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守正出新”兑现了吗——对袁行霈编《中国文学史》之学理批评 被引量:13
1
作者 翁其斌 李定广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0-89,268-269,共12页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被教育部指定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其编写方针是"守正出新",但实际并未达到这一目标,本文从文学史教材建设的角度对袁编《文学史》进行学理批评。认为:若与章编和郭编《文学史》...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被教育部指定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其编写方针是"守正出新",但实际并未达到这一目标,本文从文学史教材建设的角度对袁编《文学史》进行学理批评。认为:若与章编和郭编《文学史》相比,袁编《文学史》的主要缺陷表现在三个方面:体例欠严谨;增补欠合理;分析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编文学史 学理批评
下载PDF
名实错位 认知欠缺——《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之学理批评与辨析
2
作者 李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3-143,310-311,共11页
《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是一部由学位论文出版的专著。该书研究制度对文学的影响,虽然颇受奖掖,但实际是部名与实错位、认知有欠缺的产物。论题之"文官制度"作为学术术语,指的是官员仕途管理的人事制度;但全书所写之制度... 《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是一部由学位论文出版的专著。该书研究制度对文学的影响,虽然颇受奖掖,但实际是部名与实错位、认知有欠缺的产物。论题之"文官制度"作为学术术语,指的是官员仕途管理的人事制度;但全书所写之制度,实为决定政务机关职能的机构制度。从题目与内容的错位可知专著作者对"文官制度"的认知存在重大欠缺,有贪大求异之心而缺乏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与把握,对既有成果也缺乏深入思辨。该专著的出现为交叉研究留下了值得警醒的经验与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官制度 人事制度 机构制度 文学 学理批评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学原则探析
3
作者 杨月梅 《语言与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82-88,共7页
文本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目标,以增强中华文学理论话语认同为知识目标,以提升师范生审美鉴赏与实践水平为能力目标,探析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课程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期充分发挥课程优势,激活中华传统文论的当下生命力,培... 文本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目标,以增强中华文学理论话语认同为知识目标,以提升师范生审美鉴赏与实践水平为能力目标,探析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课程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期充分发挥课程优势,激活中华传统文论的当下生命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深度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价值观自信 中国文学理批评 教学原则
下载PDF
批评的理论化——当前学理批评的一种新趋势 被引量:33
4
作者 王一川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4-57,共4页
关键词 学理批评 想象 文献材料 混杂 出路 整理 大陆 当代中国 理论化 状况
原文传递
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的非学理性倾向 被引量:6
5
作者 吴玉杰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大众传媒的介入,使文学批评的非学理倾向逐渐增强:一方面是平民化文学批评倾向明显,没有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等晦涩的概念和理论范畴,注重文本对读者的亲和力;另一方面,深度的放逐,批评批判化的倾向出现,导致真正批评的缺席,没有比较中和... 大众传媒的介入,使文学批评的非学理倾向逐渐增强:一方面是平民化文学批评倾向明显,没有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等晦涩的概念和理论范畴,注重文本对读者的亲和力;另一方面,深度的放逐,批评批判化的倾向出现,导致真正批评的缺席,没有比较中和的批评互补,不能推出新的典范。和谐的批评秩序来源于在丰富、完整、立体、多维的理论批评视野中观照文本,以一定的学术规范进行文学批评的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理批评 批判化批评 批评秩序 大众传媒 文学批评
下载PDF
质疑反“本质主义”并商榷“文学理论的批评化” 被引量:12
6
作者 盖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1期175-178,共4页
针对文学理论界反本质主义的矫枉过正,本文从西方文化研究的现状、性质等考察,认为提倡以文化研究替代文学理论,不过是对西学理路的曲意奉和,并为当下的私语话、感官化写作寻求话语庇护。至于文学理论的批评化,其实是一种反本质主义的... 针对文学理论界反本质主义的矫枉过正,本文从西方文化研究的现状、性质等考察,认为提倡以文化研究替代文学理论,不过是对西学理路的曲意奉和,并为当下的私语话、感官化写作寻求话语庇护。至于文学理论的批评化,其实是一种反本质主义的委婉言说,其结果,只能是理论纯度的降解和批评的文本化与独白化。文学理论只有在开放中坚守,在多元中自律,才能提高其外指性功能与有效性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疑 反本质主义 学理批评 定位 导向性
下载PDF
“五四”新文学运动前二十年文学理论批评文体的演进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群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9-39,共11页
文学理论批评文体是文学理论批评形式特征的总和。中国古代文论文体有其鲜明的特色 ,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至近代 ,尤其是五四新文学运动前二十年 ,文学理论批评文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变革的方向 ,总的来说是向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文体... 文学理论批评文体是文学理论批评形式特征的总和。中国古代文论文体有其鲜明的特色 ,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至近代 ,尤其是五四新文学运动前二十年 ,文学理论批评文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变革的方向 ,总的来说是向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文体演进。具体来看 ,体式向多样化、大容量发展 ;篇章结构趋向完整精致 ;语言文字趋向通俗浅显 ;对西方文体从模仿趋向融会贯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 学理批评 五四新文学运动
下载PDF
地域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有益尝试——评《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遇春 王艳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6-147,共2页
湖北地处我国中部,山川灵秀;武汉号称九省通衢,人杰地灵。交通的便利、商业的繁荣使其思想文化也特别发达。在源远流长的楚文化熏陶下,一代又一代湖北文人锐意进取,著书立说,阐述己见。进入90年代,在开放多元的文化观念的激发下... 湖北地处我国中部,山川灵秀;武汉号称九省通衢,人杰地灵。交通的便利、商业的繁荣使其思想文化也特别发达。在源远流长的楚文化熏陶下,一代又一代湖北文人锐意进取,著书立说,阐述己见。进入90年代,在开放多元的文化观念的激发下,这种著书立说趋势更为明显,集居高校的湖北学者们在世纪转型期,各抒己见,新作迭出,共同创造了当代湖北学术的光辉成就。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学术思想,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显得十分必要而重要。周新民教授等撰写的《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以下简称“周著”)就是以1992--2007年间世纪转型期湖北学者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为研究对象,堪称第一部致力于湖北学者文学理论批评专著研究的著作。周著的意义和价值是多方面的,以下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其作为地方学术史的意义与特点进行具体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理批评 转型期 湖北 有益尝试 批评 地域 著书立说 学术思想
下载PDF
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性问题——近年来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讨论述评 被引量:6
9
作者 赖大仁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8-12,共5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关于当代文学及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注和讨论的前沿性问题之一。本文对这一讨论的缘起、理论界关于西方现代性问题的理解,以及对我国文学理论现代性的内涵、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 在全球化背景下,关于当代文学及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注和讨论的前沿性问题之一。本文对这一讨论的缘起、理论界关于西方现代性问题的理解,以及对我国文学理论现代性的内涵、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等问题的探讨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对当今文学理论批评应当坚守的现代性立场阐发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学理批评 现代性 后现代性 现代性终结
下载PDF
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中的形式批评 被引量:1
10
作者 伍世昭 李江山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5-157,共3页
关键词 学理批评 形式批评 20世纪 中国 “五四”时期 语言形式 《人间词话》 文学本质 文学形式 概念范畴
下载PDF
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语言形式价值取向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伍世昭 李江山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3期37-44,共8页
笔者针对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中有关价值取向的整体考察阙如的现状,立足于文学价值论立场,以代表性理论批评家及其代表性理论观点、概念、范畴为指引,结合时代因素,对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中的语言形式价值取向进行了全方位的... 笔者针对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中有关价值取向的整体考察阙如的现状,立足于文学价值论立场,以代表性理论批评家及其代表性理论观点、概念、范畴为指引,结合时代因素,对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中的语言形式价值取向进行了全方位的整体考察,用意不仅在于弄清这一价值取向的来龙去脉、理论之内在逻辑关系,为学界的深入探讨提供逻辑起点和理论框架,而且期望在此基础上引发人们对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学理批评 语言形式价值取向 文学“独立价值” 形式批评方法 中国
下载PDF
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批评文体的演进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群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7-76,共10页
近代以降,中国古代文论文体逐步向近代化、正规化发展。其演进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的界限划分虽然有模糊之处,各个时期之间有所交错,但文学理论批评文体发展的轨迹是很清晰的。经过这四个时期,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兴... 近代以降,中国古代文论文体逐步向近代化、正规化发展。其演进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的界限划分虽然有模糊之处,各个时期之间有所交错,但文学理论批评文体发展的轨迹是很清晰的。经过这四个时期,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时,文学理论批评文体以白话文为突破口,全面突破旧的形式,迅速向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文体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 近代文学 学理批评 “五四”新文学运动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与建构”述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先霈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8-149,共2页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理批评的发展与建构”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文学现象 民族文化 文学研究
下载PDF
边缘精神的坚守与西部话语的建构——四川文学理论与批评七十年发展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支宇 向宝云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0-186,共7页
四川文学理论与批评七十年间取得了一系列为全国文艺理论与批评界同行瞩目的研究成果。其鲜明的特征表现为从西南地域与四川角度出发来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形成了以“边缘精神”为理论气质的“西部话语”流派。其成就与... 四川文学理论与批评七十年间取得了一系列为全国文艺理论与批评界同行瞩目的研究成果。其鲜明的特征表现为从西南地域与四川角度出发来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形成了以“边缘精神”为理论气质的“西部话语”流派。其成就与启示是:在学科意识与全球视野的总体框架中坚持“边缘精神”和学术在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文学理论与批评七十年 边缘精神 西部话语 学科意识
下载PDF
在反思中前行——30年高校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与教学回顾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亚敏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40,共4页
理性反思是治学和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一环,本文采用个人叙事的方式分三个阶段梳理了新时期以来高校文学理论批评研究和教学的历程,即改革开放之初十年对十七年文学理论教材和西方形式主义批评的反思,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后现代与文化... 理性反思是治学和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一环,本文采用个人叙事的方式分三个阶段梳理了新时期以来高校文学理论批评研究和教学的历程,即改革开放之初十年对十七年文学理论教材和西方形式主义批评的反思,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后现代与文化研究的反思,以及新世纪以来对全球化与民族性问题的反思。当今,中国高校已开始建构自身的问题意识,逐步实现从消费理论向生产理论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 新时期 学理批评
下载PDF
文学价值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 被引量:1
16
作者 伍世昭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5-139,共5页
文章运用文学价值学、美国文学理论家阿布拉姆斯艺术四要素和刘若愚艺术过程四阶段理论,结合中国20世纪历史文化境遇和西方文化、诗学的影响,对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的社会政治意识、精神启蒙、审美感悟、语言形式、学理认知诸价值取... 文章运用文学价值学、美国文学理论家阿布拉姆斯艺术四要素和刘若愚艺术过程四阶段理论,结合中国20世纪历史文化境遇和西方文化、诗学的影响,对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的社会政治意识、精神启蒙、审美感悟、语言形式、学理认知诸价值取向及其相互关系作了总体考察,为学界深入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价值取向问题提供了逻辑起点和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价值论 20世纪 中国 学理批评 价值取向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性爱文学理论与批评论纲(上) 被引量:1
17
作者 毛正天 《求索》 CSSCI 2002年第5期170-174,共5页
20世纪中国现代性爱文学理论与批评是一个重视不够而又十分有意味的话题。就其发生而言 ,得益于中西文化尤其是性爱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为代表的性爱理论的揭示 ,使中国现代性爱文学及其理论批评以迥异于中国古代同... 20世纪中国现代性爱文学理论与批评是一个重视不够而又十分有意味的话题。就其发生而言 ,得益于中西文化尤其是性爱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为代表的性爱理论的揭示 ,使中国现代性爱文学及其理论批评以迥异于中国古代同类题材文学与理论批评的面貌横空出世 ,这就使它具有了崭新的时代特征 ,即与精神分析学形成了较为紧密的联系 ,重构了性爱文学与人生、文化、时代、主潮美学等的关系 ,形成了从影响借鉴到消化发展的不可切分的共生历程。从二者五四时期的激情遇合到三、四十年代的磨合与离合 ,再到八、九十年代及世纪末的重构发展 ,形成了 2 0世纪这一独特的文学奇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 性爱题材 学理批评
下载PDF
胡适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接受意向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超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8-101,共4页
胡适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接受意向表现出鲜明的启蒙主义特征。胡适非常关注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参与、介入、阐释、创造和改写,以及作品在不同时空背景中的各种阐释可能,以此达到使读者为中国社会的改良而努力的功利目的。
关键词 胡适 学理论与批评 接受 意向
下载PDF
重新图绘: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
19
作者 颜敏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2-124,共3页
一 多年前,王德威那一声“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呐喊,曾在内地学界掀起波澜,引发了对新的研究方法和治学理念的探索与思考。的确,如果历史的起承转合并非是戏剧性的突变,而是以其内在的复杂性和粘连性呈现出无序芜杂之图景的话... 一 多年前,王德威那一声“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呐喊,曾在内地学界掀起波澜,引发了对新的研究方法和治学理念的探索与思考。的确,如果历史的起承转合并非是戏剧性的突变,而是以其内在的复杂性和粘连性呈现出无序芜杂之图景的话,那么我们以往那种对历史机械段分的线性思维必然无效;相反,只有借助一种更为宏观整体的视野和方法,我们才能深临事件现场、再现历史的可能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理批评 价值 中国 学理 线性思维 王德威 戏剧性 历史
下载PDF
从大陆性到香港性——香港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演变 被引量:3
20
作者 计红芳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44-47,73,共5页
香港文学理论批评经过了1950年以前的萌芽期、50到70年代的过渡期,80年代以来逐步走向自觉。50年代以前,香港文学理论批评的主体性几乎淹没在大陆理论批评的大潮中,大陆性较强;50年代到70年代的香港文学理论批评,由于地理和政治上的边... 香港文学理论批评经过了1950年以前的萌芽期、50到70年代的过渡期,80年代以来逐步走向自觉。50年代以前,香港文学理论批评的主体性几乎淹没在大陆理论批评的大潮中,大陆性较强;50年代到70年代的香港文学理论批评,由于地理和政治上的边缘处境,关于大陆新文学的理论批评占主导,到70年代后期才逐步开始重视本土文学的批评和理论上的探索;80、90年代,文学理论批评的香港性已经基本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学理批评 大陆性 过渡性 香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