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平台责任及其实现——兼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20条的落实
1
作者
唐赟
《少年儿童研究》
2024年第5期58-64,96,共8页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20条规定了网络平台的守门人义务,确立了网络平台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中的主体责任。网络平台在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上具备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该义务的确立体现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要求。但...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20条规定了网络平台的守门人义务,确立了网络平台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中的主体责任。网络平台在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上具备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该义务的确立体现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要求。但在实践中网络平台并未完全落实守门人义务,这与商业利益导向下的柔性对抗策略以及算法规则的隐匿性密切相关。未来应当加强各方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统筹政府、网络平台、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力量。政府应在公私合作治理框架下加强技术性监管,同时强化算法监管与合规管理,确保算法运行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督促网络平台切实履行忠实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平台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守门人义务
算法合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被害人保护视野下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
2
作者
欧阳本祺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8,206,207,共14页
我国网络暴力的外延不宜过于宽泛,网络暴力侵害的法益仅限个人法益,不包括网络秩序等社会法益,不宜把线下暴力和通过网络实施的传统暴力当作网络暴力。对于网络暴力的刑法治理,应该从传统的行为人规制模式转向被害人保护模式,处理好言...
我国网络暴力的外延不宜过于宽泛,网络暴力侵害的法益仅限个人法益,不包括网络秩序等社会法益,不宜把线下暴力和通过网络实施的传统暴力当作网络暴力。对于网络暴力的刑法治理,应该从传统的行为人规制模式转向被害人保护模式,处理好言论自由、被害人保护、秩序维护三者之间的关系。主张增设网络暴力罪的观点混淆了领域立法和现象立法的区别,值得商榷。对于网络暴力构成的诽谤罪等犯罪的构成要件应该做扩大解释,“告诉才处理”不等于自诉案件的规定,表达的是对被害人告诉权的尊重。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控制互联网生态环境中关键环节的守门人,应同时具备监督保证人义务和保护保证人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
被害人保护
扩张解释
守门人义务
原文传递
题名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平台责任及其实现——兼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20条的落实
1
作者
唐赟
机构
南京大学新生学院
出处
《少年儿童研究》
2024年第5期58-64,96,共8页
基金
2024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能力提升研究”(课题编号:2024SJSZ0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20条规定了网络平台的守门人义务,确立了网络平台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中的主体责任。网络平台在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上具备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该义务的确立体现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要求。但在实践中网络平台并未完全落实守门人义务,这与商业利益导向下的柔性对抗策略以及算法规则的隐匿性密切相关。未来应当加强各方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统筹政府、网络平台、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力量。政府应在公私合作治理框架下加强技术性监管,同时强化算法监管与合规管理,确保算法运行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督促网络平台切实履行忠实义务。
关键词
网络平台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守门人义务
算法合规
分类号
D922.183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922.16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被害人保护视野下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
2
作者
欧阳本祺
机构
东南大学法学院
东南大学网络安全法治研究中心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8,206,207,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预防性犯罪化立法冲击下刑法教义学的应对与发展研究”(22AFX008)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要素市场化配置视域下数据交易安全的刑法规制研究”(2022SJZD001)。
文摘
我国网络暴力的外延不宜过于宽泛,网络暴力侵害的法益仅限个人法益,不包括网络秩序等社会法益,不宜把线下暴力和通过网络实施的传统暴力当作网络暴力。对于网络暴力的刑法治理,应该从传统的行为人规制模式转向被害人保护模式,处理好言论自由、被害人保护、秩序维护三者之间的关系。主张增设网络暴力罪的观点混淆了领域立法和现象立法的区别,值得商榷。对于网络暴力构成的诽谤罪等犯罪的构成要件应该做扩大解释,“告诉才处理”不等于自诉案件的规定,表达的是对被害人告诉权的尊重。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控制互联网生态环境中关键环节的守门人,应同时具备监督保证人义务和保护保证人义务。
关键词
网络暴力
被害人保护
扩张解释
守门人义务
分类号
D924.3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平台责任及其实现——兼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20条的落实
唐赟
《少年儿童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被害人保护视野下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
欧阳本祺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