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汉《房中祠乐》的时代作者辨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黄纪华
-
出处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72-77,共6页
-
文摘
《房中祠乐》即《安世房中歌》十七章,最初著录于《汉书·礼乐志》,关于它创作的时代、作者及其源流,汉志说: 《房中祠乐》,高祖唐山夫人所作也。周有《房中乐》,至秦名曰《寿人》。……孝惠二年,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箫管,更名曰《安世乐》。由于《汉志》言之凿凿,古今学人多认定该诗作者为高祖唐山夫人。《房中》歌辞其思想价值虽无甚可取,但它是早期的汉乐府歌诗,文学史作为一门科学,应对其产生时代,作出科学的判断。我认为,“高祖唐山夫人所作”这一传统说法,疑点甚多: 其一、先于《汉书》的《史记》对此不仅未着一字,且有关记载令人对《汉志》的说法产生怀疑。有的《史记》注家,对汉志“高祖唐山夫人”之说明显地持异议。如《史记·乐书》:
-
关键词
房中祠乐
唐山夫人
房中乐
乐府令
安世房中歌
孝惠
礼乐志
安世乐
汉乐府
诗作者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乐府机关设于何时?
- 2
-
-
作者
一微
-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83-83,共1页
-
文摘
当今许多文学史著作依然认为作为音乐机关乐府的设立始于汉武帝。其主要依据于《汉书·礼乐志》中的一段记载:“至武帝,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如果练考史料,并非如此。就在同一篇《汉书·礼乐志》中又有另一段记载:“高祖乐楚声,故房中乐楚声也。孝惠二年,使乐府令夏候宽备其箫管,更名曰安世乐”。乐府令即乐府机关的长官。《史记·乐书》:“高祖过沛诗三候之章,令小儿歌之。高祖崩,令沛得以四时歌儛宗庙,孝惠、孝文、孝景无所,更增于乐府习常肄旧而已”。这充分说明乐府机关在汉初就已存在。汉初礼乐,“大抵皆因秦旧事”(《汉书·
-
关键词
乐府令
房中乐
孝惠
礼乐志
安世乐
箫管
采诗
文学史著作
孝文
三候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西汉郊庙歌辞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敦庆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枣庄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7-72,共6页
-
文摘
西汉在礼乐文化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礼乐郊祀体系。《汉书.礼乐志》和《乐府诗集》中保存下来的郊祀歌和宗庙乐即是汉代礼乐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本文在对汉代郊庙歌辞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汉郊庙歌辞虽然是以儒家面目出现在西汉礼乐体系中的,但却带有"非雅什"的特点,并对其原因作了论述。最后对其文学特色进行了简要阐释。
-
关键词
郊祀歌
安世乐
非雅什
文学特色
影响
-
分类号
I22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从出土文献看《安世房中歌》的乐歌属性
- 4
-
-
作者
李骜
-
机构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9-176,共8页
-
基金
湖北文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承创新省级学科群开放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K22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安世乐》《安世房中歌》的乐歌属性,向有争议。西汉晚期宗庙编磬有铭文“安世右高”,“安世”即《安世乐》,“高”即高祖寝殿。汉制“日祭于寝”,可考知《安世乐》乃寝殿祭祀乐歌。《西清古鉴》有“孝武西园安世榣钟”,据“东园匠”“东园主章”等职官和西汉诸陵考古钻探成果,可知“孝武西园”即武帝陵园外侧西北部的寝园,武帝寝祭亦用《安世乐》。西汉寝祭和庙祭各有其乐歌,前者今存于《安世房中歌十七章》;后者即《汉书·艺文志》所载的“宗庙歌诗五篇”,今存于《郊祀歌十九章》。哀帝罢乐府,“《安世乐》鼓员二十人,其十九人可罢”,这些鼓员“朝贺置酒,陈前殿房中”,“房中”即寝,此《安世乐》仍属于寝祭乐歌。《安世房中歌》第三章有句曰“乃立祖庙”,因《房中祠乐》最初用于前殿后寝的栎阳宗庙,言“祖庙”兼指庙和寝,不改其寝祭乐歌的属性。
-
关键词
《安世房中歌》
《安世乐》
宗庙编磬
“孝武西园安世榣钟”
寝祭乐歌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古代宫室制度与周秦汉“房中乐”索隐
- 5
-
-
作者
王淑梅
于盛庭
-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乐府学》
2020年第2期97-109,共13页
-
文摘
从周《房中乐》及《燕乐》到秦《寿人乐》,再到汉《房中祠乐》,乃至后来的《安世乐》和《正始之乐》等宗庙之乐,前人史籍虽然注意到其间的密切联系与演化轨迹,却未能厘清这种密切联系与演化的意义和本质。究其实,房中乐的联系与演化都与古代宫室制度的房室结构与功用的演变紧密相关。房作为室旁夹室,古人于房中祭祀祖先神灵、接待兄弟宾客、行婚配之礼及生活起居,故周代房中乐与宗庙乐、燕乐、后夫人祷祀之乐相通,却于具体施行时又因等级之别有所不同,尤其是下层士人的房中祭祀乐与汉代房中乐一脉相承。秦时始皇信奉神仙长生之术,缘此将周《房中乐》更名为《寿人》。汉高祖唐山夫人制楚声《安世房中乐》及武帝求神仙方术而用乐,乃周《房中乐》、秦《寿人乐》之一脉延续。汉代重制房中乐,体现出汉代社会普遍的祖宗神灵、性与长生、治国安世的文化观念,从而形成了《房中乐》宗庙祭祀、燕享宾客、房中养生、安定天下的基本宗旨,成为后世《房中乐》壇变改造的礼乐文化基础。
-
关键词
房中乐
寿人乐
安世乐
宗庙乐
堂室
-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K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炉桥方氏三代著作述略
被引量:4
- 6
-
-
作者
牛继清
-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
-
出处
《古籍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199-209,共15页
-
文摘
一、"登歌"释义"登歌"又名"登哥"、"登謌",古代"登"、"升"通用,故"登歌"又曰"升歌",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种比较重要的礼乐文化现象,大约起源于周朝宗庙祭祀礼,亦用于乡饮酒礼、大射礼等,是这些活动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历代朝廷祀典、朝会宴飨等仪式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登歌"最早见于记载周朝礼仪的《周礼》、《仪礼》、《礼记》之中,以下是"三礼"中"登歌"和"升歌"的使用情况:《周礼》"登歌"出现两次,"升歌"无;《仪礼》"登歌"无,"升歌"出现十次;《礼记》"登歌"出现两次,"升歌"出现十二次。如:《周礼·春官·大师》:"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大祭祀,登歌击拊,下管击应鼓。"①《仪礼·乡饮酒礼》:"乐正先升,立于西阶东。工人,升自西阶,北面坐。相者东面坐,遂授瑟乃降。工歌《鹿鸣》、《四牧》、《皇皇者华》。"
-
关键词
登歌
升歌
大射礼
礼乐文化
西阶
安世乐
《仪礼》
朝会
祀典
太乐令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