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故安国寺寂照和上碑》探赜
1
作者 李春强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8-74,共7页
咸阳博物院藏《唐故安国寺寂照和上碑》,碑主为安国寺内外临坛大德寂照和上,段成式撰文,僧无可书碑。在综述相关石刻文献对此碑著录和考释的基础上,探讨石碑的立碑时间、迁移及其与安国寺的关系,揭示碑文在文献、文学和书法艺术方面的... 咸阳博物院藏《唐故安国寺寂照和上碑》,碑主为安国寺内外临坛大德寂照和上,段成式撰文,僧无可书碑。在综述相关石刻文献对此碑著录和考释的基础上,探讨石碑的立碑时间、迁移及其与安国寺的关系,揭示碑文在文献、文学和书法艺术方面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寂照和尚 安国寺 著录 段成式 僧无可
下载PDF
西安安国寺遗址的密教石像考 被引量:7
2
作者 金申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9,共6页
安国寺20世纪50年代出土的一批密教石像,至今对佛名有多种称说,较为混乱。本文重新考证佛名,简折教理和风格并考证其雕刻时代。
关键词 安国寺 密教石像 法门寺 圆仁
下载PDF
杰阁齐浮云 飞廊绕梵宫——浙江海宁盐官唐安国寺建筑设计研究
3
作者 周学鹰 马晓 《华中建筑》 2007年第8期222-226,共5页
唐代寺院多采用院落布局,且为数众多,其建筑往往规模宏大、雄伟壮丽。有些大型寺院主殿建筑左右各布置一座小殿(即左钟右藏)。其它建筑,如配殿、三门多用楼阁;飞廊形式多样;四角设角楼等。这些平面布局特征及建筑艺术特色等,在浙江海宁... 唐代寺院多采用院落布局,且为数众多,其建筑往往规模宏大、雄伟壮丽。有些大型寺院主殿建筑左右各布置一座小殿(即左钟右藏)。其它建筑,如配殿、三门多用楼阁;飞廊形式多样;四角设角楼等。这些平面布局特征及建筑艺术特色等,在浙江海宁盐官唐代安国寺修复建筑设计中得到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国寺 修复建筑设计 左钟右藏角楼 飞廊 三门
下载PDF
海宁安国寺唐会昌四年经幢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赖天兵 《文物世界》 2018年第1期28-31,共4页
因佛顶尊胜陀罗尼信仰,经幢盛行于中土大唐,流播五代、辽、宋、金。经幢造像为经幢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叙录了海宁安国寺唐会昌四年(844年)经幢所镌佛教造像,通过图像与经文的比照,初步考证其主体造像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与经文的... 因佛顶尊胜陀罗尼信仰,经幢盛行于中土大唐,流播五代、辽、宋、金。经幢造像为经幢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叙录了海宁安国寺唐会昌四年(844年)经幢所镌佛教造像,通过图像与经文的比照,初步考证其主体造像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与经文的变相,揭示了经幢崇拜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宁 安国寺 会昌四年 经幢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变相
下载PDF
波罗王朝密教造像与唐大安国寺密教造像比较
5
作者 蓝怡倩 高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185-188,共4页
唐朝时期由善无畏、金刚智译出《大日经》《金刚顶经》标志着密教在中国逐渐兴起。从唐大安国寺密教造像与波罗王朝密教造像的仪轨、服饰及配饰可以看出二者造像样式存在一定的联系。由于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导致唐大安国寺密教... 唐朝时期由善无畏、金刚智译出《大日经》《金刚顶经》标志着密教在中国逐渐兴起。从唐大安国寺密教造像与波罗王朝密教造像的仪轨、服饰及配饰可以看出二者造像样式存在一定的联系。由于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导致唐大安国寺密教造像本土化特征较为明显,与波罗王朝密教造像之间存在许多不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教 波罗王朝 安国寺 佛教造像
下载PDF
咸阳“安国寺”探赜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延峰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9-43,共5页
安国寺是唐朝中后期京城级别最高的皇家寺院。西京安国寺早已废圮,而咸阳安国寺却依旧存在。本文对咸阳安国寺的现状及由来作了较深入地探赜,否定了咸阳安国寺"创建于唐代"的说法。
关键词 寂照和上碑 寂照 安国寺 创建时间
下载PDF
苏东坡与黄州安国寺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洪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25-30,共6页
一结下不解之缘黄州安国寺座落在古黄州城南长江之滨。始建于唐代,名护国寺。“唐显庆三年,郡人张大用始舍基,僧惠立创建”。①北宋嘉祐八年,改名安国寺。僧继连“易新”。②明洪武七年,僧云亭重修,名安国泰平讲寺。从此以后,当地群众... 一结下不解之缘黄州安国寺座落在古黄州城南长江之滨。始建于唐代,名护国寺。“唐显庆三年,郡人张大用始舍基,僧惠立创建”。①北宋嘉祐八年,改名安国寺。僧继连“易新”。②明洪武七年,僧云亭重修,名安国泰平讲寺。从此以后,当地群众习惯称为“安国寺”.黄州安国寺究竟始建何时,有待进一步考证。与定惠院、天庆观、承天寺、禅智寺、乾明寺等寺院齐名的安国寺,于后世影响最大。它是一座佛教净土宗派的古寺。宋元丰三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国寺 禅智寺 天庆观 嘉祐 城南 显庆 乌台诗案 悦可 爱国诗人陆游 白乐天
下载PDF
于清端公(成龙)安国寺读书之确切时间探考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怀琴 陈雷 《科学之友》 2007年第11B期75-76,共2页
论述了佛教文化对于清端公人格魅力的影响,并通过大量史实文献记载,讨论了于清端公在安国寺读书的确切时间。
关键词 于成龙 安国寺 读书 考证
下载PDF
海宁安国寺唐咸通年经幢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相考述 被引量:1
9
作者 赖天兵 《创意设计源》 2018年第1期31-35,共5页
本文叙录了海宁安国寺唐咸通六年经幢所镌佛教造像,通过与经序、经文与其他佛教图像的比较,结合榜题残字考证经幢主体造像为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与经文的变相,这是该经变相在经幢上的首度发现。经变造像的揭示为我们研究... 本文叙录了海宁安国寺唐咸通六年经幢所镌佛教造像,通过与经序、经文与其他佛教图像的比较,结合榜题残字考证经幢主体造像为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与经文的变相,这是该经变相在经幢上的首度发现。经变造像的揭示为我们研究经幢崇拜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信仰提供了新的资料,也为发现新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存例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宁安国寺 唐咸通六年 经幢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与序文 变相
下载PDF
洛阳市老城安国寺的修复思路探讨
10
作者 张涵 《城市建筑》 2019年第35期90-93,共4页
安国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内,是一座始建于唐代的著名寺院。本文以安国寺这个实际项目为例,通过对安国寺进行价值定位,提出了安国寺修复思路及初步方案,对后续如何实现历史街区的活化做出新的项目规划... 安国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内,是一座始建于唐代的著名寺院。本文以安国寺这个实际项目为例,通过对安国寺进行价值定位,提出了安国寺修复思路及初步方案,对后续如何实现历史街区的活化做出新的项目规划,以此来探讨佛寺建筑再利用的这一新途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 安国寺 价值定位 佛寺修复 古城活化再生定位
下载PDF
历经沧桑的安国寺
11
作者 王党生 王金元 《山西政报》 2002年第10期39-39,共1页
安国寺,原名"安吉寺",位于吕梁地区离石市西北二十华里的乌崖山麓,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记安国寺创建于唐贞观十一年(637年)。曾为唐代宗女昌化公主置佛牙之地。今寺中铜塔楼就是当年供奉、贮放佛牙之处。当地还流传有... 安国寺,原名"安吉寺",位于吕梁地区离石市西北二十华里的乌崖山麓,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记安国寺创建于唐贞观十一年(637年)。曾为唐代宗女昌化公主置佛牙之地。今寺中铜塔楼就是当年供奉、贮放佛牙之处。当地还流传有昌化公主迎佛骨的故事。宋嘉祐三年(1058年)有镇西人王公佐在该寺做寨,称"安国王",之后"安吉寺"改名为"安国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国寺 吕梁地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雄宝殿 于成龙 离石市 铜塔 唐代宗 佛牙 建筑
下载PDF
河南洛阳安国寺大雄宝殿的修缮保护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玮 潘海民 《洛阳考古》 2017年第1期71-79,共9页
安国寺位于洛阳老城西南隅敦志街48号。该寺始建于唐代,现存前后两座大殿。2011年4月10日至2012年1月12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洛阳古建筑研究保护中心对安国寺后殿大雄宝殿进行了修缮保护。在对大殿现状进行仔细勘察、运用三维激... 安国寺位于洛阳老城西南隅敦志街48号。该寺始建于唐代,现存前后两座大殿。2011年4月10日至2012年1月12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洛阳古建筑研究保护中心对安国寺后殿大雄宝殿进行了修缮保护。在对大殿现状进行仔细勘察、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绘制大殿现状详图的基础上制定了维修方案,严格按照古建维修保护的各项准则进行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 安国寺 大雄宝殿 木构建筑
原文传递
海宁盐官安国寺唐代陀罗尼经幢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宏元 《东方博物》 2011年第1期33-42,共10页
海宁盐官安国寺内遗存有3座唐代陀罗尼经幢,分别建于会昌二年(842)、会昌四年(844)、咸通六年(865)。3座经幢皆保存完整,并镌刻有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及经文,为研究唐代江南地区的经幢形制、佛教文化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 海宁盐官安国寺内遗存有3座唐代陀罗尼经幢,分别建于会昌二年(842)、会昌四年(844)、咸通六年(865)。3座经幢皆保存完整,并镌刻有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及经文,为研究唐代江南地区的经幢形制、佛教文化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幢 安国寺 唐代
原文传递
海宁安国寺唐咸通经幢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的形态及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赖天兵 《东方博物》 2018年第3期8-14,6,共8页
安国寺唐咸通年经幢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造像为经幢上首度发现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相,顺时针绕幢展开富有连续情节表现(含经序)的连环画式、附榜题的经变造像,将观瞻变相与绕幢礼拜(受持本陀罗尼的法门)融为一体,是佛教经变艺术形式迎... 安国寺唐咸通年经幢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造像为经幢上首度发现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相,顺时针绕幢展开富有连续情节表现(含经序)的连环画式、附榜题的经变造像,将观瞻变相与绕幢礼拜(受持本陀罗尼的法门)融为一体,是佛教经变艺术形式迎合大众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与唐宋同题材经变的比较,考察安国寺唐咸通经幢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造像在布局与内容表现上的特殊形态,指出这种形态一方面因经幢造像的特殊性所致,一方面反映了江南晚唐流行的是此前未见的一种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样式。安国寺经幢对后世经幢造像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 海宁市安国寺 唐咸通经幢 形态及价值
原文传递
唐宪宗、神策左军与安国寺——元和末年法门寺舍利迎奉的权力纽带
15
作者 刘益民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38,219,共10页
法门寺舍利迎奉是宪宗在其最为看重的安国寺及其僧人与神策左军的推动与执行下完成的,而这一权力纽带的形成早有渊源。安国寺僧人端甫先后凭借左街僧录和掌内殿法仪的身份,与宪宗有着密切的往来。宪宗曾盛修安国寺,甚至一度打算树碑纪念... 法门寺舍利迎奉是宪宗在其最为看重的安国寺及其僧人与神策左军的推动与执行下完成的,而这一权力纽带的形成早有渊源。安国寺僧人端甫先后凭借左街僧录和掌内殿法仪的身份,与宪宗有着密切的往来。宪宗曾盛修安国寺,甚至一度打算树碑纪念,僧人惟应是具体的执行者。宪宗并以安国寺供奉自身圣容,可知安国寺是其最重视的寺院。在唐宪宗与安国寺的联系中,担任左街功德使的吐突承璀扮演着若隐若现的重要角色。元和末年迎法门寺舍利,端甫和惟应是最主要的僧人,推动者很可能是神策左军的吐突承璀与马存亮,而负责监领的宦官杜英琦既与宪宗关系密切,又与吐突承璀有着莫大的关联。迎舍利一事由神策左军发起,或暗含与右军争衡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宪宗 吐突承璀 安国寺 端甫 惟应 法门寺舍利
原文传递
清王继贤《安国寺石室文》书法探微
16
作者 田承顺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X期106-109,共4页
王继贤《安国寺石室文》二篇,与传统的"铭石书"不同,它不是官方、政府的重大政治功德碑铭,而是由文人自作的抒情记事散文,并自书刻石,也就是说,碑石铭刻成了文人手中的艺术藏品和精神寄托,具有文人化倾向和走向民间的开拓意义... 王继贤《安国寺石室文》二篇,与传统的"铭石书"不同,它不是官方、政府的重大政治功德碑铭,而是由文人自作的抒情记事散文,并自书刻石,也就是说,碑石铭刻成了文人手中的艺术藏品和精神寄托,具有文人化倾向和走向民间的开拓意义;同时,体现出遒劲浑厚书风的完美表现与人书合璧的极致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继贤 安国寺石室文》 文人化倾向 浑厚书风
原文传递
唐长安城大安国寺遗址出土密教造像再研究
17
作者 常青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19,109,共17页
本文论述了唐长安城大安国寺遗址出土的十一尊石雕像的佛典依据、雕刻年代以及在原寺殿堂中的配置情况。这些雕像是研究唐玄宗朝长安寺院密教雕刻的重要实物资料,其密教题材基本可在唐代翻译的密教经典中找到图像依据。它们的制作时代... 本文论述了唐长安城大安国寺遗址出土的十一尊石雕像的佛典依据、雕刻年代以及在原寺殿堂中的配置情况。这些雕像是研究唐玄宗朝长安寺院密教雕刻的重要实物资料,其密教题材基本可在唐代翻译的密教经典中找到图像依据。它们的制作时代当为公元8世纪的开元、天宝年间,被毁坏弃埋的时间为唐武宗灭佛之时。部分造像有可能是当年大安国寺所修曼荼罗道场中的遗物,也有部分雕像可能是该寺一些大殿中的供奉物。这些雕像不仅能使我们了解盛唐时期长安城密教的造像题材与风格,还可帮助我们了解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中南诏国类似题材造像的艺术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 安国寺 密教造像 唐玄宗
原文传递
安国寺
18
作者 刘永欣 刘国保 《华夏考古》 1993年第4期109-109,7,共2页
安国寺位于河南省陕县东部李村乡东南约六公里的瑞云山下,是三门峡地区为数不多、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体之一。据该寺正殿廊下承檐石柱上雕刻的《安国寺小序》载,寺院始建于隋,自唐以降代有修葺。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翻修改建。安国寺... 安国寺位于河南省陕县东部李村乡东南约六公里的瑞云山下,是三门峡地区为数不多、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体之一。据该寺正殿廊下承檐石柱上雕刻的《安国寺小序》载,寺院始建于隋,自唐以降代有修葺。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翻修改建。安国寺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五进院,中轴线上有:山门、前殿、三佛殿、二佛殿、火墙门楼、后大殿,其中被火墙门楼界为前、后院。另外还有东西掖门、钟楼、西配殿、东西廊房、莲花池。总面积达3291平方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国寺 三门峡地区 建筑群体 火墙 门楼 河南省 中轴线 莲花池 明清 寺院
原文传递
安国寺
19
作者 崔秉华 《中原文物》 1987年第4期105-106,109,共3页
安国寺,又名琉璃寺,位于陕县县城东南70公里元上村西0.5公里处。该寺座北朝南,北依瑞云山,南临永昌河,是我国古代由洛阳至长安的必经之地。据《陕县县志》和寺内现存碑刻记载:该寺创造于隋朝末年,未竣工隋亡。因为“安国寺”意为安国定... 安国寺,又名琉璃寺,位于陕县县城东南70公里元上村西0.5公里处。该寺座北朝南,北依瑞云山,南临永昌河,是我国古代由洛阳至长安的必经之地。据《陕县县志》和寺内现存碑刻记载:该寺创造于隋朝末年,未竣工隋亡。因为“安国寺”意为安国定邦,是隋炀帝为镇压豫西一带农民起义而敕建的,所以倍受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重视,唐、宋、元、明、清均有增建和修葺。封建统治阶级为了修建安国寺,征调了各地的能工巧匠和附近的村民百姓,前来服劳役。据《安国寺小序》记载:方圆附近之良木、精料全部用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农民起义 封建王朝 陕县 琉璃瓦 艺术价值 安国寺 统治者 豫西 碑刻
原文传递
陕州安国寺
20
作者 杨卫国 车源 孙建明(图) 《寻根》 2019年第6期76-81,共6页
一安国寺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西李村镇元上村西,寺庙坐北朝南,北依瑞云山,南临永昌河,依傍昌谷。昌谷东西长约30公里,宽不过数百米,串联起两市三县。东谷口和谷中分别为洛阳市宜阳县和洛宁县,西谷口为三门峡市陕州区,是我国古代洛阳往来... 一安国寺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西李村镇元上村西,寺庙坐北朝南,北依瑞云山,南临永昌河,依傍昌谷。昌谷东西长约30公里,宽不过数百米,串联起两市三县。东谷口和谷中分别为洛阳市宜阳县和洛宁县,西谷口为三门峡市陕州区,是我国古代洛阳往来长安的必经之地,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关隘昌谷关便位于此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谷 李村镇 谷口 宜阳县 安国寺 洛宁县 三门峡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