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生语篇阅读深层理解的难点及教学对策
1
作者 王建英 褚卫中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101-104,共4页
对语篇的深层理解是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也是中学阅读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从认知心理学视角看,语篇深层理解意味着连贯情境模型的心理建构和表征。由此视角看,中学生的阅读要实现对语篇文本的深层理解可能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阅... 对语篇的深层理解是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也是中学阅读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从认知心理学视角看,语篇深层理解意味着连贯情境模型的心理建构和表征。由此视角看,中学生的阅读要实现对语篇文本的深层理解可能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阅读前是否有追求深层理解的目标;阅读中能否抓住文本中表现生命实体的重点信息来建构和表征文意;遇到阅读困惑能否自觉激活和联系相关背景知识,整合阅读以建立文意连贯表征;阅读结束时能否领会本文深层内涵与意旨,建立篇章整体的连贯情境模型表征。依据这些阅读难点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促进中学生语篇阅读深层理解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情境模型建构 学生语篇阅读 深层理解
下载PDF
基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留学生语篇建构能力研究
2
作者 黄秀坤 刘富华 《海外华文教育动态》 2017年第10期95-96,共2页
内容简介:本研究以母语分别为阿拉伯语、俄语和韩国语的外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他们所作的汉语语篇,以篇章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用学等有关语篇连贯的理论为基础,结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际,从社会符号层、语义层和... 内容简介:本研究以母语分别为阿拉伯语、俄语和韩国语的外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他们所作的汉语语篇,以篇章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用学等有关语篇连贯的理论为基础,结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际,从社会符号层、语义层和结构层考察了留学生语篇连贯的偏误情况,用文字、数据表格和图表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均值、方差、众数等数学方法,对所采集的语料数据进行了系统描写,总结了三种母语留学生语篇连贯偏误的特点,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从母语的负迁移、社会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教材的负迁移和测试的负迁移等方面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为第二言教学 学生语篇 建构能力
原文传递
外国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方式偏误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成新 《台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9-51,53,共4页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作文时常常会出现一些语篇衔接偏误,因之来探讨这些常见的语篇衔接偏误类型,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几点提高对外汉语语篇教学效率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学生 衔接 偏误分析
下载PDF
从看图作文看语境与语篇的统一
4
作者 赵霞 关.博彦塔娜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55-157,共3页
依据情境语境三变量理论和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对写作教材中的一则看图作文的"提示与要求"以及由此产出的两篇学生的语篇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看图作文的图及"提示与要求"中的情境语境与学生产出的语篇所依赖的情境... 依据情境语境三变量理论和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对写作教材中的一则看图作文的"提示与要求"以及由此产出的两篇学生的语篇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看图作文的图及"提示与要求"中的情境语境与学生产出的语篇所依赖的情境语境在语场、语旨、语式以及语言交际目的上不一致。本文旨在强化语境与语篇相统一的思想。以期对具体的写作教学实践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图作文的“提示与要求” 学生语篇 情境境三变量
原文传递
Theory of Textual Patterns and Discourse Coherence in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5
作者 QI Xiu-kun ZHAO Yong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2年第6期1204-1207,共4页
The present study applies "Textual Patterns" like "general-specific" and "claim-counterclaim" to explore discourse coherence in Chinese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The study confirms the function of the textual ... The present study applies "Textual Patterns" like "general-specific" and "claim-counterclaim" to explore discourse coherence in Chinese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The study confirms the function of the textual patterns as macro-structures for discourse interpretation and production, and proves textual patterns as effective tools in identify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with discourse coherence in Chinese EFL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wri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ourse coherence textual patterns macro-structures word organizers
下载PDF
Modality and Generic Features in Chinese EFL Writings 被引量:7
6
作者 郑群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0年第5期40-51,124-125,共14页
情态分为认知型和责任型两类,认知型情态多用于小说和学术写作中,而责任型情态多表示必要性,适合说明性文字(Gotti,2003;Li,2001;Liang,2008)。这种语类差异不是绝对的。本文运用语料库分析方法,探讨不同情态功能在语篇中的频率和语类特... 情态分为认知型和责任型两类,认知型情态多用于小说和学术写作中,而责任型情态多表示必要性,适合说明性文字(Gotti,2003;Li,2001;Liang,2008)。这种语类差异不是绝对的。本文运用语料库分析方法,探讨不同情态功能在语篇中的频率和语类特征,并比照英语学习者写作中出现的情态用法。本文研究表明:(1)学术语篇通过较多"can"和"may"的使用突出协商和分析的特征;(2)报刊社论突出高情态值的使用,表现出了事实上的推断特征;(3)中国学习者在议论文写作中有部分报刊社论的语类特征,但是在 "should"和"can"的使用上有滥用的倾向,反映出学习者对情态的语类特征掌握不足以及缺乏对文本多声性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ADEMIC EDITORIALS GENRE MODALITY
原文传递
THE ENGLISH INTONATION OF CHINESE EFL LEARNERS:A COMPARATIVE STUDY 被引量:2
7
作者 陶瑞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7年第6期34-45,127,共13页
This research,grounded in the theory of discourse intonation,investigates Chinese EFL learners' intonation features in interactive context.Its research findings reveal that Chinese EFL learners differ from British... This research,grounded in the theory of discourse intonation,investigates Chinese EFL learners' intonation features in interactive context.Its research findings reveal that Chinese EFL learners differ from British native speakers in their application of tone units,prominence selection and tone choice.It further points out that these intonation features are caused on the one hand by Chinese EFL learners' relatively low English proficiency level and on the other hand by their lack of awareness of the communicative and discourse function of intonation.Based on these findings,this research proposes that a discourse-based awareness-raising approach to intonation teaching in the input-poor Chinese EFL context might be of pedagogical necessity and effective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ourse intonation Chinese EFL learners' intonation features tone units prominence selection tone choice the communicative and discourse function of inton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