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脑出血合并肺栓塞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小权 美朗曲措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4期70-73,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脑出血合并肺栓塞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22年12月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并行抗凝治疗的脑出血合并肺栓塞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剂量组(n=51)和...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脑出血合并肺栓塞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22年12月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并行抗凝治疗的脑出血合并肺栓塞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剂量组(n=51)和大剂量组(n=51)。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小剂量组给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大剂量组给予大剂量低分子肝素钠治疗,2组根据患者情况治疗7~14 d。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及D-二聚体(D-D)],安全性及预后情况。结果 小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高于大剂量组的86.27%(χ^(2)=4.883,P=0.027)。小剂量组治疗期间呼吸、心率低于大剂量组,血氧分压高于大剂量组(P均<0.01)。治疗后,2组PT、APTT均较治疗前延长,Fg、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小剂量组长/低于大剂量组(P<0.05或P<0.01)。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2%vs. 11.76%,χ^(2)=2.170,P=0.141)。小剂量组预后良好率为84.31%,高于大剂量组的66.67%(χ^(2)=4.292,P=0.038)。结论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脑出血合并肺栓塞患者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临床指标、凝血指标及预后,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肺栓塞 低分子肝素钠 剂量 抗凝治疗 有效 安全
下载PDF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2
作者 张卫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5期42-46,共5页
目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102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抽样法方式下将患儿划分成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51例。常规组患儿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使用小... 目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102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抽样法方式下将患儿划分成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51例。常规组患儿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消退时间、炎性因子水平、血小板参数水平、补体指标水平。结果和常规组84.31%相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04%更高,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皮疹、腹痛、关节痛、肾损伤消退时间分别为(6.16±1.87)、(5.01±1.65)、(6.71±1.72)、(7.76±1.95)d,短于常规组的(8.83±2.24)、(6.68±1.78)、(8.27±1.84)、(9.49±2.44)d,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为(23.20±3.28)ng/L、(10.16±2.86)mg/L、(27.53±3.87)fmol/ml,低于常规组的(27.94±4.48)ng/L、(13.47±3.18)mg/L、(32.29±4.93)fmol/ml,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分别为(242.11±20.42)×10^(9)/L、(8.12±2.67)fl、(20.61±3.08)%,低于常规组的(260.44±19.98)×10^(9)/L、(10.93±2.87)fl、(24.33±3.33)%,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C3、C4分别为(0.84±0.07)、(0.12±0.05)g/L,低于常规组的(1.37±0.41)、(0.41±0.16)g/L,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为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儿症状,减轻患儿炎性因子和补体指标水平,降低患儿血小板参数水平,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阿司匹林 糖皮质激素 小儿过敏性紫癜 有效 安全
下载PDF
苦参凝胶+小剂量雌三醇软膏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3
作者 朱新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34-0037,共4页
探究苦参凝胶+小剂量雌三醇软膏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本文观察对象为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共56例,收取时间段在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苦参凝胶+小剂量雌三醇软膏治疗作为观察组28例的治疗方式、小... 探究苦参凝胶+小剂量雌三醇软膏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本文观察对象为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共56例,收取时间段在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苦参凝胶+小剂量雌三醇软膏治疗作为观察组28例的治疗方式、小剂量雌三醇软膏治疗作为对照组28例的治疗方式,对比2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外阴瘙痒(4.22±0.36)d、外阴/阴道灼痛(2.91±0.44)d、白带异常(5.22±1.41)d、黏膜充血(6.22±1.88)d和对照组的用时相比,更短(t=12.225、13.235、7.809、6.63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低于对照组(χ2=5.250;P<0.05)。观察组治疗后阴道健康评分(16.05±2.01)分、阴道脱落细胞成熟程度(76.63±3.01)分、子宫内膜厚度(2.98±0.55)mm高于对照组、阴道pH值(5.52±1.02)低于对照组(t=4.244、19.289、9.151、3.669;P<0.05)。结论 苦参凝胶+小剂量雌三醇软膏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阴道炎 苦参凝胶 剂量雌三醇软膏 有效 安全
下载PDF
小剂量齐拉西酮治疗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4
作者 何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51-0153,共3页
探讨奥氮平诱发的精神分裂病人低剂量齐拉西酮对其代谢紊乱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的奥氮平诱发的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紊乱患者共70名,按治疗方案分为2组,每组35名。对照组服用齐拉西酮,并将其疗效和安全性... 探讨奥氮平诱发的精神分裂病人低剂量齐拉西酮对其代谢紊乱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的奥氮平诱发的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紊乱患者共70名,按治疗方案分为2组,每组35名。对照组服用齐拉西酮,并将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的血清蛋白、总胆固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体重、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和泌乳素水平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存在显著的差别。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使用低浓度齐拉西酮对奥氮平引起的代谢紊乱的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血脂代谢紊乱、体重增加等代谢紊乱,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是一种具有较好临床价值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 齐拉西酮 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 代谢障碍 有效 安全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4
5
作者 杜红红 陈敏 黄丽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0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以指导其临床应用。方法以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术中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以指导其临床应用。方法以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术中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A、B、c三组瑞芬太尼用量分别为0.5μg/kg、1.0μg,kg、1.5μg/kg。观察并记录三组麻醉前、术中、手术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以及术中丙泊酚的总用量、患者术后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同时评估术中、术后的镇痛效果。结果三组麻醉均可为人工流产术提供有效镇痛及镇静,但c组低氧症状发生率高于A、B组(P〈0.05);A组丙泊酚总用量高于B、c组,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长于B、c组,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差于B、c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1.0μg/kg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较好,且患者术后恢复快,离院快,可作为临床参考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无痛人流 不同剂量 有效 安全
下载PDF
添加大剂量地西泮治疗睡眠中癫痫电持续状态患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附1例报告) 被引量:6
6
作者 喻韬 罗蓉 蔡浅云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添加大剂量地西泮治疗睡眠中癫痫电持续状态(ESES)患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大剂量地西泮治疗ESE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诊断癫痫3年,治疗1年后无抽搐发作,出现记忆力减退、表达差、回答问题缓慢、注意力不... 目的探讨添加大剂量地西泮治疗睡眠中癫痫电持续状态(ESES)患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大剂量地西泮治疗ESE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诊断癫痫3年,治疗1年后无抽搐发作,出现记忆力减退、表达差、回答问题缓慢、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多动、冲动、无法辨别方向、睡眠差等症状,EEG示多灶性或全导尖(慢)波频繁发放,非快动眼睡眠期放电指数>90%。给予甲基泼尼松龙和泼尼松联合治疗1个月,患儿临床症状及EEG无明显改善。添加短疗程大剂量地西泮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一过性不良反应消失。6个月后患儿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应用大剂量激素治疗1个月缓解。结论添加短疗程、大剂量地西泮治疗ESES相对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中癫痫电持续状态 剂量地西泮 有效 安全
下载PDF
小剂量丙戊酸钠防治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邹发东 卢炜 +2 位作者 彭友生 何梦君 李明 《江西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427-428,共2页
目的评价小剂量丙戊酸钠防治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以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小剂... 目的评价小剂量丙戊酸钠防治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以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小剂量丙戊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5-10mg/kg.次,2次/d,两年内未见热性惊厥后减量至5-10mg/kg.次,隔日1次,巩固用药半年后停药。结果实验组在1h内惊厥控制率为94%,对照组为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内实验组仅4例患儿再次发生高热惊厥,仅有1例继发癫痫;而对照组有12例患儿再次发生高热惊厥,6例继发癫痫,发生率为12%。结论应用小剂量丙戊酸钠防治小儿复杂性高热惊厥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 丙戊酸钠 复杂性高热惊厥 有效 安全
下载PDF
含低剂量地塞米松的P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曾昭宇 郑琳 +1 位作者 陈蓉 王小渝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探讨含低剂量地塞米松的PAD方案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初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含大剂量地塞... 目的探讨含低剂量地塞米松的PAD方案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初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含大剂量地塞米松(总量480mg/28d)的PAD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给予含低剂量地塞米松(总量160mg/28d)的PAD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4个疗程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免疫指标、实验室相关项目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实验室相关项目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贫血、心脏毒性等方面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肺炎、带状疱疹、低钾血症、胃溃疡、周围神经炎以及严重血栓事件等方面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低剂量地塞米松的P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确定,而毒性不良反应则大大降低,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地塞米松 PAD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 有效 安全
下载PDF
替格瑞洛和双倍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7
9
作者 张胜 孙建辉 周学中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5期554-557,共4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和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出现氯吡格雷抵抗(血小板抑制率<30%)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格瑞洛组(A组,63例)和双倍剂量...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和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出现氯吡格雷抵抗(血小板抑制率<30%)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格瑞洛组(A组,63例)和双倍剂量氯吡格雷组(B组,61例)。分别予入院第7天检测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入院第2天及第7天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浓度,观察1个月及6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及轻度出血发生率。结果入院第7天时检测患者血小板抑制率,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较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第2天检测的血清hs-CR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时两组血清hs-CRP浓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血清hs-CRP浓度比B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两组MACE及轻度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6个月时A组MACE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轻度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出现氯吡格雷抵抗患者,选用替格瑞洛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氯吡格雷抵抗 双倍剂量 替格瑞洛 有效 安全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短期大剂量他汀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丽娜 王宁夫 +7 位作者 李虹 潘浩 康兰 许轶洲 周亮 高微 朱钢杰 谢剑昶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5期1291-1293,132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期间短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ACS患者355例,其中强化组180例(入院即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无论是否行冠脉介入治疗,均在住院期间予阿托伐他汀80mg/晚),常规组17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期间短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ACS患者355例,其中强化组180例(入院即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无论是否行冠脉介入治疗,均在住院期间予阿托伐他汀80mg/晚),常规组175例(入院起予阿托伐他汀20mg/晚)。两组患者均于入院时及入院后1周后均予生化检查[包括有效性指标(TG、TC、HDL-C、LDL-C)及安全性指标(ALT、AST、Cr、CK、CK-MB)]并记录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TC、TG、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HDL-C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常规组比较,强化组TG水平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Cr、CK、CK-MB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常规组比较,强化组ALT及AST水平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80mg短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安全性与20rng相同,能迅速有效降低患者TG、TC和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临床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脉介入术 有效 安全
下载PDF
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27
11
作者 闫冬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150-151,156,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6.25 mg/d)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12.50 mg/d)米非司酮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6.25 mg/d)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12.50 mg/d)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雌二醇、促黄体激素、黄体酮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雌二醇、促黄体激素、黄体酮、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米非司酮 剂量 有效 安全
下载PDF
大剂量辛伐他汀在高脂血症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帮清 胡大一 陈红 《中国医药导刊》 2003年第4期275-276,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辛伐他汀40mg/d与辛伐他汀20mg/d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中调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血脂未达标的84例冠心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辛伐他汀40mg/d;B组:辛伐他汀20mg/d。治疗前、治疗后4周... 目的:观察比较辛伐他汀40mg/d与辛伐他汀20mg/d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中调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血脂未达标的84例冠心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辛伐他汀40mg/d;B组:辛伐他汀20mg/d。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检查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脂(TG)、谷丙转氨酶(ALT)、肌酸磷酸激酶(CK)。结果:辛伐他汀40mg/d与辛伐他汀20mg/d均能显著降低TC(P<0.01)、LDL-C(P<0.01),辛伐他汀40mg/d作用强于辛伐他汀20mg/d(P<0.05),辛伐他汀40mg/d与辛伐他汀20mg/d均能升高HDL-C并降低TG,两组间比较未达到显著差异。两组均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辛伐他汀40mg/d与辛伐他汀20ms/d均能显著降低TC、LDL-C水平,辛伐他汀40mg/d作用明显优于辛伐他汀20mg/d,辛伐他汀40mg/d与辛伐他汀20mg/d均有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 辛伐他汀 高脂血症 临床应用 有效 安全 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合并症 调脂药物
下载PDF
低剂量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洁 陈国梅 黄吉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1年第5期384-388,共5页
目的:评价低剂量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GeenMedical、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低剂量利伐沙班(10~15 mg)和华法林治... 目的:评价低剂量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GeenMedical、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低剂量利伐沙班(10~15 mg)和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7月31日。对检索的文献进行筛选,采用Cochrane协作网出品的RevMan 5.3、Stata1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6篇,患者总数为66334例。Meta分析显示,与华法林相比,低剂量利伐沙班可降低总体房颤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RR=0.80,95%CI(0.74,0.86),P<0.00001]和颅内出血发生率[RR=0.55,95%CI(0.48,0.64),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全因死亡率[RR=0.75,95%CI(0.50,1.12),P=0.16]、心肌梗死发生率[RR=0.77,95%CI(0.53,1.11),P=0.16]、消化道出血发生率[RR=0.80,95%CI(0.56,1.16),P=0.24]及轻微出血发生率[RR=0.85,95%CI(0.53,1.39),P=0.5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华法林治疗相比,低剂量利伐沙班可降低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风险,且与很少发生颅内出血并发症有关,在队列研究亚组中,这种差异体现的更明显。本研究在全因死亡、心梗发生率及轻微出血的发生率中虽未看到低剂量利伐沙班有更多的优势,但并不增加这些的发生率,与华法林相比,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没有下降。另外,低剂量利伐沙班不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且有减少此种风险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利伐沙班 非瓣膜性房颤 有效 安全 META分析 华法林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剂量及安全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建伟 诸葛慧香 林加锋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7期967-968,共2页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三磷酸腺苷 有效剂量 安全 心脏电生理作用 静脉注射 有效药物 PSVT
下载PDF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15
作者 赵晶 李瑞兰 +1 位作者 李红燕 张迎新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468-468,共1页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紧急避孕 有效剂量 有效 安全
下载PDF
高剂量替加环素治疗肺部感染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16
作者 张瑜 郑宓 +2 位作者 鄢琳 郑沁鈊 张金 《海峡药学》 2022年第9期105-112,共8页
目的评价高剂量替加环素治疗肺部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VIP、WangFang Data、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9月10日。收集高剂量替加环素对比常规剂量替加... 目的评价高剂量替加环素治疗肺部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VIP、WangFang Data、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9月10日。收集高剂量替加环素对比常规剂量替加环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治疗肺部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软件及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5篇文献共纳入13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剂量替加环素治疗肺部感染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OR=3.89,95%CI(2.74,5.54),P<0.00001〕、细菌清除率〔OR=3.06,95%CI(2.21,4.23),P<0.00001〕,降低患者的死亡率〔OR=0.25,95%CI(0.14,0.45),P<0.00001〕,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OR=1.03,95%CI(0.73,1.46),P<0.86〕;可改善APACHEⅡ评分、其他炎症指标、呼吸力学指标以及住院时间,但部分指标异质性较大,经敏感性分析显示,PCT及ICU治疗时间的Meta分析结果尚不稳定。结论高剂量替加环素治疗肺部感染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有利于改善APACHE评分,且未显著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但有待更多设计严谨的、大样本的、多中心随机双盲RCT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剂量 肺部感染 META分析 有效 安全
下载PDF
大剂量氨甲环酸对减少脊柱手术出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17
作者 闫磊 郭瑞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2期281-282,共2页
目的对减少脊柱手术出血量应用大剂量氨甲环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病例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进行脊柱手术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 目的对减少脊柱手术出血量应用大剂量氨甲环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病例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进行脊柱手术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失血量以及输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未发生深静脉血栓、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结论在脊柱手术中使用大剂量氨甲环酸能够使得术中失血和输血得到明显的减少,无并发症,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氨甲环酸 剂量 有效 安全
下载PDF
强化剂量与标准剂量霉酚酸类药物用于成年肾移植受者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爽 王冠儒 +1 位作者 易湛苗 赵荣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6-352,共7页
目的:比较强化剂量与标准剂量霉酚酸类药物用于成年肾移植受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 trials.gov、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 目的:比较强化剂量与标准剂量霉酚酸类药物用于成年肾移植受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 trials.gov、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0年3月,收集霉酚酸类药物[吗替麦考酚酯(MMF)、麦考酚钠肠溶片(EC-MPS)]强化剂量对比标准剂量用于成年肾移植受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干预措施系统评价手册(第5版)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RCT进行质量评价,采用NOS量表对队列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其中6项为RCT、2项为队列研究,共16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强化剂量组患者经活检证实的急性排斥反应(BPAR)发生率[RR=0.65,95%CI(0.48,0.89),P=0.007]、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发生率[RR=0.39,95%CI(0.17,0.91),P=0.0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按药物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MMF强化剂量组[RR=0.72,95%CI(0.53,0.99),P=0.04]、EC-MPS强化剂量组[RR=0.19,95%CI(0.04,0.81),P=0.03]患者的BPAR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标准剂量组;MMF强化剂量组[RR=0.16,95%CI(0.02,1.33),P=0.09]、EC-MPS强化剂量组[RR=0.51,95%CI(0.20,1.30),P=0.16]患者的CMV感染发生率与标准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排斥反应、治疗失败、移植物丢失、终止治疗、病死、总体不良事件、感染(总体)、BK病毒感染、尿路感染、血液系统不良事件(总体)、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胃肠道不良事件(总体)、恶心、呕吐、腹泻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排斥反应、CMV感染、白细胞减少发生率的结果稳定性一般。结论:早期强化剂量霉酚酸类药物用于成年肾移植受者的有效性、安全性与标准剂量总体相当,虽然强化剂量可降低BPAR及CMV感染的发生风险,但结合敏感性分析结果,建议应谨慎解读排斥反应、CMV感染、白细胞减少发生率等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类药物 吗替麦考酚酯 麦考酚钠 强化剂量 标准剂量 肾移植 META分析 有效 安全
下载PDF
中国患者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晓云 易文燕 《中南药学》 CAS 2018年第11期1632-1636,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冠心病患者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 mg·d^(-1))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BM、万方、CNKI、维普数据库,收集阿托伐他汀80 mg·d^(-1)与20 mg·d^(-1)的随机对...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冠心病患者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 mg·d^(-1))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BM、万方、CNKI、维普数据库,收集阿托伐他汀80 mg·d^(-1)与20 mg·d^(-1)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13项RCT:阿托伐他汀80 mg·d^(-1)治疗组与20 mg·d^(-1)对照组相比,更能降低胆固醇[M=-0.63,95%CI(-0.86,-0.40),P <0.000 01]、三酰甘油[MD=-0.16,95%CI(-0.22,-0.10),P <0.000 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0.60,95%CI(-0.79,-0.40),P <0.000 01]、心脏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MD=0.26,95%CI(0.16,0.41),P <0.000 01],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MD=0.06,95%CI(0.02,0.10),P=0.005],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胃肠道不良反应(ADR)与肌肉ADR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肝ADR发生的风险更高[MD=2.39,95%CI(1.32,4.32),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使中国冠心病患者获得更佳临床疗效的同时,不增加胃肠道、肌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但因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等限制,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剂量 有效 安全 META分析
下载PDF
低剂量替格瑞洛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PCI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宏伟 栾波 +6 位作者 侯爱洁 王永 张晓娇 王成福 孟庆坤 朱宇 崔春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比较小剂量替格瑞洛(120 mg负荷量,序贯60 mg 2/d,口服)与常规剂量氯吡格雷(300 mg负荷量,序贯75 mg 1/d,口服)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研究共入选35... 目的比较小剂量替格瑞洛(120 mg负荷量,序贯60 mg 2/d,口服)与常规剂量氯吡格雷(300 mg负荷量,序贯75 mg 1/d,口服)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研究共入选357例成功接受PCI的CTO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小剂量替格瑞洛组175例和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组182例,详细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与出血事件。结果低剂量替格瑞洛组在住院期间MACCE与标准剂量氯吡格雷组无显著差异(2.3%vs.4.4%,P=0.381)。住院期间低剂量替格瑞洛组小出血风险显著低于标准剂量氯吡格雷组(2.3%vs.7.7%,P=0.027),大出血方面均无显著差异(0.6%vs.0.5%,P=1.00)。随访至1年,低剂量替格瑞洛组MACCE显著低于标准剂量氯吡格雷组(2.3%vs.7.1%,P=0.045),其中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VR)比例显著低于标准剂量氯吡格雷组(5.1%vs.11.5%,P=0.03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剂量替格瑞洛组1年无MACCE生存率显著高于标准剂量氯吡格雷组(P=0.005)。随访至1年,低剂量替格瑞洛组小出血风险显著低于标准剂量氯吡格雷组(4.6%vs.11.0%,P=0.030),大出血方面均无显著差异(1.1%vs.2.2%,P=0.685)。结论中国人CTO患者PCI后接受小剂量替格瑞洛较常规剂量氯吡格雷,可显著降低TVR和复合MACCE事件,同时降低小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有效 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