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教语用”走向“学语用”——深度建构“学为中心”的“语用型”阅读课堂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祥连 《教育科学论坛》 2016年第19期17-19,共3页
当下,"语用"课堂实践与研究,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需突破表层——把"语用"学习等同于在原有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附加、穿插、渗透一些"语用"知识,或嵌入一些说写训练等,由这种"碎片化"与&q... 当下,"语用"课堂实践与研究,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需突破表层——把"语用"学习等同于在原有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附加、穿插、渗透一些"语用"知识,或嵌入一些说写训练等,由这种"碎片化"与"嵌入式"的"语用"教学,走向以独特而典型的"语用"价值内容为"核心"的教学。再是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为中心"——由"教语用"走向"学语用",建构"聚焦(‘语用’)——认识(‘语用’)——实践(‘语用’)——深化(‘语用’)"的课堂教学基本路径,真正深度建构"学为中心"的"语用型"阅读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 碎片化 学语用 为中心
下载PDF
警惕“学语用”的“四化”现象
2
作者 揭希望 《教育界(教师培训)》 2016年第3期34-35,共2页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教学观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可谓“层林尽柒,漫江碧透”。但一些不良现象也随之而来:有的不分年段、不分文本,千篇一律,千课一面;有的贪大求全,面面俱到,恨不得一节课将某篇文章的语用点全部教完;有的把学...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教学观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可谓“层林尽柒,漫江碧透”。但一些不良现象也随之而来:有的不分年段、不分文本,千篇一律,千课一面;有的贪大求全,面面俱到,恨不得一节课将某篇文章的语用点全部教完;有的把学语用的形式窄化为练笔(说话),好像没有写话、说话就与“学语用”不沾边了;有的只注重表达方法知识的传授,只图“教过”,不问“学会”……这些现象,让“学语用”迷失了方向,“语用”也最终沦为“无用”,着实令人叹息。本文就当前“学语用”教学中常出现的这些现象,稍作剖析,并提出一些商讨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语用 同化 泛化 窄化 浅化
下载PDF
策略操控:语用论辩学之修辞拓展 被引量:37
3
作者 吴鹏 熊明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69,169,共6页
如何通过批判性讨论合理解决正反双方意见分歧是语用论辩学的核心问题。但在现实论辩话语中,论辩者不仅要遵守合理性标准,还会努力通过修辞策略使论辩结果对自己最有效。鉴于此,语用论辩学近年来逐步尝试修辞维度的理论拓展,提出了"... 如何通过批判性讨论合理解决正反双方意见分歧是语用论辩学的核心问题。但在现实论辩话语中,论辩者不仅要遵守合理性标准,还会努力通过修辞策略使论辩结果对自己最有效。鉴于此,语用论辩学近年来逐步尝试修辞维度的理论拓展,提出了"策略操控"概念及其分析方法。以策略操控概念为核心的语用论辩学拓展理论凸显了论辩者为实现论辩合理性和论辩有效性的微妙平衡而在潜在话题、受众需求和表达手段三方面的运筹帷幄,对法律、政治、医疗等交际领域的论辩话语实践均有较强的解释力和应用价值。后续研究应在哲学、理论、实证、分析和实践五个层面上深入探究策略操控现象,并进一步完善其语境分析、修辞分析和谬误识别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辩话语 语用论辩 策略操控 论辩 修辞
下载PDF
语用句法学论纲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克定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25-28,共4页
语用句法学就是在合理借鉴和吸收语用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各种句法结构在实际运用中的语用因素(如交际意图、语境、语用预设等),或者说是从语用的角度,研究各种语用因素对句法结构的选择、调控和制约作用。本文初步探讨了语... 语用句法学就是在合理借鉴和吸收语用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各种句法结构在实际运用中的语用因素(如交际意图、语境、语用预设等),或者说是从语用的角度,研究各种语用因素对句法结构的选择、调控和制约作用。本文初步探讨了语用句法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参照点、主要内容等。我们认为,语用句法学研究是可行的,可以解释一些句法学研究以前所未能解释的问题,还可为语用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句法 语用因素 常式句 变式句
下载PDF
基于语用论辩学的批判性阅读模式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闫林琼 吴鹏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7,共8页
批判性阅读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现有的批判性阅读研究大多数都缺乏系统的理论依据,且提出的阅读步骤过于繁复,可操作性值得商榷。以语用论辩学中的批判性讨论理想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新的、可操作性强的批判性阅读模... 批判性阅读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现有的批判性阅读研究大多数都缺乏系统的理论依据,且提出的阅读步骤过于繁复,可操作性值得商榷。以语用论辩学中的批判性讨论理想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新的、可操作性强的批判性阅读模式。该模式将批判性阅读活动简化为三大步骤——识别论证、分析与重构论证以及评价论证,并以China Daily上的一篇评论文章为例,演示说明了各个步骤的具体实施过程与操作方法。该模式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训练,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课外自主开展批判性阅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阅读 语用论辩 批判性讨论理想模型 阅读模式
下载PDF
权衡论证:一种语用论辩学的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谢耘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98-108,共11页
由于权衡论证中同时引用了正反两方面的理由来证明一个观点,它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论证类型,并得到学界的持续关注和探讨。非形式逻辑学者认为,权衡论证对应着一个“将正反两方面理由加以权衡后得出结论”的特殊机制,因而需要通过增加“平... 由于权衡论证中同时引用了正反两方面的理由来证明一个观点,它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论证类型,并得到学界的持续关注和探讨。非形式逻辑学者认为,权衡论证对应着一个“将正反两方面理由加以权衡后得出结论”的特殊机制,因而需要通过增加“平衡考虑前提”来对其进行逻辑重构。这一做法强调反面理由的逻辑功能,但却带来一系列的理论问题。借助语用论辩学的理论工具,可以将权衡论证解析为一种策略操控的特定模式,这一分析不仅能很好地揭示权衡论证的特点和机制,而且还展现出理论上的简洁性和优越性。权衡论证中引述反面理由的目的,并不是为结论的证成提供逻辑依据,而是为增加说服效果而采取的修辞策略。进而,要刻画权衡论证的基本特性,其关键在于阐明其中所运用的特殊语言表达技巧,以及它如何增进了论证对于听众的说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衡论证 非形式逻辑 语用论辩 逻辑重构 修辞
下载PDF
语用论辩学:一种论证理论 被引量:14
7
作者 弗朗斯.H.范爱默伦 熊明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37,共7页
语用论辩学为分析评价论证提供了一种跨学科融合方法。为了评价论证,语用论辩学家以功能化、社会化、外在化和论辩化作为元理论起点,把批判性讨论作为理想模型,给出了一组论证合理性评价的批判性讨论规则。从1990年代开始,为了公正处理... 语用论辩学为分析评价论证提供了一种跨学科融合方法。为了评价论证,语用论辩学家以功能化、社会化、外在化和论辩化作为元理论起点,把批判性讨论作为理想模型,给出了一组论证合理性评价的批判性讨论规则。从1990年代开始,为了公正处理论证者试图追求论辩合理性与修辞实效性之间保持一种微妙平衡,语用论辩学从功能上整合了修辞视角,提出了"策略操控"理论框架。从语用论辩学观点来看,每个论证话步都是策略操控的结果,而谬误则是策略操控脱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论辩 批判性讨论 策略操控 论辩合理性 修辞实效性
下载PDF
历史语用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秀松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7年第6期61-72,共12页
历史语用学是历史语言学内部一个相对年轻的分支学科。因其对历史语料的处理借鉴了语用学理论和分析框架以及社会语言学的调查分析方法而具有一定程度的跨学科性。本文围绕几次国际语用学重要的学术会议和《历史语用学杂志》的创办,综... 历史语用学是历史语言学内部一个相对年轻的分支学科。因其对历史语料的处理借鉴了语用学理论和分析框架以及社会语言学的调查分析方法而具有一定程度的跨学科性。本文围绕几次国际语用学重要的学术会议和《历史语用学杂志》的创办,综论历史语用学的兴起和发展、历史语用学的两大范式(语用语文学研究和历时语用学研究),以及历时语用学研究的不同取向与主要课题,展望历史语用学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语用 语用语文 历时语用
下载PDF
语用论辩学视域下的外交部发言人论辩话语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候璐莎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8年第6期109-112,共4页
借助语用论辩学视角下的分离论证框架,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安倍晋三访问珍珠港答记者问为例,本研究探索了发言人话语中分离论证在论辩阶段的使用。本研究重构了发言人话语的论辩框架,分析了论辩阶段分离论证的策略操控形式。研究结... 借助语用论辩学视角下的分离论证框架,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安倍晋三访问珍珠港答记者问为例,本研究探索了发言人话语中分离论证在论辩阶段的使用。本研究重构了发言人话语的论辩框架,分析了论辩阶段分离论证的策略操控形式。研究结果显示,发言人华春莹为站稳国家立场,迎合受众需求,在论辩阶段回应反方潜在质疑及对其论证图式的批判性问题时,使用了分离论证,增强了其论证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部发言人 论辩话语 语用论辩 分离论证
下载PDF
新闻评论的语用论辩研究——以《中国日报》反垄断调查社论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鹏 陆忠丽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2-138,共7页
新闻评论的本质是一种诉诸理性评判的论辩性话语,合理说服受众是其根本使命。对新闻评论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论辩研究应考虑到论辩话语的语境性、互动性和过程性,同时还应重视新闻评论对逻辑、论辩和修辞三个方面的内在要求。语用论辩学的... 新闻评论的本质是一种诉诸理性评判的论辩性话语,合理说服受众是其根本使命。对新闻评论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论辩研究应考虑到论辩话语的语境性、互动性和过程性,同时还应重视新闻评论对逻辑、论辩和修辞三个方面的内在要求。语用论辩学的研究理念对新闻评论的论辩分析和评价无疑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及应用前景。借鉴语用论辩学理论框架,新闻评论的语用论辩研究路径应由论辩重构、策略操控分析和合理性评价三个有机相连的部分组成。语用论辩研究路径不但能较为完整地还原新闻评论的论辩过程,有助于揭示新闻评论者在特定语境背景下对论辩合理性和修辞有效性的运筹帷幄,同时还为系统评价新闻评论中的论辩提供了较为可行的合理性参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评论 论辩话语 语用论辩 论辩重构 策略操控 合理性评价
下载PDF
新闻评论话语中诉诸权威的语用论辩研究——以《中国日报》社论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忠丽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7年第1期125-128,共4页
当前国内外学界对新闻评论话语中的论辩研究大都采取逻辑学路径,将新闻论辩看作静态、单主体、脱离语境的逻辑推演结果并对其进行逻辑有效性评价。这种研究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新闻评论的真实语用环境与社会功能。鉴于此,本文以语用... 当前国内外学界对新闻评论话语中的论辩研究大都采取逻辑学路径,将新闻论辩看作静态、单主体、脱离语境的逻辑推演结果并对其进行逻辑有效性评价。这种研究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新闻评论的真实语用环境与社会功能。鉴于此,本文以语用论辩学为基础,以《中国日报》社论为例,探究其中频繁使用的诉诸权威论证形式。研究发现,《中国日报》社论在其论辩过程中主要使用了三种诉诸权威形式,体现了评论者对潜在话题、受众需求和表达手段三方面的综合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评论 论辩话语 语用论辩 诉诸权威
下载PDF
作为论辩话语的新闻——《纽约时报》中美光伏贸易摩擦报道的语用论辩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陆忠丽 《大学英语》 2016年第B03期82-87,共6页
国内外学者通常将新闻当作一种特定的话语来研究,然而目前鲜有学者注意到新闻话语的论辩特质。在语用论辩理论的基础上,借助语用论辩分析框架,本文剖析评价了《纽约时报》对中美光伏贸易争端的报道,揭示了《纽约时报》貌似中立、公正的... 国内外学者通常将新闻当作一种特定的话语来研究,然而目前鲜有学者注意到新闻话语的论辩特质。在语用论辩理论的基础上,借助语用论辩分析框架,本文剖析评价了《纽约时报》对中美光伏贸易争端的报道,揭示了《纽约时报》貌似中立、公正的新闻报道背后隐藏的真实立场和论辩策略。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对于中美光伏贸易争端报道并非客观和公正。报道的作者违背了相关的批判性讨论准则,企图说服读者相信,美国应该对中国光伏产品进口施加高额关税并实施反倾销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话语 论辩话语 语用论辩
下载PDF
重大外交事件中国家形象修复的论辩话语研究
13
作者 薛漪铭 于乃千 《时代人物》 2024年第23期0020-0023,共4页
文章通过论辩重构、策略操控分析,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有效恢复TikTok企业及中国政府形象为 例,探讨外交部发言人能够运用的论辩性策略以改善国家形象。研究发现,发言人通过隐喻、诉诸情感、人身攻击、直接 否认的话语策略,有效避... 文章通过论辩重构、策略操控分析,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有效恢复TikTok企业及中国政府形象为 例,探讨外交部发言人能够运用的论辩性策略以改善国家形象。研究发现,发言人通过隐喻、诉诸情感、人身攻击、直接 否认的话语策略,有效避免了国家形象破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部发言人 语用论辩 论辩重构 策略操控
下载PDF
医药广告话语中“诉诸恐惧”论证的语用论辩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乐亚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8年第6期78-83,共6页
广告的最终目的是劝服目标受众接受或者购买其产品。因此,劝说性是广告话语的重要特性。事实上,广告的劝说性本质上即为论辩性。鉴于此,本文借助语用论辩学理论,以国际著名制药公司发布的300条药品广告为语料,探究其中频繁使用的诉诸恐... 广告的最终目的是劝服目标受众接受或者购买其产品。因此,劝说性是广告话语的重要特性。事实上,广告的劝说性本质上即为论辩性。鉴于此,本文借助语用论辩学理论,以国际著名制药公司发布的300条药品广告为语料,探究其中频繁使用的诉诸恐惧论证形式。研究发现,制药商在药品广告话语论辩过程中主要使用了三种诉诸恐惧形式,体现了制药商对潜在话题、受众需求和表达手段三方面的综合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广告 语用论辩 诉诸恐惧 策略操控
下载PDF
语用论辩视角下新闻话语的语境化重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仙菊 张载浩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54-60,共7页
语境是话语意义形成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新闻作为一种论辩性话语体系,其语境对新闻话语意义的形成至关重要。结合语用论辩理论及新闻语境化概念,构建了新闻语境化框架下的论辩策略操控研究框架,旨在考察《纽约时报》有关中国领土问题报... 语境是话语意义形成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新闻作为一种论辩性话语体系,其语境对新闻话语意义的形成至关重要。结合语用论辩理论及新闻语境化概念,构建了新闻语境化框架下的论辩策略操控研究框架,旨在考察《纽约时报》有关中国领土问题报道的新闻话语的语境化重构模式。研究表明,《纽约时报》借助论证图式策略重构新闻话语,构造出迎合自身论辩立场的新闻语境意义,增加其论辩立场的说服性。然而,《纽约时报》也将非理性论辩因素带入部分新闻话语的语境化重构中,削弱了其所构建的新闻语境意义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论辩 话语分析 新闻语境化 新闻话语 纽约时报
下载PDF
英语广告话语语用论辩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晨舒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4期122-128,共7页
当前学界对广告话语说服性的研究主要从修辞或话语策略的角度展开,较少从理性论辩的角度综合考虑广告者在论辩合理性和修辞有效性之间的平衡与取舍。鉴于此,本文在语用论辩学的框架下,以英语报刊上的广告话语为语料,从论辩的角度,分析... 当前学界对广告话语说服性的研究主要从修辞或话语策略的角度展开,较少从理性论辩的角度综合考虑广告者在论辩合理性和修辞有效性之间的平衡与取舍。鉴于此,本文在语用论辩学的框架下,以英语报刊上的广告话语为语料,从论辩的角度,分析和评价了其中涉及的典型论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话语 语用论辩 说服性 论辩策略
下载PDF
医疗广告话语中的语用论辩研究——以美国CDC机构的一则流感疫苗广告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乐亚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8年第2期71-75,共5页
医疗广告最终目的是劝服目标受众接受或者购买其医疗产品,因此劝说性是医疗广告话语的重要特征。本文借助语用论辩学的策略操控分析方法,分析美国CDC机构发布的一则流感疫苗广告,试剖析该医疗广告话语中运用的论辩策略及其语言实现手段... 医疗广告最终目的是劝服目标受众接受或者购买其医疗产品,因此劝说性是医疗广告话语的重要特征。本文借助语用论辩学的策略操控分析方法,分析美国CDC机构发布的一则流感疫苗广告,试剖析该医疗广告话语中运用的论辩策略及其语言实现手段。研究表明,语用论辩学研究为系统分析医疗广告话语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广告话语 语用论辩 策略操控 疫苗广告
下载PDF
语用论辩视角下公益广告话语语用分析——以央视抗疫公益广告《礼物篇》为例
18
作者 赵晨舒 《科技传播》 2021年第24期113-115,共3页
文章以央视抗疫公益广告《礼物篇》为例,从说服性角度,按照语用论辩4个典型阶段对公益广告语言展开语用分析,探求在论辩的各个阶段语言设计的重点,旨在开拓公益广告语言设计思路。
关键词 公益广告 语用论辩 说服性
下载PDF
学术论文引言中的论辩模式
19
作者 屠梦蕾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6期18-22,共5页
学术论文写作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理性论证说服读者接受作者的学术观点,其中引言写作的质量至关重要。既往的研究重点从体裁角度探讨了引言的语步结构和语言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其内在的论辩劝服机制。本文借鉴语用论辩学的基础理论... 学术论文写作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理性论证说服读者接受作者的学术观点,其中引言写作的质量至关重要。既往的研究重点从体裁角度探讨了引言的语步结构和语言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其内在的论辩劝服机制。本文借鉴语用论辩学的基础理论,探讨了引言中常用的论辩模式,并揭示其在话题选择、受众迎合和表达手段选取三方面的运筹帷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论文引言 语用论辩 论辩模式 策略操控
下载PDF
外交部发言人应答话语中因果论证的语用论辩研究
20
作者 李艳玲 《考试与评价》 2020年第6期85-88,共4页
发言人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发布会上的应答话语本质上来说具有论辩属性,目的是消除意见分歧。但既往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这一点,它们大多从传播学、语言学和修辞学领域研究外交话语的功能、作用和效果。基于语用论辩学的基础理论... 发言人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发布会上的应答话语本质上来说具有论辩属性,目的是消除意见分歧。但既往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这一点,它们大多从传播学、语言学和修辞学领域研究外交话语的功能、作用和效果。基于语用论辩学的基础理论,本研究以发言人应答话语中因果论证的使用为切入点,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就新冠肺炎疫情答记者问为例,探析在政府新闻发布会的机构性规约下,发言人如何通过论辩话语重构和策略操控分析合理且有效地劝服受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语用论辩 因果论证 策略操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