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厚道,人生立足之基
1
作者 范振华 《大众标准化》 2024年第14期I0001-I0001,共1页
《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行善之人,自有天佑;背离道德,无人问津。这正是厚道者所赖以立足的根基。厚道,是内在的行事准则。《论语·学而篇》中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温、良、恭、俭、让,这正是厚道的最好注脚。... 《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行善之人,自有天佑;背离道德,无人问津。这正是厚道者所赖以立足的根基。厚道,是内在的行事准则。《论语·学而篇》中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温、良、恭、俭、让,这正是厚道的最好注脚。温良恭谦,乃内在德性;俭让忠恕,乃行事准则。内外相合,方能成就圆满的厚道之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之德,正是厚道大方淡泊之象征。厚道是一种宽广的胸怀,是一种中和的人生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 人生态度 学而篇 厚道 《孟子》
下载PDF
论阳明学对朱子“学而”章诠释之再诠释——以王阳明、邹守益、罗汝芳的诠释为例
2
作者 郭诺明 张丽华 黎文雯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1期27-33,共7页
“学而”章被认为是代表“孔子一生精神”的写照,历来受到学者的重视。朱子对“学而”章的诠释要点是将“学”训为“效”,认为只有在“必效先觉”的工夫实践中才能“明善复初”,成就君子人格。朱子将“复性之学”与“每事必当学”统合... “学而”章被认为是代表“孔子一生精神”的写照,历来受到学者的重视。朱子对“学而”章的诠释要点是将“学”训为“效”,认为只有在“必效先觉”的工夫实践中才能“明善复初”,成就君子人格。朱子将“复性之学”与“每事必当学”统合起来诠释学之意蕴,体现出朱子试图统合形上与形下、知与行、情与理的哲学努力,却造成了某种内在的紧张。以王阳明、邹守益、罗汝芳为代表的阳明学者对“学而”章的诠释要点是将“学”理解为“觉”,学是以仁为内容的,认为“工夫只在心上做”,始终坚持心外无理、即本体即工夫的立场来诠释经典,试图将本体与工夫高度统一起来,体现出心学独特的诠释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而”章 朱熹 王阳明 邹守益 罗汝芳 经典诠释
下载PDF
《论语》解析
3
《村委主任》 2023年第9期2-2,共1页
论语·学而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译文】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恭敬谨慎地对待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费用,并且爱护人民;征用民力要尊重农时,不要耽误农民耕种、收获的时间。”【... 论语·学而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译文】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恭敬谨慎地对待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费用,并且爱护人民;征用民力要尊重农时,不要耽误农民耕种、收获的时间。”【评析】孔子在本章中谈到了执政者应该遵循的三大基本原则,即严肃认真地处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反映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这三大基本原则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者爱人 爱护人民 《论语》 节用 学而篇 农时 节省费用 敬事而信
下载PDF
《论语》解析
4
《村委主任》 2023年第11期2-2,共1页
论语·学而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译文】有子说:“所守的约言符合道德规范,说出的话就能兑现。态度谦恭符合礼节规矩,就不会遭受羞辱。与关心亲近自己的人交往,也就获得了依... 论语·学而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译文】有子说:“所守的约言符合道德规范,说出的话就能兑现。态度谦恭符合礼节规矩,就不会遭受羞辱。与关心亲近自己的人交往,也就获得了依靠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羞辱 学而篇
下载PDF
《论语》释名辨正及《学而篇》校释考异 被引量:4
5
作者 周远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4,共5页
古今《论语》释名之分歧主要在"论"字上,对"论"的解释达八种之多,其中唯章太炎的"论"作"仑"说合乎历史实际。古今对《学而篇》的校勘、解释亦不乏分歧,故略作考察辨正:对"学而"章应... 古今《论语》释名之分歧主要在"论"字上,对"论"的解释达八种之多,其中唯章太炎的"论"作"仑"说合乎历史实际。古今对《学而篇》的校勘、解释亦不乏分歧,故略作考察辨正:对"学而"章应作整体性、连贯性解释;"为仁之本与"之"仁"作"人";"传不习乎"之"传"的本字为"专";"贤贤易色"句意即"贤贤""修然";"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句意即君子忠信,不与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释名 学而篇 校释 辨正
下载PDF
人:孔子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天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7-53,共7页
中国的人性学说起源甚早。近代以来的哲学史家们一致认为,中国人性哲学发端于孔子,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孔子只是开始关注人性问题而已,并不是中国人性哲学真正的创始者。这是误解。其实孔子关于人性问题有非常清晰的理论体系。孔子把尧舜... 中国的人性学说起源甚早。近代以来的哲学史家们一致认为,中国人性哲学发端于孔子,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孔子只是开始关注人性问题而已,并不是中国人性哲学真正的创始者。这是误解。其实孔子关于人性问题有非常清晰的理论体系。孔子把尧舜夏商周春秋六代分为大同时代、小康时代和霸主时代三个时代,根据君子道德水平的高低,将其分为三类,平民百姓则统归为一类,从而创造了中国的人性学说,并深深影响了此后几千年人性学说的发展方向,至今人性学者还很难摆脱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而知之者 学而知之者 困而学之者 困而不学者
下载PDF
“学而”章义探微——兼论孔门为学与交友之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程二行 杜建锋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63-371,420,共10页
《论语·学而篇》“学而时习之章”,历代注家阐释疏解,字斟句酌,以意逆志,亦各有会心,有裨于世道匪浅。然细绎文本,且联系《论语》全书,尤其是就孔门为学与交友之关系而论,则历代旧注旧疏皆不免隔靴搔痒。考《管子·弟子职》云... 《论语·学而篇》“学而时习之章”,历代注家阐释疏解,字斟句酌,以意逆志,亦各有会心,有裨于世道匪浅。然细绎文本,且联系《论语》全书,尤其是就孔门为学与交友之关系而论,则历代旧注旧疏皆不免隔靴搔痒。考《管子·弟子职》云:“朝益暮习,小心翼翼。”又云:“先生既息,各就其友,相切相磋。”则“习”者,“各就其友,相切相磋”,是“学而时习”为“时时(或按时)各就其友讲论切磋”之谓也。而孔门为学以养成君子为职志,以友朋讲论切磋为砥励君子人格之不二法门,且于讲论切磋之际,不以人不知解而怨愤,是即为“君子”矣。其事良难,故孔子尤重之,是《论语》编纂者取置于首篇首章也。而证之以朱、陆鹅湖之会,朱子亦不免“大不怿”,足与“学而”章义相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学而 鹅湖之会 君子人格
下载PDF
复性之学与教化之乐——论朱子“学而”章解之诠释及其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家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93,共6页
朱子对《论语》"学而时习"章作出了综合诸说而别开生面之解,具有奠基其四书学的意义。朱子之解围绕何为学、如何学、学何乐、学何成四个中心问题而发。从工夫实践着眼,朱子提出以"效"释"学"说,主张"... 朱子对《论语》"学而时习"章作出了综合诸说而别开生面之解,具有奠基其四书学的意义。朱子之解围绕何为学、如何学、学何乐、学何成四个中心问题而发。从工夫实践着眼,朱子提出以"效"释"学"说,主张"学字本是无定"之开放观念,"明善复初"乃为学之目的,以此绾合四书;视"时习"为孔门"第一件",阐释了其内在的工夫意涵;凸显先知先觉的示范意义,认为朋来而乐非讲习切磋之乐,乃"善信及人"的教化之乐。此乐彰显了教、学的双向一体及大公无私之精神。全章乃一层次分明、逐层递进之连续体,"学而时习"居工夫要领地位,由此进于自得之悦、教化之乐、不愠之德,经此教、学双向一体之历程,最终成就君子人格。朱子之解广大精微,突显了儒家道德教化的特质,今人应深刻领会其智慧,以为开新之资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学而 复性 教化 成德
下载PDF
从现实路径上剖析学生的“学而不信”问题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子政 《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第27期295-296,共2页
沿着现实的路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学而不信,知而不行"问题很突出,有违思想政治教学之宗旨,更严重影响素质教育方针的贯彻与落实,把捉"学而不信,知而不行"问题之现状,透视问题之原因,为扭转此问... 沿着现实的路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学而不信,知而不行"问题很突出,有违思想政治教学之宗旨,更严重影响素质教育方针的贯彻与落实,把捉"学而不信,知而不行"问题之现状,透视问题之原因,为扭转此问题找到实质性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路径 学而不信 知而不行
下载PDF
荀子的人本管理思想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英来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08年第4期30-31,共2页
人本管理思想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指导思想之一。作为儒家思想之集大成者,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人是管理世界的主体;提出"化性起伪"的观点,以改造并完善人的素养作为实现人本管理的终极目标;提出&qu... 人本管理思想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指导思想之一。作为儒家思想之集大成者,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人是管理世界的主体;提出"化性起伪"的观点,以改造并完善人的素养作为实现人本管理的终极目标;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表现出人本管理思想的生命力;提出"人为天下贵"的观点,指出了人本管理所致力于实现的内容。综合体现出现代人本管理思想的精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人本管理思想 “制天命而用” “化性起伪” “学而不可以已” “人为天下贵”
下载PDF
从《论语·学而》看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7-18,共2页
本文以《论语.学而》篇的第一则入手,通过对文本的分析解读,结合对《论语》其他章节的关联阐释,归纳出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学、化、成。
关键词 《论语.学而》 道德修养 孔子
下载PDF
孔子德育方法论:“下学而上达”的内涵及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志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1-34,共4页
孔子以德育方法论“下学而上达”为指导,在德育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后世学者、教育家不仅在理论上不断对“下学而上达”思想进行阐述,既探讨了“下学而上达”的内涵,又探讨了“下学”与“上达”的关系,而且还在教育实践中贯彻实行... 孔子以德育方法论“下学而上达”为指导,在德育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后世学者、教育家不仅在理论上不断对“下学而上达”思想进行阐述,既探讨了“下学而上达”的内涵,又探讨了“下学”与“上达”的关系,而且还在教育实践中贯彻实行了“下学而上达”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德育活动中,“下学”可以理解为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和个体的道德实践,“上达”则理解为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高尚道德品质。研究孔子德育方法论“下学而上达”的内涵,能够为当前如何解决德育实效性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德育方法论 “下学而上达”
下载PDF
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策略应用探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红明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期123-124,共2页
新课程目标教学改革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学也应该本着这一大的目标和方向,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与复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与复习、掌握一定的文字理解的习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 新课程目标教学改革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学也应该本着这一大的目标和方向,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与复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与复习、掌握一定的文字理解的习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创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文章分析初中语文自主"学而预习与学而时习"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而预习 学而时习 初中语文 教学策略
下载PDF
试论对《论语·学而》第一章的解读 被引量:1
14
作者 庞明启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7-21,共5页
依据程树德《论语集释》中的有关引述,分析了古代学者对《论语·学而》第一章三句话的注解。根据各家的不同解读,认为这三句话之间有两种逻辑关系:一种关系显示三句话的重心逐渐由"学"转到了"教";另一种关系则... 依据程树德《论语集释》中的有关引述,分析了古代学者对《论语·学而》第一章三句话的注解。根据各家的不同解读,认为这三句话之间有两种逻辑关系:一种关系显示三句话的重心逐渐由"学"转到了"教";另一种关系则显示三句话的内容始终没有脱离"学"的重心。从整体来看,《学而》篇第一章是紧紧围绕"学"来展开的,指明了学习的途径、品格、目的和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研究 《学而》篇 注解 考据 义理 逻辑
下载PDF
儒学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迪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寄 《喀什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23-26,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续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学,故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借鉴传统儒学亦题中应有。众所周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三个步骤——认知、认同、践行。基于心理学的"知""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续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学,故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借鉴传统儒学亦题中应有。众所周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三个步骤——认知、认同、践行。基于心理学的"知""情""意"三个层次,撷取儒学孔子"下学而上达"、孟子"乃若其情"、王阳明"知行合一"三个片段,并以此来审视儒学三个片段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践行三个步骤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学而上达” “乃若其情” “知行合一”
下载PDF
《论语》“不重”章断句、释义辨析
16
作者 宋钢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0-120,共1页
断句、释义两端,互为表里,既关乎文本,亦关涉文义,故为传统古典学之精髓。兹以《论语》“不重”章为例,试作辨析。《学而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关键词 《论语》 断句 释义 《学而篇》 忠信 君子
下载PDF
中国传统贫富观及其现代启示
17
作者 樊勇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U09期71-75,共5页
中国传统的贫富思想及观念中含有“依德致富”、“均贫富”等丰富思想与主张,具有许多合理成分且不乏现代价值。对之进行挖掘、梳理及反思,就今天更好地认识和解决贫富问题而言,能使我们从中获得不少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 中国 传统贫富观 传统思想文化 伦理道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学而致富”意识
下载PDF
为人与为学:《论语》“学而第一”的人生哲学论析
18
作者 王天桥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7-12,共6页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为人与为学作为《论语》的人生哲学主旨,不仅成为认知《论语》人生哲学的基本依赖,而且成为理解《论语》人生哲学特点的基本路径,更是评价《论语》人生哲学的基本方法。《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为人与为学作为《论语》的人生哲学主旨,不仅成为认知《论语》人生哲学的基本依赖,而且成为理解《论语》人生哲学特点的基本路径,更是评价《论语》人生哲学的基本方法。《论语》"学而第一"中关于为学与人生的论述,既包含了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内容,也揭示了实现理想人生和升华生命的生活智慧。分析和论述《论语》的人生哲学,对激发人生动力、实现人生理想、丰富人生体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学而第一 为人之道 为学之道 人生哲学
下载PDF
史论结合的近代学习思想史扛鼎之作——读《中国近代学习思想研究》
19
作者 桑东辉 《武陵学刊》 2018年第6期141-142,共2页
毋庸置疑,学习是古今中外永恒的主题。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学习的传统,所谓“学不可以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灿若繁星的中国思想史长河中,与学习有关的经典名著比比皆是,脍炙人口的有《礼记》的《大学篇》和《论语》的《学而... 毋庸置疑,学习是古今中外永恒的主题。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学习的传统,所谓“学不可以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灿若繁星的中国思想史长河中,与学习有关的经典名著比比皆是,脍炙人口的有《礼记》的《大学篇》和《论语》的《学而篇》。以“劝学”为主题的论著就更多了,如先秦荀子、西汉贾谊、唐代韩愈、晚清张之洞等都著有《劝学篇》,《尸子》《吕氏春秋》等也都有《劝学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思想史 学习思想 史论结合 近代 《劝学篇》 《吕氏春秋》 《学而篇》 中华民族
下载PDF
“学而”记疑
20
作者 孙显军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66-69,共4页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学"应是动词"学习"。《论语》"学"共有66处,大多作"学习"解。以"学习"解读"学而时习",更有助于把握《论语》的主旨:人贵在学,学贵在...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学"应是动词"学习"。《论语》"学"共有66处,大多作"学习"解。以"学习"解读"学而时习",更有助于把握《论语》的主旨:人贵在学,学贵在道、在取友,取友贵在忠恕,忠恕之道贵在教,"学"是贯穿始终的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学而”篇 《论语》总纲 孔子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