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年吉林宁江M_S5.1地震全矩张量反演及其发震机理初探 被引量:8
1
作者 梁姗姗 徐志国 +3 位作者 张广伟 梁建宏 张美华 安祥宇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8-498,共11页
采用吉林、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数据,利用ISOLA近震全波形反演方法对2019年5月18日吉林宁江MS5.1地震进行全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该地震的最佳断层面解节面Ⅰ走向304°/倾角81°/滑动角26°,节面... 采用吉林、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数据,利用ISOLA近震全波形反演方法对2019年5月18日吉林宁江MS5.1地震进行全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该地震的最佳断层面解节面Ⅰ走向304°/倾角81°/滑动角26°,节面Ⅱ走向210°/倾角65°/滑动角170°;最佳矩心深度6km,矩震级MW5.0。根据宁江MS5.1地震序列展布形态,推断节面Ⅱ可能为优势发震断层面,即本次地震的主控断裂为扶余-肇东断裂,和与其正交的第二松花江断裂共同控制着余震展布方向。全矩张量解在Husdon震源类型图上的投影显示本次地震具有明显的非双力偶成分,是1次体积增加的张性破裂。根据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和震源区接收函数、电磁测深和地下热结构等地球物理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认为在西太平洋板块作用形成俯冲带的同时,也相应地产生了热物质上涌,这些地球物理过程可能会改变莫霍面形态,使其向上突起并作用于活动断层,从而形成此次吉林宁江MS5.1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江地震 波形反演 全矩张量解 Husdon震源类型图
下载PDF
2017年松原宁江M4.9地震烈度评定及震害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仁鹏 冯靖乔 +2 位作者 雷焕珍 马飞 王佳蕾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3-30,共8页
介绍了2017年7月23日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M4.9地震的基本情况及地震构造背景,根据46个村屯的调查结果,得出极震区为Ⅵ度。对强震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仪器微观烈度在应用中快速、直观等优点。震区主要受到破坏的是土木结构房屋和砖木结构房... 介绍了2017年7月23日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M4.9地震的基本情况及地震构造背景,根据46个村屯的调查结果,得出极震区为Ⅵ度。对强震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仪器微观烈度在应用中快速、直观等优点。震区主要受到破坏的是土木结构房屋和砖木结构房屋,总结震害特征和震害原因。对强震仪器的建设和数据使用提出建议,并对震区农村民居改造、加固和防震减灾工作提出建议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江M4.9级地震 现场调查 地震烈度图 震害特点 减灾措施
下载PDF
榆树地震台自然电位差异常分析
3
作者 李宁 张晖 +2 位作者 赵卫星 康建红 王卓识 《科学技术创新》 2019年第28期26-27,共2页
对2017年7月23日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Ms4.9地震前榆树台自然电位差异常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震前10天左右自然电位差数据出现的漏斗型阶跃变化属于短临异常;同时,对2013年吉林前郭Ms5.8震群前自然电位差未记录到异常变化的原因进行... 对2017年7月23日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Ms4.9地震前榆树台自然电位差异常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震前10天左右自然电位差数据出现的漏斗型阶跃变化属于短临异常;同时,对2013年吉林前郭Ms5.8震群前自然电位差未记录到异常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可能是台站与震中分处于第二松花江断裂带两侧,地震电信号受断裂带阻隔变弱不易于捕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江区4.9级地震 自然电位差 短临异常 比对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