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负荷模型下学生译员同声传译错漏译研究——以第十届全国英语口译大赛为例
1
作者 郭雨晨 《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同声传译是口译形式中最讲究及时性的一种,由于译员要以与讲话者几乎同步的速度产出译文,很容易出现精力分配失衡下的错漏译现象。文章以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为基础,以第十届全国英语口译大赛为例,发现并分析学生译员在听力和分析、短期... 同声传译是口译形式中最讲究及时性的一种,由于译员要以与讲话者几乎同步的速度产出译文,很容易出现精力分配失衡下的错漏译现象。文章以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为基础,以第十届全国英语口译大赛为例,发现并分析学生译员在听力和分析、短期记忆、话语产出环节出现错漏译现象的原因,提出增加初始阶段听力精力、巧用顺句驱动和简化策略、及时自我监控和自我纠正、重视同传困难诱因的策略,旨在给予学生译员和口译教师同传学习和教学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负荷模型 学生译员 同声传译 错漏译
下载PDF
双语平衡度与句子口译反应时的相关性研究——来自学生译员英汉交传的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连小英 康志峰 徐霄扬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8-84,共7页
口译反应时的快慢凸显了中央执行功能的控制强度,是口译员素质的重要体现。前人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条件下,双语平衡度与反应时的相关性并不确切。本研究以学生译员为对象,研究在英汉句子交传任务下,双语平衡度与口译反应时的相关性。采... 口译反应时的快慢凸显了中央执行功能的控制强度,是口译员素质的重要体现。前人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条件下,双语平衡度与反应时的相关性并不确切。本研究以学生译员为对象,研究在英汉句子交传任务下,双语平衡度与口译反应时的相关性。采用分层多元回归分析,以协变量方式控制年龄、性别、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发现口译反应时和双语平衡度不存在统计意义的相关性。结果可以从被试为主导型双语不平衡者、执行功能组成成分的分离性和交替传译认知过程的特殊性三个方面得以解释。研究表明,学生译员需提高双语水平,超过各自的高阈限,引发积极的认知效应;有意识地实施口译策略,加强交传口译训练,也可以提高执行性注意力,加快口译反应速度;重视交替传译的笔记技巧训练,减轻认知负荷总量,从而缩短口译反应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译员 双语平衡度 反应时 英汉句子交传
下载PDF
元情绪维度下学生译员IMEs研究理论构想 被引量:4
3
作者 康志峰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111,共5页
随着EI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认知心理和脑科学研究领域以元认知和元意识为依据的元情绪理论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出现了不少元情绪与其他领域交叉学科的研究,但是对元情绪与口译关系的研究至今尚未涉猎。元情绪作为EI的核心,是学生译员... 随着EI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认知心理和脑科学研究领域以元认知和元意识为依据的元情绪理论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出现了不少元情绪与其他领域交叉学科的研究,但是对元情绪与口译关系的研究至今尚未涉猎。元情绪作为EI的核心,是学生译员不可或缺的能力,是做好口译的必要条件。本研究采用理论研究法对学生译员口译行为的元情绪做了系统考察研究。随之对学生译员口译元情绪(IMEs)研究的理论基础、口译元情绪的理论建构、口译元情绪的研究范畴以及口译元情绪的研究展望做了较为详尽的诠释。本研究对口译元情绪概念的正式提出将会受到该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口译元情绪对学生译员的口译行为影响颇深,积极的口译元情绪对其口译元情绪管理具有良好效应,能够提高口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译员 口译行为 EI 口译元情绪 展望
下载PDF
学生译员的口译学能发展路径研究
4
作者 刘建珠 万文娟 《外文研究》 2020年第4期62-67,105,106,共8页
口译学能是保证学习个体顺利完成口译学业而在接受某一阶段口译训练前已经到位的潜在能力特质。根据潜能发展和翻译教育的阶段性特征,本研究勾画了学生译员的口译学能发展路线图:学生译员的口译学能随着翻译专业教育阶段的上升而不断得... 口译学能是保证学习个体顺利完成口译学业而在接受某一阶段口译训练前已经到位的潜在能力特质。根据潜能发展和翻译教育的阶段性特征,本研究勾画了学生译员的口译学能发展路线图:学生译员的口译学能随着翻译专业教育阶段的上升而不断得到开发和提升,由“翻译专业教育前”的“可能性”阶段发展到“翻译专业教育中”的“倾向性”和“能动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译学能 发展路径 学生译员 翻译教育
下载PDF
学生译员与专业译员汉英翻译修订行为对比研究——基于MS Word修订功能和后续访谈的实证分析
5
作者 张汨 《外语教育研究》 2019年第4期32-40,共9页
翻译修订是翻译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汉英互译修订行为的研究关注较少。使用MS Word修订功能并结合后续访谈,以经济类综合性文本为例,归纳了66名学生译员以及4名专业译员在汉译英过程中的修订行为特点。研究发现:... 翻译修订是翻译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汉英互译修订行为的研究关注较少。使用MS Word修订功能并结合后续访谈,以经济类综合性文本为例,归纳了66名学生译员以及4名专业译员在汉译英过程中的修订行为特点。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学生译员与专业译员均在转换问题上修订比例最高,而在内容问题上未出现修订行为;(2)相对而言,专业译员关注了呈现问题而学生译员则没有涉及此方面,且专业译员对语言问题的关注度高于学生译员。研究结果可以为学生译员的翻译修订能力培养提供借鉴,使其尽早适应翻译市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修订 汉英翻译 学生译员 专业译员
下载PDF
汉英交替传译中学生译员口译困难的原因及教学启示
6
作者 姚艳波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06-110,130,共6页
口译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口译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译员。本研究以31名英语专业的学生译员为研究对象,从译员的口译能力角度研究汉英交替传译中造成学生译员口译困难的原因,探讨其口译能力中有待加强的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译... 口译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口译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译员。本研究以31名英语专业的学生译员为研究对象,从译员的口译能力角度研究汉英交替传译中造成学生译员口译困难的原因,探讨其口译能力中有待加强的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译员口译困难主要是由智力因素造成,非智力因素只占较小比例。在智力因素方面:就语言能力而言,英语词汇量和汉语长句英译为主要因素;就口译技能而言,口译笔记的记录和阅读,记忆和数字英译等方面是主要因素;知识能力几乎没有造成口译困难。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与身体素质和职业素质相比,心理素质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旨在为完善今后的口译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口译能力作出有意义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交替传译 学生译员 口译困难 口译能力
下载PDF
学生译员英汉交替传译中的自我修正现象——基于“全国口译大赛”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微微 罗卫华 洪艺琳 《大连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19-127,共9页
本文在L1、L2语言产出中的自我修正相关研究基础之上,基于Levelt的分类模型,以"第五届全国口译大赛"东北大区赛数据为研究语料,重新建立了英汉交替传译过程中的自我修正分类模型,并对其分布特点进行了描述。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本文在L1、L2语言产出中的自我修正相关研究基础之上,基于Levelt的分类模型,以"第五届全国口译大赛"东北大区赛数据为研究语料,重新建立了英汉交替传译过程中的自我修正分类模型,并对其分布特点进行了描述。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建立更符合英汉口译特点的分类模型,才能将自我修正更好地应用于口译过程中的监控机制、认知负载等研究;学生译员A语译语产出中的"监控倾向"比L1语言产出向输出源发生明显偏移,而主要由输入源诱因导致的隐性修正并未对口译质量评价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认知负载增加时,在注意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学生译员会优先监控输入源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修正 英汉交替传译 实证研究 学生译员
下载PDF
源语依存距离对学生译员有稿同传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烨 邹德艳 《外文研究》 2021年第1期89-94,109,110,共8页
本研究以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作为理论基础,采用多元验证的混合方法探讨在英汉有稿同传的过程中,源语依存距离对学生译员口译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源语依存距离越大,译员的口译准确度和流利度越低;其次,产生以上影响的原因是,... 本研究以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作为理论基础,采用多元验证的混合方法探讨在英汉有稿同传的过程中,源语依存距离对学生译员口译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源语依存距离越大,译员的口译准确度和流利度越低;其次,产生以上影响的原因是,源语依存距离的增大导致学生译员“短时记忆”和“听解”的负荷增大,从而造成口译质量下降;最后,学生译员在较大源语依存距离区段使用了断句、省略、归纳等方法来提高译语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存距离 学生译员 口译表现 有稿同传
下载PDF
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学生译员的课堂焦虑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苏根英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第1期18-19,共2页
商务英语口译由于其即时性、多任务性与专业性强,容易激发学生译员的焦虑情绪.学生译员的焦虑主要来自于语言、技术和心理三个方面.本文据此从这三个层面探讨了减少学生译员焦虑情绪的措施.
关键词 商务英语口译 学生译员 口译焦虑
下载PDF
关于学生译员在英汉同传中的听辨理解障碍及应对策略的个案研究——以马拉拉在联合国的演讲《书和笔是最有力的武器》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文静 《英语教师》 2019年第6期84-86,94,共4页
口译不同于一般的英语听力,译员不仅要听懂说话者的内容,理清源语的逻辑关系,还要用目的语准确地表达出发言者的全部意思。对于学习口译的学生译员,尤其是对习惯了书面考试的学生来说,口译尤其是口译中的听辨理解问题无疑是一个巨大的... 口译不同于一般的英语听力,译员不仅要听懂说话者的内容,理清源语的逻辑关系,还要用目的语准确地表达出发言者的全部意思。对于学习口译的学生译员,尤其是对习惯了书面考试的学生来说,口译尤其是口译中的听辨理解问题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文章以马拉拉在联合国大会上的一篇演讲《书和笔是最有力的武器》为例,从词义理解和语句中的逻辑关系两个方面分析在英汉同传实践中遇到的听辨理解障碍,并根据这些障碍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译员 英汉同传 词义理解 语句逻辑关系
下载PDF
学生译员口译过程自我监控行为调查研究——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11
作者 陈铠烨 谌莉文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第3期103-104,共2页
本文以Levelt的分类模型为监控指标,利用学生译员交传口译音频数据,对学生译员在线自我监控的实时反馈情况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对44名浙江工商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录音采访,调查学生在口译过程中自我监控的行为能力。研究发现,学生译员... 本文以Levelt的分类模型为监控指标,利用学生译员交传口译音频数据,对学生译员在线自我监控的实时反馈情况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对44名浙江工商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录音采访,调查学生在口译过程中自我监控的行为能力。研究发现,学生译员在口译认知加工中存在自我监控行为;学生译员自我监控行为表现为发动和抑制与正确输出无关或有碍于口译输出的行为,后者通常可以理解为发声前的监控;学生译员口译过程自我监控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存在于译前准备、个人语言能力、口译经验技巧以及译中、译后的反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监控 自我修正 学生译员 交传
下载PDF
口译认知心理对口译质量的影响——职业译员与学生译员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璐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71-77,共7页
以认知心理学中自我图式理论、心流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及半结构访谈的混合式实证研究方法,辅之以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对职业译员与学生译员的口译认知心理差异进行探究。研究结果显示,口译认知与情感评估显著负向影响口... 以认知心理学中自我图式理论、心流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及半结构访谈的混合式实证研究方法,辅之以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对职业译员与学生译员的口译认知心理差异进行探究。研究结果显示,口译认知与情感评估显著负向影响口译焦虑形成,口译行为评估对口译焦虑有显著正向影响;口译焦虑显著负向影响译员的口译心流与口译质量;口译心流显著正向影响口译质量,且作为口译焦虑与口译质量间的完全中介变量;口译认知评估对口译焦虑、口译焦虑透过口译心流对口译质量产生的间接效果于学生的负向影响显著高于职业译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译认知过程 口译焦虑 口译心流 实证研究 职业译员 学生译员
下载PDF
商务联络口译中专业译员与学生译员的主体意识
13
作者 潘婷婷 项霞 《戏剧之家》 2019年第8期137-140,共4页
传统上,译员的行为准则要求译员在口译过程中保持中立,扮演一个忠实的信息传递者的角色;而事实上,在现场口译场合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译员在口译过程中还承担着双方矛盾协调者的角色。本论文结合两组(专业译员组和学生译员组)模拟... 传统上,译员的行为准则要求译员在口译过程中保持中立,扮演一个忠实的信息传递者的角色;而事实上,在现场口译场合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译员在口译过程中还承担着双方矛盾协调者的角色。本论文结合两组(专业译员组和学生译员组)模拟现场商务联络口译的实验数据,研究他们在商务联络口译过程中的表现。两组译员在不同程度上均发挥了主体意识,但在主体意识上也存在差别,即在处理源语知识、协调社会文化、调控现场气氛这三方面,专业译员主体意识较强,学生译员较弱。原因是相比专业译员,学生译员在源语理解环节认知负担较重,导致翻译策略较为单一。本研究对口译课堂教与学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联络口译 专业译员 学生译员 主体意识
下载PDF
学生译员德汉翻译过程研究——以说明书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曲奕 《海外英语》 2021年第8期10-12,28,共4页
虽然针对翻译课堂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现有研究大多从翻译结果入手,推断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往往无法只从表面的译文中分析出来,而是需要通过分析翻译过程找到深层原因。因此该文从学生译员的翻译过程出发,从击键记录、有声... 虽然针对翻译课堂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现有研究大多从翻译结果入手,推断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往往无法只从表面的译文中分析出来,而是需要通过分析翻译过程找到深层原因。因此该文从学生译员的翻译过程出发,从击键记录、有声思维以及译后访谈三个层面对翻译过程进行探讨,发现学生译员进行科技类文本翻译的特点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译员 德译汉 翻译过程
下载PDF
汉英交替传译中学生译员数字口译困难的原因及教学启示
15
作者 曾婷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2期243-245,共3页
本研究主要探讨汉英交替传译中造成学生译员数字口译困难的具体原因,并针对上述原因提出几点有效教学措施.研究表明:造成学生译员数字口译困难的原因主要是(1)英汉两种语言的数字体系差异;(2)自动化程度低;(3)包含数字的源语语言结构复... 本研究主要探讨汉英交替传译中造成学生译员数字口译困难的具体原因,并针对上述原因提出几点有效教学措施.研究表明:造成学生译员数字口译困难的原因主要是(1)英汉两种语言的数字体系差异;(2)自动化程度低;(3)包含数字的源语语言结构复杂;(4)对源语材料不熟悉或厌烦;(5)缺乏科学的数字记录方法;(6)工作记忆的缺陷.本研究旨在为完善今后的数字口译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字口译能力作出有意义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交替传译 学生译员 数字口译困难的原因 教学启示
下载PDF
视译训练对学生译员流利度和准确度的影响
16
作者 黄海萍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2年第1期15-18,共4页
本实证研究旨在观察视译训练是否对学生译员的汉英视译表现产生影响。笔者选取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翻译专业31名学生译员和31名未受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要求其进行一篇汉语语篇的汉英视译。本研究从流利度和准确度对其视译质量进行分... 本实证研究旨在观察视译训练是否对学生译员的汉英视译表现产生影响。笔者选取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翻译专业31名学生译员和31名未受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要求其进行一篇汉语语篇的汉英视译。本研究从流利度和准确度对其视译质量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显示:与受过训练的学生译员相比,未受训学生翻译速度更慢,修正、重复、停顿等不流利现象更多,信息准确度不及受过训练的学生译员。可见,视译训练能有效提升学生译员视译的流利度与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译员 视译 实证研究 流利度 准确度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口译意义评估--职业译员与学生译员对比研究
17
作者 陈燕霞 陈冬纯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2-25,41,共5页
口译中译员的整体意义传递是口译质量评估中的要素之一。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元功能理论,聚焦概念意义下的及物性,人际意义下的情态动词、人称代词,语篇意义下的衔接等研究变量,并利用UAMCorpusTool语料库工具,通过定性与... 口译中译员的整体意义传递是口译质量评估中的要素之一。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元功能理论,聚焦概念意义下的及物性,人际意义下的情态动词、人称代词,语篇意义下的衔接等研究变量,并利用UAMCorpusTool语料库工具,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考察三名职业译员与一名学生译员的英汉口译过程,探讨译员在口译中的意义协调过程,旨在拓展口译意义研究的内容和视角,并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口译意义研究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评估 职业译员 学生译员 语料库 元功能理论
下载PDF
汉英交替传译中连接成分的偏移——一项针对学生译员的实证研究
18
作者 原蓉洁 《外语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46-51,共6页
衔接是口译产出质量的一个标准。连接成分属于衔接手段之一。本研究基于一项实验,探讨了学生译员在汉英交替传译中连接成分的偏移及其背后的原因。同时,本研究从交替传译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交传这种工作模式是如何影响学生译员口译产出... 衔接是口译产出质量的一个标准。连接成分属于衔接手段之一。本研究基于一项实验,探讨了学生译员在汉英交替传译中连接成分的偏移及其背后的原因。同时,本研究从交替传译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交传这种工作模式是如何影响学生译员口译产出中连接成分的偏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成分 偏移 交替传译 学生译员
下载PDF
视译训练对学生译员视译表现的影响——一项基于汉译英视译任务的实证研究
19
作者 范媛媛 《海外英语》 2021年第23期85-87,共3页
该实证研究旨在检验视译训练对学生译员汉英视译表现的影响。62名学生译员按照是否受过视译训练被分为实验组(TP组)和对照组(UP组),完成一项中文语篇视译任务。研究收集了受试视译的原始录音、录音转写文本,分别从流利度和信息忠实度分... 该实证研究旨在检验视译训练对学生译员汉英视译表现的影响。62名学生译员按照是否受过视译训练被分为实验组(TP组)和对照组(UP组),完成一项中文语篇视译任务。研究收集了受试视译的原始录音、录音转写文本,分别从流利度和信息忠实度分析视译训练对视译表现的影响。研究显示:(1)视译训练能有效缩短视译时间,减少有声停顿次数、重复次数和自我纠正次数,提高学生译员视译的流利度。(2)视译训练增强了学生译员捕捉和表达主要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译文信息忠实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译训练 视译表现 学生译员 流利度 信息忠实度
下载PDF
浅析学生译员在复述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
作者 张强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0期148-149,共2页
复述训练,类似于影子训练或跟读训练,是口译初学者最先接触的训练口译记忆的一种基础口译训练方法。在口译教学中,通过源语复述和目的语复述两种复述训练方式,学生译员可以纠正自己的发音和语调,扩大词汇量,提高复杂句子的分析和处理能... 复述训练,类似于影子训练或跟读训练,是口译初学者最先接触的训练口译记忆的一种基础口译训练方法。在口译教学中,通过源语复述和目的语复述两种复述训练方式,学生译员可以纠正自己的发音和语调,扩大词汇量,提高复杂句子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提高学生译员两种语言的转换速度,还可以提高学生译员的目的语表达能力。本文首先对比了源语复述训练、目的语复述训练与跟读训练的不同,分析了不同训练方法的优势,然后分类梳理了学生译员在复述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归类得出了误译、停顿和语言修复等问题分类,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试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为学生译员的口译教学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译员 复述训练 问题及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