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熟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17的选育及利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姚国才 马鸿翔 +1 位作者 姚金保 杨学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3-124,共2页
宁麦17在参加2006—2008年江苏省淮南片区试中,2年合计22个试验点次有18个点次增产,4点次减产,增产点次率80%以上,2年平均产量7 207.65 kg/hm2,比对照品种扬麦11号(CK)增产5.07%;2008—2009年参加江苏省淮南片生产试验,7个试点产量全部... 宁麦17在参加2006—2008年江苏省淮南片区试中,2年合计22个试验点次有18个点次增产,4点次减产,增产点次率80%以上,2年平均产量7 207.65 kg/hm2,比对照品种扬麦11号(CK)增产5.07%;2008—2009年参加江苏省淮南片生产试验,7个试点产量全部比扬麦11号高,平均产量7 102.65 kg/hm2,比扬麦11号增产7.11%,居4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各地大面积生产的试验示范一般产量均约7 500 kg/hm2。由2006—2008年品质分析结果可知,平均容重816.5 g/L,籽粒蛋白质含量13.28%,湿面筋含量26.5%,面团形成时间3.2 min,品质与对照品种扬麦11号相当。宁麦17高抗梭条花叶病毒病、中抗-抗赤霉病、中抗-中感纹枯病、白粉病较轻,该品种属春性早熟小麦品种,前中期生长繁茂而青秀,后期灌浆较快,成熟期较早,适合江苏淮南地区种植,尤其适合本地区的中晚熟(直播)水稻茬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麦17 选育 利用 品质
下载PDF
早熟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17及其栽培要点
2
作者 姚国才 张鹏 +2 位作者 马鸿翔 姚金保 杨学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5期162-164,共3页
宁麦17具有耐迟播(迟播早发、迟播早熟)的优良特性。在参加江苏省淮南地区历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全生育期207 d左右,与对照品种扬麦11相当(扬麦11为目前本地区推广品种中最早熟品种)。宁麦17在2006-2008年度江苏省淮南片区试中,两年平... 宁麦17具有耐迟播(迟播早发、迟播早熟)的优良特性。在参加江苏省淮南地区历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全生育期207 d左右,与对照品种扬麦11相当(扬麦11为目前本地区推广品种中最早熟品种)。宁麦17在2006-2008年度江苏省淮南片区试中,两年平均亩产量480.51 kg,比对照品种扬麦11增产5.07%,增产点次率80%以上,2008-2009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473.51 kg,比扬麦11增产7.11%,增产点次率100%。各地大面积生产试验示范一般产量均可达500 kg/亩左右。宁麦17高抗梭条花叶病毒病,中抗-抗赤霉病,中抗-中感纹枯病,白粉病亦较轻。适合江苏淮南及江淮下游地区种植,尤其适合本地区的中晚熟(直播)水稻茬选用。此外,还阐述了宁麦17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宁麦17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下载PDF
早熟小麦“宁麦17”在苏中地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华荣 肖正华 +1 位作者 袁红 肖根粉 《上海农业科技》 2012年第4期64-64,50,共2页
"宁麦17号"是江苏省农科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于2005年育成的新品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介绍了"宁麦1 7"在苏中地区种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宁麦17 种植表现 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宁麦17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4
作者 曹德海 张利科 高文道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3期67-67,共1页
介绍了小麦新品种宁麦17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迟播)与合理密植、科学运筹肥料、注重抗倒栽培、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宁麦17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宁麦17在白湖圩区适宜播期与密度探讨
5
作者 金茂富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19期40-40,66,共2页
宁麦17在白湖圩区种植的不同播期与密度试验表明:宁麦17高产栽培必须抓住11月初适期播种,适宜基本苗为12万~14万/667m3。该文详细介绍了宁麦17的不同播期、不同密度的试验情况,以及试验中的农艺性状表现和产量结果。
关键词 白湖圩区 宁麦17 播期 密度
下载PDF
扬麦17/宁麦18的F_2群体穗部性状QTL定位 被引量:8
6
作者 梁秀梅 胡文静 +4 位作者 李东升 程婧晔 吴荣林 程晓明 程顺和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5-512,共8页
小麦穗部性状特别是穗顶部、基部结实性对穗粒数的建成及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为给QTL精细定位、基因克隆及穗部性状分子标记的开发和辅助选择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扬麦17与宁麦18杂交获得的310个F_2群体及其衍生的F_(2:3)家系为材料,构建了... 小麦穗部性状特别是穗顶部、基部结实性对穗粒数的建成及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为给QTL精细定位、基因克隆及穗部性状分子标记的开发和辅助选择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扬麦17与宁麦18杂交获得的310个F_2群体及其衍生的F_(2:3)家系为材料,构建了一个由215个SSR标记组成的全长为1 717 cM的遗传连锁图谱,共覆盖19条染色体(1D和6A未涉及),标记间平均距离为7.99 cM,并对6个穗部性状进行QTL定位。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出22个QTL,分布在1A、1B、2B、2D、3B、3D、4B、5A、5B和7A染色体上。其中,穗顶部结实粒数QTL有7个,穗基部结实粒数QTL有2个,穗长QTL有5个,总小穗数QTL有3个,不育小穗数QTL有2个,穗粒数QTL有3个,表型贡献率为2.56%~13.66%。控制穗顶部和基部结实粒数QTL的增效基因来源于宁麦18,表明该品种可作为具有高产潜力的小麦育种材料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扬麦17/宁麦18 F2群体 穗部性状 QTL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