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文化的关系——一个“非遗学”学科进路的前提性思考
1
作者 孙玉芳 《民间文化论坛》 2023年第5期134-142,共9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在近二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理论研究基础上诞生的一门新生的交叉学科,是中国话语和自主知识体系整合与学科范式建构的一种努力和尝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文化的关系则是关乎其学科独立与合法性的前提。...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在近二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理论研究基础上诞生的一门新生的交叉学科,是中国话语和自主知识体系整合与学科范式建构的一种努力和尝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文化的关系则是关乎其学科独立与合法性的前提。本文解释了中国语境中学界、政府层面关于非遗概念“在地化”及其与民间文化关系的认知分歧这一现象,尝试通过民俗框架下非遗概念的生成与表述,以及世界非遗名录中隐含着的不同文化主体的博弈关系和多元文化表征对其进行阐释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化 非遗学 学科进路
下载PDF
艺术学理论学科进路刍议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9-133,共5页
艺术学理论学科与门类艺术中的美术、音乐、舞蹈虽同属艺术学门类,但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与门类艺术学科的研究对象存在根本区别,两者更不是一种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就目前的研究进展而言虽不能给予确切... 艺术学理论学科与门类艺术中的美术、音乐、舞蹈虽同属艺术学门类,但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与门类艺术学科的研究对象存在根本区别,两者更不是一种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就目前的研究进展而言虽不能给予确切的定义,但人们对于艺术一般的认知实际上却一直存在,并且,这种认知一直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艺术一般的研究,美学、艺术哲学都不能够承担,于是这项研究便成为艺术学理论学科毫无争议同时也不可推脱的学科进路。艺术一般目前虽不甚明确,然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艺术一般与门类艺术对于艺术理解的巨大差异。并且,从方法论以及价值观角度我们一样可以对于艺术一般进行有效的研究,艺术学理论作为专门研究艺术一般的学科,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但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学科进路 艺术一般
下载PDF
苏俄STS研究的逻辑进路与学科进路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魏玉东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8-392,共5页
STS学科发展在逻辑上可分为多学科、交叉学科和统一学科三个阶段,通过对苏俄STS在多学科、交叉学科和统一学科阶段发展内容、范式的梳理,揭示出苏俄STS研究正在从科学学和技术论两条路径向科学技术学转向,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用科学学单... STS学科发展在逻辑上可分为多学科、交叉学科和统一学科三个阶段,通过对苏俄STS在多学科、交叉学科和统一学科阶段发展内容、范式的梳理,揭示出苏俄STS研究正在从科学学和技术论两条路径向科学技术学转向,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用科学学单一学科整合科学技术学从而进入STS的路径在逻辑上是不现实的,在实践上是不成功的;STS研究要坚持科学、技术、工程和产业四元论;要正确认识主导意识形态及其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使其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防止重蹈苏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绝对真理到全方位讨伐的覆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俄 STS研究 逻辑进路 学科进路
下载PDF
论STS研究的逻辑进路和学科进路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文范 于洪波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6-111,共6页
科学技术与社会从分化到融合,走向一体化经历了一个从自发的实践导向到自觉的理论反思与建构的过程,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体化在当代将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从逻辑进路和学科进路的关系上探讨了STS的学科建设问题,形成了一个对STS学科整体性认... 科学技术与社会从分化到融合,走向一体化经历了一个从自发的实践导向到自觉的理论反思与建构的过程,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体化在当代将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从逻辑进路和学科进路的关系上探讨了STS的学科建设问题,形成了一个对STS学科整体性认识,为STS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S研究 逻辑进路 学科进路
原文传递
本体论转向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晓阳 刘立杰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4,共7页
通过梳理不同本体论进路和进一步探索中国人类学的本体论视野,强调中国研究自己的知识来源及其实践动力具有重要的学科意义。本体论转向是人类学的新趋势,它是由多源头的实践活动所引发的一次学科思潮,本体政治以及当下的积极行动人类... 通过梳理不同本体论进路和进一步探索中国人类学的本体论视野,强调中国研究自己的知识来源及其实践动力具有重要的学科意义。本体论转向是人类学的新趋势,它是由多源头的实践活动所引发的一次学科思潮,本体政治以及当下的积极行动人类学或直接行动都是其在现实层面的反映。当前来看,最主要的是以本体感知去看见传统人类学中的"事情",即能够用本体论视角去对传统人类学中的族群、仪式、经济和亲属关系等问题重新解读,发现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学科进路 地势 文明论 民族志写作
原文传递
人类学民族学关键词栏目主持人语
6
作者 王建民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8,共1页
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中,人类学民族学概念似乎是词义最不一致的,或者说人类学民族学是拥有最多多义词的学科。若再扩展到比起概念略为模糊,也略为宽泛一些的"词",或使用层次不同,或理论意涵和学术视野存在差异,从我们这个栏... 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中,人类学民族学概念似乎是词义最不一致的,或者说人类学民族学是拥有最多多义词的学科。若再扩展到比起概念略为模糊,也略为宽泛一些的"词",或使用层次不同,或理论意涵和学术视野存在差异,从我们这个栏目标题中连用的"人类学民族学"这种学科界定及归属概念词,到学科使用的诸多词汇和词组,都充满了异义。学科从业者和学习者在研究和学习中不断地使用学科基本的、重要的概念,并将这些概念和理论的阐发、田野民族志的叙事联系在一起,产生出推动学科不断成长的学术成果。人类学家以关键词作为学术配置的基本要素,结合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理论思辨,力求论证和阐释民族志研究中发现和运用的新观点,增强学术产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学科进路 地势 文明论 民族志写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