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与面罩通气对老年缺牙病人安全无通气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婉玲 徐亚杰 +5 位作者 张文文 张勇 张晨 史宏伟 鲍红光 王晓亮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1124-1128,共5页
目的比较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transnasal humidified rapid-insufflation ventilatory exchange,THRIVE)与面罩通气对老年缺牙病人全身麻醉诱导后安全无通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缺牙颗数≥10颗的老年病人50例,随机分为面罩组(M组... 目的比较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transnasal humidified rapid-insufflation ventilatory exchange,THRIVE)与面罩通气对老年缺牙病人全身麻醉诱导后安全无通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缺牙颗数≥10颗的老年病人50例,随机分为面罩组(M组)和THRIVE组(T组)。麻醉诱导前预充氧阶段,M组行全麻面罩纯氧通气,T组经THRIVE预充氧。全身麻醉诱导后,M组行压力控制通气,T组调整流量至70 L/min。注射肌松剂4 min后,M组停止面罩通气,T组继续经鼻导管通气。当安全无通气时间达到8 min或SpO_(2)降至95%结束试验,并立即行可视喉镜气管内插管。记录2组安全无通气时间达到8 min的例数、再氧合时间;记录不同时点的HR、MAP、PaO_(2)及PaCO_(2);记录病人通气及气管内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组每例病人安全无通气时间都能达到8 min,M组只有6例(24%)病人安全无通气时间达到8 min(P<0.05)。T组较M组再氧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2组病人预充氧后的PaO_(2)均升高,而在模拟窒息气管内插管期间,M组PaO_(2)明显降低,T组略有下降(P<0.05)。与基础PaCO_(2)比较,2组窒息氧合期的PaCO_(2)均升高,T组PaCO_(2)较M组明显升高(P<0.05)。2组病人不同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气管插管和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缺牙病人全身麻醉诱导期间使用THRIVE通气,与面罩通气相比,可改善病人氧合,延长安全无通气时间,缩短再氧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 老年人 缺牙 窒息氧合 安全无通气时间
下载PDF
小儿全麻诱导期安全无通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田力 沙小伟 车中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5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安全无通气 预给氧 全麻
下载PDF
小儿全麻诱导期安全无通气
3
作者 吴进(综述) 汪正平(审校) 《医学新知》 CAS 2009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小儿不是缩小的成人。与成人相比,小儿的氧储备少,而代谢率高。同时,小儿由于舌体大,头大,颈短,声门位置高,导致小儿气管插管时声门暴露困难,有时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操作,因此小儿全麻诱导期间容易发生缺氧。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小... 小儿不是缩小的成人。与成人相比,小儿的氧储备少,而代谢率高。同时,小儿由于舌体大,头大,颈短,声门位置高,导致小儿气管插管时声门暴露困难,有时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操作,因此小儿全麻诱导期间容易发生缺氧。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小儿无通气时血红蛋白去饱和的速度则更快。全麻诱导时通气困难和缺氧分别是小儿麻醉中心跳骤停的主要原因和主要机制。因此小儿全麻诱导时的安全无通气值得我们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安全无通气 预给氧 全麻
原文传递
孕妇全麻诱导期安全无通气
4
作者 吴进(综述) 汪正平(审校) 《医学新知》 CAS 2009年第6期365-366,371,共3页
虽然国内绝大多数的剖宫产手术是在椎管内麻醉下完成的,但是在椎管内麻醉有禁忌或者胎儿窘迫的情况下,全身麻醉下进行剖宫产手术不可避免。
关键词 孕妇 安全无通气 预给氧 全麻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全麻诱导期安全无通气
5
作者 吴进(综述) 汪正平(审校) 《医学新知》 CAS 2009年第4期225-227,230,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导致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其病理生理基础是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并因此引起PaO2下降及PaCO2上升。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安全无通气 预给氧 全麻
原文传递
小儿与成人全麻诱导期无通气安全时限的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黄小静 李士通 +1 位作者 金泉英 张育才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7-689,共3页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自主呼吸2min对小儿与成人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分为2组:成人组(A组)和小儿组(B组),每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不进行辅助或控制通气,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静脉诱导后插管...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自主呼吸2min对小儿与成人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分为2组:成人组(A组)和小儿组(B组),每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不进行辅助或控制通气,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静脉诱导后插管,记录呼吸停止时间、呼吸停止至SpO2降至99%、95%、92%、90%的时间,然后行机械通气,并记录SpO2下降的最低值;分别于吸氧2min时(Tx)、SpO2降至90%时(T90)抽血行血气分析。结果:A组呼吸停止时间为80.45s,B组呼吸停止时间为99.72s,两者无统计学差异。呼吸停止至SpO2降至92%和90%的时间A组(分别为443s和462s)明显短于B组(分别为335s和342s)(P<0.05)。SpO2降至90%时两组均有PaCO2升高和pH下降,以B组更显著(P<0.05),而两组PaO2下降相似。结论:全麻诱导期自主呼吸预给氧2min,小儿的无通气安全时限较成人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麻醉 预给氧 无通气安全时限
下载PDF
全身麻醉诱导期头高位联合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对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小静 李士通 +2 位作者 汪正平 金泉英 张育才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诱导期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头高位15°斜坡位预给氧方式对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为自主呼吸,不进行任何辅助或控制通...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诱导期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头高位15°斜坡位预给氧方式对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为自主呼吸,不进行任何辅助或控制通气。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A组采取平卧位;B组采取头高15°斜坡位;C组采取平卧位,加用CPAP(6cmH2O,1cmH2O=0.098kPa);D组采取头高15°斜坡位,加用CPAP(6cmH2O)。麻醉诱导插管后,气管开放于空气。记录呼吸停止至SpO2降至90%的时间(无通气安全时限),然后再行机械通气。记录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T3)、SpO2降至90%时(T90)的血压、心率,分别于吸氧2min时(Tx)及SpO2降至90%时(T90)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术中观察胃胀气情况。结果B、C、D组无通气安全时限均较A组显著增长(P值均<0.05),D组又显著长于B、C组(P值均<0.05)。各组T2时间点的血压均显著低于T1时间点(P值均<0.05),但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组T3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A组(P<0.05)。不同时间点各组间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组均无胃胀气发生。结论全身麻醉诱导期头高位15°体位联合CPAP预给氧方式可进一步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正压通气 头高位 预给氧 无通气安全时限
下载PDF
窒息氧合技术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无通气安全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杨 马浩南 于泳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评价经鼻咽导管窒息氧合技术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无通气安全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麻腭咽成形术的重度OSAHS患者80例,男62例,女18例,年龄18~56岁,BMI 30~42 kg/m^2,ASAⅠ或Ⅱ级,... 目的评价经鼻咽导管窒息氧合技术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无通气安全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麻腭咽成形术的重度OSAHS患者80例,男62例,女18例,年龄18~56岁,BMI 30~42 kg/m^2,ASAⅠ或Ⅱ级,改良Mallampati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经鼻咽导管窒息氧合组(N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全凭静脉诱导方案,诱导后模拟长时间气管插管。N组意识消失后置入鼻咽导管,确认可以面罩通气,给予肌松药待肌松效果满意后置入喉镜暴露声门结构,并在此时开始经鼻咽导管给予15 L/min湿化纯氧。C组常规麻醉诱导,肌松效果满意后置入喉镜暴露声门结构。记录两组停止面罩通气时的呼气末氧浓度(C ET O 2)、面罩通气停止后SpO 2达到的最低值、插管后开始通气时的P ET CO 2。记录患者无通气安全时间(停止面罩通气至患者SpO 2降至95%的时间),插管后开始通气至SpO 2恢复至100%时间。记录术后24 h鼻腔出血、牙齿损伤、咽喉痛、声音嘶哑、口咽出血等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N组面罩通气停止后SpO 2达到的最低值明显升高(P<0.05),插管后开始通气时的P ET CO 2明显升高(P<0.05),无通气安全时间明显延长(P<0.05),插管后开始通气至SpO 2回复至100%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面罩通气停止时的C ET O 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鼻腔出血、牙齿损伤、咽喉痛、声音嘶哑、口咽出血等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咽导管窒息氧合技术安全、简便,可以延长重度OSAHS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无通气安全时间,提高其全麻诱导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通气安全时间 窒息氧合 气道管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下载PDF
全麻诱导期头高15°斜坡位对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小静 李士通 +2 位作者 汪正平 金泉英 张育才 《医学新知》 CAS 2007年第6期319-321,共3页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头高15°斜坡体位能否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方法择期全麻患者40例,随机分为头高位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T组采取头高15°斜坡位,C组采取去枕平卧位。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静脉诱导插管,诱...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头高15°斜坡体位能否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方法择期全麻患者40例,随机分为头高位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T组采取头高15°斜坡位,C组采取去枕平卧位。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静脉诱导插管,诱导期间不采用辅助或控制通气,记录无通气安全时限(呼吸停止至SpO2降至90%)后再机械通气。记录入室后、诱导后、插管后、SpO2降至90%时的血压(mmHg)、心率(b/m);分别于吸氧2min时、SpO2降至90%时抽血行血气分析;术中观察胃胀气情况。结果T组无通气安全时限为(562.3±96.6)s,C组为(462.0±136.1)s,二者有显著差异(<0.05)。动脉血气分析、心率、血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2组均无胃胀气发生。结论全麻诱导期采取头高15°斜坡位,可以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高15°斜坡位 无通气安全时限 预给氧
下载PDF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环状软骨压迫法对全身麻醉诱导期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洪涛 王亚丽 薛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21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环状软骨压迫法(CP)对全身麻醉诱导期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全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CPAP+CP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CPAP+CP组采用CPAP(6 cm-H2O)联合CP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诱导插管。...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环状软骨压迫法(CP)对全身麻醉诱导期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全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CPAP+CP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CPAP+CP组采用CPAP(6 cm-H2O)联合CP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诱导插管。在吸氧2 min(T X)及血氧饱和度(SPO2)降至90%(T90)时,采用I-STAT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比较2组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T3)及T90时的血压和心率(HR),以及无通气安全时限和胃胀气的发生情况。结果 CPAP+CP组的无通气安全时限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X时,CPAP+CP组动脉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T90时,2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T X时明显升高,而PaO2明显降低;CPAP+CP组在T90时PaC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AP+CP组未发现1例胃内胀气,优良率高达100%。结论在麻醉诱导前,进行完全密闭面罩的CPAP联合CP可提高氧分压,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防止因人工正压通气造成的胃胀气,且对循环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环状软骨压迫法 诱导期 无通气安全时限
下载PDF
全麻诱导期持续气道内正压对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小静 李士通 +2 位作者 汪正平 金泉英 张以及才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7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持续气道内正压能否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 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CPA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不进行辅助或控制通气,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CPAP组采用CPAP 6cmH2...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持续气道内正压能否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 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CPA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不进行辅助或控制通气,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CPAP组采用CPAP 6cmH2O,C组为0cmH2O。诱导插管,记者无通气安全时限(呼吸停止至SpO2降至90%)后再机械通气。记录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T3)、SpO2降至90%时(T90)的血压(mmHg),心率(b/m);分别于吸氧2min时(Tx)、SpO2降至90%时(T90)抽血行血气分析,术中观察胃胀气情况。 结果:CPAP组无通气安全时限为(561.1±142.3)s,C组为(462.0±136.1)s(P〈0.05)。动脉血气两组吸氧2min时CPAP组PaO2显着高于C组(505.7±73.8 vs 448.1±79.5mmHg,P〈0.05);两组SpO2降至90%时(T90)的PaCO2 CPAP组显着高于C组(67.1±7.5 vs 61.5±6.8mmHg,P〈0.05)。两组心率,血压统计学上无显着差异。两组的胃胀气无差异。 结论:全麻诱导期应用CPAP,可以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正压通气 无通气安全时限
下载PDF
全身麻醉诱导期无通气安全时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谢云斌 邵东华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10期2304-2308,共5页
无通气安全时限(duration of non-hypoxic apnoea)是指全麻诱导期麻醉医师进行气管插管的安全时间。对历年来无通气安全时限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既往研究发现无通气安全时限受到患者体重及诱导时通气方式、体位、人工气道工具等因素的... 无通气安全时限(duration of non-hypoxic apnoea)是指全麻诱导期麻醉医师进行气管插管的安全时间。对历年来无通气安全时限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既往研究发现无通气安全时限受到患者体重及诱导时通气方式、体位、人工气道工具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在如何延长全麻诱导期无通气安全时限方面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通气安全时限 全麻诱导期 低氧血症
下载PDF
两种吸氧法对全麻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程涛 王艳辉 +1 位作者 赵江 陈英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S1期561-562,共2页
目的:研究鼻导管吸氧法与传统吸氧去氮法对全麻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全麻择期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鼻导管通气5分钟后行快速顺序诱导(RSI);B组,鼻导管通气10分钟后行快速顺序诱导(RSI)。C组,常规正压通气。三组患者的... 目的:研究鼻导管吸氧法与传统吸氧去氮法对全麻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全麻择期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鼻导管通气5分钟后行快速顺序诱导(RSI);B组,鼻导管通气10分钟后行快速顺序诱导(RSI)。C组,常规正压通气。三组患者的吸氧流量均为5L/min。插管成功后待SPO2降至90%时再迅速连接麻醉机的呼吸回路并进行手控正压通气,以保证患者的安全。记录三组患者的无通气安全时限,诱导前、停止通气即刻、及SPO2降至90%时的血气分析值。结果:A组的无通气安全时间为(344.73±27.44)s,B组为(433.93±24.73)s,C组的无通气安全时间为(295.83±18.32)s,P<0.05。结论:鼻导管通气比传统正压通气无通气安全时限长;鼻导管通气10min比5min无通气安全时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顺序诱导 鼻导管吸氧 无通气安全时限 传统吸氧去氮法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全身麻醉诱导期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许荣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36-38,共3页
分析阐述和分析,对于实施全身麻醉的患者,在诱导期无通气安全时限,利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的影响。方法:在本次的研究过程中,选择的相关研究人员数量共计90例,利用分组形式,进行分组比较,A组患者在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前,选择的为静... 分析阐述和分析,对于实施全身麻醉的患者,在诱导期无通气安全时限,利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的影响。方法:在本次的研究过程中,选择的相关研究人员数量共计90例,利用分组形式,进行分组比较,A组患者在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前,选择的为静脉推注生理盐水;而B组的患者,则选择推注咪达唑仑;对于C组患者,则利用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结果:三组患者TA时间段消耗时无差异,p>0.05。但是在TB、TC、TD、TF时间,C组患者的用时长于A、B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操作过程中,C组患者的心率数据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而在平均动脉压方面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t4、t5、t6方面,C组患者的数据明显低于其他二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在全麻诱导期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方面,右美托咪定的优势较高,能大幅度减少因正压辅助通气而造成的反流误吸风险,保证患者的麻醉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全身麻醉 诱导期 无通气安全时限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患儿麻醉诱导期无通气时限的观察
15
作者 罗朝志 李羽 +1 位作者 薛瑞 王泉云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V S D)患儿能够耐受的无通气安全时限。 方法 根据 V S D大小和术中是否补片修补将20 例 V S D患儿分为两组。Ⅰ组:10 例, V S D小于1cm ,术中直接缝合修补;Ⅱ组:10 ...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V S D)患儿能够耐受的无通气安全时限。 方法 根据 V S D大小和术中是否补片修补将20 例 V S D患儿分为两组。Ⅰ组:10 例, V S D小于1cm ,术中直接缝合修补;Ⅱ组:10 例, V S D大于1cm ,术中需补片修补;对照组:8 例,选择无心、肺疾病的手术患儿作为对照。麻醉诱导后,患儿先预吸氧3 分钟,然后开始无通气期2 分钟,观察无通气期血气、心率、动脉血压的变化。 结果 在无通气期,3 组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均进行性降低,到无通气2 分钟时,Ⅱ组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低于其它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随无通气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到无通气1 分钟时,3 组患儿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高于正常值的高限,组间比较无差异。在无通气期,3 组患儿的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也未观察到心律失常的发生。 结论  V S D患儿心肺功能受损程度直接同 V S D大小有关,在麻醉诱导时,应将无通气时间控制在1 分钟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麻醉 无通气安全时限 儿童
下载PDF
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肥胖患者全麻诱导期肺内分流和氧合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邵大清 叶志坚 +1 位作者 卢照德 方韬 《浙江实用医学》 2013年第4期237-239,共3页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诱导期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模式对肥胖患者肺内分流和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肥胖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自主呼吸下面罩吸100%氧气5分钟后行麻醉诱导,肌松完善后对照组...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诱导期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模式对肥胖患者肺内分流和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肥胖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自主呼吸下面罩吸100%氧气5分钟后行麻醉诱导,肌松完善后对照组通过面罩行机械通气3分钟,通气参数设置为:FiO2=100%,RR=12次/min,Vt=10mL×标准体质量(Kg);PEEP组在对照组通气参数的基础上,于机械通气阶段加用PEEP 6cm H2O。插管后SpO2降至93%时迅速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记录插管后SpO2降93%的时间。记录入室后(T1)、气管插管后(T2)和SpO2降至93%(T3)3个时间点血气值并计算T2时间点肺内分流率(Qs/Qt)和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 PEEP组肺内分流为(13.6±3.5)%显著低于对照组(18.7±4.2)%(P<0.01)。PEEP组与对照组氧合指数分别为(436.5±41.4)和(367.7±42.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EEP组停止通气后SpO2降93%的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肥胖患者在全麻诱导期吸入纯氧时应用6cm H2O的PEEP可以有效减少肺内分流率,从而延长非通气安全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正压通气 肥胖 肺内分流 氧合指数 无通气安全时限
下载PDF
吸氧去氮的正确操作及其安全隐患的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宗玉 熊国强 +1 位作者 李玲玉 彭勇刚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18年第3期123-127,共5页
吸氧去氮也称作预充氧,是指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呼出肺内的氮气,最大限度的替代肺内的氮气,从而增加氧储备,目的是延长无通气期安全时限,为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赢得更多的时间。无通气期安全时限是指停止通气后指尖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 吸氧去氮也称作预充氧,是指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呼出肺内的氮气,最大限度的替代肺内的氮气,从而增加氧储备,目的是延长无通气期安全时限,为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赢得更多的时间。无通气期安全时限是指停止通气后指尖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降至90%以下所用的时间。无通气期安全时限判断的依据是氧解离曲线,根据氧解离曲线,血氧分压>60 mm Hg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90%,此时血液的携氧能力较好,能为组织提供足够的氧气,不会发生低氧血症。在有效的吸氧去氮前提下,全麻患者可以耐受更长的无通气时间,对于通气困难、插管困难、肥胖、老年人、小儿、肺部疾病等患者有着非常明确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氧去氮 无通气安全时限
下载PDF
慢性贫血因素对女性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耿桂启 刘海恋 黄绍强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12-814,共3页
目的 评价慢性贫血因素对女性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 择期妇科手术患者,年龄20 ~ 4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Mallampati分级Ⅰ或Ⅱ级,BMI< 25kg/m2.根据术前血红蛋白(Hb)分为3组(n=25):Hb> 110 g/L组(A... 目的 评价慢性贫血因素对女性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 择期妇科手术患者,年龄20 ~ 4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Mallampati分级Ⅰ或Ⅱ级,BMI< 25kg/m2.根据术前血红蛋白(Hb)分为3组(n=25):Hb> 110 g/L组(A组)、Hb 90~110 g/L组(B组)、70g/L< Hb< 90 g/L组(C组).面罩吸入纯氧8 L/min,3 min后常规全麻诱导,诱导期间不进行辅助通气;气管插管后待SpO2降至90%时行纯氧人工通气.记录患者呼吸停止至SpO2降至90%的时间(无通气安全时限)、观察期内最低SpO2和最高PETCO2;分别于面罩吸氧前即刻、呼吸停止即刻及SpO2降至90%时每组随机选10例患者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无通气安全时限缩短(P<0.01),最低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最高PET CO2、SpO2降至90%时PaCO2降低(P<0.01);与B组相比,C组无通气安全时限缩短,SpO2降至90%时PaCO2降低(P<0.01),最低SpO2和最高PET 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度、中度慢性贫血可将女性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无通气安全时限分别缩短至约6.0、3.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麻醉 全身 插管法 气管内 无通气安全时限
原文传递
全麻诱导期不同吸氧浓度对气管插管时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钟凤华 李冬雪 +4 位作者 李子嘉 黄霞 王振 黄秀香 靳三庆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72-277,共6页
目的探索全麻诱导期不同吸氧浓度对气管插管时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Ⅰ到Ⅱ级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择期手术患者,根据全麻醉诱导时面罩通气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_(2)),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4... 目的探索全麻诱导期不同吸氧浓度对气管插管时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Ⅰ到Ⅱ级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择期手术患者,根据全麻醉诱导时面罩通气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_(2)),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4组:A组(FIO_(2)=1,n=20)、B组(FIO_(2)=0.8,n=20)、C组(FIO_(2)=0.6,n=20)、D组(FIO_(2)=0.4,n=20)。面罩通气和气管插管均由三位有经验的麻醉医生进行操作完成,由助手进行气体浓度调整和脉搏氧饱和度(SPO_(2))及相关指标的观察记录。各组气管插管操作完成后均不予通气,直至SPO_(2)降至90%。在气管插管未完成时SPO_(2)降至90%以下,则认定为失败病例。记录失败病例数,无通气安全时限(即无通气状态下SPO_(2)≥90%的持续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长。结果各组均无失败病例,无通气安全时限分别为A组(493.5±172.8)s,B组(380.9±93.7)s,C组(276.3±103.2)s,D组(160.3±54.8)s,气管插管时长分别为(38.4±9.8)s,(32.8±7.5)s,(36.8±9.0)s,(35.9±10.3)s。无通气安全时限和气管插管时长的99%置信区间分别为A组(382.9,604.0)s、(32.1,44.6)s,B组(320.9,440.9)s、(27.9,37.6)s,C组(210.2,342.2)s、(31.0,42.5)s,D组(125.3,195.3)s、(29.3,42.5)s。各组的无通气安全时限均显著大于气管插管时长(P<0.01)。四组间的气管插管时长的差异以及气管插管完成时SpO_(2)≥90%例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经验的麻醉医师,全麻诱导时面罩通气吸入氧浓度为40%即可提供充足的无通气安全时限以便完成气管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氧浓度 全身麻醉 无通气安全时限 气管插管
原文传递
探讨头高位联合托下颌改良快顺序诱导插管的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鲁婷 于颖颖 +2 位作者 孙杰 丁正年 蒋金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饱胃患者采用头高位20°~30°联合呼吸暂停期间托下颌开放气道的安全性。方法急诊普外科手术患者197例,男96例,女101例,年龄18~80岁,体重45~75 kg,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改良快诱导组(M组,n=99)和传统快诱导组(R... 目的探讨急诊饱胃患者采用头高位20°~30°联合呼吸暂停期间托下颌开放气道的安全性。方法急诊普外科手术患者197例,男96例,女101例,年龄18~80岁,体重45~75 kg,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改良快诱导组(M组,n=99)和传统快诱导组(R组,n=98)。充分预给氧后,M组头高位20°~30°行快顺序诱导,呼吸暂停期间托下颌开放气道;R组平卧位下行快顺序诱导,同时行环状软骨压迫,两组均未机械辅助通气。若SpO2<92%,手控小潮气量辅助呼吸维持氧合。记录喉镜暴露时间、插管时间、无通气时间、最低SpO2、SpO2从100%降至99%所需时间。记录呛咳、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喉镜暴露时间、插管时间、无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R组比较,M组SpO2最低值明显高于R组(P<0.01),SpO2从100%降至99%所需时间明显长于R组(P<0.05)。两组呛咳、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高位20°~30°联合呼吸暂停期间托下颌开放气道的改良快顺序诱导气管插管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反流误吸,而且可以维持较高的SpO2,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下颌 无通气安全时间 头高位 快顺序诱导插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