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提升学科组织化程度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魏玲玲 童再康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54-57,共4页
高等学校的学科有实体化组织与虚拟化组织两种存在形态。实体组织的学科提升组织化程度的外源动力是学科的外部竞争和考核压力,其内在动力是学校、学院、学科以及学科成员的内在需求,其阻碍因素包括源自学术自由探索的离散心理、个人学... 高等学校的学科有实体化组织与虚拟化组织两种存在形态。实体组织的学科提升组织化程度的外源动力是学科的外部竞争和考核压力,其内在动力是学校、学院、学科以及学科成员的内在需求,其阻碍因素包括源自学术自由探索的离散心理、个人学术成就评价标准的单一性、狭义的竞争意识以及个人眼前利益或短期利益心态等。提升学科组织化程度的路径包括设计有利于学科组织化的制度、凝练学科优势特色发展方向、建设各类高水平学科平台、鼓励教师提升学术抱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 学科组织 学科组织化
下载PDF
文化浸入与要素耦合:世界一流学科组织化建设策略——以中美两所大学材料学科为比较案例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志峰 梁言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学科投入要素配置在一流学科组织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和核心作用。一流学科组织化建设包含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团队、科研基地、学术治理结构五个要素组成的学科投入要素集合。在比较中美两所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材料科学与工... 学科投入要素配置在一流学科组织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和核心作用。一流学科组织化建设包含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团队、科研基地、学术治理结构五个要素组成的学科投入要素集合。在比较中美两所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要素基础上,发现一流学科组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文化浸入特征,投入要素之间相互耦合且与学科软件环境充分融合。因此,世界一流学科组织化建设需要从确定学科特色、科学测量学科投入产出效率、兼顾中国特色与国际标准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 学科组织化 投入要素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多学科组织化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次发 温德树 +3 位作者 马莉琴 罗日向 吴志武 李丽萍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959-963,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多学科组织化的医疗方式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CCI)的临床效果。方法整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监护、神经康复及神经护理等医疗资源,建立多学科一体化治疗的组织化医疗小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采用多学科组织化的医疗方式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CCI)的临床效果。方法整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监护、神经康复及神经护理等医疗资源,建立多学科一体化治疗的组织化医疗小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组织化方式治疗)32例和对照组(采用以往常规方法治疗)36例。观察指标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意识障碍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住院时间、病死率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NIHSS(6.87±5.35)分、ADL(90.42±15.35)分、GCS(13.92±1.05)分,对照组NIHSS(19.67±9.78)分、ADL(63.33±10.45)分、GCS(10.86±1.4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恢复良好20例(62.5%)、轻中度残废3例(9.4%)、重度残废4例(12.5%)、植物生存1例(3.1%)、死亡4例(12.5%)。对照组分别为8例(22.2%)、4例(11.1%)、10例(27.8%)、植物生存2例(5.6%)、死亡12例(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4%(5/32),低于对照组的41.7%(1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24.7±10.2)d,低于对照组的(35.3±1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学科组织化医疗方式治疗SCCI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学科组织化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大学学科组织化建设:价值与路径 被引量:51
4
作者 宣勇 凌健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1-37,共7页
大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升学科组织的知识生产能力。以往的学科建设由于单纯地强调了学科要素的培育而缺少整体的制度安排,导致学科建设的效率不高。因此,大学学科建设应从对学科要素投入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上... 大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升学科组织的知识生产能力。以往的学科建设由于单纯地强调了学科要素的培育而缺少整体的制度安排,导致学科建设的效率不高。因此,大学学科建设应从对学科要素投入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上来。从科学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视角的多元审视中可以看到,提高大学学科组织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大学学科组织化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其路径可分为学科组织使命分析、学科组织体制设计、学科组织结构设计、学科组织运行设计和学科组织评价五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学科建设 学科组织化
原文传递
学科治理的基本依据、组织基础与运行机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金圣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3,共7页
学科是大学的根基所在,学科治理是大学学术治理在学科层面的投射。学科的知识与制度两重属性、逻辑及动力机制,以及学科治理在大学行政化制度结构下的实践困境,分别构成强调学科治理命题与课题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大学学科治理的推进,应... 学科是大学的根基所在,学科治理是大学学术治理在学科层面的投射。学科的知识与制度两重属性、逻辑及动力机制,以及学科治理在大学行政化制度结构下的实践困境,分别构成强调学科治理命题与课题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大学学科治理的推进,应着力突破学科组织化的“短板”因素,夯实学科治理的组织基础。在运行机制方面,应综合运用学科发展核心议题的学科自主行会式决策机制、针对学科自主决策的学院和大学审议及反馈修正机制,以及学科重大议题决策的外部相关者介入机制,同时高度重视贯穿学科治理全程的文化整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 学科逻辑 学科组织化 学科治理 文化整合
下载PDF
知识与组织视域下的大学学科建设困境及有效治理——以地方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赵哲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7-34,共8页
学科具有知识的本位属性和组织化的外延特性,表现出从经典范式到现代范式的知识"分化—综合"逻辑,以及从显性机制到隐性机理的组织化生成逻辑。地方医科大学学科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竞争力等级差序、知识结构性矛盾、知... 学科具有知识的本位属性和组织化的外延特性,表现出从经典范式到现代范式的知识"分化—综合"逻辑,以及从显性机制到隐性机理的组织化生成逻辑。地方医科大学学科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竞争力等级差序、知识结构性矛盾、知识协同进化生产力不强以及知识组织化管理体系缺陷。地方医科大学学科有效治理路径为:促进优势学科和薄弱学科的统筹兼顾及定向发力,创造本土学科的生存空间与"超学科"发展机会,构建知识交叉融合的多学科协同发展模式,增强学科组织化的卓越治理势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医科大学 学科建设 学科治理 学科知识 学科组织化
下载PDF
自组织理论视野下学科治理的推进路径 被引量:9
7
作者 杨岭 毕宪顺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19,34,共7页
自组织与学科治理存在内在契合性,学科自组织化成为了一流学科治理的应然机制。然而,自组织下学科治理面临着学术共同体难以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学科治理的能动尚待增强;学科林立缺乏竞争合作机制,学科交叉融合的协同性亟待提高;学科治理... 自组织与学科治理存在内在契合性,学科自组织化成为了一流学科治理的应然机制。然而,自组织下学科治理面临着学术共同体难以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学科治理的能动尚待增强;学科林立缺乏竞争合作机制,学科交叉融合的协同性亟待提高;学科治理“外生化”,学术契约与学科文化有待凸显等困境。自组织理论下学科治理需要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激发学科自我变革;完善学科开放合作机制,构建学科自组织系统;破除传统治理下的学科壁垒,促进学科协同有序运行;把握知识自组织规律,培育宽松自由的学科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学科治理 双一流 学科组织化
下载PDF
学科治理视域下教授治学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岭 毕宪顺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7-94,125,共9页
以善治推一流是学科治理的一个重要思路,而教授治学成为学科治理的突破口。教授治学适应了知识、学科滥觞与发展的逻辑,成为了破解当下学科治理困境的重要出口,契合了未来学科建设和治理的方向。针对教授治学面临的合法性危机,在学科治... 以善治推一流是学科治理的一个重要思路,而教授治学成为学科治理的突破口。教授治学适应了知识、学科滥觞与发展的逻辑,成为了破解当下学科治理困境的重要出口,契合了未来学科建设和治理的方向。针对教授治学面临的合法性危机,在学科治理背景下教授治学运行要从决策机制、权力制衡机制、监督机制、外部参与机制、法治保障机制、文化契合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入手,孕育良好的学科生态、完善学科组织制度、保障学科评价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统筹学科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学科的依法治理、提升学科声誉和形象,从而实现学科的一流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治理 教授治学 学科建设 学科组织化 运行机制
下载PDF
大学学科治理:现实语境、多元价值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金圣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68,共7页
大学学科治理命题的提出,既具有促进大学治理纵深发展的理论价值,又具有规范大学学科建设的实践功效。推进大学学科治理,将有助于促进学科的组织化进程,改良学院和大学的组织场域,为学科建设提供制度—文化驱动的新动力。从我国大学的... 大学学科治理命题的提出,既具有促进大学治理纵深发展的理论价值,又具有规范大学学科建设的实践功效。推进大学学科治理,将有助于促进学科的组织化进程,改良学院和大学的组织场域,为学科建设提供制度—文化驱动的新动力。从我国大学的实际出发,要推动学科治理的常态展开,应凝聚学科集体的共识以形成学科统一的观念力量和治理诉求,自下而上地推进学科的组织和制度建设,巧妙发挥学科内资深学者等关键性行动者的制度创建作用,努力谋求学科治理同学院乃至大学治理的兼容,加强学科共同体信念及治理文化的培植以建构相应的文化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治理 学科建设 学科组织化 协同治理 学科制度 学科文化
下载PDF
Hepatic non-parenchymal cells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participate in oval cell-mediated liver regeneration 被引量:14
10
作者 Wei Zhang Xiao-Ping Chen Wan-Guang Zhang Feng Zhang Shuai Xiang Han-Hua Dong Lei Zh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52-560,共9页
AIM: To elucid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on- parenchymal cells,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oval cells during the restituting process of liver injury induced by partial hepatectomy (PH). METHODS: We examined the lo... AIM: To elucid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on- parenchymal cells,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oval cells during the restituting process of liver injury induced by partial hepatectomy (PH). METHODS: We examined the localization of oval cells, non-parenchymal cells, and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components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double immunofluorescent analysis during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oval cells in N-2- acetylaminofluorene (2-AAF)/PH rat model. RESULTS: By day 2 after PH, small oval cells began to proliferate around the portal area. Most of stellate cells and laminin were present along the hepatic sinusoids in the periportal area. Kupffer cells and fibronectin markedly increased in the whole hepatic Iobule. From day 4 to 9, oval cells spread further into hepatic parenchyma,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stellate cells, fibronectin and laminin. Kupffer cells admixed with oval cells by day 6 and then decreased in the periportal zone. From day 12 to 15, most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 laminin and fibronectin located around the small hepatocyte nodus, and minority of them appeared in the nodus. Kupffer cells were mainly limited in the pericentral sinusoids. After day 18, the normal liver Iobule structures began to recover.CONCLUSION: Local hepatic microenvironment may participate in the oval cell-mediated liver regeneration through the cell-cell and cell-matrix inte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al cells Liver regeneration EXTRACELLULARMATRIX Hepatic stellate cells Kupffer cell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