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0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师道尊严”溯源及本义——兼论宋代师道文化的兴盛
1
作者 黄启兵 丁汶萍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110-116,共7页
“师道尊严”并非源于《学记》《荀子》,而是源于南宋时孔炜为陆九渊撰写的谥议。其本义并非“师严道尊”,也不是“尊师重教”,更不是指“师”的绝对权威,而是指“师”与“道”合一,师能代表“圣人之道”,庄重肃穆,为人师表,常见于墓志... “师道尊严”并非源于《学记》《荀子》,而是源于南宋时孔炜为陆九渊撰写的谥议。其本义并非“师严道尊”,也不是“尊师重教”,更不是指“师”的绝对权威,而是指“师”与“道”合一,师能代表“圣人之道”,庄重肃穆,为人师表,常见于墓志铭、谥议、人物传记等文体中,用于对为师者的高度赞扬。宋代师道文化的兴盛,表现为儒学兴盛强化了师德至上的观念,政策的积极推行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兴盛,师道的弘扬要求教师内修德性、外有威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师道尊严 《学记》 《荀子》
下载PDF
论长善救失
2
作者 孙杰 《社科纵横》 2024年第5期144-151,共8页
长善救失是《学记》中的重要教学原则。古代学者在诠释长善救失的过程中,形成了“长善而救失”与“救失则善长”两种不同的思想观点。郑注孔疏从长善而救失的并列结构来诠释长善救失,王夫之、孙希旦则是从救失则善长的偏正结构来诠释长... 长善救失是《学记》中的重要教学原则。古代学者在诠释长善救失的过程中,形成了“长善而救失”与“救失则善长”两种不同的思想观点。郑注孔疏从长善而救失的并列结构来诠释长善救失,王夫之、孙希旦则是从救失则善长的偏正结构来诠释长善救失。宋代学者在注释长善救失的过程中,引证《论语》原文来解释“四失”及如何“救失”,既用孔子与弟子之间的言语交往生动再现了古代教学活动,又为长善救失找到了哲学本体论依据。近现代社会以来,学者们开始从教育学立场来理解《学记》文本,并运用教学原则范畴来诠释长善救失。从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得与失来理解长善救失,体现了诠释长善救失原则的新思路。无论是并列结构之长善而救失,还是偏正结构之救失则善长,长善救失原则的最终指向都在于长善,这正是一体两面之长善救失原则的本真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记》 长善而救失 救失则善长
下载PDF
《学记》“善问”思想初探
3
作者 贾雪枫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3期14-25,共12页
《学记》强调“人不学不知道”“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出和阐发了很多教学方面的规律和方法。“善问”与“善待问”思想需加强研究。“善问”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对教育价值追寻的态度和行为。因为万物各有其理,必然产生怎... 《学记》强调“人不学不知道”“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出和阐发了很多教学方面的规律和方法。“善问”与“善待问”思想需加强研究。“善问”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对教育价值追寻的态度和行为。因为万物各有其理,必然产生怎样问的问题,“善问”是教学策略和方法。《学记》的“善问”策略有三条:一是先其易者,循序渐进;二是后其节目,突破难点;三是及其久也,环环相扣。“善待问”本质上属于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多的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以极其宽容的态度等待学生的学问进阶。一是过程性的关怀,即“和易以思”;二是发展性的关怀,即“举一反三”。“善待问”是关注闻道,在“善待问”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师生双边关系,使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交流状态;树立教师对学生的榜样作用,使学生能够信任和追随教师;严格要求,“师严然后道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记》 “善问” “善待问” 教学理念 教学策略
下载PDF
课堂提问与答问的艺术——《学记》带来的启示
4
作者 芮周银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第2期95-98,共4页
课堂中的提问与答问是一门艺术,它涉及教师如何巧妙地提出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种艺术性的体现,不仅在于问题的设计和提问的方式,更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学记》对课堂中提... 课堂中的提问与答问是一门艺术,它涉及教师如何巧妙地提出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种艺术性的体现,不仅在于问题的设计和提问的方式,更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学记》对课堂中提问与答问的艺术进行了阐释:提问要“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答问要叩之以听其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学记》 提问 答问
下载PDF
论《学记》思想对高职院校师范生培养的启示
5
作者 杨婧丹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12-114,共3页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儒家经典论文,是对先秦时期教育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著作,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学记》中深入浅出阐释的教育思想对今天高职师范教育仍有巨大的...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儒家经典论文,是对先秦时期教育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著作,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学记》中深入浅出阐释的教育思想对今天高职师范教育仍有巨大的启示意义。基于此,通过对《学记》中的明德务本、博习多识、学以致用思想进行初步挖掘和探析,并结合当下高职院校师范生培养要求,解读《学记》思想对学校德育、师范生丰富知识和强化技能方面的启示意义,旨在提升高职院校师范生培养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记》 高职院校 师范生培养
下载PDF
《学记》的教学思想范式与钢琴教学融合的方式探究
6
作者 邢军 《当代音乐》 2024年第7期43-45,共3页
作为先秦的教育典籍,《学记》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资源,是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其中体现出的核心教学思想范式仍具有现代性。《学记》中所论述的教学思想范式核心体现在“豫时孙摩”四字中,而由此构建的教学体系价值值得研究。本文首先... 作为先秦的教育典籍,《学记》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资源,是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其中体现出的核心教学思想范式仍具有现代性。《学记》中所论述的教学思想范式核心体现在“豫时孙摩”四字中,而由此构建的教学体系价值值得研究。本文首先对《学记》的教学思想范式核心要素进行阐析,其次剖析了《学记》与钢琴教学融合的必要性,最后针对具体融合方向提出了详细参考,以促进教学方式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记》 教学思想范式 钢琴教学
下载PDF
《学记》和《论语》中的“教学”新探
7
作者 蓝凤香 罗心悦 《南方论刊》 2024年第9期88-90,共3页
《学记》和《论语》是儒家的两个经典文本,包含着丰富的古典儒家教育哲学思想,其中所体现的“教”与“学”两大范畴是古典儒家教育哲学思想逻辑的核心。“道”作为古典儒家教育哲学的内容,既是作为“教”与“学”的物质载体,又是作为“... 《学记》和《论语》是儒家的两个经典文本,包含着丰富的古典儒家教育哲学思想,其中所体现的“教”与“学”两大范畴是古典儒家教育哲学思想逻辑的核心。“道”作为古典儒家教育哲学的内容,既是作为“教”与“学”的物质载体,又是作为“教”与“学”的宗旨回归。在儒家教育哲学思想中,“学”的目的是为了知“道”和致“道”,并通过“教学为先”的手段实现此目的。本文从文本出发,探究古典儒家教育哲学思想中的“教”与“学”的哲学内涵及其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记》 《论语》 古典儒家 教学
下载PDF
基于《学记》探索自主合作学习模式
8
作者 纪玥含 《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20-22,共3页
自主合作是目前所倡导的体现以生为本理念的学习模式,主张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宝库,其中蕴含的教者如何教、学习者如何学的方法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文... 自主合作是目前所倡导的体现以生为本理念的学习模式,主张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宝库,其中蕴含的教者如何教、学习者如何学的方法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文章基于《学记》的教育思想,以课程改革后的教育为依托,探索《学记》中所体现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并将自主学习分为主动求知、退息居学和反求诸己,将合作学习分为“乐群、亲师、取友”、相观而善和正确取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记》 自主合作 合作学习 学习模式
下载PDF
《学记》“教之所由兴”主旨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9
作者 梅钰涵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6-71,共6页
《学记》通过对“教之所由兴”的全面阐述揭示了取得教学成功的规律,对于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启发。该观点认为,只有做到“豫、时、孙、摩”才能取得教学成功,若是“发然后禁”“时过然后学”“杂施而不孙”“独学而无友”... 《学记》通过对“教之所由兴”的全面阐述揭示了取得教学成功的规律,对于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启发。该观点认为,只有做到“豫、时、孙、摩”才能取得教学成功,若是“发然后禁”“时过然后学”“杂施而不孙”“独学而无友”,则会导致教学失败。故而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特别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需遵循《学记》“教之所由兴”观点中蕴含的预设性、时机性、循序渐进性以及师生协同性等育人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努力做到加强预测预防以未雨绸缪,善捕善用时机以适时施教,遵循利用规律以逐层解决问题,亲师取友以构建育人合力,为高校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辟多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记》 “教之所由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下载PDF
Deep learning models for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echocardiographic views
10
作者 CHEN Wenwen ZHU Ye +6 位作者 ZHANG Yiwei WU Chun LI Yuman ZHANG Ziming SUN Zhenxing XIE Mingxing ZHANG Li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4-1129,共6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value of deep learning (DL) models for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echocardiographic views. Methods Totally 100 patients after heart transplanta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enrolled and divided i...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value of deep learning (DL) models for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echocardiographic views. Methods Totally 100 patients after heart transplanta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enrolled and divided into training set, validation set and test set at a ratio of 7 ∶ 2 ∶ 1. ResNet18, ResNet34, Swin Transformer and Swin Transformer V2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based on 2D apical two chamber view, 2D apical three chamber view, 2D apical four chamber view, 2D subcostal view, parasternal long-axis view of left ventricle, short-axis view of great arteries, short-axis view of apex of left ventricle, short-axis view of papillary muscle of left ventricle, short-axis view of mitral valve of left ventricle, also 3D and CDFI views of echocardiography. The accuracy, precision, recall, F1 score and confusion matrix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each model for automatically classifying echocardiographic views. The interactive interface was designed based on Qt Designer software and deployed on the desktop. Results The performance of models for automatically classifying echocardiographic views in test set were all good, with relatively poor performance for 2D short-axis view of left ventricle and superior performance for 3D and CDFI views. Swin Transformer V2 was the optimal model for automatically classifying echocardiographic views, with high accuracy, precision, recall and F1 score was 92.56%, 89.01%, 89.97% and 89.31%, respectively, which also had the highest diagonal value in confusion matrix and showed the best classification effect on various views in t-SNE figure. Conclusion DL model had good performance for automatically classifying echocardiographic views, especially Swin Transformer V2 model had the best performance. Using interactive classification interface could improve the interpretability of prediction results to some ex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t transplantation ECHOCARDIOGRAPHY deep learning
下载PDF
Deep learning echocardiographic intelligent model for evaluation on left ventricular regional wall motion abnormality
11
作者 WANG Yonghuai DONG Tianxin MA Chunyan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5-1139,共5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value of deep learning echocardiographic intelligent model for evaluation on left ventricular(LV)regional wall motion abnormalities(RWMA).Methods Apical two-chamber,three-chamber and four-cham...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value of deep learning echocardiographic intelligent model for evaluation on left ventricular(LV)regional wall motion abnormalities(RWMA).Methods Apical two-chamber,three-chamber and four-chamber views 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ms were obtained prospectively in 205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The model for evaluating LV regional contractile function was constructed using a five-fold cross-validation method to automatically identify the presence of RWMA or not,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model was assessed taken manual interpretation of RWMA as standards.Results Among 205 patients,RWMA was detected in totally 650 segments in 83 cases.LV myocardial segmentation model demonstrated good efficacy for delineation of LV myocardium.The average 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 for LV myocardial segmentation results in the apical two-chamber,three-chamber and four-chamber views was 0.85,0.82 and 0.88,respectively.LV myocardial segmentation model accurately segmented LV myocardium in apical two-chamber,three-chamber and four-chamber views.The mean area under the curve(AUC)of RWMA identification model was 0.843±0.071,with sensitivity of(64.19±14.85)%,specificity of(89.44±7.31)%and accuracy of(85.22±4.37)%.Conclusion Deep learning echocardiographic intelligent model could be used to automatically evaluate LV regional contractile function,hence rapidly and accurately identifying RW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tricular function left systolic function ECHOCARDIOGRAPHY deep learning
下载PDF
Tree shrew models:A chronic social defeat model of depression and a one-trial captive conditioning model of learning and memory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静 周启心 +2 位作者 田孟 杨跃雄 徐林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30,共7页
Recent genome studies indicate that tree shrew is in the order or a closest sister of primates,and thus may be one of the best animals to model human diseases.In this paper,we report on a social defeat model of depres... Recent genome studies indicate that tree shrew is in the order or a closest sister of primates,and thus may be one of the best animals to model human diseases.In this paper,we report on a social defeat model of depression in tree shrew(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Two male tree shrews were housed in a pair-cage consisting of two independent cages separated by a wire mesh partition with a door connecting the two cages.After one week adaptation,the connecting door was opened and a brief fighting occurs between the two male tree shrews and this social conflict session consisted of 1 h direct conflict(fighting) and 23 h indirect influence(e.g.smell,visual cues) per day for 21 days.The defeated tree shrew was considered the subordinate.Compared with na?ve animals,subordinate tree shrews at the final week of social conflict session showed alterations in body weight,locomotion,avoidance behavior and urinary cortisol levels.Remarkably,these alterations persisted for over two weeks.We also report on a novel captive conditioning model of learning and memory in tree shrew.An automatic trapping cage was placed in a small closed room with a freely-moving tree shrew.For the first four trials,the tree shrew was not trapped when it entered the cage and ate the bait apple,but it was trapped and kept in the cage for 1 h on the fifth trial.Latency was defined as the time between release of the tree shrew and when it entered the captive cage.Latencies during the five trials indicated adaptation.A test trial 24 h later was used to measure whether the one-trial trapping during the fifth trial could form captive memory.Tree shrews showed much longer trapping latencies in the test trial than the adaptation trials.The N-methyl-d-aspartate(NMDA) receptor antagonist MK-801(0.2 mg/kg,i.p.),known to prevent the formation of memory,did not affect latencies in the adaptation trails,but did block captive memory as it led to much shorter trapping latencies compared to saline treatment in the test trial.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a chronic social defeat model of depression and a novel one-trial captive conditioning model for learning and memory in tree shrews,which are important for mechanism studies of depression,learning,memory,and preclinical evaluation for new antidepress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defeat DEPRESSION Captive conditioning Learning and memory Tree shrew
下载PDF
从儒家教育思想看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以《礼记·学记》为诠释中心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晚林 翁后发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3,111,共8页
以《礼记·学记》为中心的儒家教育思想,对于人文教育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从"尽心知性"的精神中表现其宗教情怀;其二,从"开而弗达"的理论中表现其学求自得;其三,从"退息居学"的生活中表... 以《礼记·学记》为中心的儒家教育思想,对于人文教育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从"尽心知性"的精神中表现其宗教情怀;其二,从"开而弗达"的理论中表现其学求自得;其三,从"退息居学"的生活中表现其持敬存养。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最后完成了儒家对人文教育的化民成俗功能之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学记》 人文素质 化民成俗
下载PDF
《学记》教学艺术思想探微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传燧 周文和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5-87,共3页
关键词 《学记》 教学艺术 教学思想 教学质量 教学规律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先秦儒家师道观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俊杰 刘卫彬 韩凤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5-39,共5页
先秦儒家以孔丘、孟轲、荀况为代表,他们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师道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探讨孔子、孟子、荀子以及《学记》在师道观方面的内容、地位和作用,不仅有助于对先秦儒家师道理论的进一步认识... 先秦儒家以孔丘、孟轲、荀况为代表,他们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师道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探讨孔子、孟子、荀子以及《学记》在师道观方面的内容、地位和作用,不仅有助于对先秦儒家师道理论的进一步认识,而且对当今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荀子 教师 《学记》
下载PDF
论《学记》教育知识的隐喻表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莉萍 孙杰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106,共6页
《学记》作为《礼记》中重要的教育篇章,是记载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经典文本。中国古代学者主要从教育思想的整体特征、文本诠释和逻辑结构等三个方面,来诠释《学记》及其文本内容的教育思想。隐喻是《学记》文本表达其教育思想的重要言... 《学记》作为《礼记》中重要的教育篇章,是记载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经典文本。中国古代学者主要从教育思想的整体特征、文本诠释和逻辑结构等三个方面,来诠释《学记》及其文本内容的教育思想。隐喻是《学记》文本表达其教育思想的重要言说方式和思维风格,同样也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言说方式和思维风格。《学记》之中以隐喻的言说方式和思维风格所体现的教育知识,需要认识主体借助体验与反思的教育知识生成路径来确证。体验就是从喻体经验到本体认知的教育知识的体认和形成过程,反思就是从思维认知到本体认知的教育知识的修正和求真过程。《学记》所体现的隐喻式的教育言说,就是需要通过体验和反思的思维过程来体认,就是需要从教育思维层面来理解中国古代教育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记》 教育知识 隐喻 体验 反思
下载PDF
《学记》:教与学价值取向的和谐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旭辉 陈笃彬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94-98,共5页
教与学价值取向的和谐直接决定着教育系统的功能,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效率。《学记》中蕴含着深刻的教与学价值取向和谐的思想,在农业经济社会有效地推进社会的进步。而在当前中国大学中的教与学在价值取向上却存在着多元化,并由此而导致... 教与学价值取向的和谐直接决定着教育系统的功能,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效率。《学记》中蕴含着深刻的教与学价值取向和谐的思想,在农业经济社会有效地推进社会的进步。而在当前中国大学中的教与学在价值取向上却存在着多元化,并由此而导致教学地位和过程的不和谐,应当适当整合教与学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记》 教与学 价值取向 和谐 大学教学
下载PDF
试论《学记》中的和谐教育理念 被引量:2
18
作者 邬智 彭铁鹏 孙侠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回顾了古今中外教育家和谐教育理念,结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般规律和内在逻辑,对《学记》中蕴含的和谐教育理念进行了系统梳理:教育目标的和谐是指引,教与学的和谐是根本,教学内容的和谐是载体,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媒介。
关键词 《学记》 和谐 和谐教育
下载PDF
“课程”辨 被引量:22
19
作者 陈桂生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1-5,共5页
“课程”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陈桂生“课程”概念,众说纷坛。这是由于这个概念所指称的事实在变化中,而不同学者又按照各自不同的“课程”观念解释什么是“课程”,从而使“课程”概念扑朔迷离,越来越难以把握,有必要加以分辨。任... “课程”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陈桂生“课程”概念,众说纷坛。这是由于这个概念所指称的事实在变化中,而不同学者又按照各自不同的“课程”观念解释什么是“课程”,从而使“课程”概念扑朔迷离,越来越难以把握,有必要加以分辨。任何时代的教育,都有关于教学内容的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教育情境 “学” 学程 《学记》 课程概念 《诗》 《史记》 应然状态 近代教育
下载PDF
杭州湘湖剖面全新世沉积物的地球化学记录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20
作者 顾明光 陈忠大 +4 位作者 汪庆华 覃兆松 张素君 梁河 彭振宇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0-74,共5页
对杭州湘湖剖面高密度连续采集的样品,分析了Fe2O3、FeO、TiO2、CaCO3、Al2O3及Fe2O3/FeO比值的高分辨记录,发现它们对全新世的重要地层界面都有较清晰的反映,同时揭示了不同沉积环境下地球化学背景值存在显著的差异.运用Fe3+/Fe2+与年... 对杭州湘湖剖面高密度连续采集的样品,分析了Fe2O3、FeO、TiO2、CaCO3、Al2O3及Fe2O3/FeO比值的高分辨记录,发现它们对全新世的重要地层界面都有较清晰的反映,同时揭示了不同沉积环境下地球化学背景值存在显著的差异.运用Fe3+/Fe2+与年平均温度的关系式推算了各样品点的古温度值,并结合多种地球化学指标、14C测年结果以及岩性岩相组合特征,将湘湖地区全新世早、中期(10~3 ka B.P.)初步划分为4个气候发展阶段,并指出7.5~5.1 kaB.P.之间为本区的全新世气候适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地质意义 地球化学指标 剖面 测年 地层界面 古温度 学记 杭州 关系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