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语安多方言元音的声学和电声门图研究
1
作者 完玛吉 更太加 +1 位作者 石海强 魏建国 《信息化研究》 2024年第5期18-24,50,共8页
发音过程中不同元音的声道形状或大小会影响喉部结构之间的位置和功能,从而改变声带的接触和振动。以往有关元音嗓音特征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因此,本文旨在利用电声门图(EGG)探究不同元音的声道变化对喉部嗓音特征的影响,以及性别之间... 发音过程中不同元音的声道形状或大小会影响喉部结构之间的位置和功能,从而改变声带的接触和振动。以往有关元音嗓音特征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因此,本文旨在利用电声门图(EGG)探究不同元音的声道变化对喉部嗓音特征的影响,以及性别之间存在的差异。以20名藏语安多方言母语者为对象,同步记录了/a/、/e/、/o/、/i/、/u/这5个元音的声学及声门信号,声学信号测量声学参数F1和F2,声门信号测量基频(F0)、接触商(CQ)和基频微扰(Jitter)。结果表明,藏语安多方言中元音的嗓音特征与舌位高低显著相关,舌位高度与F0、CQ呈正相关,与Jitter呈负相关,而舌位前后与嗓音特征之间无显著相关。另外,中高元音的CQ显著高于低元音/a/,说明/a/在发音时呼吸性增多,这可能是因为元音/a/保留了古藏语中稍带鼻音的特征,从而导致的CQ降低。这些对元音的发声机制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方言 元音 基频 接触商
下载PDF
基于EGG的藏语安多方言塞音发声研究
2
作者 完玛吉 更太加 +1 位作者 龙代吉草 魏建国 《青海科技》 2024年第5期157-165,共9页
借助电声门图采集了藏语安多方言塞音的生理语音数据,根据嗓音发声的特征矩阵,对3类塞音的发声类型进行了研究。通过混合算法求得开商和基频等生理参数,并对不同发音部位的塞音进行了平滑样条方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藏语安多方言单辅... 借助电声门图采集了藏语安多方言塞音的生理语音数据,根据嗓音发声的特征矩阵,对3类塞音的发声类型进行了研究。通过混合算法求得开商和基频等生理参数,并对不同发音部位的塞音进行了平滑样条方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藏语安多方言单辅音中的浊塞音已发生浊音清化现象,变为了同发音部位的清不送气音。从安多方言塞音发声的特征范畴可以看出浊塞音为紧喉嗓音,清送气塞音和清不送气塞音为正常嗓音,开商值可以有效区分这两类嗓音发声,而基频和基频抖动同样也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方言 塞音 电声门图 发声类型
下载PDF
基于超声成像的藏语安多方言元音研究
3
作者 龙代吉草 更太加 +1 位作者 石海强 魏建国 《信息化研究》 2024年第4期42-47,共6页
本文借助超声仪采集了藏语安多方言元音的生理语音数据,系统分析了安多方言元音的动态舌位和稳定段的静态舌位,以及声学共振峰数据。实验结果显示,在舌位运动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个稳定阶段,此阶段各帧数据间的差异都较小,将该阶段的舌位... 本文借助超声仪采集了藏语安多方言元音的生理语音数据,系统分析了安多方言元音的动态舌位和稳定段的静态舌位,以及声学共振峰数据。实验结果显示,在舌位运动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个稳定阶段,此阶段各帧数据间的差异都较小,将该阶段的舌位特征与古藏语相比,发现安多方言元音系统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即元音舌位由低到高依次为/a/、/i, u, o/、/e/,舌位由前到后分别为/e/、/i, u, a/、/o/,其中元音/i/和/u/央化并产生了新的音位变体。最后我们从空间域角度对安多方言元音的舌体音姿进行了总体描述。明确了元音在生理特征与声学特征上具有统一性,这对藏语不同方言之间的发音差异和共性研究均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安多方言 元音 超声图像 声学共振峰
下载PDF
卫藏方言与安多方言语音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更登磋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80,共13页
安多方言和卫藏方言虽属藏语两大不同的方言区,但在一种超方言的文字统一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在汉藏语系里虽非绝无仅有,也是异常罕见的。从卫藏和安多方言的发音入手,通过语音分析、比较,对安多人学习卫藏方言的方法进行探讨... 安多方言和卫藏方言虽属藏语两大不同的方言区,但在一种超方言的文字统一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在汉藏语系里虽非绝无仅有,也是异常罕见的。从卫藏和安多方言的发音入手,通过语音分析、比较,对安多人学习卫藏方言的方法进行探讨,将有助于两大语言区人们间的沟通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藏方言 安多方言 语音
下载PDF
浅谈敦煌古藏文与藏语安多方言语序类型学特征
5
作者 多杰东智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2年第4期144-159,共16页
本文从语言类型学视角,描写和分析敦煌古藏文与藏语安多方言的语序特征类型。认为:动词居后型,形修名型,附加成分居后型是敦煌古藏文与藏语安多方言语序特征的主要表现。当然,受到其他语言交融的影响,藏语安多方言固有的形修名类型的语... 本文从语言类型学视角,描写和分析敦煌古藏文与藏语安多方言的语序特征类型。认为:动词居后型,形修名型,附加成分居后型是敦煌古藏文与藏语安多方言语序特征的主要表现。当然,受到其他语言交融的影响,藏语安多方言固有的形修名类型的语序逐渐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类型学 语序 敦煌古藏文 藏语安多方言
下载PDF
试析康巴和安多方言区双语教育面临的挑战——基于四川省丹巴县双语教育的教育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7
6
作者 龙藜 巴登尼玛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20,共8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世界文化和经济发展对汉语和英语的倚重程度越来越高,母语为非拉萨语的康巴和安多方言区的双语教育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文章通过对康巴方言区的丹巴县语言的使用情况以及藏汉、汉英双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世界文化和经济发展对汉语和英语的倚重程度越来越高,母语为非拉萨语的康巴和安多方言区的双语教育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文章通过对康巴方言区的丹巴县语言的使用情况以及藏汉、汉英双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认为:有效地实施双语教育,不仅需要学校教育在现有基础上做出一定的调整,还需要社区的配合。学校与社区一旦形成教育互动,双语教育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区双语教育 基础教育 康巴方言 安多方言 嘉绒藏族
下载PDF
安多方言复辅音声母和辅音韵尾的演变情况 被引量:10
7
作者 华侃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26-34,共9页
无论哪一个民族的语言,随着历史的发展都会出现古今的差别和在地域上的歧异。语音的演变头绪纷繁,涉及面广,但也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有一定的方向。这里仅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讨论藏语安多方言①中复辅音声母和辅音韵尾简化的这两个问题... 无论哪一个民族的语言,随着历史的发展都会出现古今的差别和在地域上的歧异。语音的演变头绪纷繁,涉及面广,但也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有一定的方向。这里仅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讨论藏语安多方言①中复辅音声母和辅音韵尾简化的这两个问题。一、安多方言复辅音声母的简化从反映古代藏语语音面貌的书面语(藏文)来看,在藏文创制时期,藏语中的复辅音声母繁多,不仅数量多,而且结构关系复杂。从现在调查到的藏语方言材料中可以察觉到,个别地区至今仍保留着相当丰富的复辅音声母②,均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辅音声母 辅音韵尾 安多方言 藏文 书面语 古代藏语 前置 历史演变 简化 夏河
下载PDF
藏语安多方言内部语音上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华侃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107-115,共9页
§0 引言0.1 方言是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由于演变分化而形成的变体。按照方言层次的分析,各个方言还可分成若干个次方言,次方言下面又可分若干土语。我们国内通常把藏语分成三大方言。安多藏语是从古代藏语发展演变而逐渐形成的,是... §0 引言0.1 方言是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由于演变分化而形成的变体。按照方言层次的分析,各个方言还可分成若干个次方言,次方言下面又可分若干土语。我们国内通常把藏语分成三大方言。安多藏语是从古代藏语发展演变而逐渐形成的,是现代藏语的地方变体。方言内部尽管有自己特定的历史社会条件和发展情况,并和其他民族发生过不同程度的交流,但都是从同一语言发展而来的。由于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使方言内部土语之间呈现出种种差异;由于语音发展有严整的规律性,就使得差异之中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安多方言分布地区广阔,人口有一百多万,方言内部差别不大,都能相互通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方言 半农半牧区 农区 差异性 古代藏语 一致性 语音发展 辅音韵尾 单元音 塞擦音
下载PDF
藏语安多方言语音合成语料库的设计与构建
9
作者 洋宗 更太加 +1 位作者 魏建国 石海强 《青海科技》 2023年第5期163-169,共7页
语音合成库的构建是研究语音合成技术的数据基础,实现语音合成库设计过程的规范化、具体化和完整化是生成高质量语音库的关键。为了进一步提高藏语语音合成库的质量,文章利用藏文字和藏语安多方言的发音特点,使用最小二乘法对文本语料... 语音合成库的构建是研究语音合成技术的数据基础,实现语音合成库设计过程的规范化、具体化和完整化是生成高质量语音库的关键。为了进一步提高藏语语音合成库的质量,文章利用藏文字和藏语安多方言的发音特点,使用最小二乘法对文本语料进行优化筛选后,通过藏语专业主持人发音,建立了60小时的高质量、高自然度、高稳定性的藏语安多方言语音合成库,同时,对照安多发音词典对文本进行安多威利转写以提高语音合成的效果。最后,利用MOS评分标准验证得出语音合成库效果良好,该语音合成库的构建对后续藏语语音合成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安多方言 语音合成 语音库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藏语安多方言词汇》
10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藏语安多方言词汇》 方音 藏语言研究 藏语文教学
下载PDF
藏语安多方言贵德话的音位系统研究
11
作者 仁欠华加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83-87,共5页
本文以藏语安多方言贵德话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和记音,对记录的语音材料进行分析并整理出贵德话的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及音节结构。基于材料的分析,本研究认为贵德话音系总体上同安多其他农区话大致相同外,在清化鼻音■、元音高化和... 本文以藏语安多方言贵德话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和记音,对记录的语音材料进行分析并整理出贵德话的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及音节结构。基于材料的分析,本研究认为贵德话音系总体上同安多其他农区话大致相同外,在清化鼻音■、元音高化和元音舌尖化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方言 贵德话 音系 元音高化 清化鼻音
下载PDF
藏语安多方言与康方言动词过去时助动词的语法功能比较研究
12
作者 才旦还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2年第3期17-27,共11页
藏语方言助动词由于来源和语法功能迥然不同,助动词和句末助词语法化的路径和程度也各具特色。本文以语法化理论和句法学相关研究方法,对安多方言和康方言动词过去时助动词的表现形式、语法功能、助动词和人称、示证范畴和语境的关系等... 藏语方言助动词由于来源和语法功能迥然不同,助动词和句末助词语法化的路径和程度也各具特色。本文以语法化理论和句法学相关研究方法,对安多方言和康方言动词过去时助动词的表现形式、语法功能、助动词和人称、示证范畴和语境的关系等作了比较,分析了助动词和句末助词的来源和语法特征,以及对语义和句子结构的影响。关于助动词语法功能比较研究,有助于分析藏语助动词的多重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进而厘清“时”和“体”范畴和示证范畴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方言 方言 动词过去式助动词
下载PDF
藏语安多方言中外来词的发音变化特点
13
作者 蒲昕怡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4期224-226,共3页
本文通过介绍安多方言的特点并根据外来词的发音来研究外来词在安多方言中的发音变化特点,外来词,也称借词,借词的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音译,一种是半音译半意译,还有一种是意译,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汉语外来词到安多方言中的音译词汇... 本文通过介绍安多方言的特点并根据外来词的发音来研究外来词在安多方言中的发音变化特点,外来词,也称借词,借词的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音译,一种是半音译半意译,还有一种是意译,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汉语外来词到安多方言中的音译词汇。有的外来词发音在安多方言中变化显著,有的发音变化细微。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通过研究汉语的音译词音变来证明。这对于安多方言的外来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方言 藏语 外来词 发音变化
下载PDF
一种HMM的藏语安多方言文本分析方法
14
作者 苏丽 《新一代信息技术》 2021年第3期42-47,共6页
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在汉语语音合成中主要用于文本分析,因为文本分析对合成语音的自然度和清晰度有很大影响。语音的训练和合成都要经文本分析阶段,然而目前还没有藏语安多方言的文本分析研究。将HMM方法应用于藏... 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在汉语语音合成中主要用于文本分析,因为文本分析对合成语音的自然度和清晰度有很大影响。语音的训练和合成都要经文本分析阶段,然而目前还没有藏语安多方言的文本分析研究。将HMM方法应用于藏语安多方言的文本分析,获取文本的单因素和上下文标注信息,实现机器的自动标注,具有创新性。实验测评结果表明,基于HMM的藏语安多方言语音合成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方言 HMM语音合成 单因素标注 上下文相关标注
下载PDF
基于HMM的藏语安多方言文本分析研究
15
作者 苏丽 《新一代信息技术》 2020年第23期35-40,共6页
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在汉语语音合成中主要用于文本分析,因为文本分析对合成语音的自然度和清晰度有很大影响。语音的训练和合成都要经文本分析阶段,然而目前还没有藏语安多方言的文本分析研究。将HMM方法应用于藏... 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在汉语语音合成中主要用于文本分析,因为文本分析对合成语音的自然度和清晰度有很大影响。语音的训练和合成都要经文本分析阶段,然而目前还没有藏语安多方言的文本分析研究。将HMM方法应用于藏语安多方言的文本分析,获取文本的单因素和上下文标注信息,实现机器的自动标注,具有创新性。实验测评结果表明,基于HMM的藏语安多方言语音合成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方言 HMM语音合成 单因素标注 上下文相关标注
下载PDF
藏语安多方言舌面塞擦音格局的实验研究——以环青海湖地区为例
16
作者 格智多杰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4年第3期92-107,共16页
在语音学领域,塞擦音被定义为同时具备塞音和擦音的声学特性的音段。相较于同一发音部位的纯塞音或擦音,塞擦音中的摩擦部分通常持续时间较短,这种时长特性使塞擦音在连续语音中的表现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在世界语言中,舌根塞擦音较为罕... 在语音学领域,塞擦音被定义为同时具备塞音和擦音的声学特性的音段。相较于同一发音部位的纯塞音或擦音,塞擦音中的摩擦部分通常持续时间较短,这种时长特性使塞擦音在连续语音中的表现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在世界语言中,舌根塞擦音较为罕见,而藏语则展现出丰富的塞擦音系统,包含四组不同的塞擦音,反映了其复杂的音系结构和多样性。在安多方言的语音演化中,部分农业区和牧业区方言中,舌面前音[t■][t■^(h)][d■]与舌面中音[c■][c■^(h)][Jj]逐渐发生音位合并,形成了单一的舌面前音组[t■][t■^(h)][d■]。但位于青海湖周边的牧业区方言,在这一音变趋势上显示出地域性的分布差异,其中舌面前音[t■][t■^(h)][d■]与舌面中音[c■][c■^(h)][Jj]仍保持为两个独立的音位组合,该现象与其他安多方言中的舌面塞擦音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区域性差异不仅体现了青海湖周边牧业区方言的独特性,还揭示了其特有的音系格局,对于藏语方言的音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历史语言学、语音类型学、音系学及实验语音学等多学科方法,基于音系格局理论,对安多方言中舌面塞擦音的历史音变规律及其格局分布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语音实验所提供的定量数据,揭示了舌面塞擦音在不同区域方言中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其音位分布随空间逐步前移的音变过程,探讨在青海湖周边牧业区方言与其他安多方言之间的类型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方言 实验语音学 舌面塞擦音 塞擦音格局
下载PDF
藏语卫藏方言与康方言、安多方言词汇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书津 王诗文 娜么塔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6-36,共1页
本文对卫藏方言(拉萨话)与康方言(德格话)、安多方言(夏河话)的词汇进行了比较。文中指出,藏语方言的词汇差异,一般是30%左右。藏语方言词汇的差别,除语音上的差别和构词方式上有某些差异外,主要表现在有的同一概念在不同... 本文对卫藏方言(拉萨话)与康方言(德格话)、安多方言(夏河话)的词汇进行了比较。文中指出,藏语方言的词汇差异,一般是30%左右。藏语方言词汇的差别,除语音上的差别和构词方式上有某些差异外,主要表现在有的同一概念在不同方言里用不同词表示;有的同一词在不同的方言里含义不同或所指的概念恰好相反;有的词是某一方言特有的其他方言没有相当的词。研究藏语方言词汇,对于藏语方言的比较研究、语言史的探讨,当今,特别对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 卫藏方言 方言 安多方言 词汇比较
原文传递
藏语安多方言VP+g nd■k句式与自动使动 被引量:2
18
作者 多杰东智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34,共5页
本文主要描写藏语安多方言动词自动使动的屈折形式和分析形式,揭示其屈折形式和分析形式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转变的模式和规律。
关键词 安多方言 藏语 使动 句式 屈折形式
原文传递
浅析藏语安多方言与汉语青海方言的异同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小凡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137-139,共3页
中国拥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正是因为涵盖了56个民族多样的民族血脉,所以在一些生活习惯以及文化传统方面民族与民族之间都存在差异与共同之处。而语言是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交流工具存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运用统一的传达... 中国拥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正是因为涵盖了56个民族多样的民族血脉,所以在一些生活习惯以及文化传统方面民族与民族之间都存在差异与共同之处。而语言是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交流工具存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运用统一的传达信息的方式,将自身的思想、情感不断传递给旁人,从而一步步将每一代的文化成果传承至今。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不同民族在各族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在此主要针对藏语中的安多方言与汉语中的青海方言进行比较。藏族与青海地区的汉族在语言的应用以及文化的传承方面皆有不同,而本篇文章正是将各民族语言习惯上的不同视作文化差异,对藏语安多方言以及汉语青海方言的基本概况进行表述,表明研究藏语安多方言与汉语青海方言的主观意义,从而进一步比较、论述藏语安多方言与汉语青海方言的共同点和差异之处,最后对全文进行综合整理,然后对通篇以及针对藏语安多方言与汉语青海方言的异同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安多方言 汉语青海方言 差异 民族文化发展
原文传递
《藏语安多方言语音研究》出版
20
作者 梁佑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18,共1页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王双成教授的《藏语安多方言语音研究》2012年4月由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中西书局正式出版发行。
关键词 语音研究 安多方言 出版发行 藏语 上海师范大学 语言研究所 文艺出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