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庄子》“安命”思想浅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向丽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92-96,共5页
"安命"是《庄子》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学界一般认为庄子的安命论就是宿命论。通过对《庄子》文本中关于安命的一个命题——"安其性命之情"的阐发,认为安命的本质就是安道。在此意义上安命论就并非宿命论了。在"... "安命"是《庄子》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学界一般认为庄子的安命论就是宿命论。通过对《庄子》文本中关于安命的一个命题——"安其性命之情"的阐发,认为安命的本质就是安道。在此意义上安命论就并非宿命论了。在"化"的思想中,庄子实现了对宿命论的悬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命 庄子 安其性命之情 安之若命 命运 性命 宿命论
下载PDF
《老老恒言》安命养生思想 被引量:2
2
作者 蔚晓慧 孙睿阳 +1 位作者 张曾昱 黄磊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276-278,共3页
本文主要论述《老老恒言》中修心养性的养生思想和方法:认为养性以安命为要,应注意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可通过画兰竹、咏梅菊、观奕听琴、植花养鱼等方法而达到陶冶情操、修心养性的目的。
关键词 老老恒言 修心养性 安命 养生
下载PDF
安命·逍遥·游戏:社会困境中的庄子处世模式 被引量:1
3
作者 夏当英 卢玥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73-76,共4页
庄子在洞察社会现实之后,指出人生中充满人与自我、人与外物的矛盾,而所有社会困境均是人力所无法扭转之必然。为此,庄子只好以"命"来解决人与社会的矛盾,主张人要安命无为。庄子认为,人虽在社会中生活,但要追求精神上的逍遥... 庄子在洞察社会现实之后,指出人生中充满人与自我、人与外物的矛盾,而所有社会困境均是人力所无法扭转之必然。为此,庄子只好以"命"来解决人与社会的矛盾,主张人要安命无为。庄子认为,人虽在社会中生活,但要追求精神上的逍遥自由,他提出"缘督以为经"的具体处世原则,主张过一种超脱世外、又混迹世中的游世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处世模式 安命无为 逍遥 游世
下载PDF
电位滴定法测定安命注射液中氯离子含量
4
作者 周永刚 谭湧霞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299-299,共1页
关键词 电位滴定法 测定 安命注射液 氯离子 含量
下载PDF
略论庄子的“安命守分”思想
5
作者 吴德良 《科教文汇》 2012年第8期74-75,100,共3页
"安命守分"是庄子的处世思想,它是消极的。在历史中曾被统治阶级应用来麻醉人民,愚弄、奴化、统治人民,起着禁锢人民思想和精神的作用。但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现在应从多种角度加以评价和分析。
关键词 安命守分 摒弃 取舍 启示
下载PDF
“安命”与“造命”——论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中的两个女性形象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雨薇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19年第6期117-124,共8页
梁晓声新作《人世间》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其中包括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主人公周秉昆的妻子郑娟和姐姐周蓉是《人世间》女性群像中非常突出的两个人物,她们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和性格特点,在各自人生的岔路口作出了... 梁晓声新作《人世间》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其中包括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主人公周秉昆的妻子郑娟和姐姐周蓉是《人世间》女性群像中非常突出的两个人物,她们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和性格特点,在各自人生的岔路口作出了不同选择,走上了迥异的人生道路。如果说郑娟是"安命"的女性,那么周蓉则是"造命"的女性,作家通过塑造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将现实中的底层人物与理想中的人物相对照,反映了女性主体意识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体现了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晓声 《人世间》 女性主体意识 安命 “造命”
下载PDF
《庄子》哲学的伦理选择:由“安命”走向“逍遥”
7
作者 罗毓平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50,共6页
《庄子》哲学的伦理进路,从"安命"发端,中经"内重"修养,归宿于"逍遥"的伦理践履"。安命"是要人们在伦常中,认识命运的必然性而主动遵行"。内重"即注重内心的伦理修养,以图从伦理的... 《庄子》哲学的伦理进路,从"安命"发端,中经"内重"修养,归宿于"逍遥"的伦理践履"。安命"是要人们在伦常中,认识命运的必然性而主动遵行"。内重"即注重内心的伦理修养,以图从伦理的人性本体上来主动地造就和实现伦理"。逍遥"是最终才可能达到的、知行浑然一体的实然伦理状态,视生死一致而重生。《庄子》哲学的伦理选择,代表着战国时期普通老百姓的意志和愿望,可与儒家伦理相互配合。它不仅成了现代中国人骨子里绕不开的精神资源,而且在当今世界也具有现代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伦理 安命 内重 逍遥
下载PDF
小心安命,埋头往事
8
作者 冯唐 《北方人》 2024年第5期1-1,共1页
曾国藩的家书有言:“小心安命,埋头任事。”第一,认命。第二,干活。能做到第二点的人很多,能做到第一点的人不多。青年时,人对自然和世界的认识有限,觉得远方还有星辰大海,不认命,奋力开拓,进取心旺盛。中年时他已经知道自己的斤两,知... 曾国藩的家书有言:“小心安命,埋头任事。”第一,认命。第二,干活。能做到第二点的人很多,能做到第一点的人不多。青年时,人对自然和世界的认识有限,觉得远方还有星辰大海,不认命,奋力开拓,进取心旺盛。中年时他已经知道自己的斤两,知道世界的运行模式,再不认命,就是顽固了。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孔子是一个倔老头儿,到了五十岁才认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天命 安命 运行模式 进取心 孔子 曾国藩
原文传递
“达命"还是“安命”?--庄子“命”论精神新探 被引量:3
9
作者 罗祥相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7,共8页
此前学者都将庄子"命"论归结为"安命论"。然"安命"无法最大程度涵括庄子"命"之全部思想主张,故无法传达庄子"命"论之真精神。而"达命",含有通达"天命"、洞达&qu... 此前学者都将庄子"命"论归结为"安命论"。然"安命"无法最大程度涵括庄子"命"之全部思想主张,故无法传达庄子"命"论之真精神。而"达命",含有通达"天命"、洞达"生命"、遂达"性命"、达观"运命"四层深刻义涵,不仅最大程度涵括庄子对"命"之全部思想主张,又全面传达出庄子"命"论之真精神。故应将庄子之"命"论,归为"达命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命论 安命 达命
原文传递
“弘历生辰立象安命图说”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光越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103,共11页
《明清宫藏档案图鉴》公布之"弘历生辰立象安命图说",为目前存世的乾隆帝稀见星命档案。本文对其文本、具文时间以及采用的占验方法,进行了细致的考证,认为:(1)《图鉴》公布之"立象安命图说",实为"乾隆五年弘... 《明清宫藏档案图鉴》公布之"弘历生辰立象安命图说",为目前存世的乾隆帝稀见星命档案。本文对其文本、具文时间以及采用的占验方法,进行了细致的考证,认为:(1)《图鉴》公布之"立象安命图说",实为"乾隆五年弘历八字占卜档案"和"弘历生辰立象安命图说"正本与草本三件档案。(2)"弘历生辰立象安命图说"正本和草本的形成时间应该是乾隆五年。(3)"立象安命图说"正本和草本,采用的是阿拉伯星命法而非中国传统的占验法和西方十二星座占验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象安命图说 弘历 张永祚 天文学 占星术
原文传递
苏轼三国文士论探析
11
作者 张钊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24-28,共5页
苏轼才兼文史,善于援史入文。他在诗文中议论以孔融、管宁为代表的三国文士,结合自身遭际的变化与思想的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三国文士论,其具体表现为君子在出处穷达之间的为身之道。在仕宦中,苏轼面对时局的黑暗,选择以孔融自比,发... 苏轼才兼文史,善于援史入文。他在诗文中议论以孔融、管宁为代表的三国文士,结合自身遭际的变化与思想的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三国文士论,其具体表现为君子在出处穷达之间的为身之道。在仕宦中,苏轼面对时局的黑暗,选择以孔融自比,发挥守节精神;在贬谪时,苏轼身临生活的窘迫,选择以管宁自许,遵循安命思想:这是其为身之道在不同境遇下的体现,亦是其三国文士论的现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三国文士论 守节 安命
下载PDF
张湛的顺性肆情安命论
12
作者 魏义霞 《南方论丛》 2012年第4期47-52,46,共7页
张湛的顺性肆情安命论主旨在于:天地作为一种有不能生物,物皆忽尔自生、忽尔自灭。万物生灭的必然之期便是命。对于命,人既无法预知,又无法改变,故而只能安命顺世。藉此,他所追求的是在命所允许的范围内无忧无虑、肆情享乐,而要真正逍... 张湛的顺性肆情安命论主旨在于:天地作为一种有不能生物,物皆忽尔自生、忽尔自灭。万物生灭的必然之期便是命。对于命,人既无法预知,又无法改变,故而只能安命顺世。藉此,他所追求的是在命所允许的范围内无忧无虑、肆情享乐,而要真正逍遥享乐、不受拘泥,就要无心顺性,冥合物我与彼此。可见其既带有魏晋玄学之风,又深受庄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湛 顺性肆情安命 玄学
原文传递
庄子摆脱命运之困的方法论探讨及其生态解读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素芬 丁全忠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3-38,共6页
庄子认为,人的一生都面临着命运、社会、自我以及环境等带来的难以摆脱的困境。其中,"命"是指一种人力不能干预的外在必然性,命运之困主要是指"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的命定性带给人的无可逃避的束缚和... 庄子认为,人的一生都面临着命运、社会、自我以及环境等带来的难以摆脱的困境。其中,"命"是指一种人力不能干预的外在必然性,命运之困主要是指"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的命定性带给人的无可逃避的束缚和困境。庄子对命运之困的解脱方法可以概括为认命安命的基本原则以及安于死生存亡、安于穷达贫富和安于是非毁誉的具体策略。在庄子所采取的摆脱命运困境的种种策略和方法中所贯穿的都是顺物自然的生态学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之困 认命安命 生态解读
下载PDF
《庄子·大宗师》“真人三解”释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锺陵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160,共13页
《大宗师》对于真人的描写,其价值就在于它已经从具体的寓言人物的描写中抽象了出来,并且由于它是从《德充符》的弱者的形象中发展出来的,所以它的内涵已经不再是"无己""无功""无名"了,而是一种安命论的... 《大宗师》对于真人的描写,其价值就在于它已经从具体的寓言人物的描写中抽象了出来,并且由于它是从《德充符》的弱者的形象中发展出来的,所以它的内涵已经不再是"无己""无功""无名"了,而是一种安命论的泛自然主义升华。并且由于这是一种类抽象式的人格形象描写,因此扣住人的生理及外形情况来写,就成为了它在艺术上的特色。以是,《大宗师》篇的"真人"之写,无论是内容,还是手法,都是一种新创。再深入一步说,类抽象式的人格形象描写,就其实质而言,乃是诗性中的概括性。"真人"之写的艺术魅力正在于此。虽然《人间世》的栎社树寓言中使用了像"散木""文木"这样的从社会性寓意中产生的类概念,也是一种诗性中的概括性,但从以自然物项为表现形式的类概念,到类抽象的人格形象,这其中的概括性因素的上升无疑是明显的,这是从诗性时代更多地向散文时代靠拢的体现。如果一定要用"有"与"无"的概念来表述,庄周的生命流化论,应该说是从有到有,而非从无而有。郭象着力阐述以及成玄英为之疏解的独化论,是不符合庄周的生命观的。明白这一点,对改写中国魏晋这一段哲学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人 安命 生命流化 独化论 类抽象式的人格形象
下载PDF
庄子的生命哲学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建良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3期28-33,共6页
庄子的价值天平是向生命的彼在倾斜的,同时又需要对此在的现实进行把握。因此,对于现实生命的调适显得非常重要。以词语学意义上的"生"为论述切入口,从命令、命运、天命、生命四个层面对"生"、"命"的生... 庄子的价值天平是向生命的彼在倾斜的,同时又需要对此在的现实进行把握。因此,对于现实生命的调适显得非常重要。以词语学意义上的"生"为论述切入口,从命令、命运、天命、生命四个层面对"生"、"命"的生命伦理学意义进行剖析。进而演化出庄子生命伦理学静态层面上生命的始终问题,在庄子的境遇里,生是适时,死是顺应,生死本同一;在动态意义上,实际是无始无终的。在庄子生死同一的理念坐标里,直接提出安顿性命之情的主张,从而形成自化自生的生命模式。遵循这一逻辑理路,展开对庄子生命哲学的运思,昭示了庄子"我思我不在"的生命伦理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生命哲学 生死 生命伦理 任命 安命
下载PDF
贾谊《服鸟赋》之再诠释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国民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3-153,共11页
贾谊《服鸟赋》的思想内涵:其一,"齐万物",以泯除物之分别,"齐物论",以泯除祸福、吉凶、荣辱、生死之分别;因为齐,故没有拣择、好恶、贪嗔,而能顺应事物的变化。其二,事物之变皆是由神秘之命所支配,个体不可预知和... 贾谊《服鸟赋》的思想内涵:其一,"齐万物",以泯除物之分别,"齐物论",以泯除祸福、吉凶、荣辱、生死之分别;因为齐,故没有拣择、好恶、贪嗔,而能顺应事物的变化。其二,事物之变皆是由神秘之命所支配,个体不可预知和把握,故安命、顺命;齐的观念基于内在的理性认知,命的观念源于外在的神秘力量支配;内外的结合要求个体顺应事物的各种变化。其三,个体置于永恒的变化之流中,要安于、顺于变化;变成一物,即安于此物;遇到一境,即安于、乐于此境,完全沉浸于此境中,不追念前境,也不预想后境。生则安生,死则乐死;祸则安祸,福则乐福。庄子、贾谊之齐物、安命以顺应变化之思想是解决现实政治和人生的困惑问题:一是物、物论之分导致了社会政治的对立、矛盾、纷争,是造成人生痛苦的主要根源;二是在动乱的时代,社会、政治和人生遭遇种种剧烈的变化,表现出断裂性、非理性的特征,个体置于变化之流中既不能理解,又难以抗拒,有沉重的迁逝之痛。《服鸟赋》之齐物、安命以顺应变化是发挥《齐物论》《大宗师》等篇的思想,贾谊并没有把客观性的知识内容与主观性的生活和生命相结合,而形成道的人生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服鸟赋 齐物 安命
下载PDF
张英修身养性思想浅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长华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65-69,共5页
清代学人张英在自己的人生实践过程中,高度关注修身养性健身,并且积累了一系列丰富的经验。主要包括安命之养、修心之养、性情之养、饮食之养、智慧之养等几个方面。在张英的养生思想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的因素,值得我们去认真总结,并能给... 清代学人张英在自己的人生实践过程中,高度关注修身养性健身,并且积累了一系列丰富的经验。主要包括安命之养、修心之养、性情之养、饮食之养、智慧之养等几个方面。在张英的养生思想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的因素,值得我们去认真总结,并能给今人以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英 安命之养 修心之养 性情之养 饮食之养 智慧之养
下载PDF
生命的困境与心灵的自由——庄子的人生哲学 被引量:9
18
作者 刁生虎 《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2002年第2期98-103,共6页
庄子人生哲学的根本宗旨是实现对构成生命困境的必然性因素 (“命”)的超越 ,达到个体生命心灵的绝对自由 (“逍遥”)。庄子将人生所面临的生死、时势、情欲等困境概括为一种必然性范畴———“命”。而作为“逍遥哲学”的开创者 ,庄子... 庄子人生哲学的根本宗旨是实现对构成生命困境的必然性因素 (“命”)的超越 ,达到个体生命心灵的绝对自由 (“逍遥”)。庄子将人生所面临的生死、时势、情欲等困境概括为一种必然性范畴———“命”。而作为“逍遥哲学”的开创者 ,庄子找到了三种超越生命困境、实现心灵自由的途径 :安命、齐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人生哲学 生命困境 心灵自由 安命 齐物 体道
下载PDF
苏州古典园林的“归来意”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中文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27-36,共10页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根本旨趣是息交绝游、回归天道、谨守本真。苏州古典园林的主人们在园林中隐居、学陶。在园隐生涯中,园主们的价值取向与陶渊明趋同。陶渊明的“归来意”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以诸多“陶语”的形式得以张扬,“归来意...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根本旨趣是息交绝游、回归天道、谨守本真。苏州古典园林的主人们在园林中隐居、学陶。在园隐生涯中,园主们的价值取向与陶渊明趋同。陶渊明的“归来意”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以诸多“陶语”的形式得以张扬,“归来意”体现为园主们的疏离官场、亲近自然、回归本真、乐天安命等诸多心理诉求。文徵明三十二年的“园隐”人生,最能凸显苏州古典园林的“归来意”。由于园主们衣食无患、生存无忧,他们“非深于道”,因而“未达道”,其“园隐”与陶渊明艰难躬耕的田园之隐有着本质差异。平心而论,苏州园林浓厚的“归来意”,客观上增强了园林的艺术氛围,丰富了园林的艺术内涵,提升了苏州园林的美学品格。这既是陶渊明的文化精神的勃发,也是一代代园林主人们所建立的文化功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园林 《归去来兮辞》 归来意 园隐 陶语 回归本真 乐天安命 文徵明 园林美学
下载PDF
试析《庄子·大宗师》篇的“真知” 被引量:2
20
作者 崔海亮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6-20,共5页
《大宗师》篇的"真知"是"真人"才能达到的一种境界。有"真人"才会有"真知"。"真人"与道同体,天人合一。"真知"也就是"知道"。要知道"道"乃是化生万... 《大宗师》篇的"真知"是"真人"才能达到的一种境界。有"真人"才会有"真知"。"真人"与道同体,天人合一。"真知"也就是"知道"。要知道"道"乃是化生万物之根本,人的生死为"道"之所化,死生存亡本为一体,而"得道"则是一个不断剥离物欲的过程。要想获得"真知"必须打破对生死的迷执,必须摆脱仁义是非的束缚,还要经过"坐忘"的过程,最终达到"不知之知"的境界。"安命"是获得"真知"后的无奈的选择,但正是因为"命"对人的限制才促使人们不断对"道"进行追寻与探索。只有"道"才能引领人们找到心灵的安顿之所,才能找到真正的回家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宗师》 真知 真人 坐忘 安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