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产抗病弱筋小麦新品种宁麦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姚金保 马鸿翔 +7 位作者 姚国才 杨学明 包月红 郜思宁 张鹏 任丽娟 张平平 周淼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92,共2页
宁麦18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专用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江苏省淮南片和国家冬小麦长江中下游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扬麦11号、扬麦158增加9.76%、7.80%,产量均居所有参试品种(系)第1位。该... 宁麦18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专用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江苏省淮南片和国家冬小麦长江中下游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扬麦11号、扬麦158增加9.76%、7.80%,产量均居所有参试品种(系)第1位。该品种具有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小穗小花结实性好,每穗粒数多,综合抗病性强,弱筋品质稳定等优点。宁麦18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是掌握适期播种,争壮苗越冬;合理密植,建立高产群体结构;科学施肥;加强管理,做好防病治虫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麦18 产量 抗病 品质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扬麦16、宁麦18超高产群体特征及株型指标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冬梅 王君婵 +1 位作者 高致富 刘培园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2-56,共5页
为给本地区超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指导依据,对目前江苏淮南地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扬麦16和高产小麦新品种宁麦18(产量达8500 kg/hm2以上)的群体特征及株型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产群体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呈极... 为给本地区超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指导依据,对目前江苏淮南地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扬麦16和高产小麦新品种宁麦18(产量达8500 kg/hm2以上)的群体特征及株型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产群体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面积系数(LAI)于孕穗期最大;叶片长表现为倒二叶>倒三叶>旗叶,宽表现为旗叶>倒二叶>倒三叶,倒二叶叶面积最大,倒二叶、倒三叶宽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节间配置为1∶2.5∶3.5∶(5~5.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麦16 宁麦18 超高产 株型 Yangmai 16 Ningmai 18
下载PDF
扬麦17/宁麦18的F_2群体穗部性状QTL定位 被引量:8
3
作者 梁秀梅 胡文静 +4 位作者 李东升 程婧晔 吴荣林 程晓明 程顺和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5-512,共8页
小麦穗部性状特别是穗顶部、基部结实性对穗粒数的建成及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为给QTL精细定位、基因克隆及穗部性状分子标记的开发和辅助选择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扬麦17与宁麦18杂交获得的310个F_2群体及其衍生的F_(2:3)家系为材料,构建了... 小麦穗部性状特别是穗顶部、基部结实性对穗粒数的建成及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为给QTL精细定位、基因克隆及穗部性状分子标记的开发和辅助选择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扬麦17与宁麦18杂交获得的310个F_2群体及其衍生的F_(2:3)家系为材料,构建了一个由215个SSR标记组成的全长为1 717 cM的遗传连锁图谱,共覆盖19条染色体(1D和6A未涉及),标记间平均距离为7.99 cM,并对6个穗部性状进行QTL定位。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出22个QTL,分布在1A、1B、2B、2D、3B、3D、4B、5A、5B和7A染色体上。其中,穗顶部结实粒数QTL有7个,穗基部结实粒数QTL有2个,穗长QTL有5个,总小穗数QTL有3个,不育小穗数QTL有2个,穗粒数QTL有3个,表型贡献率为2.56%~13.66%。控制穗顶部和基部结实粒数QTL的增效基因来源于宁麦18,表明该品种可作为具有高产潜力的小麦育种材料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扬麦17/宁麦18 F2群体 穗部性状 QTL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