Ming-Chen Wang王明贞,Chia-Liu Luke Yuan袁家骝,Cheng-Shu Wang(Chang)王承书,Ho-Fu Lu卢鹤绂,Ting-Sui Ke葛庭燧,Kun Huang黄昆,and Chia-Lin Hsieh谢家麟.It would have been impossible to achieve these outstanding accomplishments without the effective leadership and pioneering work of C.H.Corbett,P.A.Anderson,Y.M.Hsieh,and W.Band—the first four Department Chairs—in combination with relatively abundant private funding,mostly from America,and extensive educational connections with Western institutions.This paper not only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se four department head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but also discloses the unique role played by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via the China Medical Board and the PUMC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Yenching Department of Phys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Premedical School of the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s at Yenching University the China Medical Board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William Warren Stifler(1883–1954) Charles Hodge Corbett(1881–1963) Paul Alexander Anderson(1898–1990) Yu-Ming Hsieh(1895–1986) William Band(1906–1993)
下载PDF
Cross-Cultural Bioethics at 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in Japan
19
作者 Nader Ghotbi Darryl Macer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2年第5期362-369,共8页
Ritsumeikan Asia Pacific University (APU) in Beppu city, Japan has a large body of students from well over 90 countries, especially from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including Japanese, Korean, Chinese, Thai, Vietnamese... Ritsumeikan Asia Pacific University (APU) in Beppu city, Japan has a large body of students from well over 90 countries, especially from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including Japanese, Korean, Chinese, Thai, Vietnamese, and Indonesian students. To improve analytical thinking skill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 course on "bioethics" was introduced and offered in two consecutive semesters to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or which 245 students registered at each semester. The course was taught in the form of 14 lecture and discussion sessions, each for 95 minutes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A Cross-Cultural Introduction to Bioethics (2006) edited by Darryl Macer, and reviewed a wide variety of ethical and bioethical issues. In the next semester, the students received a similar teaching content that was rearranged to reflect the 15 universal principles of bioethics and human rights covered in the Bioethics Core Curriculum (2008). Case studies were also added to each unit of the Core Curriculum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UNESCO's Asia Pacific Regional Office, Bangkok (Case Studies for Bioethics 2010).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teaching and to compare the achieved objectiv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a short questionnaire was given to all students who finished the course and took up the final written examination. In the whole, 454 students (225 in group I and 229 in group 2) completed the course and took the final examination and 427 (218 in group 1 and 209 in group 2) responded to the questionnaire which inquired into their interest in the discussion of bioethical issues: why they believed they were important, and what they had learned through them.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have been examined and compared to evaluate the success of "bioethics" in stimulating the interest and thinking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and enriching their experience of a cross-cultural discussion over bioethical issues using universal principles as general guidance. The result of this examination was so impressive that from 2011 bioethics has been formalized into the reformed curriculum of our international scho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a Pacific region bioethics curriculum case study CROSS-CULTURAL JAPAN TEACHING
下载PDF
Study on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ble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0
作者 Jianchun LI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年第11期47-49,共3页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work i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the whol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work c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work i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the whol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work can lay a solid, powerful founda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in functions and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also can provide a reliable guarantee for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work. Therefore,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see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is paper, the logistics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deeply considered and discussed, and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logistics management are studied based on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ies, and then the measures and methods for solving the above problems are proposed. Hopefully, a due effect is played on the quality of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the presen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IES PROBLEMS Measures ANALY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