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性—主体性的逻辑构架与阶级斗争的革命政治学——安东尼奥·奈格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 被引量:3
1
作者 宋晓杰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58,共5页
安东尼奥·奈格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以批判客观主义范式、重回革命的政治性—主体性话语为逻辑构架,彻底颠倒了劳动和资本的力量关系,并以阶级斗争的革命政治学,将历史运行的中心结构转移到回归工人阶级立场的阶级构成之上,进而... 安东尼奥·奈格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以批判客观主义范式、重回革命的政治性—主体性话语为逻辑构架,彻底颠倒了劳动和资本的力量关系,并以阶级斗争的革命政治学,将历史运行的中心结构转移到回归工人阶级立场的阶级构成之上,进而把非对称性的阶级对抗当作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摇摆在唯物主义和唯意志论之间的"政治的马克思主义",因对主体性话语的偏执、对历史过程的简化和对历史本质论的拒绝,最终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东尼奥·奈格里 历史唯物主义 革命主体性 阶级斗争
原文传递
对奈格里“主体性”解读的反思与批评——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机器论片段”
2
作者 李雪阳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6-285,共10页
20世纪70年代末,奈格里完成了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及其“机器论片段”的“主体性”解读,并撰成了《〈大纲〉:超越马克思的马克思》一书。通过对以“机器论片段”为中心的多个文本的考察,我们认为,奈格里的“主体性”解读无... 20世纪70年代末,奈格里完成了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及其“机器论片段”的“主体性”解读,并撰成了《〈大纲〉:超越马克思的马克思》一书。通过对以“机器论片段”为中心的多个文本的考察,我们认为,奈格里的“主体性”解读无疑有助于抗衡“令人窒息”的“经济主义”“客观主义”阐释,且使马克思“思想”呈现出一种应然的理论“完整性”,但由于这一解读路径过于强调“分离逻辑”主导下的劳动者“主体性”,从而不仅弱化了马克思资本主义危机理论的辩证性,而且使他力图颠覆“剩余价值规律”的反抗方案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机器论片段” 安东尼奥·奈格里 主体性 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戏剧的后解构表征——奈格里《抵抗三部曲》之解读
3
作者 李岩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119,共7页
面对当下全球数字资本主义不再完全是以逻各斯为中心,奈格里在《抵抗三部曲》中采取了后解构策略的解构—建构模式,以史诗剧形式触及了“反帝国”的许多核心议题,感性地呈现了当代西方激进左翼的共产主义宣言。他将戏剧实践视为对抗“... 面对当下全球数字资本主义不再完全是以逻各斯为中心,奈格里在《抵抗三部曲》中采取了后解构策略的解构—建构模式,以史诗剧形式触及了“反帝国”的许多核心议题,感性地呈现了当代西方激进左翼的共产主义宣言。他将戏剧实践视为对抗“帝国”的一种有力形式,通过在舞台上展现诸众的暴力反抗,意在为实现帝国后现代语境下的共产主义创造新的革命主体,最终走向大同世界。《抵抗三部曲》彰显了西方激进左翼戏剧的先锋实验性、政治实践性和审美乌托邦的力量,对丰富和拓展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戏剧创作和文艺观念的研究,及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有很强的启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东尼奥·奈格里 《抵抗三部曲》 左翼戏剧 后解构表征 诸众
下载PDF
主体动力学与阶级解放的政治拯救——奈格里对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共产主义思想的阐释
4
作者 任小艳 《社会科学论坛》 2013年第11期185-193,共9页
安东尼奥·奈格里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左派活动家之一。他立足于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奈格里简称为《大纲》),通过解构—建构的分析逻辑,颠覆了客观主义理论研究范式,重新确立其政治性—主体性逻辑架构,将分... 安东尼奥·奈格里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左派活动家之一。他立足于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奈格里简称为《大纲》),通过解构—建构的分析逻辑,颠覆了客观主义理论研究范式,重新确立其政治性—主体性逻辑架构,将分析视角转向革命主体性和共产主义解放议题上来。他力图走出辩证法的迂回逻辑,以其否定—肯定的新视角彻底颠覆资本主义体系和传统马克思主义过渡理论,破除了以往静态的和非主体性的理解方式,并最终基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后福特制转型,把共产主义的现实根基放置在以共同性和民主性为核心的后帝国主义时代诸众政治解放规划之上。但他过度推崇革命主体性维度,弱化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动力机制,他的社会解放议程不可避免地陷入"唯意志论"的幻想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东尼奥·奈格里 主体性 共产主义 阶级解放 政治拯救
下载PDF
《嘉莉妹妹》与诸众:哈特与奈格里的情动劳动理论批判
5
作者 佟玉华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24年第1期101-115,共15页
哈特与奈格里的非物质劳动理论为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劳动市场的变化提供了极为有效的工具,但也引发了诸多争议。作为一部致力于再现真实生活的自然主义小说,《嘉莉妹妹》细致描绘了19世纪末美国大都市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及服务业劳动... 哈特与奈格里的非物质劳动理论为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劳动市场的变化提供了极为有效的工具,但也引发了诸多争议。作为一部致力于再现真实生活的自然主义小说,《嘉莉妹妹》细致描绘了19世纪末美国大都市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及服务业劳动者的状况,为检验情动劳动及非物质劳动理论的有效性提供了场域。从德莱塞对嘉莉等人工作细节的描绘可以看出,“情动”点明了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中服务型劳动的核心特点,情动劳动塑造了新的劳动主体。但是,嘉莉等人从事的情动劳动并未如哈特与奈格里二人所言,促使他们成为具有革命性的“诸众”,他们最终“堕落”的原因正是哈特与奈格里二人忽略的现实因素。《嘉莉妹妹》所再现的资本主义社会状况揭示出偏离了马克思唯物主义与劳动价值理论的非物质劳动理论在解释现实时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克尔·哈特 安东尼奥·奈格里 《嘉莉妹妹》 情动劳动 非物质劳动 诸众
原文传递
“非物质劳动”批判:奈格里和哈特的艺术生产思想及其当代美学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谭嘉仪 段吉方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61,共6页
非物质劳动是奈格里与哈特共同提出的关键性概念和理论观念。他们将“诸众”、社会关系、抽象与现实、生产与再生产等重要命题置于非物质劳动的理论框架内进行考察,成功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与后现代艺术语境中激活了非物质劳动... 非物质劳动是奈格里与哈特共同提出的关键性概念和理论观念。他们将“诸众”、社会关系、抽象与现实、生产与再生产等重要命题置于非物质劳动的理论框架内进行考察,成功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与后现代艺术语境中激活了非物质劳动的概念,并融入美学与艺术方面的思考,提炼出以救赎与抵抗为核心的艺术生产美学思想。非物质劳动思想在生产问题上提出了新的理论视角,为当代艺术生产理论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与话语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东尼奥·奈格里 迈克尔·哈特 非物质劳动 艺术生产 审美救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