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诏书用词看唐廷对少数民族与河北藩镇的态度——兼论中唐时期的夷夏之辨与河朔胡化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佳哲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87,共11页
在诏书的书写上,唐廷对于化外民族有着特殊的用词,但这些用词只是在涉及安史叛军的诏书中有所使用,而未见于涉及河北藩镇的诏书之中。唐廷对于河北藩镇的用词,基本不出唐廷对化内敌对政治势力的用词范围。这反映了唐廷对于河北藩镇的态... 在诏书的书写上,唐廷对于化外民族有着特殊的用词,但这些用词只是在涉及安史叛军的诏书中有所使用,而未见于涉及河北藩镇的诏书之中。唐廷对于河北藩镇的用词,基本不出唐廷对化内敌对政治势力的用词范围。这反映了唐廷对于河北藩镇的态度,是将其作为统一政府下的地方叛乱来对待和处理的,并未从文化层面对河北藩镇有所排斥。史料中存在的河朔胡化的言论,是中唐士大夫在夷夏之辨观念的影响下,对河北藩镇产生的主观认识,并非完全基于对河北藩镇的客观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诏书 少数民族 安史叛军 河北藩镇 夷夏之辨
下载PDF
唐代香积寺之战评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效锋 王向辉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5,共5页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的香积寺之战,是安史之乱中唐军收复长安的决定性战役,也是安史之乱的转折点。香积寺之战是唐军在吸取清渠之败的教训,在获取回纥骑兵的援助,并选取香积寺作为收复长安的新突破点后所采取的军事行动。香积寺之战极...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的香积寺之战,是安史之乱中唐军收复长安的决定性战役,也是安史之乱的转折点。香积寺之战是唐军在吸取清渠之败的教训,在获取回纥骑兵的援助,并选取香积寺作为收复长安的新突破点后所采取的军事行动。香积寺之战极为惨烈,经历了初战失利、李嗣业稳住阵脚、回纥奇袭叛军两军夹击、叛军大败四个阶段。唐军在香积寺之战中歼灭了关中地区的安史叛军,收复了长安,并非是安史之乱得以延续的原因,而唐军选取香积寺作为收复长安的突破口,是香积寺之战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令人惋惜的是,香积寺之战虽使长安城免遭战火,但香积寺却在战火中受到严重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香积寺 郭子仪 安史叛军
下载PDF
唐永王李璘起兵失败原因探赜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志刚 《武陵学刊》 2015年第1期68-72,共5页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争夺最高政治权力,唐廷统治阶层内部发生了李磷起兵事件。李璘起兵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官僚士大夫集团的不支持,二是肃宗提前准备好了应对措施。此外,与唐廷军队正面对峙时,李磷未战而胆怯,意志动摇,致将士泄气,部属...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争夺最高政治权力,唐廷统治阶层内部发生了李磷起兵事件。李璘起兵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官僚士大夫集团的不支持,二是肃宗提前准备好了应对措施。此外,与唐廷军队正面对峙时,李磷未战而胆怯,意志动摇,致将士泄气,部属纷纷叛离,也导致了起兵的最终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肃之际 李璘事件 安史叛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