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蒋介石“安内攘外”理论的两个层次及其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云峰 叶扬兵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0-66,共7页
蒋介石“安内攘外”理论的两个层次及其关系李云峰,叶扬兵对于蒋介石的"安内攘外",亦即"攘外必先安内",国内外史学界长期以来已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仍存在某种不足之处,实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我们认为,"安内攘外"是国民... 蒋介石“安内攘外”理论的两个层次及其关系李云峰,叶扬兵对于蒋介石的"安内攘外",亦即"攘外必先安内",国内外史学界长期以来已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仍存在某种不足之处,实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我们认为,"安内攘外"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九一八事变前后提出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安内攘外 九一八事变 南京政府 攘外必先安内 总体战略 共产党 两个层次 十九路军 日本帝国主义
下载PDF
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安内攘外”政策的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维礼 程舒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8-45,共8页
九一八事变引起的民族危难,激起了中华大地上的巨大波澜。对此,究竟是团结一致,以抗日救亡的斗争,争取民族解放;还是“先安内后攘外”才是切合中国实情的救国良方?一直是我国海峡两岸史学界激烈争论的焦点。因此,从历史的事实出发,实事... 九一八事变引起的民族危难,激起了中华大地上的巨大波澜。对此,究竟是团结一致,以抗日救亡的斗争,争取民族解放;还是“先安内后攘外”才是切合中国实情的救国良方?一直是我国海峡两岸史学界激烈争论的焦点。因此,从历史的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地对“安内攘外”政策进行探讨,以期求得公允的评论,还是有益的。无力抵抗与申诉国联九一八事变前夕,国内外政治形势十分复杂。以广州为中心的反蒋派的分裂与对抗;石友三的反蒋及蒋介三次“围剿”红军战争的失败,造成了国民党统治的严重危机。日本则加紧侵略步伐,制造了万宝山、中村事件及朝鲜排华惨案,武装入侵,迫在眉睫。面对如此局势,蒋介石于1931年7月23日提出了“安内攘外”的基本政策。他认为“不先消灭赤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南京国民政府 安内攘外 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 基本政策 不抵抗政策 妥协 张学良 反蒋派
下载PDF
抗日与统一和安内攘外──与贺新城商榷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庭华 岳思平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4-78,共5页
抗日与统一和安内攘外──与贺新城商榷刘庭华,岳思平《抗日战争研究》1994年第1期发表了贺新城同志的《论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统一问题》一文,文章提出"统一"是抗日的前提的观点,不顾"攘外必先安内"的特定含义,认为"国民... 抗日与统一和安内攘外──与贺新城商榷刘庭华,岳思平《抗日战争研究》1994年第1期发表了贺新城同志的《论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统一问题》一文,文章提出"统一"是抗日的前提的观点,不顾"攘外必先安内"的特定含义,认为"国民党蒋介石将安内(统一)视为攘外(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攘外必先安内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安内攘外 中国共产 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 共产党 毛泽东 抗日前提
下载PDF
蒋介石“安内攘外”政策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华洪珍 《党史研究与教学》 1999年第5期51-55,共5页
蒋介石的“安内攘外”政策,是在其政治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国民党南京政府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前所推行的内政外交的基本方针。对于这一政策,国共两党史料的评价有着天壤之别。本文试就这一政策提出的... 蒋介石的“安内攘外”政策,是在其政治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国民党南京政府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前所推行的内政外交的基本方针。对于这一政策,国共两党史料的评价有着天壤之别。本文试就这一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演变过程作一粗浅缕析,不当之处,期求史学界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安内攘外 国民党营垒 领土主权 国民党政府 国共两党 中国国民党 “九一八” 第二次国共合作 民族矛盾
下载PDF
蒋介石“安内攘外”论的历史演变
5
作者 宿志刚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46-149,共4页
关键词 安内攘外 蒋介石 国民党 第二次国共合作 西安事变 攘外必先安内 领土主权 国民政府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中日民族矛盾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与国民政府“安内攘外”政策
6
作者 孟悦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30-32,共3页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九·一八"事变距今已有近80年之久。"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新一轮侵华战争的开始,在中国近现代史的画卷上涂上了屈辱而悲惨的一笔。从"九·一八"...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九·一八"事变距今已有近80年之久。"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新一轮侵华战争的开始,在中国近现代史的画卷上涂上了屈辱而悲惨的一笔。从"九·一八"事变起,中经华北事变直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前,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一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即对内加紧"剿共"和镇压人民,对日妥协投降。"安内攘外"政策对"九·一八"事变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透过此政策的表象,也暴露出蒋介石推行这一政策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 安内攘外 攘外必先安内 蒋介石
下载PDF
“安内攘外”与“七·七事变” 被引量:4
7
作者 赵三军 庞莉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136-142,148,共8页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然而我们这个幅员辽阔的偌大国家,四亿七千万人口的偌大民族,在三十年代竟不能自卫自保,几至被日本帝国主义亡国灭种.这是对五千年文明的极大嘲笑,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然而我们这个幅员辽阔的偌大国家,四亿七千万人口的偌大民族,在三十年代竟不能自卫自保,几至被日本帝国主义亡国灭种.这是对五千年文明的极大嘲笑,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日本帝国主义何以能够在三十年代大兵侵入中国?我们认为除了近代封建腐败政府对内残酷压榨,对外屈辱投降,造成国家贫穷落后的客观原因之外,主观上主要是蒋介石政府顽固推行“安内攘外”政策,助长了侵略者的野心,造成中国抗日力量内耗、国防空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内攘外 蒋介石政府 七·七事变 军部 华北 关东军 内战 “九一八事变” 东北军 日本帝国主义
下载PDF
“安内攘外”与“反蒋抗日”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培平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2-27,共6页
“安内攘外”是国民党南京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矛盾的基本方针;“反蒋抗日”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处理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的基本方针。这两个方针是两党在同一历史条件下所做出的不同的历史抉择,这既是由各自不同... “安内攘外”是国民党南京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矛盾的基本方针;“反蒋抗日”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处理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的基本方针。这两个方针是两党在同一历史条件下所做出的不同的历史抉择,这既是由各自不同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也是由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反映了国民党和共产党互以对方为主要敌人的基本思路。但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国共两党都在调整自己的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并率先放弃“反蒋”的口号,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国共两党在抗日的大前提下,重新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并且最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安内攘外 蒋介石 “九一八”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反蒋抗日 中国共产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共产党 西安事变
下载PDF
论“安内攘外”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珉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5-10,共6页
有关“安内攘外”多在教科书和有关文章中略有涉猎,但大都认为“攘外必先安内”,只讲“安内”,对外卖国。本文认为,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应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做具体分析。 (一) “安内攘外”,是蒋介石提出的对内“安定”,对外“御侮”... 有关“安内攘外”多在教科书和有关文章中略有涉猎,但大都认为“攘外必先安内”,只讲“安内”,对外卖国。本文认为,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应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做具体分析。 (一) “安内攘外”,是蒋介石提出的对内“安定”,对外“御侮”的内政、外交方针。蒋说:“外能否攘,就看内能否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内攘外 外交方针 蒋说 帝国主义侵略 不抵抗主义 必先 庐山谈话 八年抗战 苏维埃政府 革命根据地
下载PDF
“安内攘外”说
10
作者 乐朋 《唯实》 2016年第3期95-95,共1页
1933年4月,鲁迅投稿《安内与攘外》给《申报·自由谈》,但见报的标题,已换作《文章与题目》。这是编辑黎烈文的刻意修改,亦证实了鲁迅"‘自由’更当然不过是一句反话"之说。"九一八"至"一二八"的短... 1933年4月,鲁迅投稿《安内与攘外》给《申报·自由谈》,但见报的标题,已换作《文章与题目》。这是编辑黎烈文的刻意修改,亦证实了鲁迅"‘自由’更当然不过是一句反话"之说。"九一八"至"一二八"的短短数月间,日本发动对华的大规模侵略战争,东北全境沦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内攘外 一二八 火蔓延 黎烈文 九一八 不抵抗主义 心腹之害 同治中兴 洋枪洋炮 伪自由书
下载PDF
日军侵华与“安内攘外”政策
11
作者 舒胜利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23-30,共8页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虽然在近代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落伍了,但就三十年代初期军事力量相比。
关键词 安内攘外 蒋介石政府 九一八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三十年代 中华民族 日本军国主义 中国人民 军事力量 日军
下载PDF
安内攘外法治疗易感证探析
12
作者 程久多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1-2,共2页
笔者将和营卫、益肺气、调气血、补脾肾等诸种治疗方法归纳为安内攘外法。该法则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治疗易感证效果显著。该法则的提出是对治疗法则的补充。
关键词 中医治疗学 安内攘外 治疗机理 易感证
下载PDF
安内攘外
13
作者 陶行知 《生活教育》 2015年第13期1-1,共1页
安内!安内! 安内而后攘外。 内没有安, 洋人已占关外。
关键词 安内攘外
下载PDF
从安内攘外到联共抗日——局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内外政策述评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先初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1992年第2期19-40,共22页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由对中国的地区性侵略向全国性侵略急剧升级的时期,也是中国人民由局部抗战向全国性抗战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实行了一条“安内攘外”的...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由对中国的地区性侵略向全国性侵略急剧升级的时期,也是中国人民由局部抗战向全国性抗战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实行了一条“安内攘外”的错误政策。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它在重点“安内”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一些“攘外”的措施,着手进行抗战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 南京 蒋介石 国民政府 国民党 毛泽东 安内攘外 张学良 军队 九一八事变
原文传递
所谓“何梅协定”——兼论“安内攘外”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国兴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1993年第3期57-74,共18页
九一八事变后,迄七七事变前,“剿共”与“抗日”是国民政府面对的两大难题,在当时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及行政院长汪兆铭的主导下,国民政府采行了“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对内积极布置,进攻苏区,欲期一举消灭红军;对外面临日本分离华... 九一八事变后,迄七七事变前,“剿共”与“抗日”是国民政府面对的两大难题,在当时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及行政院长汪兆铭的主导下,国民政府采行了“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对内积极布置,进攻苏区,欲期一举消灭红军;对外面临日本分离华北的侵略行动时,则一再退让妥协。“华北外交”招致当时舆论诸多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张学良 北平 何梅协定 国民政府 平津 安内攘外 便函 苏区 军队
原文传递
安内攘外
16
作者 温约平 《语文月刊》 1999年第4期48-48,共1页
"安内攘外",以往的所有成语词典,只有一个含义,即:安定国内,抵御外患。其源出自刘洁修先生编著的《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引明·林聪《议赐也先敕书称名疏》:"其为安内攘外虑也,至矣。"其他成语词典则更后。其实&q... "安内攘外",以往的所有成语词典,只有一个含义,即:安定国内,抵御外患。其源出自刘洁修先生编著的《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引明·林聪《议赐也先敕书称名疏》:"其为安内攘外虑也,至矣。"其他成语词典则更后。其实"安内攘外"有两个含义。第一个与上文同,最早出自《史记·平准书论》:"外攘夷狄,内兴功业。"汉·王莽《大风毁王路常下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内攘外 成语词典 汉语成语 含义 书论 称名 考释 王莽 安定 史记
原文传递
安内攘外
17
作者 王超 《IT经理世界》 1999年第16期11-11,共1页
改革进行了20年,剩下的“骨头”都是难啃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攻坚战。国家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看看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大背景,想想中... 改革进行了20年,剩下的“骨头”都是难啃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攻坚战。国家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看看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大背景,想想中国企业的现状,的确是任重道远。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从对企业的放权让利,到承包制,到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在逐渐走向市场。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在最近的一次研讨会提出,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目前已达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内攘外 国有企业改革 经营者 中国企业 信息技术 信息系统 中国经济体制 制度设计 企业竞争 中国经济改革
原文传递
蒋介石与“攘外必先安内”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建超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2-67,34,共7页
一“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国民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究其原因,除了蒋介石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抗日三天就亡国”和“依赖国联公理裁决”外,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攘外必先安内”.这里的“攘外”即是对... 一“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国民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究其原因,除了蒋介石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抗日三天就亡国”和“依赖国联公理裁决”外,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攘外必先安内”.这里的“攘外”即是对日军的侵略妥协退让;“安内”则是压迫各异己力量和民众的抗日运动,“围剿”苏维埃红军,而“剿共”被当作抗日的前提.“攘外必先安内”作为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理论依据,从提出到确立,有个过程.早在1927年春,蒋介石与日本天皇互派心腹密谋,达成默契:蒋介石反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集团 不抵抗政策 妥协退让 攘外必先安内 抗日运动 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天皇 帝国主义侵略 十九路军 安内攘外
下载PDF
蒋介石政府“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传秀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3-76,共4页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面对以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国民党政府处理内外事务关系的基本国策。这一政策的推行,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和中...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面对以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国民党政府处理内外事务关系的基本国策。这一政策的推行,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但这一政策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探讨这一政策的转变过程,将有助于我们弄清“攘外必先安内”的本质和进一步研究蒋介石的政治思想,中日关系史和国共关系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政府 攘外必先安内 “九·一八”事变 历史考察 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国民党 国民党政府 共产党 安内攘外 不抵抗政策
下载PDF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研究综述 被引量:4
20
作者 薛钰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9-85,共7页
“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处理内政外交的基本国策。由于这一政策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因而海峡两岸的学者始终对其予以不同的评价。近些年来,随着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深入及两岸学术交流的扩大,在良好的学术气氛中,... “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处理内政外交的基本国策。由于这一政策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因而海峡两岸的学者始终对其予以不同的评价。近些年来,随着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深入及两岸学术交流的扩大,在良好的学术气氛中,两岸史学界对这一政策分别进行了更为全面、实际的研究和评价。在台湾学术界的一些文章中,也并非像过去那样持一味赞美的观点,而建议对这一“谋国”手段是否合宜有效进行评估检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攘外必先安内 安内攘外 民族主义 “九·一八”事变 南京国民政府 国民党内 研究综述 共产党 国防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