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文化自觉的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发展路径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健芳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53,共3页
生态文化自觉表现为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两种,它的生成需要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引导,而它的实现则进一步促进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从而成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新途径。它贯穿于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内容体系、方法... 生态文化自觉表现为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两种,它的生成需要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引导,而它的实现则进一步促进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从而成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新途径。它贯穿于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不断获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自觉 学校生态道德教育 发展理路
下载PDF
学校生态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与犯罪预防研究
2
作者 曹丽君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21年第6期78-85,共8页
青少年长期接触的环境有两个,一为家庭,二为学校。其中,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重大使命,被国家、社会及家庭寄予厚望。目前,针对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低龄化、网络隐蔽性以及校园暴力等新趋势、新特点,为切实预防青少年犯罪,社会各界对学... 青少年长期接触的环境有两个,一为家庭,二为学校。其中,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重大使命,被国家、社会及家庭寄予厚望。目前,针对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低龄化、网络隐蔽性以及校园暴力等新趋势、新特点,为切实预防青少年犯罪,社会各界对学校生态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课程设计、环境建设以及实践效果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学校要发挥其“铸魂育人”主阵地的优势,就要做到将德育课程的显性教育与道德环境建设的隐性教育相结合,具体而言要进一步改进德育课程设计;促进学校道德生态建设;重构道德评价体系,真正做到将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知行合一”,才能从法律的前一道防线约束青少年的行为,做到切实预防青少年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青少年犯罪 道德课程建设 道德评价体系 学校道德生态建设
下载PDF
浅析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3
作者 雷新兰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10-12,共3页
学校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它是生态文明呼唤的结果,是现代道德及其教育发展的产物,也是解决人类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和新世纪培养“绿色公民”的需要。
关键词 生态道德 学校生态道德教育 意义
下载PDF
浅析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及其基本原则 被引量:3
4
作者 雷新兰 华启和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54-257,共4页
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主体———学校生态道德教育是以树立学生的生态哲学观及物本主义价值观、唤醒学生的生态道德良知和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强化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和规范学生生态道德行为为目标的。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 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主体———学校生态道德教育是以树立学生的生态哲学观及物本主义价值观、唤醒学生的生态道德良知和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强化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和规范学生生态道德行为为目标的。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一以贯之”、“循序渐进”、“多途径、广渠道、共同教育”、“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多学科渗透性教学”、“古为今用、融贯中西”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道德 学校生态道德教育 目标 原则
下载PDF
健康是教育的根本——青少年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要义
5
作者 胡君进 《中国德育》 2023年第19期41-45,共5页
增进和完善人的身心健康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更是我们理解青少年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要义所在。功利化的学校教育滋生了学生的怨恨情绪,迷恋加速主义的现代教育破坏了人的自然生长,这些导致学校自身的德性遭到削弱和瓦解,并对青少年的身... 增进和完善人的身心健康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更是我们理解青少年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要义所在。功利化的学校教育滋生了学生的怨恨情绪,迷恋加速主义的现代教育破坏了人的自然生长,这些导致学校自身的德性遭到削弱和瓦解,并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形成巨大威胁。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要特别重视人的心灵健康,认真对待人的自然生长和积极改善学校的道德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学校道德生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