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英语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中学英语学科实践能力训练"课程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晓娜 《英语教师》 2020年第9期8-10,共3页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探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关系.借鉴工程教育认证的经验和成果,提出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以沈阳师范大学英语(师范)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中学英语学科实践能力...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探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关系.借鉴工程教育认证的经验和成果,提出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以沈阳师范大学英语(师范)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中学英语学科实践能力训练"为例,展示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实施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类专业认证 课程目标 达成度评价 中学英语学科实践能力训练
下载PDF
初中物理教师跨学科实践教学的现状、问题及提升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志强 闫美娟 孟扬旗 《中学物理》 2024年第12期2-6,共5页
具备跨学科实践教学能力是进行跨学科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通过对288位初中物理教师调查发现,其跨学科实践教学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并且各维度水平均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不同教龄、职称、学历水平和不同专业背景的初中物理教师的跨学科实... 具备跨学科实践教学能力是进行跨学科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通过对288位初中物理教师调查发现,其跨学科实践教学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并且各维度水平均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不同教龄、职称、学历水平和不同专业背景的初中物理教师的跨学科实践教学能力存在差异.为有效促进物理教师跨学科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提出构建多阶段贯通的培训体系、打造教师专业合作学习共同体、建立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路径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教师 学科实践教学 学科实践教学能力
下载PDF
科技工作者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向度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正严 陈霞玲 《教师教育学报》 2023年第6期56-67,共1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也是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共同的使命。科技工作者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时代诉求、国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也是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共同的使命。科技工作者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时代诉求、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促进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科技工作者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旨在改善青少年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增强青少年的科学从业意愿、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青少年的跨学科实践能力。科技工作者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政策制定、科学教育实践活动以及科学教师培训等。科技工作者要积极投入中小学科学教育,坚持走一条“科教融合”之路,让科学教育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工作者 科学教育 科学家形象 科学家精神 科学从业意愿 学科实践能力 科教融合
下载PDF
中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何万国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3-56,共4页
中小学生实践能力是应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把握中小学生实践能力之内涵就不能割裂其与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内在联系。中小学生实践能力由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学科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三... 中小学生实践能力是应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把握中小学生实践能力之内涵就不能割裂其与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内在联系。中小学生实践能力由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学科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三部分组成,其形成机制是知识技能在现实情境中熟练地、灵活地应用与迁移。中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策略主要有:克服认识误区,树立正确观念;创造实践条件,创设应用环境;开发课程资源,制订活动指南;改革教学模式,转变学习方式;开发活动项目,创建实践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能力结构 生存能力 学科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能力
下载PDF
对接与重构:生物学师范生“双强”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与体系的探索
5
作者 王海华 孙远东 +2 位作者 刘雨芳 严明理 向言词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0期56-60,共5页
作为师能的重要载体,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师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中普遍存在"三脱节、三轻三重"问题;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后,师范生就业窄化。破解难题,走出困境,改革势在必行。湖南科技大... 作为师能的重要载体,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师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中普遍存在"三脱节、三轻三重"问题;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后,师范生就业窄化。破解难题,走出困境,改革势在必行。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十年来在紧密对接国家基础教育、重构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与体系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尝试:提出了"教师教育能力与学科专业实践能力‘双强’"的培养理念,探索了"三个‘一体化’、三个‘双重视’"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重建了"一条主线、两个平台、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改革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体系 教师教育能力 学科专业实践能力 师范生 生物学
下载PDF
从一次调研活动看初中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6
作者 韩艳华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43-45,共3页
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的提升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也是目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结合深入松原市三县进行的调研和问卷活动,通过有效分析数据解读出目前初中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存在... 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的提升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也是目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结合深入松原市三县进行的调研和问卷活动,通过有效分析数据解读出目前初中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能力 学科教学实践能力 提升
下载PDF
工程实践活动影响中学生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占小红 徐冉冉 +1 位作者 符吉霞 宋蕊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5-74,共10页
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是21世纪学习的重要能力。我国中小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特色化的校本课程为学生实践创新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日常课程建设中对学生的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仍较为薄弱。工程实践活动强调创新思维与能力,是培养... 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是21世纪学习的重要能力。我国中小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特色化的校本课程为学生实践创新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日常课程建设中对学生的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仍较为薄弱。工程实践活动强调创新思维与能力,是培养学生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本研究对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构成及水平进行界定;设计和实施了在中学科学课程中融入工程实践活动的教学实验,验证了该教学方式对中学生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影响,为探索中学生跨学科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实践创新能力 工程实践 科学教育 实证研究
原文传递
Learning and Progressing Through Scientific Practices—Commemorating the 90th Anniversary of the Haiyuan Earthquake and Working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and Seismic Hazard Reduction
8
作者 Deng Qido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1年第3期260-272,共13页
The great Haiyuan earthquake occurred at 20:06:09 on December 16,1920 in the south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The magnitude of this earthquake is 8.5,listed as one of the three greatest earthquakes to ever occur... The great Haiyuan earthquake occurred at 20:06:09 on December 16,1920 in the south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The magnitude of this earthquake is 8.5,listed as one of the three greatest earthquakes to ever occur in Chinese continent.This devastating earthquake killed about 230,000 people according to previous reports.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total casualties may have reached 270,000.The study of this earthquake using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ethods is the first in the history of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Significant breakthroughs took place in the middle of last century.The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with 200km in length and prominent left-lateral strike-slip displacement,was discovered.The first monograph on the Haiyuan earthquake was published.In the 1980s,innovative large-scale geological mapping technology for active faults was developed during studies on the Haiyuan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s,with the publication of the first large-scale map of the Haiyuan active fault.Quantitative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fine structure and geometry of the fault zone,Holocene slip rate,co-seismic displacement,paleoearthquake and recurrence intervals and future earthquake risk assessment.The innovative studies also included rupture propagation along the strike-slip fault,evolution of pull-apart basins,determination of total displacement of the strike-slip fault,transition equilibrium between strike-slip displacement along its major strand and crustal shortening at the end of the strike-slip fault,and the mechanism of deformation on Liupan Mountain.On the occasion of the 90th anniversary of the Haiyuan earthquake,careful retrospect of scientific progress achieved during the recent 20 years would be helpful in providing further direction in the study of active faults and earthquake hazard reduction.While taking this occasion to remember those lost by the Haiyuan earthquake,we aim to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earthquake prediction and seismic hazard re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iyuan earthquake Active fault PALEOEARTHQUAKE Scientific research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