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宇宙线谱存在膝的证认
1
作者 刘永铖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84-285,288,共3页
梁小山EAS阵有关宇宙线谱数据的重新分析表明,在6*10^14-10^16eV能区的初级宇宙线谱中存在膝。微分大小谱在Ne=8.8*10^5th yo bfhy,
关键词 宇宙线谱 微分大小
原文传递
宇宙线谱存在膝的证认(英文)
2
作者 刘永钺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9-50,53,共3页
梁王山EAS阵有关宇宙线谱数据的重新分析表明,在6×1014~1016eV能区的初级宇宙线谱中存在膝.微分大小谱在Ne=8.8×105处变陡,膝具突然特征.依据假定质子或铁核初级的模拟,转换大小谱为能谱.膝在... 梁王山EAS阵有关宇宙线谱数据的重新分析表明,在6×1014~1016eV能区的初级宇宙线谱中存在膝.微分大小谱在Ne=8.8×105处变陡,膝具突然特征.依据假定质子或铁核初级的模拟,转换大小谱为能谱.膝在能量中的位置对于质子为2×1015eV或对于铁核为3×1015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线谱 微分大小
全文增补中
“悟空”(DAMPE)获得迄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
3
作者 王海名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共1页
中国科学院2017年11月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专项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DAMPE)取得首批重大科学成果。利用DAMPE采集到的数据获得了迄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
关键词 高能电子宇宙线 中国 探测器 空间科技
下载PDF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能量重建和宇宙线质子能谱的分析
4
作者 岳川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0-132,共3页
宇宙线的观测研究和暗物质粒子的间接探测是高能天体物理领域两个重大研究课题.自1912年V.Hess发现宇宙线开始,人类对宇宙线的观测历史已经超过了一个世纪,传统理论模型预言"膝"区以下能段的宇宙线能谱应服从单一幂率分布,而... 宇宙线的观测研究和暗物质粒子的间接探测是高能天体物理领域两个重大研究课题.自1912年V.Hess发现宇宙线开始,人类对宇宙线的观测历史已经超过了一个世纪,传统理论模型预言"膝"区以下能段的宇宙线能谱应服从单一幂率分布,而近些年的空间和高空气球实验表明10 Ge V–100 Te V的宇宙线质子能谱可能存在偏离单一幂律谱分布的重要结构,这对研究银河系内宇宙线的起源、传播和加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得益于宇宙线和伽马射线观测精度的提高和观测能段的拓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天体物理 宇宙线 暗物质粒子 能量重建 幂率分布 加速机制 高空气球 伽马射线
下载PDF
中国“悟空”获世界最精确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
5
《环境技术》 2017年第6期4-4,共1页
11月30日凌晨2点,《自然》杂志首次在线发表中科院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DAMPE)的探测成果:“悟空”卫星的科研人员成功获得了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
关键词 宇宙线 高能电子 世界 中国 《自然》杂志 探测卫星 暗物质粒子 科研人员
下载PDF
发现质子宇宙线新的能谱结构
6
作者 王晋岚 《科学》 2019年第6期31-31,共1页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报道,“悟空”号国际合作组获得TeV—100TeV能区最精确的质子宇宙线能谱并发现新的谱结构,研究成果于2019年9月28日在线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
关键词 宇宙线 紫金山天文台 TEV能区 中国科学院 结构 质子
下载PDF
超高能宇宙线研究进展
7
作者 霍安祥 戴宏跃 《自然杂志》 1989年第6期403-405,409-480,共5页
本期现代科学专题综述栏里,发表了两篇文章。《超高能宇宙线研究进展》一文介绍了人类在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太阳系之外的更加浩瀚无垠的空间的认识。在目前的科学水平上,宇宙线是唯一的物质样品,人类正是把握这些射线来认识宇宙的... 本期现代科学专题综述栏里,发表了两篇文章。《超高能宇宙线研究进展》一文介绍了人类在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太阳系之外的更加浩瀚无垠的空间的认识。在目前的科学水平上,宇宙线是唯一的物质样品,人类正是把握这些射线来认识宇宙的。本文对此作了介绍,令人“大开眼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能宇宙线 宇宙线成分 切伦科夫 广延大气簇射 浩瀚无垠 初级宇宙线 现代科学 宇宙线 电磁簇射 轻子
下载PDF
利用宇宙线研究微观和宇观世界
8
作者 霍安祥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87年第2期120-125,共6页
自从宇宙线发现7o多年来,它为人类认识微观和字观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高能加速器问世以前,利用宇宙线作为唯一的高能粒子源在微观世界的研究方面曾有过一系列重大发现,如正电子、u子、π介子、K介子、超子、电磁级联过程、核级联过... 自从宇宙线发现7o多年来,它为人类认识微观和字观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高能加速器问世以前,利用宇宙线作为唯一的高能粒子源在微观世界的研究方面曾有过一系列重大发现,如正电子、u子、π介子、K介子、超子、电磁级联过程、核级联过程、广延大气联级现象等,从而开辟了粒子物理这门重要的前沿学科。直至现在,宇宙线研究仍然起着尖兵探路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宇宙线发现之日起,这项研究一直推动着天体物理和地球物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线成分 乳胶室 宇观 蟹状星云 Π介子 大气簇射 级联过程 超高能宇宙线 地球物理 宇宙线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地球静止轨道质子能谱反演
9
作者 陈建飞 周宏涛 +2 位作者 方美华 吴康 宋定一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0-105,共6页
根据地面中子探测与宇宙线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在太阳活动平静期以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及全球各个中子探测站的探测数据构建数据集。基于极端梯度提升决策树(XGBoost)和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由地面中子探测数据反演宇宙线质子环境的模型。... 根据地面中子探测与宇宙线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在太阳活动平静期以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及全球各个中子探测站的探测数据构建数据集。基于极端梯度提升决策树(XGBoost)和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由地面中子探测数据反演宇宙线质子环境的模型。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的最优超参数并对神经网络的各个神经元参数进行训练,实现了宇宙线质子环境在太阳活动平静期的反演,模型训练的均方差MSE为0.499,对测试集的平均反演误差分别为26.9%,对比航天常用的辐射环境模型误差通常在200%以内,提高显著。同时使用包括支持向量回归、误差反向传播算法、长短期记忆在内的多种其他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训练时间短、计算速度快、占用资源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线 机器学习 中子探测 遗传算法 航天工程应用
下载PDF
利用宇宙线直接测量结果对初级宇宙线能谱参数的调整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永刚 薛良 +9 位作者 冯存峰 傅宇 李婕 张学尧 李金玉 张乃健 何瑁 王承瑞 任敬儒 陆穗苓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8-115,共8页
由JACEE ,RUNJOB和SOKOL等宇宙线直接测量结果和刚度截断模型 ,对于 1 0 1 4 — 1 0 1 6eV能区的初级宇宙线微分能谱参数进行调整 .利用调整后的能谱与选取QGSJET模型的CORSIKA程序进行EAS模拟 ,同HD ,PD谱进行对比研究 .采用相同的标... 由JACEE ,RUNJOB和SOKOL等宇宙线直接测量结果和刚度截断模型 ,对于 1 0 1 4 — 1 0 1 6eV能区的初级宇宙线微分能谱参数进行调整 .利用调整后的能谱与选取QGSJET模型的CORSIKA程序进行EAS模拟 ,同HD ,PD谱进行对比研究 .采用相同的标准对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调整后的谱和HD谱的模拟结果与甘巴拉山乳胶室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而PD谱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偏离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线 广延大气簇射 乳胶室 MONTE CARLO模拟 初级宇宙线 直接测量 参数调整
原文传递
宇宙线大气簇射μ子定点密度及原初能谱“膝”的研究
11
作者 刘俊 耿庆熹 +9 位作者 杨洪涛 刘长钦 张品 高晓宇 经才骝 查敏 荆贵茹 朱清棋 张增 吴本韩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用梁王山宇宙线观测站的数据研究宇宙线大气簇射 μ子定点密度谱 ,谱呈现明显的拐折 .通过MonteCarlo模拟 ,得到拐点对应的能量约为 1.7× 10 15eV ,拐点前后原初能谱指数差约为 0 .4 3,证实了KASCADE实验 μ子定点密度谱呈现拐折... 用梁王山宇宙线观测站的数据研究宇宙线大气簇射 μ子定点密度谱 ,谱呈现明显的拐折 .通过MonteCarlo模拟 ,得到拐点对应的能量约为 1.7× 10 15eV ,拐点前后原初能谱指数差约为 0 .4 3,证实了KASCADE实验 μ子定点密度谱呈现拐折的首次观测结果 ,又一次推证了原初宇宙线能谱膝的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线大气簇射 μ子定点密度 原初宇宙线 膝现象
原文传递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获得迄今最精确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7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2017年11月27日,中科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简称“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MPE)“悟空”取得首批重大科学成果。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院士,中科院副... 2017年11月27日,中科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简称“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MPE)“悟空”取得首批重大科学成果。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院士,中科院副院长、空间科掌先导专项领导小组组长相里斌出席发布会。“悟空”卫星总体及各系统参研参试单位代表参加发布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物质粒子 探测卫星 宇宙线 高能电子 空间科学 新闻发布会 中科院 科学成果
原文传递
用神经网络分辨"膝"区原初质子成分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存峰 孔繁敏 +3 位作者 张学尧 何瑁 戴志强 张乃健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68-572,共5页
利用不同的相互作用模型,对羊八井空气簇射阵列和乳胶室联合实验进行了Monte Carlo模拟,并利用模拟数据研究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原初宇宙线成分分辨的可行性。分析表明,利用该方法可很好地挑选出由原初质子引起的... 利用不同的相互作用模型,对羊八井空气簇射阵列和乳胶室联合实验进行了Monte Carlo模拟,并利用模拟数据研究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原初宇宙线成分分辨的可行性。分析表明,利用该方法可很好地挑选出由原初质子引起的簇射,但所得结果与作用模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原初质子分辨 宇宙线 膝结构
下载PDF
超高能宇宙线源于何处?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臻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2967-2972,共6页
讨论超高能宇宙线(UHECR)粒子的身世,即它们可能的出生地、可能的产生机制、到达我们的探测器之前它们可能的旅途长短和经历.人类对这方面的知识太有限,只能对我们的已有知识做一个总结,包括一个基于产生UHECR的必要条件而对一些天体的... 讨论超高能宇宙线(UHECR)粒子的身世,即它们可能的出生地、可能的产生机制、到达我们的探测器之前它们可能的旅途长短和经历.人类对这方面的知识太有限,只能对我们的已有知识做一个总结,包括一个基于产生UHECR的必要条件而对一些天体的分类、实验上对于UHECR来自于银河系外的两个证据和与之伴随而来的难解之谜,并对未来的发展尤其是未来实验做一个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线 银河外星系 宇宙线 GZK截断 各向异性
原文传递
银河宇宙线的统计模型
15
作者 徐春娴 戴宏跃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86-493,共8页
假设能量低于3×10lseV的宇宙线主要起源于银河系超新星爆发,用各向同性弥散传播模型详细研究了铁核的非定态空间密度分布,考虑到原初宇宙线的成份和河外宇宙线的影响,以及银河系超新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一个合理分布,该... 假设能量低于3×10lseV的宇宙线主要起源于银河系超新星爆发,用各向同性弥散传播模型详细研究了铁核的非定态空间密度分布,考虑到原初宇宙线的成份和河外宇宙线的影响,以及银河系超新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一个合理分布,该统计模型能很好解释1012-1020eV宇宙线的观测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宇宙线 宇宙线成份 宇宙线 银河
原文传递
基于DAMPE的暗物质间接探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应 王润娜 +3 位作者 李新 祝凤荣 何钰 陈起辉 《大学物理》 2020年第2期43-46,61,共5页
20世纪30年代天文学观测对标准宇宙模型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调和观测数据与理论模型的矛盾,理论物理学家提出了暗物质理论;此后,实验物理学家据此摸索出了各种暗物质探测方案.本文将从暗物质概念的由来、暗物质基本性质、暗物质探测原... 20世纪30年代天文学观测对标准宇宙模型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调和观测数据与理论模型的矛盾,理论物理学家提出了暗物质理论;此后,实验物理学家据此摸索出了各种暗物质探测方案.本文将从暗物质概念的由来、暗物质基本性质、暗物质探测原理及方法和DAMPE在探测暗物质方面的最新进展几个方面展开介绍.重点以DAMPE的数据为基础,以电子谱分析为核心,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DAMPE数据和结果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进一步阐述了DAMPE电子谱中出现的TeV拐折和尖锐信号包含的深刻意义;最后依托研究过程中得到的一些信息,对未来暗物质探测实验提出一点看法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物质 宇宙线电子 间接探测 高空探测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下载PDF
“悟空”可能首次看见暗物质
17
《科学24小时》 2018年第1期32-32,共1页
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首次直接测量到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而其中的数据表明,宇宙空间中存在着“质量为1.4万亿电子伏左右的新物理粒子”.科学家推测,它可能就是人们长期以来寻找的暗物质!
关键词 暗物质粒子 高能电子 宇宙线 直接测量 探测卫星 宇宙空间 数据表 科学家
下载PDF
为“悟空”打call
18
作者 宗河 《太空探索》 2018年第1期5-5,共1页
新闻:北京时间2017年11月30日凌晨两点,《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一篇来自中国的重量级科研成果,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获得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并在1.4TeV(万亿电子伏特)处发现反常结构,揭示宇宙中或存在... 新闻:北京时间2017年11月30日凌晨两点,《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一篇来自中国的重量级科研成果,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获得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并在1.4TeV(万亿电子伏特)处发现反常结构,揭示宇宙中或存在相应质量的新粒子。科学家推测,这可能就是人们长期以来寻找的暗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线 暗物质粒子 《自然》杂志 高能电子 北京时间 科研成果 探测卫星 反常结构
下载PDF
Study of Cosmic-Ray Energy Spectrum during Solar Weather Disturbance
19
作者 Turlan Sadykov Olga Novolodskaya Emar Tautaev Natalya Zastrozhnova Mark Zhunusbekov 《Journal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4年第7期450-453,共4页
The purpose of this experiment is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s of the intensity of cosmic ray flows and to obtain the energy spectrum of solar cosmic rays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measurements of neutron monitors at th... The purpose of this experiment is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s of the intensity of cosmic ray flows and to obtain the energy spectrum of solar cosmic rays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measurements of neutron monitors at the height of 3,340, 1,700, 800 meters above the sea level. Also the estimation of energy spectrum of cosmic rays flows during the disturbances of solar activity (GLE) was m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 rays energy spectrum neutron monitors
下载PDF
Ultra High Energy Cosmic Rays: Spectral Signatures and Observations
20
作者 Svetlana Grigorieva 《Journal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4年第6期393-397,共5页
The observations of Ultra High Energy Cosmic Rays (UHECR) are renewed, focusing on the energy spectra as measured by HiRes, Telescope Array (TA) and Auger detectors (PAO). It is found that highest energy Auger s... The observations of Ultra High Energy Cosmic Rays (UHECR) are renewed, focusing on the energy spectra as measured by HiRes, Telescope Array (TA) and Auger detectors (PAO). It is found that highest energy Auger steepening does not agree with GZK cutoff, which is most probably explained by the nuclei mass composition detected by Auger. At present the difference in mass composition in Auger and HiRes/TA data remains the main unsolved problem of UHECR orig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high energy cosmic ray origin CMB radiation GZK cutoff.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