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原音韵》“入派三声”析疑
被引量:
5
1
作者
黎新第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67-78,共12页
在关于《中原音韵》“入派三声”性质的讨论中,当前在以下两个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一是怎样解释“入派三声”,如杨耐思、李新魁主张《中原音韵》有入声,认为当时入声仍保持一个独立的调位。宁继福、刘俊一则认为《中原音韵》入声已...
在关于《中原音韵》“入派三声”性质的讨论中,当前在以下两个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一是怎样解释“入派三声”,如杨耐思、李新魁主张《中原音韵》有入声,认为当时入声仍保持一个独立的调位。宁继福、刘俊一则认为《中原音韵》入声已经消失,“派”入是根据实际语言进行的。二是“入派三声”是否符合语言实际。主张《中原音韵》入声已经消失的当然认为符合语言实际,主张有入声的则在不同程度上表示怀疑。李新魁以为“入派三声”只是“‘广其押韵’、‘庶便学者’所采取的权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派三声
《中原音韵》
李新魁
宁继福
杨耐思
读书音
次浊
入声字
元杂剧
中原官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谈《中原音韵》所代表的音系
2
作者
张竹梅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43-48,56,共7页
元周德清所著《中原音韵》一书,是最早的一部曲韵韵书。它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对后世北方戏曲语言的规范统一,都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汉语史的研究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自其问世以来近七百年间,由于牵扯到如何看待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来源及其...
元周德清所著《中原音韵》一书,是最早的一部曲韵韵书。它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对后世北方戏曲语言的规范统一,都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汉语史的研究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自其问世以来近七百年间,由于牵扯到如何看待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来源及其发展问题,有关《中原音韵》所代表音系的争论,也就从未止息过。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于《中原音韵》所代表的音系争论,大致有三家意见: 一、《中原音韵》代表当时的大都话; 二、《中原音韵》代表当时的河洛音; 三、《中原音韵》代表当时的北方话。 认为代表大都话的有赵遐秋、曾庆瑞、宁继福先生。他们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音韵》
宁继福
入派三声
平分阴阳
赵遐秋
周德清
李新魁
曾庆瑞
曲韵
北方方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通话语音史话(十二、十三)
3
作者
唐作藩
《语文建设》
1987年第6期52-57,共6页
十二、普通话四声的形成和发展现代普通话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而在唐宋以前,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里则普遍有平、上、去、入四声。今四声是由古四声发展演变而来的。古今四声的对应规律主要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和入派三声。...
十二、普通话四声的形成和发展现代普通话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而在唐宋以前,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里则普遍有平、上、去、入四声。今四声是由古四声发展演变而来的。古今四声的对应规律主要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和入派三声。元代的《中原音韵》是第一部系统地明确记录汉民族共同语声调上的这种重大发展的韵书。经过明清到现代,阴、阳、上、去四个词类没有什么变化,只有四声内部字调的归类有所变动和调整,有的变动小一些,有的变动大一些。下面分别叙述。一、平分阴阳古平声字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在现代汉语各地方言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语音
平分阴阳
《中原音韵》
入派三声
浊上变去
对应规律
定母
汉民族共同语
宁继福
现代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尔雅音图》音注所反映的宋代知庄章三组声母演变
被引量:
13
4
作者
冯蒸
《汉字文化》
CSSCI
1994年第3期24-32,23,共10页
《尔雅音图》音注所反映的宋代知庄章三组声母演变冯蒸中古《切韵》音系的知、庄、章三组声母的演变在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汉语北京话音系中,这三组声母已经合而为一,演变成为ts、ts‘、s,但这种局面无疑是...
《尔雅音图》音注所反映的宋代知庄章三组声母演变冯蒸中古《切韵》音系的知、庄、章三组声母的演变在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汉语北京话音系中,这三组声母已经合而为一,演变成为ts、ts‘、s,但这种局面无疑是经过漫长、复杂的分合才逐步合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尔雅音图
音注
《中原音韵》
《切韵》
冯蒸
韵摄
宁继福
韵部
汉语语音
洪音
原文传递
周德清是“最小对立”理论的创始人——《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新探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文煜
《汉字文化》
CSSCI
1991年第2期50-55,62,共7页
“最小对立”(minimal pair),或称“最小对立体”,是现代音位学理论当中的一个最为重要和最为常见的基本理论。它指的是在一种语言中,如两个词仅仅因为一个音素不同就彼此意义各异,这两个词就叫做“最小对立”或“最小对立体”。例如英...
“最小对立”(minimal pair),或称“最小对立体”,是现代音位学理论当中的一个最为重要和最为常见的基本理论。它指的是在一种语言中,如两个词仅仅因为一个音素不同就彼此意义各异,这两个词就叫做“最小对立”或“最小对立体”。例如英语中的下列一些词: pig(猪):big(大的) ample(充分的):amble(轻松的步伐) cob(打碎):cop(抓住) cot(小屋):cut(切) 在这些例子当中,有的是辅音的不同,有的是元音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音韵
周德清
正语
宁继福
音段音位
汉语音韵
amble
汉语音节
元音和辅音
韵部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原音韵》“入派三声”析疑
被引量:
5
1
作者
黎新第
出处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67-78,共12页
文摘
在关于《中原音韵》“入派三声”性质的讨论中,当前在以下两个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一是怎样解释“入派三声”,如杨耐思、李新魁主张《中原音韵》有入声,认为当时入声仍保持一个独立的调位。宁继福、刘俊一则认为《中原音韵》入声已经消失,“派”入是根据实际语言进行的。二是“入派三声”是否符合语言实际。主张《中原音韵》入声已经消失的当然认为符合语言实际,主张有入声的则在不同程度上表示怀疑。李新魁以为“入派三声”只是“‘广其押韵’、‘庶便学者’所采取的权宜措施”。
关键词
入派三声
《中原音韵》
李新魁
宁继福
杨耐思
读书音
次浊
入声字
元杂剧
中原官话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谈《中原音韵》所代表的音系
2
作者
张竹梅
出处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43-48,56,共7页
文摘
元周德清所著《中原音韵》一书,是最早的一部曲韵韵书。它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对后世北方戏曲语言的规范统一,都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汉语史的研究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自其问世以来近七百年间,由于牵扯到如何看待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来源及其发展问题,有关《中原音韵》所代表音系的争论,也就从未止息过。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于《中原音韵》所代表的音系争论,大致有三家意见: 一、《中原音韵》代表当时的大都话; 二、《中原音韵》代表当时的河洛音; 三、《中原音韵》代表当时的北方话。 认为代表大都话的有赵遐秋、曾庆瑞、宁继福先生。他们认为:
关键词
《中原音韵》
宁继福
入派三声
平分阴阳
赵遐秋
周德清
李新魁
曾庆瑞
曲韵
北方方言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通话语音史话(十二、十三)
3
作者
唐作藩
出处
《语文建设》
1987年第6期52-57,共6页
文摘
十二、普通话四声的形成和发展现代普通话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而在唐宋以前,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里则普遍有平、上、去、入四声。今四声是由古四声发展演变而来的。古今四声的对应规律主要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和入派三声。元代的《中原音韵》是第一部系统地明确记录汉民族共同语声调上的这种重大发展的韵书。经过明清到现代,阴、阳、上、去四个词类没有什么变化,只有四声内部字调的归类有所变动和调整,有的变动小一些,有的变动大一些。下面分别叙述。一、平分阴阳古平声字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在现代汉语各地方言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关键词
普通话语音
平分阴阳
《中原音韵》
入派三声
浊上变去
对应规律
定母
汉民族共同语
宁继福
现代汉语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尔雅音图》音注所反映的宋代知庄章三组声母演变
被引量:
13
4
作者
冯蒸
出处
《汉字文化》
CSSCI
1994年第3期24-32,23,共10页
文摘
《尔雅音图》音注所反映的宋代知庄章三组声母演变冯蒸中古《切韵》音系的知、庄、章三组声母的演变在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汉语北京话音系中,这三组声母已经合而为一,演变成为ts、ts‘、s,但这种局面无疑是经过漫长、复杂的分合才逐步合流的。...
关键词
尔雅音图
音注
《中原音韵》
《切韵》
冯蒸
韵摄
宁继福
韵部
汉语语音
洪音
分类号
H11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周德清是“最小对立”理论的创始人——《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新探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文煜
出处
《汉字文化》
CSSCI
1991年第2期50-55,62,共7页
文摘
“最小对立”(minimal pair),或称“最小对立体”,是现代音位学理论当中的一个最为重要和最为常见的基本理论。它指的是在一种语言中,如两个词仅仅因为一个音素不同就彼此意义各异,这两个词就叫做“最小对立”或“最小对立体”。例如英语中的下列一些词: pig(猪):big(大的) ample(充分的):amble(轻松的步伐) cob(打碎):cop(抓住) cot(小屋):cut(切) 在这些例子当中,有的是辅音的不同,有的是元音的不同。
关键词
中原音韵
周德清
正语
宁继福
音段音位
汉语音韵
amble
汉语音节
元音和辅音
韵部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原音韵》“入派三声”析疑
黎新第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也谈《中原音韵》所代表的音系
张竹梅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普通话语音史话(十二、十三)
唐作藩
《语文建设》
198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尔雅音图》音注所反映的宋代知庄章三组声母演变
冯蒸
《汉字文化》
CSSCI
1994
13
原文传递
5
周德清是“最小对立”理论的创始人——《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新探
李文煜
《汉字文化》
CSSCI
1991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